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无人岛,面积相当于5个北京,被认为是“世界上的火星”

这座岛
【菜科解读】
德文岛是加拿大帕里群岛中的第二大岛屿,它的气候和环境与火星相似,因此被人们称为“地球上的火星”。
这座岛屿的总面积超过55000平方公里,位于北纬75度,极度接近北极地区。
岛上的环境无比凄凉,且无论是气候还是环境都与火星极为相似。
即使在夏季,德文岛的平均气温也不超过10度,而冬天则更低,普遍在零下50度。
德文岛的气候和火星非常相似,它具有夏季降雪、不结冰的特点,而且其白天的温度也和火星的夏季相似,温度在10度左右。
在德文岛上还有一处名为"霍顿冲击坑"的陨石坑,据说,在2300万年前一颗天外来客撞击了这里,德文岛的地表也由此变得破碎不堪,其表面分布形状不一的,裸露着的岩石块。
这些特点让德文岛成为了模拟火星环境的理想地点。
为了更好地模拟火星的环境,科学家将关注点定在了德文岛。
近日,国际火星学会决定在这里建立一座模拟火星的空间站,并在附近设置可供6人居住的“生活舱”。
这也是人类为了实现登上火星的梦想而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通过在德文岛上进行模拟实验,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在火星上生活的挑战和可能面临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德文岛的历史也证明了这座岛屿的极端气候对人类生存的挑战。
在1924年政府为了打击捕鲸就在这里建立了一所哨站,而在1934年,就有53个因努伊特家庭搬到德文岛居住,但仅仅过了两年,人们就因为忍受不了德文岛的诡异气候而选择逃离了。
这也提醒我们,即使在地球上,人类也需要适应各种极端环境,而在火星上,这样的挑战将更加严峻。
尽管德文岛和火星有着相似的气候和环境,但火星上的挑战还远远超过了德文岛。
火星的表面被赤红色的土壤所包裹着,而在这颗星球上,既没有植物也没有水源。
但仍有许多科学家希望将火星改造成人类的“第二家园”,并向全世界征集前往火星定居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德文岛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为科学家们提供模拟实验的场所,帮助人类实现登上火星的梦想。
一年出鱼30亿斤,水深700米的贝加尔湖,里面最大的鱼有多大?
是亚欧大陆最大的淡水湖,水域面积达3.15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海南岛的大小,总蓄水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3.6万亿立方米,占据世界淡水资源的五分之一,是我国最大湖泊青海湖1050亿立方米的224倍,更相当于7300多个西湖。
如果用长江水灌满贝加尔湖,至少需要25年的时间。
贝加尔湖位置如此优越的水域条件,毫无疑问,早就成为了各种水生生物的天堂,但想知道里面最大的鱼有多大,就得先知道到底有多少种鱼。
根据不完全统计,贝加尔湖大约生存着50种鱼类,除了特有鱼种胎生贝湖鱼之外,当属大马哈鱼、苗鱼、白鲑和鲟鱼最多,每年从贝加尔湖捕捞鱼的总量高达30亿斤,其中白鲑的捕捞量最大,这种鱼味道极为鲜美,是俄罗斯著名的经济鱼类之一,这种鱼最大可以长到5斤。
可惜的是,因为过度捕捞,白鲑鱼的种群数量已经大幅减少,2004年还被俄罗斯列为了保护动物。
白鲑除此之外,大马哈鱼也是贝加尔湖中常见的经济鱼类,这种鱼一般只有几十厘米,七八斤重。
但凡事总有例外,贝加尔湖发现有记录最大的大马哈鱼体长超过一米,体重也达到了惊人的40多斤。
然而,这还不是贝加尔湖中发现的最大的鱼。
尽管贝加尔湖具备优良的水域条件,但水温极低,导致鱼类生长速度慢,几十斤的大马哈鱼在这里都算是罕见了。
就跟我国最大湖泊青海湖一样,人人都以为里面生活着几百斤的超级大物,但实际上有记载发现最大的鱼,还是上个世纪60年代捕捞到重达23.8斤的超级大湟鱼。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作为世界上平均水深最深的大型湖泊,贝加尔湖里面还生活着体重达400多斤的超级大鱼——西伯利亚鲟。
西伯利亚鲟和其他鲟鱼不太一样,贝加尔湖的鲟鱼原本也是海河洄游鱼类,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如今已彻底演变成淡水鱼。
而我国濒危保护动物中华鲟,每年的夏秋之际,都会从长江口的海域溯游2000多公里,回到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然而,葛洲坝的建设,阻止了中华鲟的洄游之路,致使野生中华鲟面临断子绝孙的窘境。
