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圣为什么是关羽而不是岳飞?关羽是如何变成武圣的

这其中,以后佛道两教的宗教推广,和满清王朝统治期间的大力倡导,正起了最关键作用
【菜科解读】
这其中,以后佛道两教的宗教推广,和满清王朝统治期间的大力倡导,正起了最关键作用。
关羽在其死后数百年,并没有获得和其生平事迹不符的无限抬高。
时期尽管有些武将也曾以关羽的勇烈相期许,也只是限于认可关羽的“万人敌”之勇。
唐朝设定武庙,武圣为姜尚、亚圣为张良,诸葛亮居于第二等的十哲。
之祖、武圣:姜尚 而关羽只是和张辽、邓艾、张飞、周瑜、吕蒙、陆逊、陆抗这些汉末三国名将平起平坐,同样在第三等的六十四将里吃冷猪肉。
同时,根据唐朝范摅和宋初的相关笔记,南北朝时期,关羽在他战死的荆州民间,化身为一个怨灵“关三郎”。
传说关羽率领鬼兵进城,百姓们家家户户无不恐悚,而轻侮他的人便会身染恶疾,长蛇毒兽跟随其后。
按照时期南方地区的传说,的败军之将会化为怨灵,在人间做祟,危害世人,因此便要将这些败将奉为神祇祭祀,安抚其怨灵,防止他作恶。
如远古的,秦末的,都是因此被奉为神灵,在民间长期崇拜的。
而关羽同样也并非善终,相反身首异处,所以也被当做一个怨灵,荆州当地百姓一开始并非自发崇祀关羽的“忠义、勇烈”,而是惧怕他驱使,并令人寒热战栗的力量,才将他奉为神祇。
时天台宗僧人为了在荆州一带传教需要,宣布这个在当地流行的“关三郎”关羽,为“伽蓝护法神”,然后随着佛教信仰的扩散,又经过唐朝几百年发展,由荆州而四川,由四川而全国,到唐末大乱时已在唐朝都城长安深入人心。
终于成为民间供奉的众多佛教神灵之一。
初年(963年),朝廷重定武庙人选,以“兵败身死,不克善终”为由,将关羽连同张飞一起,逐出武庙。
同样被请出武庙的还有、、邓艾、等共计二十二位名将;而以、、等二十三名“功业始终无瑕者”代之。
而过了整整160年,到了宣和五年(1123年),又再次调整武庙名单,为七十二人。
唐朝武庙入选诸人,大都被重新请回。
当然也包括关羽在内。
北宋时期道教兴旺,为了和佛教争夺影响力,便将一些在民间香火较盛的神灵也被吸纳进神仙体系中,关羽这个本土大将当然不容放过。
道士们在关羽家乡解州,宣布他们召唤出关羽神灵,斩杀了为祸盐池的恶蛟,保障了盐业生产。
关羽从此也成为道教神灵。
一生笃信道教,封赠过无数神灵的宋徽宗,就顺势给了关羽一个“崇宁真君”、“武安王”的封号,道教也因此将关羽列为神灵。
对比,逝后数十年,时追封为鄂武穆王,理宗时改谥鄂忠武王,身后之荣并非古人关羽可比。
宋·枢密副使、鄂忠武王岳飞: 毕竟宋朝对古人的追封比较随意,莫说关羽被封王,甚至连他的曾经敌人甘宁也一样被封为王,累加追封。
徽宗宣和五年,封甘宁为武惠王;建炎二年,加封甘宁为武惠昭毅王;两年后,加封甘宁昭毅武惠显灵王;绍兴二十一年,加封甘宁为昭毅武惠遗爱灵显王。
因此这种古人封王的实际分量,肯定是不能和本朝社稷功臣被封王相比的。
到了,严格控制意识形态,于洪武三年下令,除的封爵保留外,其余「历代忠臣烈士,并以当时初封名爵称之。
后世溢美之称,皆与革去」「天下神祠,无功于民,不应祠典者,即系淫祀,有司毋得致祭」。
因此废除武庙,不再对原武庙诸将进行国家祀典。
连原武圣姜太公也被削去王位,关羽被宋朝加封的王位当然更难例外。
而岳飞的鄂王本系南宋本代追封,自然保留。
而另一方面,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又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夏禹、、周武王、、、唐太宗李世民、、共八位开国帝王,同时诏选历代三十七名臣,配其享,为新的国家祀典。
岳飞名列其中,配宋太祖享。
