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质到底是啥?

两个独立的研究团队同样采用这一最新数据,取得了一致的研究成果。
他们声称, 一些反质子应该是产生于暗物质粒子碰撞。
【菜科解读】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生生不息团队 党以凡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据外媒报道,安装于国际空间站的粒子物理试验设备阿尔法磁谱仪近日获取了关于反质子流抵达地球大气层的最新数据,这一数据的准确性前所未有。
两个独立的研究团队同样采用这一最新数据,取得了一致的研究成果。
他们声称,一些反质子应该是产生于暗物质粒子碰撞。
这一发现并非科学家首次尝试发现暗物质的证据。
但考虑到阿尔法磁谱仪最新数据的准确性,最新发现应该可以看作是最强有力的证据。
(图片来源网络)
暗物质作为宇宙最神秘的力量,上世纪20年代开始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长达近一百年的科学研究已基本证明它的存在,因测量方法或计算方法不准确所导致不同结果的误差,有人质疑它不足以证明真的有暗物质存在,但就现有的科技与认知来看,学界更倾向于其存在的理论与证明方法。
暗物质到底是啥?
笼统地说,暗物质一种暂未被准确定义的构成宇宙的一种物质,2013年,欧洲普朗克宇宙探测器团队推测宇宙的年龄为137.98±0.37亿岁,由4.9%的普通物质, 26.8%的暗物质和68.3%的暗能量组成。
而暗物质之所以称为暗物质,那是因为依据已有的证明暗物质存在的证据,没有一种已知粒子符合它的特点。
首先,暗物质不发光却有引力,因为我们是通过引力方法测量到它的存在。
其次,暗物质粒子的主要性质有以下三点:
1. 暗物质粒子的寿命比较长。
因为宇宙演化了一百三十多亿年,暗物质仍然存在。
可以推测,要么暗物质是和质子一样,不会衰变的;要么暗物质虽然衰变,但速率非常低;
2.暗物质主要是冷的,也就意味着它的速度比较低,质量比较大;
3.暗物质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弱。
暗物质粒子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的引力相互作用以及可能存在的弱相互作用,这两种作用都很弱。
在新的粒子物理模型中,有很多粒子的性质很像暗物质粒子,可惜,没有一个完全符合。
下面我们逐个分析。
下图是标准模型,包含除了引力子以外的所有已知粒子:
图:现有粒子模型
从左上角看起。
右上角是夸克家族,包括六类夸克,共计36种。
为什么夸克不能是暗物质粒子呢?因为夸克都带电,带电就会发光。
左下角是轻子家族。
电子、μ子和τ粒子都带有电荷。
而中微子虽然不带电荷,但它质量比较轻,速度比较大。
右边是玻色子家族。
其中,光子是电磁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肯定不是暗物质。
W及Z玻色子虽然是弱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但它们不稳定。
胶子是强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
最中间还有一个不标准的玻色子,是希格斯粒子。
它的衰变非常快速,不稳定。
经以上排除,我们大致可推知暗物质粒子应是未知的一种新粒子。
寻找暗物质
目前,用于寻找暗物质的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
1. 模拟宇宙大爆炸: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模拟宇宙大爆炸之初的样子,试图发现暗物质;
2. 探测暗物质例子与普通例子碰撞发生的信号:根据科学观测,暗物质与普通物质有极小概率会碰撞并发出信号,但由于信号太弱,为了屏蔽其他宇宙射线的影响,我们选择将精密仪器置于地底的深坑进行探测;
3. 空间间接探测:暗物质粒子可能会湮灭或衰变,该过程中发出的宇宙射线可能被发射到太空中的探测器探测到。
我国的暗物质探寻之路
