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5号轨道器去了哪里?进入了日地L1 继续飞行

【菜科解读】
嫦娥5号轨道器在继续飞行,已经进入了日地L1。
月球距离地球比较近多年以来,一直围绕着地球在运转,当地球抵挡了很多小行星撞击以及宇宙中的灾难。
因此人们将探索的目标放在了月球上,还纷纷的向月球发射了各种探测器,中国之前向月球上已经发射了嫦娥系列以及很多人造飞船。
嫦娥5号在探索月球之后,已经成功地获得了月球样本,还将月球样本传回到了地球。
虽然任务已经结束了,但还在继续飞行。
嫦娥5号轨道器去了哪里
科学家们在探索月球样本之余,还将目光放在了嫦娥5号轨道器上,历经了多方面的调查发现,在2021年3月15日时,嫦娥5号的轨道器已经进入了日地L1,距离地球差不多达到了93.67万公里。
这一项的发现也证明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中国在建设嫦娥5号时已经花费了很多的成本。
虽然任务光荣的结束,但是其中还有大量的燃料为了不浪费资源,嫦娥5号依然在工作中。
什么是日地L1
日地L1是宇宙当中的一个行动点,据听说物体在这一个点上都会持续保持静止的状态,这也是曾经由法国的数学家提出的,在1772年探索宇宙的过程当中提出的这一个定论。
物体到达这一个点上时,并非是真正的静止,而在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
嫦娥5号之所以可以在这一个点上,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观测太阳以及地球的一举一动。
嫦娥5号轨道器为什么还要奔波
当时中国发射嫦娥5号轨道器时,身负重任,已经给予了崇高的希望。
然而现如今重要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但是在其中还有大量的燃料。
中国要让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为了不浪费资源就继续奔波。
众所周知,在嫦娥5号轨道器中还有很多先进的科学仪器,这些仪器都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探索宇宙,了解宇宙的新发现。
这也就是嫦娥5号轨道器依然要奔波的主要原因。
嫦娥的奔月是干嘛的?嫦娥要奔月
可惜后来,嫦娥独自踏上太空之旅,登了月。
此即民间典故之“嫦娥奔月”。
至于嫦娥奔月的内情,放眼古今,以及长江南北,版本不一而足,可谓爱恨恩怨,各说各的精彩,甚至还有几盆狗血。
01 主要人设 在开始八卦前,先简略介绍下本文的男主女主,以及男配女配。
分别如下: 大女主嫦娥,出身豪门,老爹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的帝喾。
其本名姮娥。
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而改称嫦娥,又作常娥。
男一后羿,亦名大羿、夷羿。
力大善射,被帝尧授为射师,封于商丘。
主要神绩包括:射落九日,诛杀人面蛇身的的猰貐(yà yǔ)、野猪封豚,以及高兴了吐水,生气了喷火的九婴和修蛇、凿齿、大风等恶兽。
死后封宗布神,统领万鬼。
女二洛神宓妃,宓牺氏女。
溺洛水而死,遂为河神。
嫁河伯为妻,生性傲娇,美而无礼,淫乐无度。
男二逄(páng)蒙,亦名逄门。
后羿之徒,同样善射,因偷袭击杀师傅后羿而沦为阴险小人的代名词。
男三河伯,黄河水神,名冯夷,也作冰夷,鱼尾人身,头发银白,货真价实的花花公子一枚。
02 《搜神记》版本 嫦娥奔月,最早出自《归藏》一书。
《归藏》,与《连山》、《周易》统称为《三易》,是我国远古时代的重要文化典籍。
其中《归妹》卦辞有言: “昔者恒我窃毋死之药于西王母,服之以月。
将往,而枚占于有黄。
” 恒我,即姮娥。
意思是说从前啊,嫦娥从西王母那儿偷盗不死之药,准备服用后奔月。
临行,找到卜师有黄占卜吉凶。
瞧明白吧,最早记载是嫦娥亲自出马,亲自下手,顺来了长生不老药,没后羿啥事。
一个美艳俏佳人,居然冒犯天威偷东西,成何体统?于是,在《搜神记》里,作者东晋干宝稍作加工,就将嫦娥毁得一塌糊涂—— 《搜神记》卷十四《嫦娥奔月》: 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
将往,枚筮之于有黄。
有黄占之曰:“吉。
翩翩归妹,独将西行。
逢天晦芒,毋恐毋惊。
后且大昌。