而汉末中,仅有诸葛亮一人同样被选中,从祀于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
因此在大明朝,一边是宋鄂王岳飞,入祀历代帝王庙的古今三十七名臣之一;一边是蜀汉汉寿亭侯关羽,和历代帝王庙的名臣配享无缘。
两人官方地位,高下分明。
景泰五年(1454年),岳飞庙建于汤阴故土,代宗景泰帝御题为“精忠之庙”。
而伴随着佛道两教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到明朝中后期,关庙遍布全国,香火繁盛,甚至超过了官方倡导的孔庙,时人多有记录。
但此时明朝著名人物对关羽的称呼:如《蜀汉关侯祠记》、《重修汉前将军关壮缪公祠记》,称呼仍沿袭蜀汉政权官爵,至多是按宋朝所封王号的“关王” 来褒美。
可说从隋唐到明朝民间的关羽形象,被万人烧香拜佛,更多类似于一个太上老君、式的佛教、道教神灵,而官方虽也曾建庙祭祀,但祭祀的是蜀汉前将军壮缪侯关羽,绝不是什么“帝君”或者“武圣”。
直到三十三年(1605年),万历帝令司礼李恩,到北京正阳门上九疏珠冠一,真素王带一,四幡龙袍一,黄牌一,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加封岳飞为「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妙法天尊岳圣帝君。
」 诏书原文:【咨尔宋忠臣岳飞,精忠贯日,大孝昭天,愤泄之耻,誓清朔漠之师,原职宋忠文武穆岳鄂王,兹特封尔为三界靖魔大帝。
】 同时封关羽、岳飞为帝君,其实这也是关羽首次被朝廷封帝号,和岳飞同时建庙合祀。
而且因为很大程度是万历帝个人的宗教行为,所称尊号更非谥号,宗教色彩浓厚,所以并没经过内阁和通政司,太常寺也没有接到旨意,和留下官方档案记录。
因此明朝官方并不认可这个帝号,《明实录》无载,孙承宗《重修汉前将军关壮缪公祠记》,仍然按蜀汉的谥号称呼,修庙祭祀,仅在民间开始同时流传“关帝、岳帝”之称。
天时期,有太常寺官员专门上奏质询此事,最后不了了之,也不足为奇了。
【○太常寺少卿,李宗延,奏乞修明礼乐条陈十款 :近睹汉寿亭侯改封大帝,然本寺职掌未有遵承,倘果系皇祖(万历帝)加恩,不妨命阁臣撰制颁之本寺,然后通行天下 】 到了,情况又有不同。
为建州酋长时,与其子孙,人人便熟读《》,把这本书当做他们的军事启蒙教材。
受该书影响,把关羽当做他们的战争守护神来崇拜,专门向向明朝请求赐予关羽神像,并称关羽为“关玛法”(满语,即关爷爷)。
兵每次出战之前,必烧香拜佛祈祷关羽护佑。
随着他们节节胜利,不断侵吞大明疆土,更加认定这是关玛法保佑的结果。
从帝入关起,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之后10个中,先后有8个皇帝共13次封谥关羽,最后变成所谓的“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 。
帝甚至连关羽的谥号都强行改了。
从蜀汉追谥的“壮缪”变成了“神勇”,后改“忠义”。
而且这都是非常正式、写在官方记录里的政府行为。
关羽也正式获得了和孔子并列的官方版“武圣”的地位,不再仅仅限于民间崇拜。
满清为维系统治,愚弄人民,还散布”转世为 ,关羽转世成天神,为满清皇帝护驾"的传说,迄今在许多地区都有流传。
而岳飞最迟在四年(1726年)被雍正帝正式下令将移出武庙,同时雍正帝还下令追封关羽三代,在全国各地普建关帝庙。
所以,岳飞被满清官方贬抑,关羽被满清造神为唯一武圣,应为定论。
这其中满清官方的有意识引导,把关羽崇拜纳入官方化日程, 把兄弟忠义和江湖道义,抬高得比民族大义更重,很明显是其重要维稳举措和政府行为。
而对汉人百姓来说,藉着祭拜满清官方允许的关羽之名,行秘密结社和组织之实,这时关羽已经变成一个忠义符号,代表了从岳飞到李定国在内不被满清允许纪念的众多汉人英雄名将。
