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为什么要撤销广东巡抚而保留两广总督?具体真相是什么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30 点击数:
简介:清二十四年(1898年)七月(下指农历),已存在249年的广东巡抚正式撤销。

经过几复几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一月,由两广总督兼管广东巡抚事。

最早提出

【菜科解读】

清二十四年(1898年)七月(下指农历),已存在249年的广东巡抚正式撤销。

经过几复几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一月,由两广总督兼管广东巡抚事。

最早提出要废除广东巡抚的,是时任广东巡抚的郭嵩焘。

郭嵩焘的理由是: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同驻广州城,权力界限太混乱,影响办事效率。

全国共有四例总督与巡抚同驻一城,还有湖广总督与湖北巡抚同驻武昌(武汉)、闽浙总督与福州巡抚同驻福州,云贵总督与云南巡抚同驻昆明。

郭嵩焘认为督抚同驻一城,就如同两个县令共管一个县,岂有不乱之理?郭嵩焘上疏是在五年,也就是1866年,此时的他已当了四年的广东巡抚。

郭嵩焘为什么会要求撤销广东巡抚?因为他和时任两广总督的瑞麟严重不对付,龃龉不断。

瑞麟对郭嵩焘颐气指使,学贯中西的郭嵩焘自然不服。

朝廷让查明实情后,对瑞麟和郭嵩焘臭骂一顿。

郭嵩焘一怒之下,辞职回了长沙老家办学去了。

但接替郭嵩焘任巡抚的蒋益澧又和总督瑞麟斗来斗去,弄得广州城乌烟瘴气。

朝廷没办法,又把二人各打五十大板。

同城督抚斗气,这让朝廷更进一步认识到,督抚同城太麻烦。

但是,当时朝廷刚平定,两广形势还太稳定,暂时不具备撤销广东巡抚的条件。

又过了24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外交家薛福成再上折请撤广东巡抚折。

薛福成的理由和郭嵩焘差不多,认为同城不应该同时存在总督和巡抚。

二人虽然互相监视,可保朝廷直接控制,但互相争老大,弊端太多。

由于广东巡抚在级别上要低于两广总督,所以郭嵩焘和薛福成都认为应该省巡抚而留总督。

有清一代,上述四个总督与同城的巡抚关系向来比较麻烦。

同城督抚互相绊马腿的事多到数不过来,这确实成了朝廷重点考虑的大问题。

在变法后的1898年,下了懿旨,询问大臣:撤掉广东巡抚(同时还有湖北巡抚、云南巡抚),是否会对各省造成不利影响,你们赶紧商量。

礼亲王世铎等人则认为巡抚不可撤,说总督管军事,巡抚管民政,各不相干。

互有矛盾完全是督抚两个人之间的问题,并非督抚同城所致。

另外,粤、鄂、滇三省地形、人情复杂,总督管不过来,由巡抚管理比较合适。

慈禧采纳了世铎的意见,放弃了撤销三省巡抚的计划。

世铎为什么反对撤销三省巡抚?很简单,撤了这些人的官,他们怎么发财?反对变法的多是守旧派,他们自然不想丢掉铁饭碗。

而慈禧是守旧派的总头子,当然要站在守旧派官僚一边。

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廷已入膏肓,必须改变才有活路,慈禧也要做点表面文章。

慈禧同意了撤销云南巡抚和湖北巡抚,但广东巡抚暂时保留。

何之?因为广东“盗贼”遍地,而两广总督岑春煊在广西有事回不来。

所以,先留广东巡抚张人骏,暂代总督,在广东“剿匪”。

撤销广东巡抚,也有一层派系上的原因。

