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太阳系9大行星示意图

太阳系八大行星介绍:1、水星。
距离太阳最近,是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小的行星。
水星常常隐藏在太阳的光芒里,常和太阳同时出没,中国古代称它为辰
【菜科解读】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半径为43440.7英里(69911公里),是地球的11倍;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体积从大到小排序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介绍:1、水星。
距离太阳最近,是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小的行星。
水星常常隐藏在太阳的光芒里,常和太阳同时出没,中国古代称它为辰星。
由于距离太阳最近,大气又非常稀薄,所以水星上的温差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的。
2、金星。
金星是除太阳、月球外最亮的星,在中国古代,金星有很多名字。
比如太白星或者太白金星;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出现于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星;有时又是昏星,黄昏后出现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星。
金星在太阳系中非常奇特,因为它是唯一一个逆向自转的行星,并且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几乎相同。
由于金星厚达数千米的大气层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所以金星的温室效应特别明显,表面温度高达400多,是太阳系中温度最高的行星。
3、地球。
我们生存的家园,也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由于散射作用,地球呈现出蓝色,被称为蓝色星球4、火星。
火星的体积和质量与地球很像,但火星的表面没有海洋,而有大量的氧化铁,氧化铁是红棕色的,所以整个火星也是橘红色的,因此火星被称为红色星球。
5、木星。
太阳系行星中质量最大的一颗,它的质量是地球的300多倍,体积是地球的1300多倍。
被称为行星之王。
木星是太阳系中拥有天然卫星最多的行星,多达66颗卫星。
6、土星。
中国古代称之镇星或填星。
土星的自转很快,仅次于木星,由于快速自转,使得它的形状变扁,是太阳系行星中形状最扁的一个。
7、天王星。
天王星也有自己的特色。
大多数的行星总是围绕着几乎与黄道面垂直的轴线自转,可天王星的轴线却几乎平行于黄道面,因此天王星的南极几乎是接受太阳直射的,所以天王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个躺着自转的行星。
8、海王星。
海王星最大的特点在于海王星上的风暴是太阳系中最快的,时速达到2000千。
[img]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你们知道太阳系中什么行星的体积最大,不知道的同学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太阳系体积最大的行星—木星 ? ? ? 1.木星简介 ? ? ? 木星是 太阳系 从内向外的第五颗行星,亦为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
它的质量为太阳的千分之一,但为太阳系中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
木星在古代便已为天文学家所知,并出现在许多文化的神话与宗教信仰中。
古罗马人以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朱比特(Jupiter)为它命名。
古代中国则称木星为岁星,取其绕行 天球 一周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
从地球观察时,木星可达 视星等 -2.94,是平均而言夜空中第三亮的 天体 ,仅次月亮和金星。
2012年02月23日,科学家称发现木星2颗新卫星 累计卫星达66颗,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
? ? ? 2.基本参数 ? ? ? 自传周期: 木星赤道部分的自转周期为9小时50分30秒,两极地区的自转周期稍慢一些。
直径 :142800 千米(赤道),133800千米(两极) 质量 :1.90×10的27次方千克 平均密度:1.33g/立方厘米(水是1) [3] 核心密度:1600Kg/立方米(水是1000) 表面重力加速度:23.12 米每二次方秒。
质量(与地球比):317.89倍 体积(与地球比):1316倍 表层温度:其表面有效温度值为8℃,而地球观测值为9℃。
半长轴(AU):5.20336301 轨道倾角(度):1.30530 升交点经度(度):100.55615 近日点经度(度):14.75385 会合周期(天):398.88 平均轨道速度(公里):13.07 3.物理特性 木星是一个巨大的液态行星,最外层是木星的大气。
随着深度的增加,氢逐渐过渡为液态。
在离木星大气云顶一万千米处, 液态氢 在高压和高温下成为 液态金属氢 。