到了清朝后期,戏台唱戏时但凡关羽出场,连都要特意离座位走几步,以示恭敬, 这更说明关羽崇拜已经深入其政权骨髓了,确实是发自内心去崇敬, 早脱离了收买汉人民心的范畴。
满清被推翻后,各个地方纷纷把之前的武庙、关庙,都改成了关岳庙,重新变成关羽岳飞二人合祀。
元年(1912年)11月20日,政府正式发布“关岳合祀”命令,并下令海陆将领均需按时祭拜岳武穆,详细规定了祭祀礼节及贡品用度。
这亦充分说明,之前民间自发性的岳飞崇拜,是被满清强行抑制了几百年的。
“关羽”这个形象便是其主要工具。
因此,经历满清数百年统治影响而不自知的一些人,并不愿正视、甚至矢口否认的【关羽被满清造神为武圣】,确系真实事实。
岳飞从逝后数十年被南宋政府平反起,一直到明朝灭亡为止,在华夏正统王朝的官方地位,从来都更居其上。
岳飞的忠义表现,是对国家对民族对百姓的大义,事迹简直不胜枚举;而绝非私人兄弟义气这种小义。
21世纪很多人对岳飞事迹的不熟悉,经历满清近300年统治压抑是其一,更大原因是对南远不如三国史熟悉的缘故,这里只怕相关影视、游戏、小说的影响更大。
至于关羽本身为人的“忠义”,更非他成神的起始原因。
如前述,关羽死后的几百年,在官方民间都并没得到特别尊崇。
而在南方地区,被官方封帝、民间成神的一直是项羽。
而在南方地区,被官方封帝、民间成神的一直是项羽。
唐朝之前,江东遍地项王祠。
民间称项羽为项羽神、愤王,当做神灵拜祭。
陈武帝特遣中书舍人韦鼎册封项羽为帝,比关羽后来被满清官方封帝更早了一千多年。
直到唐朝,为削弱南方地区的分离倾向,从为代表,官方大规模拆除各地项羽庙,强行禁毁,历时多年方令项羽崇拜就此衰落。
也恰在那以后,在佛道两教传播需要、推波助澜下,民间的关羽崇拜渐渐兴旺繁盛。
如果从现代人的角度,定要说关羽是因为忠义,才被民间崇拜;或是项羽因为其残暴,才不被民间崇拜,实则是无视历史,倒果为因。
其实这本是特定历史时期,政府出于政治目的,和宗教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
而排除满清统治者刻意压抑岳飞的因素,仅就人品、功业、能力、百戴程度、从西晋起历朝帝王和评价而论,哪怕单单从蜀汉政权内挑选,也是远比关羽更合适得多的、可堪与孔子并列的武圣人选。
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 毕竟从西晋起延续一千八百多年,孔明一直被历代贤臣志士竭力推崇,东晋就封武兴王,早于关羽被封王千年。
唐朝时就被比做,宋朝时已开始称为“三代以下一人”,明朝更已经彻底奠定仅次于孔孟的圣贤地位,并作为汉末三国唯一人选从祀历代帝王庙。
唐朝时诸葛亮就已名列武庙十哲之列,宋朝官方延续了这一做法。
历代兵家包括李世民在内,一直就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干,从不认为诸葛亮不该进入武庙,成为武圣候选。
关羽竟能后来居上,成为武圣,确实是佛道两教借地域性的关羽崇拜,在民间广泛传播的宗教因素,和明清易代后满清官方的特别推崇和造神所致。
随机文章宋朝的所有皇帝有哪些?宋代王安石变法中”贡举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日本人为什么不挖秦陵,秦始皇陵无人敢挖/日本未占领西安像蛇的无腿蜥蜴玻璃蛇,能把身体分为数段仅剩头部逃生(天魔解体)外星人为美国工作,奥巴马承认外星人存在/外星人就在人类身边
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代善一家为什么就占了三个了 他家究竟有什么功劳
可以说,这八大铁帽子王是绝对的牛人。
可是你知道在这八大铁帽子王当中,有一家就占了三个吗?这是为什么呢?他家究竟有什么功劳呢? 礼亲王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二儿子, 清太宗皇太极的哥哥。