三点:一、有时两广总督是淮军系,而广东巡抚则是湘军系,两派明争暗斗。

二、有时两广总督是满臣,广东巡抚则是汉臣,双方又是台面上下一番乱斗。

三、清末朝廷对地方上的控制力越来越弱,朝廷撤销几省巡抚,就是要试探自己的远程控制力还有多少。

一年后的六月,张人骏调到山西任巡抚,广东巡抚就空缺了下来。

撤销广东巡抚本就是定好的事情,只不过当时有情况,暂时保留而已。

张人骏离任广东巡抚,就没必要再任新巡抚了。

但从岑春煊的态度看,他似乎不是特别赞成撤销巡抚。

没有了巡抚,岑春煊就要军事(总督)、民政(巡抚)一肩挑了,连喘息的空都没有,太累了。

不但是岑制军累了,他所效忠的大清也累了。

几年后的1912年,累倒的大清成为历史。

随机文章为什么阿拉巴马州有一座纪念碑纪念美国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隋朝攻打高丽科学解释人死后的世界,鬼魂竟然去了四维空间(伪科学)黑洞效应是什么意思,宇宙天体/超级品牌光环/隧道失明现实中修仙渡劫的例子,陆家嘴有人亲眼目睹修仙渡劫(谣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土耳其为什么被称为西亚病夫?它是怎么样被列强瓜分的

东亚病夫在列强挥舞的屠刀下倒了下去,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而与清朝同为“病夫”的西亚病夫——帝国,也成了列强的鱼肉。

清朝被鱼肉,主要是实力太弱,土耳其被鱼肉,主要还是站错了队。

第一次世界大战,土耳其和德国站在一起。

德国战败后,作为德国盟友的土耳其,自然要遭协约国的清算。

土耳其人至今都恨透了列强强加给他们的《色佛尔条约》。

当时的土耳其帝国控制的中东地区,已发现了储量惊人的石油。

英法为了占领产油区,在一战刚打响时,就私下签订了瓜分中东产油区的协议。

其实当时是三个大国签的约,还有一个沙俄。

但在1917年,沙俄被红色力量推翻,苏联反对英法的这份瓜分协议,公之于众,让英法非常难堪。

不过,英国也看到了好处,少了苏联参与,英国可以从土耳其那里获得更多的利益,三家分毕竟不如两家分的多。

土耳其战败后,英军和法军占领了土耳其“心脏”伊斯坦布尔,有条约逼迫土耳其签。

土耳其作为战败国,必须接受不平等条约,土耳其人非常清楚这点。

土耳其的代表铁菲克首相来到巴黎,准备接受命运对土耳其的审判。

不过,英法当时主要割德国的肉,暂时把土耳其晾到一边。

英法忙完后,把他们拟好的条约草本,扔到铁菲克面前。

铁菲克拿起文件一看,顿时,对英法说:你们的胃口也太大了,这样的条约,我不会签!杀了我也不签! 土耳其当时急于和英法和谈,见铁菲克不听话,赶紧换人,派前首相菲力特去背黑锅。

铁菲克的愤怒是有道理的。

这份条约规定: 叙利亚、黎巴嫩、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成为法国的保护地,伊拉克、科威特、巴勒斯坦、约旦、埃及成为英国的保护地。

利比亚则成了意大利的地盘。

这些地区本是土耳其的边远地区,丢了也就丢了,土耳其“本部”也被割的。

从恰塔尔加划一条直线,西边全部归土耳其的仇人希腊。

而黑海自基雷松以东,包括凡湖,划给土耳其另一个仇人亚美尼亚。

还有三条让土耳其无法接受,一,土耳其的命脉——土耳其海峡(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将成为非军事区,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苏联六国可以在这里随意发动战争,这是土耳其无论如何接受不了的。