据推测,木星的中心是一个含硅酸盐和铁等物质组成的核区,核区的质量约是 地球质量 的10倍。
核区物质在极高的温度和极高的压力之下,物态难以预测,不太可能为固态。
核区边缘与外围物质没有明显的界限,物质组成与密度呈连续性过渡。
4.化学组成 木星的表面是由液态氢以及氦所组成的,在深入地心为液态的金属氢,其核心为一个岩质的核,约有地球的两倍大,十倍重。
木星拥有非常大的磁场,表面磁场的强度超过地球的10倍。
木星的磁气圈分布范围比地球磁气圈的范围大上100多倍,是太阳系中最大的磁气圈。
由于太阳风和磁气圈的作用,木星也和地球一样在极区有极光产生。
木星由于气压大,温度低,由80%的氢和18%的氦及微量的甲烷、水、氨水和石头组成,也就是说,即使有,也是以固态形式存在。
#p#分页标题#e#? 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是哪颗?太阳系最大的行星就是木星 木星在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它的质量为太阳的千分之一,是太阳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
由于木星与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为气体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称类木行星。
木星由于自转快速(自转一周为10个小时)而呈现扁球体(赤道附近有略微但可见的凸起),外大气层明确依纬度分为多个带域,各带域相接的边际容易出现乱流和风暴,最显著的例子是大红斑。
环绕着行星的是松弱的行星环系统和强大的磁层(木星磁场十分强大,其背对太阳一面的磁场甚至延伸至土星轨道)。
木星,因为在夜晚以肉眼很容易就看见它,当太阳的位置很低时,偶尔也能在白天看见,因此自古以来就为人所知。
在 巴比伦 ,这个天体代表他们的神 马尔杜克 (Marduk)。
他们用木星轨道大约12年绕行 黄道 一周来定义它们生肖的 星宫 。
罗马人依据神话将它命名为木星( 拉丁语 :Iuppiter, Iūpiter,也称为Jova),是 罗马神话 中主要的 神 ,它的名字来自原始印欧语系的 呼格 合成*Dyēu-p?ter(主格:*Dyēus-p?tēr,意思是O天神之父或O日神之父)。
相对而言,木星对应于 希腊神话 是 宙斯 (Ζε??),也被称为Dias(Δ?α?),其中的行星名称仍然保留在现代的 希腊语 中。
在英语,周四(Thursday)是源自雷神日(Thor's day),是出在日耳曼神话。
相较于罗马神话就是 朱庇特 。
罗马星期四的Jovis也重新命名为Thursday。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什么 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恒星星系,它以太阳为中心,吸引着九大行星 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无数小行星以及慧星按其轨道进行绕日运动。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什么? 木星 木星 Jupiter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从内向外的第五颗行星。
它的质量为太阳的千分之一,但为太阳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
木星与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属气体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称类木行星 木星和土星合称巨行星。
2012年2月3日科学家称发现了木星2颗新卫星,累计卫星达68颗。
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
气态行星没有实体表面,它们的气态物质密度随深度的变大而不断加大。
我们所看到的通常是大气中云层的顶端,压强比1个大气压略高。
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它是由86%的氢和14%的氦组成的,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
木星主要由氢组成,其次为氦,占总质量的25%,岩核则含有其他较重的元素。
形状:由于自转快速而呈现扁球体 赤道附近有略微但明显可见的凸起。
外大气层明确依纬度分为多个带域,各带域相接的边际容易出现乱流和风暴。
最显著的例子是大红斑,最早在17世纪时人们便以望远镜首度发现它的存在。
环绕着行星的是松弱的行星环系统和强大的磁层。
木星至少有68个卫星。
2016年3月8日,木星上演了冲日表演,木星冲日是指地球、木星在各自轨道上运行时与太阳重逢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木星与太阳黄经相差180度的现象,天文学上称为冲日。
每过399天左右,就会发生一次木星冲日。
冲日前后,木星距离地球最近,也最明亮,是观测和拍摄的最佳时机。
2016年3月31日,太阳系行星木星遭到不明物体碰撞,此事件在天文学界引起了热议。
结构组成 古代中国:岁星,太岁 后改称木星。
古代西方:朱庇特。
木星是一个巨大的液态氢星体。
随着深度的增加千米处,液态氢在高压和高温形成。
据推测,木星的中心是一个含硅酸盐和铁等物质组成的核区,物质组成与密度呈连续过渡。
木星是四个气体行星 又称类木行星中的一个:即不以固体物质为主要组成的行星,它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赤道直径为142984千米。