尽管野生西伯利亚鲟的生存空间也受到了一定的威胁,但种群数量尚还可观,远没有中华鲟濒危。
在贝加尔湖中发现的鲟鱼中,最大的长到了2米多,体重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四百多斤,是贝加尔湖发现最大的鱼。
至于还有没有其他未被世人发现的超级大鱼,表哥就不得而知了,毕竟贝加尔湖最深处足足有1637米,不排除里面还隐藏着未知的神秘生物。
鲨鱼说到这,有些看官老爷可能会疑惑:贝加尔湖中最大的鱼不是鲨鱼吗,怎么会是鲟鱼呢?事实上,贝加尔湖中从来没有发现过鲨鱼,世人认为的贝加尔湖鲨鱼不过是杜父鱼的一种,这种鱼体格极小,最大也只能长到30厘米。
尽管贝加尔湖中没有鲨鱼,但却生活着海豹等诸多海洋生物,里面到底隐藏了何种不为人知的秘密?贝加尔湖明明是淡水湖,为何还生活着如此多的海洋生物?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淡水湖,平均水深达700多米,而且水域面积极广,蓄水量更是占据了世界淡水资源的五分之一。
杜父鱼在古代,北海指的就是贝加尔湖,这个像极了大海的淡水湖还特别令人不可思议,里面居然还生活着本应存在于大海的海豹、龙虾、海绵以及海螺,这成为了科学界的又一个未解之谜,至今仍未有盖棺定论之说,只有一些流传比较广的科学假设。
有专家认为贝加尔湖形成于2500万年前,曾经是一个浩瀚的海洋,但随着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导致的地壳运动,贝加尔湖所在的位置向下塌陷,形成了狭长的盆地,最终大海也变成了内陆咸水湖。
亿万年来,由于大量的雨水、河水不断冲刷,湖水逐渐变淡。
一些原本只生存在咸水中的海洋生物也慢慢适应了贝加尔湖中的淡水环境,直到今天仍可以看到原本只属于海洋的生物,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贝加尔湖海豹在贝加尔湖的海洋生物中,海豹可以说是头牌般的存在,海豹捕食时,偶尔也会深入到河流中。
因此,还有科学家猜测,海豹是在某次大冰期内,追随着猎物来到贝加尔湖附近,但随着冰川融化,这些海豹被困在了当地,无法返回海洋。
但无论哪种说法,都无法完全解释贝加尔湖为何存活着海洋生物,至今仍是一个科学谜团,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史上最大自然灾害之一?通古斯大爆炸谜团?爆炸谜团
通古斯大爆炸是古代上最神奇的自然灾害之一,它发生在1908年的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河流域。
一股强大的爆炸摧毁了该地区的广袤森林,其影响范围远至欧洲和北美。
尽管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但关于通古斯大爆炸的真正真相仍然众说纷纭,成为了一个未解谜团。
科学家猜测有科学家认为,通古斯大爆炸可能是由一颗陨石撞击地球引起的。
然而,这种说法遭到了质疑,因为在撞击点没有发现陨石坑的痕迹。
一些人认为,通古斯大爆炸可能是由苏联进行的一次核试验引起的。
然而,这种说法也遭到了质疑,因为当时并没有进行过如此大规模的核试验。
还有科学家认为,通古斯大爆炸可能是由沼气爆炸引起的。
这种说法也未能得到广泛认可,因为沼气爆炸不可能产生如此强大的能量。
原因仍未解开通古斯大爆炸谜团仍然没有解开。
科学家们对这一事件进行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研究,但仍未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虽然存在以上种种猜测,但每种说法都有其无法解释之处。
通古斯大爆炸谜团将永远无法解开。
通古斯大爆炸谜团是一个充满神奇和未知的事件。
尽管科学家们已经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但仍未能揭开它的真正真相。
自然力量这个事件提醒我们,自然界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人类对于自然的了解还有巨大的局限性。
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或许有一天我们能解开通古斯大爆炸谜团,但在此之前,它仍将是一个令人着迷的未解谜团,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通古斯大爆炸谜团将继续吸引着科学家和爱好者的关注,成为人类古代上一个永恒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