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登探月任务计算失误?化险为夷登月成功

【菜科解读】
中国航展举世瞩目,吸引了美国前宇航员、阿波罗15号飞船指令舱驾驶员阿尔弗莱德沃尔登到场关注。
在观展期间,86岁的沃尔登受邀前往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与300多名学子分享47年前的登月故事。
他透露人类第四次成功登月之旅并非一帆风顺,飞船在着陆过程中出现了角度偏差。
幸好通过重新计算,他与同伴们化险为夷。
1971年7月,沃尔登与另外两名宇航员一同驾乘美国阿波罗15号飞船登上月球。
此次飞行被公认为是阿波罗系列探月飞行中科技含量最高的一次,它创造了最长月表停留时间、月表行走时间、首次携带科学仪器、首次使用月球车等新纪录。
11月7日上午,86岁的沃尔登穿着飞行员夹克,精神抖擞地走进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报告厅,现场座无虚席。
在热烈的掌声中,沃尔登回忆起他的登月经历。
那天凌晨4时多起床,我做了身体检查,和队友一起吃了早餐,然后开始更换宇航服,一切工作有序进行他从登上飞船前的准备经历说起,讲述了与大卫斯科特、詹姆斯艾尔文宇航员执行阿波罗15号登月任务的细节。
沃尔登回忆道,他们登陆月球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月球上降落时出现了失误。
他解释:由于失重,飞船降落角度与计算角度产生27�偏差。
角度产生偏差会导致机体与宇宙中的气体等产生摩擦,进一步导致机体温度超过其原本计算好能承受的温度,危险程度会上升。
最终,通过重新计算温度、气压等因素,他们化险为夷,成功登陆月球。
沃尔登说,飞船在着陆时,任何细微的差错都有致命危险。
回顾在月球上的科学研究,沃尔登认为他的任务是最重要的。
他需要留在指令舱中环绕月球,使用科学仪器对月球表面环境进行详细的研究。
他表示,因其携带了许多此前从未带上月球的精密科学仪器,阿波罗15号飞船载人登月任务被认为是历届阿波罗任务中科技含量最高的一次,为人类航天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
在月球行走其实是很脏的一件事情,因为月球表面有很多灰尘,而且这些灰尘沾到宇航服上很难清理沃尔登还驾驶指令舱环绕月球,使用全景相机、伽马射线光分计、绘图相机、激光高度计、质谱仪等设备对月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沃尔登也在返回地球途中进行了38分钟的舱外活动。
他取回了奋进号外部的科学仪器模块中记录了月表地形情况的磁带,并对航天器的外部情况进行了检查。
此后,阿波罗15号飞船成功降落在太平洋中,沃尔登在太空的停留时间总计为295小时11分钟。
他因此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收录为最被孤立的人类独自留在月球轨道中的奋进号期间,沃尔登当时距离最近的人类 即宇航员同伴约有3597千米。
在分享会上,大学生对于外星人、登月的困难、不同地方航展差异等问题积极提问,现场气氛活跃。
有学生问道:网络曾热议阿波罗15号飞船拍摄到外星人飞船的传闻,还有人晒出了照片,请问这是真的吗?您在登月之旅过程中是否遇见了外星人?
沃尔登风趣地说:我没有遇见过,但是其他队友我就不清楚了。
但是,我们确实没有拍摄到外星人飞船。
土星有行星环,地球为啥没有?本来地球曾经有过,火星将来也会有
这四颗行星都属于巨行星,它们的引力比岩质行星更大,因此它们能够将星球周围的小物质吸附过来,从而形成行星环。
除了质量不同之外,行星环的形成与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也有一定关系,太阳系四个岩质行星都没有行星环,另一个真相也是它们都距离太阳较近,太阳风就比较强烈,而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水分子也无法凝结成冰晶,更无法与尘埃凝聚成较大的小行星等,所以就很不容易形成行星环了。
不过,行星环还有另一种形成模式,就是行星的卫星围绕行星运行的时候,或者其他大个头的小行星或彗星等路过行星的时候,它们若与行星的距离达到洛希极限,那么这颗小星体就会分解成为行星的行星环,比如若月球距离地球大约1万公里的时候,就会被地球的引力撕成碎片,从而变成地球的行星环。
本来在月球形成的时候,就经历过成为地球行星环的一刻,天文学家们普遍认为月球是由于一颗质量较大的天体撞击地球之后形成的,撞击后飞溅出去的碎块曾经形成了地球的行星环,但是由于这个行星环的物质分布很不均匀,导致行星环的物质凝聚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月球。
而火星的卫星火卫一由于距离火星较近,并且仍然在一步步靠近火星,所以他将来也有可能会到达火星的洛希极限,从而成为火星的行星环也有一种可能是将来直接撞击的火星上。
星空有约|今年别错过火星和这三颗行星同框
届时,公众将看见两颗明亮行星近距离同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专家介绍,这是2024年适宜观赏的第一场太阳系行星相合。
什么是行星相合?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天文学上定义的合并非两个天体真的合并在一起,而是指两个天体的地心视赤经或地心视黄经相同。
行星合行星、行星合月都指的是两个天体的地心视赤经相同。
不同于每个月会发生多场的行星合月,2024年全年共有12次太阳系行星相合,这与行星在天球上‘走’一圈的时间有关。
王科超说,今年最适合观赏的行星相合,除了2月22日的火星合金星,还有4月11日的火星合土星,以及8月15日的火星合木星。
这四颗行星都很明亮,且这三次相合两个天体间的角距离都不到1度,肉眼就能看到两颗星同框的画面。
何时适合观赏这三次行星相合呢?天文学上合是一个精准时刻,但对公众观测而言,在‘合’的前后几天都可观赏这一天象。
王科超说,三次相合时,两颗行星都位于太阳的西边,观赏时间都在日出之前。
具体到火星合金星,适宜观赏的时间约为日出前一小时,火星合土星的适宜观赏时间约为日出前一个半小时,火星合木星则是在午夜后到日出前都适宜观赏。
肉眼观测这三次相合,两颗行星相距这么近,如何分辨?王科超建议,一是从亮度上看,相合时,金星、木星都明显比火星要亮,土星比火星稍亮些。
二是从方位上分辨,肉眼看去,相合时,火星在天空上位于金星的下方,位于土星、木星的上方。
我们肉眼看到的两颗行星同框,是由于两颗行星及地球在运行过程中,排列成近似一条直线而出现的视觉现象,两颗行星实际上相距甚远,以火星与土星为例,二者间距离约为12亿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