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在冥王星被发现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将其视为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却渐渐发现,冥王星有一些特征不太符合大行星的定义,例如个
【菜科解读】
1930年,天文学家克莱德·汤博(Clyde Tombaugh)发现了一颗比海王星更加遥远的星球,随后天文学家们以古罗马神话中的冥界之神的名字普鲁托(Pluto)为其命名,所以我们就将这颗星球称为冥王星。
在冥王星被发现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将其视为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却渐渐发现,冥王星有一些特征不太符合大行星的定义,例如个头太小(直径约2376.6公里,质量约1.303 x 10^22千克,比月球还要小得多)、轨道倾斜度太大(相对于黄道面)等等。
从1992年开始,天文学家在冥王星所在的柯伊伯带附近区域,陆续发现了一些体积与质量都与冥王星差不了太多的天体,这使得冥王星这个第九大行星的地位遭到质疑,而在2005年,体积和质量都跟冥王星差不多的阋神星(Eris)的发现,更是让这种质疑声达到顶点。
他只是个小司机,伺候的却是一个富太太,小人物一步步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
于是在2006年的时候,天文学家们通过投票的方式将冥王星踢出九大行星之列,自此冥王星就被降级成为矮行星,而太阳系也就只有八大行星了。
从字面意思来看,冥王星的名字就给人一种可怕的感觉,那实际上,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呢?
对于我们人类来讲,冥王星上的自然环境确实是挺可怕的。
与太阳系现在的八大行星相比,冥王星的运行轨道更远,也更扁,其近日点距离太阳约44亿公里,远日点与太阳的距离约为74亿公里,如此遥远的距离,使得冥王星表面接收到的太阳光远低于地球。
所以冥王星的一个可怕之处就是这里的极度严寒,由于阳光的匮乏,使得冥王星表面成为了一片冰封的世界,其平均温度仅有大约零下229摄氏度,就算在近日点附近,冥王星表面的温度也低至零下223摄氏度左右,在如此低的温度下,地球上的任何生命形式都无法生存。
冥王星的另一个可怕之处就是,这里是一个非常昏暗的世界。
对于一个相同的光源来讲,我们距离越远,所看到的这个光源的视直径就越小,也暗淡,如果你站在冥王星上,那么你看到的太阳的视直径仅仅只有0.014度左右,这大概相当于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木星的视直径。
家道中落的男子从底层爬起,一步一个脚印,踏上巅峰,过上众美环绕的逍遥人生!
×
尽管太阳仍然可以把冥王星照亮,但在冥王星上看到太阳,其亮度是远远无法与地球上相比的,但就算是冥王星运行在近日点附近的时候,太阳的亮度也只有地球上的900分之1左右,而当它抵达远日点时,太阳的亮度则将会下降到地球上的大约2500分之1,在这种情况下,冥王星就成了一个非常昏暗的世界。
另一方面来讲,冥王星与地球一样也是有自转的,其自转周期约为6.387个地球日,这意味着冥王星也有昼夜交替,并且冥王星上的一天,大概相当于地球上的6.387天。
有意思的是,冥王星的自转方向与地球是相反的,也就是说,在冥王星上,你会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观。
我们知道,地球的两极是有极夜现象的,其原因是地球有一个大约23度的转轴倾角,通俗来讲就是地球是歪着转的,这使得在地球的一个公转周期(1年)之中,太阳光有一半的时间无法照亮南极区域,而在另一半的时间里,则无法照亮北极区域。
实际上,冥王星也是歪着转的,并且它的转轴倾角达到了大约120度,而这也就造成了冥王星上的极夜范围比地球更大,达到峰值的时候,其表面大约有4分之1都是极夜。
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冥王星的公转周期大约为247.94年,这就使得冥王星上的极夜变得非常漫长,如果你身处在冥王星上的极夜区域,那你就可能感受到似乎永无休止的黑暗。
#p#分页标题#e#
除此之外,冥王星的一颗卫星——卡戎(Charon)也可能令人感到可怕,卡戎是冥王星五颗卫星中最大的一颗,其直径约为1212公里,质量约为冥王星的12%(1.586 x 10^21千克),与冥王星的平均距离只有19571公里,这大概相当于地月距离的5.1%。