二,土耳其的军队只能保持4.5万人以下的规模,所有现代化武器都不得拥有。

三,土耳其的财政收入,将由英法控制的财委会控制。

也就是说,土耳其花一分钱,都要经过列强的同意。

英法等国威胁土耳其:敢不照办,伊斯坦布尔将不属于土耳其。

懦弱的土耳其苏丹同意了这些极为苛刻的条款,1920年8月10日,对土耳其来说丧权辱国的《色佛尔条约》正式签订。

消息传到国内,土耳其人无比愤怒。

凯末尔率领的新国家在安卡拉拒绝承认《色佛尔条约 》,说谁签订的找谁落实,土耳其人绝不接受。

看到土耳其不接受《色佛尔条约》 ,最坐不住的是土耳其死敌希腊。

希腊游说英法,说不干掉凯末尔,希腊和英法的利益就无法实现。

英法也认为必须强行让土耳其履行《色佛尔条约》,强者的意志是不可违抗的。

没想到凯末尔是个军事天才,把协约国的军队,尤其是希腊军队,打得。

最好的谈判筹码就是实力,土耳其不断收复失地,协约国手上能制约土耳其的筹码越来越少。

而法国和意大利又不希望英国在中东一家独大,暗中也支持土耳其废除《色佛尔条约》。

以英国的实力,还无法干掉恢复元气的土耳其,只好认栽。

1923年7月24日,英国和心怀鬼胎的法国、意大利等国与土耳其签订了《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土耳其和约》,也称《洛桑条约》。

双方互作让步,土耳其彻底放弃奥斯曼帝国曾控制的广阔疆土。

土耳其接受缩小后的地盘(现在土耳其的疆域)。

不过土耳其收获也不小,收回了东色雷斯、伊兹密尔等地,库尔德的自立都也成为了泡影。

土耳其把损失降到了最低,保留了中等国家的规模。

但是,土耳其一提到《色佛尔条约》,依然。

《色佛尔条约》签订的那一天,被土耳其定为国耻日。

随机文章宋朝的所有皇帝有哪些?中国重庆小寨天坑,深达666.2米的天下第一坑普通人为什么反感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贫富距离拉大)世上有神仙的十大证据有哪些,真实巨蟒渡劫/修真成仙/神仙下凡事件银河系有多少个太阳系,一千多亿颗恒星与太阳相似/可能有生命存在

孙权为什么如此礼遇蜀国来使?还要给他们大量馈赠

去世前和东吴签订了和约,后来和继承了这一国策,多次重申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但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一国不可能到另一个国家去,除非你自愿承认自己是。

这样一来,两国友好的任务就落在了使者肩上,而能不能很好地完成国君的使命,则是考验一个使者能力智慧的重要体现。

自刘备开始,蜀汉国派出了多位使者出使东吴,他们基本上都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其中有些优秀者,不但写信给蜀国予以赞扬,还在日后的日子里给予物质上的馈赠。

那么,孙权为什么要给蜀国曾经的大使以物质上的馈赠呢? 先来看看这些大使以及孙权给予的待遇。

邓芝 刘备去世,刘禅继位,诸葛亮派遣邓芝出使吴国。

孙权开始不愿意见,怕蜀国弱小,刘禅年幼,魏国趁机征伐,蜀汉国抵挡不住。

邓芝上书不但让孙权很快见了他,还成功说服了孙权,两国签订了友好条约,东吴自动跟魏国绝交。

孙权还派张温回访蜀国。

蜀国再次派邓芝前往吴国,孙权对邓芝说:“如果有一天天下太平了,二主分治天下,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吗!”邓芝回答说:“,地无二王,如果吞并了魏国之后,大王您也不知道天命归谁,做君王的各自去光大自己的德行,做臣子的各自尽自己的忠心,做将领的拿着鼓棰击鼓,那么战争才刚刚开始罢了。