我国探测暗物质的方法属于空间间接探测——2015年12月17日,中国首颗暗物质例子探测卫星DAMPE发射,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中首批确定立项研制的4颗科学实验卫星之一,是目前世界上迄今为止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主要科学目标有三个:一是暗物质间接探测,也是最主要的;二是寻找宇宙射线的起源;三是伽马射线天体物理。
DAMPE卫星结构及功能
#p#分页标题#e#图:DAMPE内部结构
这颗卫星由四大部分组成,从上往下依次是:塑料闪烁体探测器;Si阵列探测器;BGO量能器,中子探测器。
其功能分别为:
塑料闪烁体探测器:区分电荷。
电子和光子打进来,是不同的。
Si阵列探测器:测量宇宙线的方向和电荷。
BGO量能器:最为重要,测量宇宙线的能量。
中子探测器:区分质子和电子。
如上图所示,质子打进来的话,在底端会产生很多中子,而高能宇宙线的电子打进来,产生的中子很少。
DAMPE卫星主要的科学仪器无论在重量、功耗,还是电子学线路的复杂度、工程实现难度方面都超出了以往。
与国际上其它暗物质探测卫星相比,它具有三个显著优势:
1. 能够测量的宇宙线的能量非常高,可以测量到104个GeV;
2. 能量分辨率高,可以达到1%左右,测得比较准;
3. 测量能量的本底比较低,也就是区分电子和质子的能力非常强。
对了,它还有个十分中国风的名字——悟空号,取探索、领悟太空之意,也寄予了我们盼望它如孙行者一般在杳渺太空能为我们取回真经的美好愿望。
虽然暗物质探索道阻且长,且到目前为止我们并不十分清楚它的真正应用价值及可能的探测后果,但是人类现有的幸福都是从当初的已知的0%开始的,如今宇宙那未知的26.8%仍在等待着我们,希望这朵笼罩在21世纪物理学天空中的乌云终有一天能够散开,不再有妖魔阻挡科学的康庄大道。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猪油的功效与作用?熬猪油到底要不要放水正确方法
说起猪油大家肯定不会陌生,是从猪肉中提炼出来的,也被称为荤油或者猪大油,常温下是白色或者浅黄色的固体。
怪柴网小编整理了猪油的作用以及熬制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一、猪油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认为猪油中含动物油脂,可浸酒,可以外敷,可以炒菜。
而且还有多种功效: 1、保护眼睛 猪油中含有胡萝卜素,可以保护人的视力。
此外,还可以预防夜盲症、干眼症、角膜溃疡症以及角膜软化症。
2、滋养五脏 猪油可以滋养五脏,尤其针对脾胃和肺。
猪油味甘,可以使脾脏变得强健,有助于食物在体内更容易被消化,所以猪油可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身材瘦弱的人群。
3、补虚 猪油味甘,可使脾胃强健,有助消化,开胃。
所以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身体瘦弱的朋友可用猪油来增肥。
4、润肠通便 猪油滑腻,又入大肠经,猪油正好可以润滑肠道,使人排便通畅。
所以具有润肠通便的功能。
5、补肺止咳 如果肺部发热,干咳不止,不但需要清热,还要补脾。
故中医有肺虚者补脾之说。
6、解毒润燥 猪油不但能治疗妇科炎症,还有解诸肝毒。
此外猪油使人皮肤光滑细腻,有弹性,治疗脱发。
注意:猪油油脂含量非常高,一些比较肥胖的人群,或者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朋友不要食用。
同时大便滑泻患者也要慎食,会加重病情。
二、熬猪油到底要不要放水 正确方法 1、首先将猪板油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然后将猪油放入到温热水中浸泡5分钟 需要反复的抓洗猪板油,接着再用流水将猪板油冲洗干净即可备用。
2、将洗净的猪板油和适量的水 水一般没过猪板油一半就可以的一起放入到锅中,大火熬开,然后转小火慢慢熬,注意不要盖锅盖。
3、看到锅中的猪板油全部变成浅黄色的时候,放入切好的大葱、花椒,小火炸1分钟后捞出 千万不要将大葱炸黑了,否则会导致猪油发黑的。
4、大葱捞出后就可以关火了,.用过滤网过滤出油渣,让油彻底冷却,油渣不要扔,包包子,烙饼都用的着。
5、等猪油冷却后放入到玻璃瓶中保存即可。
如果家里有老式坛,放入到坛中保存更好。
在第2步中,有的地区做法是不加水,但是加水是为了防止肉块突然受热而变焦,而且会让猪油颜色更洁白。
所以建议大家加水熬制。
消失的凯特王妃?凯特王妃到底了,最新消息!