这样的情况使得卡戎与冥王星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双重潮汐锁定,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卡戎围绕冥王星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正好等于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也正好等于冥王星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如此一来,卡戎和冥王星就一直会以相同的一面朝向对方。
另一方面来讲,由于卡戎与冥王星的距离比地月距离近得多,因此冥王星上看到的卡戎,会比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要大得多,其视直径大概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的8倍。
所以如果你站在冥王星面向卡戎的一面,那么你就将会看到有一颗巨大的星球,它非常突兀地挂在天空中,并且始终一动也不动,而由于冥王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基本上不会影响视线,因此这颗巨大的星球在你眼中将会特别清晰,而这样的视觉效果,很容易令人感到震撼和不安,甚至觉得有点可怕。
当然了,冥王星的可怕其实是从我们人类的角度来看的,其实它只不过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星球,实际上,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在太阳系中所有已知的星球中,除了地球之外,其他的星球都很可怕,只是这些星球的可怕之处各不相同罢了。
正因为如此,我们所有的人类都应该有所行动,好好珍惜地球这个人类在宇宙中唯一的家园。
土星有行星环,地球为啥没有?本来地球曾经有过,火星将来也会有
这四颗行星都属于巨行星,它们的引力比岩质行星更大,因此它们能够将星球周围的小物质吸附过来,从而形成行星环。
除了质量不同之外,行星环的形成与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也有一定关系,太阳系四个岩质行星都没有行星环,另一个真相也是它们都距离太阳较近,太阳风就比较强烈,而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水分子也无法凝结成冰晶,更无法与尘埃凝聚成较大的小行星等,所以就很不容易形成行星环了。
不过,行星环还有另一种形成模式,就是行星的卫星围绕行星运行的时候,或者其他大个头的小行星或彗星等路过行星的时候,它们若与行星的距离达到洛希极限,那么这颗小星体就会分解成为行星的行星环,比如若月球距离地球大约1万公里的时候,就会被地球的引力撕成碎片,从而变成地球的行星环。
本来在月球形成的时候,就经历过成为地球行星环的一刻,天文学家们普遍认为月球是由于一颗质量较大的天体撞击地球之后形成的,撞击后飞溅出去的碎块曾经形成了地球的行星环,但是由于这个行星环的物质分布很不均匀,导致行星环的物质凝聚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月球。
而火星的卫星火卫一由于距离火星较近,并且仍然在一步步靠近火星,所以他将来也有可能会到达火星的洛希极限,从而成为火星的行星环也有一种可能是将来直接撞击的火星上。
星空有约|今年别错过火星和这三颗行星同框
届时,公众将看见两颗明亮行星近距离同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专家介绍,这是2024年适宜观赏的第一场太阳系行星相合。
什么是行星相合?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天文学上定义的合并非两个天体真的合并在一起,而是指两个天体的地心视赤经或地心视黄经相同。
行星合行星、行星合月都指的是两个天体的地心视赤经相同。
不同于每个月会发生多场的行星合月,2024年全年共有12次太阳系行星相合,这与行星在天球上‘走’一圈的时间有关。
王科超说,今年最适合观赏的行星相合,除了2月22日的火星合金星,还有4月11日的火星合土星,以及8月15日的火星合木星。
这四颗行星都很明亮,且这三次相合两个天体间的角距离都不到1度,肉眼就能看到两颗星同框的画面。
何时适合观赏这三次行星相合呢?天文学上合是一个精准时刻,但对公众观测而言,在‘合’的前后几天都可观赏这一天象。
王科超说,三次相合时,两颗行星都位于太阳的西边,观赏时间都在日出之前。
具体到火星合金星,适宜观赏的时间约为日出前一小时,火星合土星的适宜观赏时间约为日出前一个半小时,火星合木星则是在午夜后到日出前都适宜观赏。
肉眼观测这三次相合,两颗行星相距这么近,如何分辨?王科超建议,一是从亮度上看,相合时,金星、木星都明显比火星要亮,土星比火星稍亮些。
二是从方位上分辨,肉眼看去,相合时,火星在天空上位于金星的下方,位于土星、木星的上方。
我们肉眼看到的两颗行星同框,是由于两颗行星及地球在运行过程中,排列成近似一条直线而出现的视觉现象,两颗行星实际上相距甚远,以火星与土星为例,二者间距离约为12亿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