16岁的时候,代善就跟着父亲四处征战,屡立战功,被授予“古英巴图鲁”美号。
努尔哈赤正式建立后金国,代善与堂弟阿敏、五弟、八弟皇太极被努尔哈赤封为和硕贝勒,以年龄为序,代善被称为,领正红旗、镶红旗二旗兵丁。
努尔哈赤死后,代善积极拥立八弟皇太极登基,而且对皇太极誓表忠诚,皇太极甚为感激,封代善为和硕礼亲王,世袭罔替。
后来代善还在皇太极死后,拥立福林称帝,因此这两次拥立之功劳,让代善风光一生。
克勤郡王岳托是礼亲王代善的长子,自幼勇武过人。
努尔哈赤病逝后,当时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都手握重兵,怀有夺取汗位的打算。
关键时刻,岳托劝父亲代善拥立皇太极。
皇太极登基之初,没有什么危亡,另外三大贝勒仍然与他。
岳托又积极协助皇太极加强中央集权,打击消弱三大贝勒的势力。
因此,岳托深受皇太极器重,是皇太极的心腹干将。
后来岳托在入关掠夺的时候,染上了天花英年早逝,皇太极追封他为克勤郡王,世袭罔替。
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是礼亲王代善的孙子,他继承了先辈们的勇猛果敢,在明清鼎革之际的烽火硝烟中南征北讨,驰骋疆场,为满清入主中原立下了。
清太宗皇太极病逝之后,清室内部又开始了一场权力斗争。
这次斗争中,勒克德浑站在睿亲王一边,受到各方谴责,被削了爵废了皇室身份,但为他日后被多尔衮重用创造了机遇。
,此后清军大举入关,多尔衮的势力也日益庞大,俨然成为清朝的最高统治者。
这时多尔衮想起了因他而造难的勒克德浑,于是他恢复了他的皇室身份。
不久,勒克德浑因征讨以及消灭农民军政权有功,进封为顺承郡王,世袭罔替。
从代善一家三个铁帽子王的履历来看,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爵位,与他们跟对了人有很大的关系。
礼亲王代善先后拥立皇太极、福临有功,在权力斗争中不得罪人。
克勤郡王岳托也是跟对了皇太极,深受皇恩,而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则跟着多尔衮扬名于青史。
如果这三人在权力斗争中少有差池,可能就不会是铁帽子王了。
各位读者,你们觉得呢? 随机文章害死曹昂、典伟!被曹丕痛恨曹操却坚持重用这名大将发生在06年真龙吃人的照片真相,疑似神秘生物活吞游客台风战斗机性能参数详解,成本6000万欧元可外挂13枚导弹为什么要警惕人工智能,未来25年超级人工智能诞生(超越人类成上帝)大蛇丸偷走外道魔像,没有轮回眼险些丧命(被佩恩追回)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占领丹麦后,英国为什么要占领冰岛? 冰岛有什么战略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灭掉丹麦用了4个小时。
冰岛灭亡的时间要长一点,一天的时间。
不过,灭亡冰岛的可不是德国,而是英国。
德国之所以要占领丹麦,是因为丹麦扼守厄勒海峡的战略重要性。
同时,丹麦以北的挪威,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德国本土又缺少石油。
所以,德军必须北上丹麦和挪威。
而当时的冰岛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隶属于丹麦。
1940年的4月9日,丹麦人睡醒后,才发现本国已投降德国,全程4个小时。
丹麦灭亡的消息传到冰岛,冰岛人,就差扭大秧歌了。
何之?丹麦灭亡了,就没空管冰岛了,冰岛可以自立了,众人曰: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孙大圣终于要翻身了。