不仅英国人关注凯特的去向,最近几天,#凯特王妃#词条连续登上了中国的互联网热搜。
吃瓜群众纷纷好奇,消失的她去哪儿了。
凯特王妃到底怎么了?流言又是怎么开始的?下面和怪柴网小编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
事情还要从今年1月说起。
● 凯特最近一次出席正式活动是在2023年12月25日 我们先捋一下时间线。
1月17日,肯辛顿宫发布消息称,凯特在16号接受了腹部手术。
手术很成功,但需要住院两周,然后回家疗养,复活节(3月31日)之前都不太可能恢复公职了。
1月29日,肯辛顿宫再次发表声明,凯特已经回到了家中,进展良好。
但随后一个记者爆料,凯特突然陷入了昏迷。
2月1日,《泰晤士报》发文辟谣,该记者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凯特好着呢。
接着有人发帖称凯特做手术的那家私立医院以治疗癌症闻名,暗示凯特得了不治之症。
尽管王室内部人员也出来澄清凯特的健康没问题,但民众始终没有见到凯特真人,一时间谣言四起。
时间来到了2月27号,希腊末代国王康斯坦丁二世去世一周年的追思会,举办地就在威廉和凯特的温莎家旁边。
康斯坦丁二世是威廉王子的堂叔,更是教父,于情于理,威廉都得参加。
● 康斯坦丁二世 本来已经安排好了威廉朗诵《启示录》的环节,结果他出于个人原因,临时缺席了。
这个反常的举动,更加引发了人们对凯特王妃下落的担忧,莫非凯特真的出事了? 一周后,凯特才终于露面。
被拍到的照片中,凯特和母亲卡罗尔一同驾车外出。
按理说有图有真相,可这张照片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有眼尖的网友发现,那辆奥迪的副驾驶不是凯特,因为她的右脸上没有凯特标志性的痣。
于是,替身说开始在网络上游走。
结果,3月10日,威廉王子发布了一张照片,力图打破谣言。
当天是英国的母亲节,威廉晒出一张凯特和三个孩子的近照,并配感谢大家美好的祝福和过去两个月以来对我们的支持,祝大家母亲节快乐。
这是自凯特1月接受手术以来的第一张官方照片,照片中的凯特面色红润,笑容灿烂。
这下阴谋论者该散了吧,结果,网友很快发现破绽—— 凯特不仅没戴婚戒,夏洛特公主的左手也缺了一块…… 然后网友通过技术分析,发现照片中的PS痕迹多达16处! 几个小时后,转载该照片的各大媒体纷纷下架了照片,事情越发往诡异的方向发展了…… 随后凯特亲自发文澄清:像许多业余摄影师一样,我偶尔也会尝试编辑。
我想对昨天我们分享的家庭照片造成的混乱表示歉意。
但这个解释,显然无法让人信服。
大家要求王室交出原图,却遭到了拒绝。
紧接着,凯特又一次被偷拍成功,有媒体放出了凯特与威廉同车出行的糊照。
但鉴于之前的种种怪事,所有人都觉得,车里的凯特是假的。
其实要消除谣言很简单,只要凯特出来露个面就能稳住人心。
但她为什么就是不出现,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3月13日,一位知情人士向媒体解释,凯特不会透露她的生病细节,因为这是个人隐私,也许当她感觉合适的时候,她会透露更多。
但一位知情人士指出,凯特的一些高级工作人员都未能见到她,他们甚至在手术宣布之前都不知道手术的消息,让他们措手不及。
只有少数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们守口如瓶。
当下,凯特王妃在哪里(#where is kate middleton),已经成为热词在推特上疯转,而这个问题,不仅持续困扰着英国民众,也愈发考验着英国王室。
不快乐的凯特 作为平民王妃,这一路,凯特走得并不容易。
她出生于一个中产家庭,从小就被野心勃勃的母亲寄予厚望。
中学时期,凯特被母亲送进贵族学校,却因为表现优异遭到同学的嫉妒和霸凌,被迫转校。
但凯特很争气,不仅成绩优异、能力出众,担任班长和社团的社长,还颇具运动细胞。
曲棍球、网球、跳高、滑雪样样精通,她曾在就读的圣安德鲁学校创下1.5米的跳高纪录,这个纪录迄今为止还没有被打破。
● 打曲棍球的凯特(右) 2001年,凯特考入英国顶尖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在那里,她认识了校友威廉王子。
