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曾被轰炸发生时间关乎地球生命起源

【菜科解读】
过去,科学家普遍认为在约41亿至38亿年前,太阳系内侧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和月球经历了一段被彗星和小行星强烈轰炸的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晚期重轰炸期。
11月1日,一项最新发布的研究表明,晚期重轰炸期发生的时间比想象的要更早、强度更低、持续时间更长。
这项发现可能会影响有关早期地球生命起源的理论。
40多亿年前太阳系惨遭轰炸
晚期重轰炸期的发现最早始于1969年的阿波罗号登月。
阿波罗号登陆的地点在宁静海南部。
所谓的海,其实就是陨石撞击月球以后,月球地壳破碎,岩浆大面积溢出并冷凝形成的平原。
科学家通过对阿波罗号采集的月海岩石样本成分分析发现,月球曾遭遇彗星和小行星的强烈轰击,并且通过对岩石样本同位素测年,认为该时期距今约41亿至38亿年。
大量的彗星和小行星轰击在月球表面形成了大量的陨石坑,因此晚期重轰炸又被称为月球灾难。
后续研究表明,该轰炸事件并不是孤立发生的,它普遍存在于太阳系内部甚至是地球上。
然而,此次研究可能将晚期重轰炸时间提前至距今约41.5亿到44亿年前。
研究人员对地球上的陨石研究发现了灶神星在41.5亿到44亿年前被多个天体撞击,表明了晚期重轰炸期发生的时间比想象的稍早、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也较长。
为何地球上的陨石能够证明灶神星在41.5亿至44亿年前曾被撞击呢?科学家又如何确定该陨石就是撞击灶神星的陨石呢?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对科技日报记者说:陨星在撞击行星表面时,会发生剧烈爆炸并在原地留下深坑,爆炸会产生大量陨石碎物质飞溅,一些陨石碎片会继续在宇宙空间中‘旅行’,经过若干万年后,机缘巧合下落在地球。
研究人员通过对陨石的一系列测定,发现该陨石是属于HED陨石中的一种。
HED是古铜钙无粒陨石、钙长辉长无粒陨石、古铜无球陨石3种类型陨石的简称,它们都被认为是来自灶神星的地壳。
3种陨石的差异只在于来自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母岩石。
季江徽告诉记者。
地球生命起源理论或将改写
晚期重轰炸期的提前,将会影响地球生命起源的理论。
季江徽表示,传统地球生命起源理论主要分为宇宙生命说和化学起源说。
化学起源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步演变而成。
学界普遍认为其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即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是在原始的地球条件下进行的;二是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三是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四是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宇宙生命说认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或构成生命的有机物来自宇宙中其他天体或星际尘埃——某些微生物孢子可以附着在星际尘埃颗粒上而落入地球,从而使地球有了初始的生命分子。
地球在晚期重轰炸期时遭遇彗星和小行星强烈轰击,形成大量撞击坑。
在遭遇轰击的同时,彗星和小行星或能将某些微生物孢子带入地球,从而使地球有了生命起源。
季江徽介绍说:晚期重轰炸的提前,表明微生物孢子进入地球的时间也可能会提前,从而改变传统理论对地球生命起源时间的认知。
为何月球遭遇轰击时留下大量撞击坑,而地球却没有呢?季江徽表示:地球具备风、水、土三大‘填坑高手’。
风力的搬运运动携带着大量泥沙,地球自身的火山和地震等地质活动,都有可能将晚期重轰击所产生的陨石坑慢慢填平。
与地球相比,月球质量较小,导致月球引力难以留住水、大气,缺乏地质活动所必须的能量,所以月球具备保留撞击坑的天然条件,月球存在大量撞击坑也就不足为奇了。
土卫六有大气层有海洋还下雨,若移到宜居带中,会成为宜居星球吗