”孙权大笑说:“您的忠诚,竟是如此啊!”孙权给诸葛亮书信说:“丁厷太浮艳,阴化言不尽意;和好二国,只有邓芝一人。

”后来,邓芝升为前军师都督江州,孙权多次跟邓芝互致问候,还对他有丰厚的馈赠。

归来,任命费祎为昭信校尉出使东吴。

孙权这个人性格滑稽,开玩笑不分时间地点,他的大臣等人又是博学善辩,经常会出花样难为费祎。

比如说摆好了酒宴,等到费祎喝醉了再和他谈论国事,并且问的问题既难又多。

费祎这时候总是推辞自己喝醉了,然后回到自己的住处把问题一条一条的写下来,然后予以回答,从无遗漏。

孙权非常器重费祎,说:“你有天下的贤淑品德,必能成为蜀国的股肱之臣,恐怕日后不能数次来吴国了。

”意思费祎将成为蜀国重臣,来往于吴蜀之间的这种差事,就不需要他来做了。

有记载说,孙权把手中常拿的宝刀送给费祎,费祎回答说:“外臣不才,如何承受得了明君这般待遇?然而,刀是讨伐不朝拜朝廷,禁止暴乱的象征,但愿大王勉力建立功业,同奖汉室,我虽然不聪明又没有多大能力,但我绝不会辜负吴国。

”诸葛亮南征归来,已经是刘禅当皇帝第三年的事情,孙权虽然没有称帝,但早已经不复存在,费祎会不会说出“同奖汉室”之类的话不好说,但孙权器重费祎却是事实。

宗预:诸葛亮去世,东吴担心魏国乘蜀国衰弱之机攻取蜀国,往巴丘增派了一万守兵。

一方面想作为蜀国的救援部队,其次也是为分割蜀国的土地做些打算。

蜀国听说后,也增加了永安的守兵,以防不测。

宗预身受使命出使吴国,孙权问宗预说:“东吴和西蜀,就如同一家,却听说你们西蜀增加了白帝城的守兵,这是为什么?”宗预说:“我认为东吴增加巴丘的防御,西蜀增加白帝的守卫,这都是事势应当如此,都不足以双方相互探问。

”孙权大笑,赞赏他的直率得体,对他特别爱待。

宗预在东吴所受的尊重仅次于邓芝、费祎。

宗预后来再度出使东吴,孙权抓着宗预的手流着泪跟宗预道别说:“您每次都身负使命来结二国之好。

现在您年纪大了,我也已衰老不堪,恐怕我们再不能相见了!”赠送给宗预一斛大珠子,让他返回蜀国。

延熙十四年,樊建以校尉的身份出使吴国,正赶上孙权病重,已经起不来床了,因此不能亲自接见。

事后他问诸葛恪,这个人和宗预相比怎么样?也可以佐证孙权对宗预非常看重。

另外,在刘备称王前,马良也曾出使过吴国,他自己还以诸葛亮的名义写了一封介绍信,得到了孙权的尊敬并厚待。

再就是前文提到的丁厷和阴化,孙权虽然对他俩评价不高,但他们也很好地完成了使命,孙权也并没有难为他。

那么,孙权为什么要对这些使者以厚待呢? 两个原因:一是孙权真心希望和蜀国罢兵,因为他非常清楚地知道,没有了蜀国,他自己的吴国是不可能和魏国分庭抗礼的,而凭他自己的力量更不可能单独消灭魏国。

在此种形势下,他希望这些使者回去后多给吴国特别是给他孙权多说好话;二是对于其中有才者给予厚待,为两国的长期和好打下一个基础,因为他预料到,这些有才的使者将来会有机会登上执政的高位。

当这些人进入决策层,一个未来友好的吴蜀关系是能够期待的。

天下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东吴就会对蜀国来一个小动作,但总体上来说,吴蜀关系还是比较稳定的,这不仅说明,吴蜀的当政者都知道两国和好的重要性,还充分证明,天下之事真的是形势比人强。

随机文章宋朝有哪些殿阁学士?新疆楼兰美女干尸价值,超亿元(能购30多辆法拉利)详解世界十大最危险机场,飞行员中仅10%人敢飞揭秘外星人存在终于被证实,金星/玛雅文明成为外星人存在的证据地心人为什么不出来,已进化称嗜热动物离不开地心高温

加入收藏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撤销广东巡抚而保留两广总督?具体真相是什么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