此将本可阻止蜀汉灭亡却不被刘禅重用,投降西晋后助西晋平定三郡

在魏蜀两军主力对峙于剑阁之时,邓艾自率精锐部队绕道阴平(
【菜科解读】
在魏蜀两军主力对峙于剑阁之时,邓艾自率精锐部队绕道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奇袭江油(今四川江油北),又在蜀汉腹地绵竹大破、攻占涪城(今四川绵阳),进逼成都,并直接导致的投降。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邓艾率军偷渡阴平之前,有一位蜀汉将领就想要带兵就支援成都,但是,这一建议被后主刘禅拒绝了。
如果刘禅可以听从这个人的建议,蜀汉灭亡的时间完全可以往后推迟,甚至多活十年。
一 首先,这个人就是蜀汉将领中比较低调的霍弋,也是诸葛亮为刘禅留下的一员大将。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霍弋(生卒年不详),字绍先,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霍峻之子。
对于霍弋的父亲霍峻,是手下的将领,在刘备夺取益州的过程中,霍峻立下了重要的功劳。
在霍峻去世后,霍弋得到了诸葛亮的重用。
在蜀汉丞相曹魏的时候,使用霍弋为丞相府记室。
在汉末三国时期,记室是掌管文书的官员,能在丞相府掌管文书,说明霍弋的才华得到了的认可。
二 在诸葛亮去世后,霍弋升迁为黄门侍郎,也即成为蜀汉皇宫内的重要官员。
因为蜀汉刘禅的信任,所以让霍弋去辅佐太子刘璿。
之后,蜀汉永昌郡发生了叛乱,后主刘禅以霍弋领永昌太守,率军讨伐。
在平定而来叛乱后,霍弋领建宁太守,统南中诸郡。
由此,对于这个时候的霍弋,统率了蜀汉在南中地区的六个郡,拥有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
到了公元263年,曹魏的大权已经都在司马昭等司手中了。
在此基础上,司马昭发动了消灭蜀汉的战争,派遣钟会、邓艾率领大军进攻蜀汉。
三 同时,在公元263年,已经是蜀汉安南将军的霍弋,获悉了钟会、邓艾进攻蜀汉的消息。
对此,霍弋担心蜀汉都城成都空虚,可能会被曹魏的军队乘虚而入,所以想要率领蜀汉在南中的军队来救援和护卫成都。
但是,蜀汉后主刘禅却过分自信,认为成都已经有了准备,所以不准霍弋带兵前来救援。
结果,就是邓艾率军偷渡阴平,在绵竹击败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从而兵临成都。
在此背景下,刘禅没有选择坚守待援,而是立即向邓艾投降。
所以,非常明显的是,如果刘禅能够听从霍弋的建议,邓艾缺乏后勤支援的偏师不仅难以攻下成都,甚至有被围歼的风险。
四 最后,在此基础上,蜀汉的灭亡时间完全可以往后推迟了。
也即只要在公元263年守住司马昭的进攻,再加上司马昭是在公元265年去世的,之后即位既需要稳定内部,还需要篡夺曹魏的江山。
由此,蜀汉再多存活十年是完全有可能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刘禅没有听从霍弋的建议,但是后者在得知刘禅投降的消息后,选择了坚守南中六郡,并且表示“如果司马昭加害后主刘禅的话,将会率军抵抗到底”。
在得知刘禅被司马昭善待后,霍弋才率领蜀汉南中六郡投降。
对于这样一位才德兼备的将领,西晋王朝选择了重用,让霍弋担任南中都督。
在西晋时期,霍弋平定交阯、日南、九真三郡,功封列侯。
随机文章拿破仑拒绝钢铁轮船,说发明家没常识,后只能看着英国望洋兴叹为什么秦始皇是暴君?满清令妃「遗体放百年不会烂」专家:看乾隆喂他吃啥美国总统提出的肥皂水效应,用赞扬的方式批评别人(效果更佳)亚特兰蒂斯文明发展到什么程度,建造海底城市文明远超人类(幻想)
继发性闭经
对秦国贡献如此之大的白起 为什么秦昭王会对他下手呢
就因为有这样以为超强悍的大奖吧,才得以让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数千年以来,他都被人们称为一代战神,可谓是为将者最高的荣誉。
可是令人不解的是,为秦国贡献如此之大的白起,为什么秦昭王却将其杀掉了呢?难不成他是一个昏君,没有识人之明,当然不是了。
对于这个问题,有专家称:换做谁,都会杀掉白起的。
这究竟为何呢? 公元前258年的时候,秦昭王想让白起进攻邯赵国,毕竟白起如此神勇,让他出战准保没错,可惜的是白起却不买账,他直接说自己身体患有疾病,最近不方便带兵出征。
最终秦王只好让去统兵,可结果王陵是大败而归。
秦昭王是一个不服输的人,还是想让白起再去打一次,非要打赢不可。
但白起还是不去,他认为现在去打仍是败仗,因为其他国家的援军已经快到了,秦国要想以一打六没有胜算。
秦昭王这时候就有一点不舒服了,他哪会听白起说什么原因。
而为了挽回败局,秦王再次派王龁前去对抗联军,但是不出白起所料,还是惨败。
听说战败消息后的白起感觉实在有点惋惜,他认为这是秦王没听他的劝告所导致的。
而这些话很快就被秦昭王知道了,多次请求你上战场你不去,打了败仗就开始说风凉话?于是秦王就下死命令让白起去,只许胜不许败。
可白起到了这个时候还是说病重不去。
秦昭王最终决定,撤销白起所有的职位,将其发配。
白起实在无奈,但又不敢违抗王命,只好收拾行装上路了。
就在出城的半道上,秦王派人送来了一把剑,让他自行了断。
白起慷慨万千,自己为秦国建立了不世之功,没想到最终落得这样一个凄惨的下场,片刻之后,他就拔剑自刎,就此倒在地上结束了他的一生。
那么为何秦王非要将白起杀了呢?其实很简单。
白起虽然打仗很厉害,但为人实在过于高傲,试想秦王恳求你上战场,白起每次都不留情面的拒绝,作为一代君王脸面何在,他会作何感想。
当然白起的判断是正确的,出战也未必会胜,但他却不懂政治,不懂得设身处地站在秦昭王的位置考虑。
必定会和秦王产生间隙,秦昭王就会慢慢开始怀疑他,你白起是不是仗着功劳大开始摆架子,出不出战都要你说了算,连我的命令都开始对你没用了。
这是白起犯的一个大忌,古往今来,帝王最怕的就是控制不住下面的臣子。
而为何已经流放了白起,却还是要将他杀了呢?其实秦昭王知道白起是不能为他所用了,但他深刻知道白起的本事,他怕将来有一天投奔他国效力,这样他就会成为秦国不可战胜的强敌,那可不是秦王想看到的,因此,不如将他杀掉,这样别人也别想得到白起,这就是白起必死的原因。
随机文章北周到隋朝时期著名的武将贺娄子干人生简介司马迁帮谁辩护遭到宫刑呢?运20大型运输机数量猜测,未来100架造价20亿元日本人为什么不挖秦陵,秦始皇陵无人敢挖/日本未占领西安天虹微型精确攻击导弹简介,重3公斤命中率高达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