”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后羿很有面子,向西王母求来了不死仙药。
嫦娥蠢蠢欲动,想偷吃后飞往月宫,但又不知吉凶,便去找卦仙儿有黄给算一算。
有黄掐指一算,道:“哇,好事。
妹妹你大胆往西走,就算遇到天色昏暗也别害怕,日后必大吉大利。
” 嫦娥听罢,欣喜而行。
孰料,有黄这老家伙竟是个大忽悠。
一飞入月宫,嫦娥便惊愕发现身子已变形,化作了一只死丑死丑的癞蛤蟆! 俏佳人出演上古版《异形》,秒变癞蛤蟆,干宝这脑洞开得够大也真够损的。
03 《淮南子》版本 西汉时候,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
其对《嫦娥奔月》的修改润色,则使得情节愈发饱满,曲折,嫦娥也由女贼、癞蛤蟆等不堪丑名,化身集真善美爱于一体的正能量女神。
《淮南子•外八篇》: 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妲娥于月桂树下。
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妲娥。
逄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妲娥。
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
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
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
羿闻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
月母感念其诚,允娥于月圆之日与羿会于月桂之下。
民间有闻其窃窃私语者众焉。
说,很久很久以前,后羿进山打猎,与嫦娥邂逅月桂树下,并以树为媒,结发为夫妻。
转眼到了帝尧时代,十日作乱,猰貐、凿齿、九婴等恶兽横行。
射师后羿挺身而出,嘁哩喀喳祸害利索后,从西王母那儿求得不死药,交与妻子嫦娥保管。
不想,这事儿传到了徒弟逄蒙的耳里。
#p#分页标题#e#逄蒙也是个人物,一出生,右手便有六指。
当时,部落先知称其为天生英雄,日后必成大器。
后拜羿为师学射术,功力精进。
不过师父就是师父,处处盖过他的风头,故心生怨恨。
而且那可是长生不老药,吃进肚便成仙,谁不想要?于是,逄蒙起了盗取之念。
一日,趁后羿出门,逄蒙鬼祟进院,恰被嫦娥撞个正着。
见丑事败露,逄蒙恶念顿起,欲杀人灭口。
情急之下,嫦娥吞了药,飘悠悠飞了天。
因不忍离老公太远,便滞留在了月亮广寒宫。
广寒宫里太过冷清,嫦娥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玉兔捣药,想配制仙药,以便早日回归人间,与老公团聚。
后羿听闻嫦娥出事,痛不欲生。
夜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老婆。
月母被这俩人感动够呛,遂准嫦娥于月圆之夜,下界与后羿相会月桂树下。
故事至此,很圆满,自也成了民间传说的正统版本。
但于正统之外,尚有林林总总的八卦版本—— 04 乱七八糟版 比如,自私抛夫吃独食版。
说,嫦娥获知老公后羿从西王母处讨来不死药,成仙心切。
于是,趁后羿不注意,偷药吞吃,然后飘啊瓢,飘到了广寒宫。
比如,以身试药救苍生版。
说,后羿是远古时期有穷国国王,勇武善射,但性情暴戾,滥施苛政,直搞得民不聊生。
可就是这样一个暴虐主儿,居然从王母娘娘那儿弄来了成仙妙药。
估计是走后门得来的。
而善良美丽的妻子嫦娥得知此事,为使百姓免受后羿长期的残暴统治,就偷吃仙药,随之飘向月宫。
这理由,我呵呵。
心念苍生,不让后羿长生不老,在饭碗里撒一把耗子药,不比偷吃仙药来得快? 况且,此后羿非射日后羿,是两个人,但被后世混为一谈了。
再比如,下面这好大一盆狗血—— 说,天现十日,皆是天帝帝俊和羲和的儿子。
见《山海经•大荒南经》: 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
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
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十日敢一起出来耍,晒得天下大乱,生灵涂炭,依仗的就是有个实权派的老爹。
也许,后羿想起自己的凄惨身世,凭啥你们有爹疼有娘宠,我却被爹娘抛弃?射你! 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一通搭弓,箭镞如雨,十日剩一日。