一开始两个人只是朋友,直到有一天,一场学校慈善时装秀上,当凯特穿着蕾丝连衣裙出现在舞台时,威廉突然开窍,被眼前这位美女深深吸引,随即对她展开了猛烈的追求。
2004年,两人约会被拍,恋情曝光。
但威廉从来不是安分守己的主儿,他不羁放纵爱自由,身边从不乏莺莺燕燕。
2007年3月,威廉在夜店和美女的亲密合影曝光,还被拍到和人在酒店出双入对。
彼时凯特已经是公认的准王妃,结果王子的花边新闻令凯特颜面尽失,媒体推断她嫁入王室无望,于是戏称她为等待的凯特(Waity Katie)。
不久后,凯特等来的是分手。
不过,两人并没有分开太久,或许威廉意识到凯特才是对的人,选择与她重修旧好。
2010年,在经历了7年爱情长跑后,凯特终于等来了威廉的求婚。
2011年4月,凯特戴上王冠,正式走进了英国王室。
《太阳报》一位记者曾说:王室女性只存在两种人——平静的,和永远不快乐的。
成为王妃的凯特,不仅要履行王室职责,出席各种公务,且一言一行都要受到公众和王室的审视。
● 2008年,凯特在慈善迪斯科舞厅中身着无袖上衣和短裤。
婚后,她再也没有穿过膝盖以上的裙子 自幼接受的教育告诉她,她必须克己复礼,遵守规则。
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凯特,永远是穿着优雅,举止得体,和时常出格的弟媳梅根截然不同。
#p#分页标题#e#凯特的舅舅曾这样评价自己的外甥女:凯特像是女王的门徒,有着公务员一样的自制力;同时又像是戴安娜王妃一般,拥有平易近人、被人所喜爱的性格。
她在五年时间生下三个孩子,努力为王室绵延子嗣,她持重完美的行事风格,不仅深受女王的喜爱,更是赢得了民众的心。
有贤妻在侧,但威廉爱玩的本性并没有改变,不仅经常出入狂欢派对,还一度传出出轨的传闻。
出轨对象,据传还是凯特的闺蜜、威廉的青梅竹马——贵族出身的罗斯·汉伯里。
这次凯特被传被小三捅了,这个小三指的也是罗斯。
虽然并没有确凿证据,罗斯和威廉也仅有几张同框照,但绯闻传了好几年,并且传得有鼻子有眼,加上这次凯特生病,大小英媒、美媒都在深扒罗斯,搅得这水是越来越浑。
也难怪频频有知情人士爆料,这些年,凯特忍辱负重,并不快乐。
沉默的王室 2022年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
在她去世后的18个月里,英国王室似乎一直在遭遇危机。
先是现任国王查尔斯因前列腺肥大住院治疗,结果被确诊了癌症; 接着是王室最帅女婿、查尔斯的堂妹夫金斯顿突然自杀,年仅45岁; 再就是凯特近3个月的失踪…… 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传来,在英国民众心中引发了一场海啸。
加之此前哈利王子带着他的梅根王妃逃离王室、远走美国,安德鲁王子因性丑闻被雪藏,能够履职的王室成员越来越少。
一个英国网友发帖称:我尊重我们的君主立宪制,我曾搭帐篷排队整晚参加女王母亲的葬礼,还有凯特和威廉的婚礼,但自从查尔斯成为国王以来,王室成员们看起来十分疲倦,魔力消失了! 目前英国人最关心的,显然是凯特的健康状况。
小道消息满天飞,民众要求提供更多信息,可王室始终三缄其口,缺乏透明度,让其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
自从戴安娜王妃去世后,英国民众一直渴望能有另一位完美的王妃出现。
尽管王室成员没有实权,但他们已然成为一种象征,能够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所以当戴安娜的大儿媳凯特王妃以完美、可靠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从某种程度上给英国民众带来了慰藉。
但人们又不希望她成为第二个戴安娜。
● 凯特和戴安娜(右) 当凯特从视野中消失时,民众有理由也渴望知道原因,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敷衍和推脱。
这些年来,英国王室一直努力在保护王室隐私,和提供现代民主所要求的透明之间寻求平衡。
但这种平衡,显然达不到民众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