不过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假设数百年后人类给地球装上了行星发动机,依靠它的强大推力将地球推离了太阳系,或许未来的人类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改造太阳系,那么这样把土卫六推离轨道可以实现吗?土卫六这星球的质量虽然跟地球差很远,但它有着比地球更为浓厚的大气层,大气压是地球的1.5倍,在上面安装行星发动机的话,将会把它上面的空气吹跑一大部分,所以这个方法也不是很理想,除非将发动机建造得高达上百公里,而如此高的发动机又是难以想象的,其底部承受的压力非常巨大,金属也可能被压得融化掉,所以《流浪地球》中的方法对土卫六而言并不适用实际上对地球也不实用。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移动土卫六吗?其实办法也不是没有,太阳系中有很多没有大气层的卫星和矮行星,在这样的星球上安装行星发动机,将其加速后从斜后方撞击正在前进中的土卫六,将其加速并推离土星引力,也有可能使它脱离土星轨道,但是这样的话却会大大破坏土卫六表面的现有环境,也不是很理想。
其实我们也不必这样讨论将土卫六移动到太阳系的宜居带,因为土卫六来到太阳的宜居带也不会变成宜居的生命星球,因为虽然土卫六有着浓厚的大气层,表面可能有甲烷等形成的海洋,但是它来到宜居带中,这一切都会发生变化。
首先,土卫六本身并没有磁场,他之所以会有浓厚的大气场,是因为土星的磁场在保护它,它的运行轨道大部分都位于土星的磁场范围中,而且土星本身就是一个气态星球,土卫六围绕土星运行,可以大量吸收土星的散逸气体,所以土卫六才会成为拥有浓厚大气层的卫星。
如果它来到太阳系的宜居带中,它就失去了土星磁场的保护,其大气层就会在高速的太阳风吹拂之下越来越少,最终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没有大气层的星球。
在太阳系宜居带中,土卫六表面的温度要比在土星附近高得多,即便它像地球和火星这样处于自转状态,它的赤道附近温度也会有二三十摄氏度的高温,这样的话,它表面的甲烷等海洋也将会很快挥发掉。
那么在这之后,土卫六会变成一个火星那样的沙漠星球吗?还不会!因为土卫六还是一颗富水星球,它来到宜居带中之后,水冰会融化成水,而表面的大气层被吹拂掉之后,这些水和水冰都会变成水蒸气继续挥发,并从土卫六上逃逸出来,当这些水都逃逸掉之后,土卫六的质量将会小很多,因为土卫六上面含有大量的水,比我们地球上的水还要多很多。
所以这样一来,土卫6还是会成为一个干旱的沙漠星球,本身质量也会缩小很多,因为它的大气层,表面的甲烷液体海洋和水等都会消失,不过这个消失的过程会很漫长。
月球,太阳系中第五大行星地球卫星
例如在我们民间最有名是嫦娥奔月,这个神话故事一直流芳百世。
许多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其中奥秘,,最终在1969年时候宇航员终于登上了月亮,开启了对外空世界新的探索篇章。
月球简介图片中就是我们地球的卫星,这是太阳系中第五大行星。
月球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距离地球有38万千米,其质量在太阳系中最大,对于月球形成,一些科学家推测可能是在45亿年前。
在月球表面有阴暗和明亮区域,亮区是高地,称为月陆;暗区是平原,称为月海。
月球的表面被巨大的玄武岩层所覆盖,除了玄武岩构造,月球的阴暗区,还存在其他火山特征。
大部分月球火山的年龄在30-40亿年之间;典型的阴暗区平原,年龄为35亿年;最年轻的月球火山也有1亿年的历史。
月食现象是指当月球行至地球的阴影后时,太阳光被地球遮住。
月食现象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两种,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
人类登月在1969年7月时候,美国阿波罗载着三位宇航员成功登上了月球,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
直到今天,月球上一共插上了6面美国国旗。
据有关报道,在美国登陆月球之后看到了外星人的采矿器和一些外星飞船。
在2013年中国嫦娥三号机器人首次登陆了月球,圆了国人多年的探月梦。
接下来重点就是嫦娥四号选择是难度极大的月球背面登陆,希望中国嫦娥四号能成功发射,能成功着陆月球背面,成功向地球人类送回珍贵的月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