虽说为民除了害,可后羿弄死的是天帝的儿子啊,且跟串糖葫芦似的,一下子挂了九个,任谁都不能放过你。
于是,后羿被贬,连带老婆嫦娥一同受罚,自惹得她怨妇一般,得空就嘚啵,抱怨不停。
后羿心烦要命,摔门而出,去了洛水河边散心。
走着走着,无意中一抬头,一个绝世美女出现在眼前。
美到三国曹植都在《洛神赋》中如是狂赞: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
啧啧,妥妥美死个人。
只不过此时的美女,菜叶说说,烟眉间却锁着一抹淡淡轻愁。
咋了? 老公劈腿了呗。
05 八卦狗血版 这个美女 ,便是洛神宓妃。
她的老公,也是水货一枚,河伯冯夷。
楚国大夫屈原在《九歌•河伯》里,说他是个帅到无敌、风流成性的花花公子。
帅且风流,还掌管着九曲黄河,河伯身边,自是佳丽云集。
为此,宓妃终日忧心忡忡。
烦闷之下,与射日英雄后羿一碰面,当即擦出了无限火花。
结果不消说,出事了。
很快,河伯就感觉到脖颈发沉,脑门春光灿烂,禁不住肝火大动: 好你个后羿,能射了不起啊,竟敢给我戴绿帽子?看我也给你点颜色瞧瞧!当即变身小白龙,水淹四野。
后羿大怒,开弓扣箭,嗖,正中河伯左眼,秒变独眼龙。
而听闻后羿背叛出轨,还打瞎了小三的老公,嫦娥又气又恨,突然想起家中还藏着一丸长生不老药呢。
那可是后羿早年跟西王母求来的,一直没舍得吃。
我吃,我飞。
就这样,伤心之中,嫦娥吞服仙药奔了月。
06 版本成因 叨叨这么多,问题来了: 嫦娥奔月,为何会出现如此之多、差异之大的版本?甚至还包括第三者、劈腿等狗血剧情? 除却民间文学口口相传的变异因素,也许,是为了迎合普罗大众的不同口味吧。
正如有人喜欢阳春白雪,也有人喜欢下里巴人; 有人喜欢喝咖啡,自也有人喜欢大葱蘸大酱。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刺猬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大连地铁8号线规划清晰大图大连地铁5号线连线成网
乘客在感受中国标准制造的B型地铁列车的乘坐新体验。
在大连地铁5号线18座车站中,目前设有3座换乘站,分别是后盐站和大连站与地铁3号线、青泥洼桥站与地铁2号线实现了换乘互通。
标志着大连正式开启地铁“网络化”运营时代。
大连地铁5号线缩短了商圈、高密度住宅区、交通枢纽的时空距离,极大推动青泥洼桥、梭鱼湾两大城市功能核心区的经济贸易往来,加速推进大连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备受大连市民热情关注与期待中,东北首条跨海地铁——大连地铁5号线正式开通运营,也引起了中央媒体的关注。
大连地铁5号线大幅拉近了沿线景区,使全程近2个小时的出行时间缩短为40分钟。
2019年1月18日11时,在大连地铁5号线梭鱼湾南站30多米深的地下盾构机始发井内,由中铁装备与中铁一局联合研制的12.26米大直径泥水盾构机“海宏号”顺利始发,标志着这项需要穿越黄海海域溶洞群地层、面临系列世界性施工难题的海底隧道工程进入攻坚阶段。
2019年12月26日,“超级穿海”工程安全掘进1000米,已顺利通过两个溶洞群,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在穿越海底溶洞群地层领域首次实现技术突破,也意味着这项世界性难题的“超级穿海”工程首战告捷。
2021年1月16日,历时728天“海宏号”大盾构机从大连地铁5号线火车站顺利出海,意味着大连地铁5号线“超级穿海”工程完美收官,这也标志着中国成功攻克大盾构下穿海域岩溶地质这一“世界性难题”。
2022年10月8日,大连地铁5号线全线“轨通”。
2022年12月1日,大连地铁5号线开始空载试运行。
本版图片均由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华 摄 昨日10时38分,大连地铁5号线首趟列车在人们的期盼中准时发出。
我市地铁“连线成网”,正式开启网络化运营。
为保障地铁5号线建设顺利推进,6年来,中铁项目团队组织精兵强将,克服动迁等诸多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狠抓关键和细节,不断创新和探索,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保质保量完成每个节点工期任务。
作为东北首条海下地铁线路,地铁5号线海底隧道段全长2882米,其中海域段全长2310米,是世界首例海域岩溶地层大直径盾构隧道。