而在冰岛以南的英国,英国高层开始盯上冰岛。
为什么呢?还是和能源有关。
看地图。
冰岛位于北美格陵兰岛、挪威、英国的大三角之间,仅地缘战略价值就是无价的。
另外,如果德国占领冰岛,就可以从侧翼保护德国占领下的挪威,德军可以在挪威从容挖油。
所以,英国必须抢在德国前面拿下冰岛。
冰岛一听吓坏了,赶紧对英国说:我们保证,你和德国对撕的时候,冰岛中立,绝不站在德国这边。
英国老大丘吉尔则认为白纸黑字的协议都不管用,更何况两片嘴说的更不可靠了。
丘吉尔说应该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冰岛,慢一步,就可能抢先。
英国决定对冰岛实行所谓的“鱼叉行动”。
为什么叫鱼叉行动?很简单,在水面上看准一条肥鱼,一叉子下去,干净利索拿鱼。
冰岛现在总人口也不过33万,二战时人更少,连像样的军队都没有。
不过英国还是不敢掉以轻心,派出大军远征冰岛。
多大的“军”呢?士兵746人,由海军陆战队的第2营充当英国的远征军,总司令是海军上校斯腾格斯。
2艘驱逐舰无畏号、运气号护送2艘巡洋舰格拉斯哥号、贝韦号,“浩浩荡荡”杀向冰岛。
图-英国兵工厂 1940年5月10日凌晨,英军杀到冰岛军队可以看得到的地方。
冰岛大怒,说太欺负人了,本国虽小,也不是砧板上的鱼肉。
怎么办?。
勇气可嘉,问题是冰岛的国(家)警(察)部队只有70人。
而他们需要面对的是745名英国士兵,一名士兵因故自杀。
冰岛决定等太阳公公出来的时候,向英国提出最强烈的抗议。
英军不管你抗什么议,用多大的嗓门抗议,先拿下再说。
六点多,太阳公公伸懒腰出来了,英军也上了岸。
,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就成了英国的下酒菜。
市民们早起串门买菜时,才发现冒出来这么多的英国士兵。
一打听才知道,一夜之间,他们亡国了。
冰岛呛英国驻冰岛的外交代表,问你们到底想干什么。
英国代表则把英国的担心告诉了冰岛,说为了英国的利益,希望冰岛配合一下。
面积10万平方公里的冰岛,仅靠745名士兵是统治不了的。
英国方面紧急调4000名士兵开赴冰岛,占领冰岛各要塞。
冰岛大骂英国欺负小国,我们是中立国。
英国还是那句话:为了英国的利益,你们必须接受现实。
这件事也提醒了其他国家:要想不被欺负,只有自己强大到别人不敢欺负。
否则,靠强敌发善心?这比太阳围着地球转还不可能。
客观的讲,英国也没有伤害冰岛的意思,只是为了防止德国抢占冰岛伤害英国。
换言之,英国只让冰岛客串一下“亡国奴”,说的很明白:战争结束,英军立刻滚出冰岛。
不过,英国驻冰岛的军队越来越多,最高时达到2.5万人。
冰岛知道自己的细胳膊拧不过英国的粗大腿,只好认栽,客串“临时亡国奴”。
不过,冰岛人会反过来想:当英国的临时亡国奴,总比当德国的永久亡国奴要好吧。
与丘吉尔相处,总好过与希特勒相处…… 冰岛认清形势,接受英国,以及美军驻扎。
美军来了多少?4万人。
英军2.5万,美军4万,加一起6.5万。
而冰岛总人口,包括男女老少、怀孕的、的、丧失劳动能力的,总共也只有12万人。
说冰岛是二战时美国、英国一个大军事堡垒,并不为过。
战后,英军走了,但美军却留了下来,直到2006年才撤离。
随机文章四象限时间管理法则,紧急事情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麻将三缺一)佐助通灵外道魔像为何没出现,鸣人和佐助谁更厉害地球上13.8亿立方公里的海水从何而来,岩石中水分被重力挤出来ufo为什么都是圆的?阻力更小/转向升降更灵活(科学分析)新疆发现世界最大油田,10亿吨储量震惊世界/恐改变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