隧道采用直径12.26米泥水平衡盾构机穿海施工,具有“长、大、高、险”四大特点,被业内专家定性为史无前例的“世界性难题”。
2021年1月10日,“超级穿海”工程顺利贯通,比预定工期提前240余天,创造海域岩溶地层隧道掘进的国内新纪录,标志着中国成功攻克大盾构下穿海域岩溶地质这一“世界性难题”,获得2021年国际上隧道行业最高奖项——ITA隧道奖。
崭新的地铁5号线列车设置了智慧信息屏,不仅显示到站、下一站等基本信息,还增加本车站步梯、扶梯、卫生间、母婴室及出站口等信息。
屏幕标注各出站口周边主要建筑物信息,各公交站点位置、线路、车辆到站信息,为乘客换乘公交提供便利。
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每个车站非付费区设置了2~3间便民用房,在重点车站内设置智能机器人,在全线卫生间增设热水、洗手液、纸巾等,设置智慧公厕系统平台,为乘客查找空闲厕所厕位提供便利。
作为我市建成运营的第6条地铁线路,地铁5号线是中心城区“四纵两横”轨道交通线网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的首条建设线路。
地铁5号线串联起青泥洼桥商圈、梭鱼湾商务区两大城市功能核心区域,服务大连火车站、大连新机场两座对外交通枢纽,打破海湾对青泥洼桥商圈、梭鱼湾商务区乃至老甘井子的阻隔,改变过去出行单一的通道,提供新的出行路径,构建“一湾两岸”的城市新格局。
地铁5号线的开通大幅优化路网结构,提升城市品质,拉近沿线景区、商圈、高密度住宅区、交通枢纽的时空距离,使全程近2个小时的出行时间缩短为40分钟。
地铁5号线发车时间为后关5时30分至22时,虎滩新区6时至22时30分,早高峰最小间隔4.5分钟,晚高峰最小间隔7.5分钟,平峰10分钟,单程40分钟左右。
票价采用按里程分段计价方式,6公里以内(含6公里)2元/人次。
以1元为票价增加单位,以“6、6、8、8、10、10、15、15……”为晋级里程,即0~6公里2元、6~12公里3元、12~18公里4元、18~26公里5元、26~34公里6元,34~44公里7元,44~54公里8元,54公里以上部分,票价每增加1元可乘坐里程15公里。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玮炜) 相关链接 中车大连公司为地铁5号线提供23列标准地铁列车 3月17日10时38分,大连地铁5号线开通,由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生产的23列地铁列车正式载客。
这标志着全国首列采用中国标准制造的B型不锈钢地铁列车项目投入运营。
大连地铁5号线地铁车辆为四动两拖六节编组,是全国首列采用中国标准制造的B型不锈钢地铁列车。
其最高运营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车辆搭载多项最新科研技术,“国产化”覆盖率不低于75%,达到同类型车辆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大连地铁5号线也是中车大连公司首个落地的“产品 ”项目,实现了从车辆生产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中车大连公司表示,中国标准地铁列车以中国标准为主导,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的设计理念,继承既有地铁列车运用经验,并结合国内地铁用户需求,自主开发具有技术引领性的全新产品平台。
相较于传统结构,列车首次采用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统型轮廓,车体强比标准要求提高25%。
车内灯具采用智能系统控制,具有自动调光功能。
车辆具有屏幕功能融合特点,在列车控制及监控系统显示屏上可进行站点显示、站点设置、报站模式设置等功能,方便司控人员操作。
车辆配有走行部在线监测系统、弓网在线监测系统,方便工作人员远程在线查看车辆整体信息。
整车设备高度集成化、模块化,可实现模块更换,方便维保人员更换设备,缩短了设备维修时间,提升维修效率。
车辆实现了安全性、舒适性、操作性、智能性和维护性五方面提升。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刘蕴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