木星的密度为1.326 g/cm3,在气体行星中排行第二,但远低于其他四个类地行星。
木星的高层大气是由体积或气体分子百分率约88-92%的氢和约8%的氦所组成 见方表。
由于氦原子的质量是氢原子的四倍,探讨木星的质量组成时比例会有所改变:大气层中氢和氦分别占了总质量的75%及24%,余的1%为其他元素,包括微量的甲烷、水蒸气、氨以及硅的化合物。
另外木星也含有微量的碳、乙烷、硫化氢、氖、氧、磷化氢、硫等物质。
大气最外层有冷冻的氨的晶体。
木星上也透过红外线及紫外线测量发现微量苯和烃的存在。
#p#分页标题#e#木星大气层中氢和氦的比例非常接近原始太阳星云的理论组成,然而,木星大气中的惰性气体是太阳的二至三倍,高层大气中的氖只占了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二十,约为太阳比例的十分之一,氦也几乎耗尽,但仍有太阳中氦的比例的80%。
这个差距可能是由于元素降水至行星内部所造成。
由光谱学分析而言,土星被认为和木星的组成最为相似,但另外的气体行星、天王星与海王星相较之下所含氢和氦的比例较低然而,由于没有太空船实际深入大气层的分析,除了木星之外的行星至今仍没有重元素数量的精确数据, 木星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它有着极其巨大的质量,是其它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还多,是地球的317.89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16倍。
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排,木星位列第五。
同时,木星还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自转一周只需要9小时50分30秒,所以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而是两极扁,赤道鼓的三轴不等椭球体,扁平显著。
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星星,仅次于太阳、月球和金星 在有的时候,木星会比火星稍暗,但有时却要比金星还要亮,因为木星体积巨大,反射太阳光的能力也强。
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其中氢元素含量是75%,氦元素含量是24%,其他仅为1%,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
木星表面有一个大红斑,位于木星赤道南部。
从东到西最长时有4.8万千米,最小的时候也有2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最长有1.4万千米,最短时也有1.1万千米,面积大约4.5325×10^8㎞2,能容纳三个地球。
对于它是什么仍有争论,很多人认为它是一个永不停息的漩涡,这个大红斑是1665年由法国后裔的天文学家卡西尼发现,每6个地球日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
经常卷起高达8千米的云塔。
它时常改变颜色和形状,但却从来没有完全消失过。
木星是太阳系中卫星数目最多的一颗行星,它们连同木星一起组成了木星系,它们像一串珍珠似地围绕着主宰它们的天神--木星旋转着。
1610年1月,伽利略发现木星的最亮4颗卫星。
由此它们被命名为伽利略卫星。
它们环绕在离木星40~190万千米的轨道带上,由内而外依次是伊奥、欧罗巴、嘉里美和卡利斯托,它们分别被简称为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
太阳系最大的行星 太阳系最大的行星 太阳系最大的行星,爱好天文知识的朋友们应该对行星有一定的了解了,在我们的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那么大家对于这八大行星都了解多少呢?知道最大行星和最小的行星分别是谁吗?现在我就为大家分享太阳系最大的行星。
太阳系最大的行星1 木星是离太阳第五远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质量是其他行星总和的两倍。
木星的条纹和漩涡实际上是十分冷的氨气和水蒸气形成的气体云,漂浮在氢气和氦气之上。
木星标志性的大红斑是一场比地球还要大的风暴,已经肆虐了数百年。
目前已知在木星周围有79颗卫星。
科学家们最感兴趣的是伽利略卫星——1610年伽利略发现的四颗最大的卫星: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
木星也有几个光环,但与著名的土星光环不同的是,木星光环非常暗淡,由尘埃而非冰构成。
木星是以古罗马众神之王的名字命名的。
大小和距离 木星的半径为43440。
7英里(69911公里),是地球的11倍大。
如果地球有五分镍币那么大,木星就有篮球那么大。
木星距离太阳4。
84亿英里(7。
78亿公里),5。
2个天文单位。
一个天文单位(缩写为AU)是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1。
5亿千米。
太阳光从太阳表面发出到木星表面需要43分钟。
木星的大小比太阳小一个数量级(×0。
10045),但仍比地球大一个数量级(×10。
9733),大红斑大约有二到三个地球大(数量级相同) 轨道和自转 木星上的一天在太阳系中是最短的。
木星上的一天大约只需要10个小时(木星旋转或自转一次所需的时间),而木星绕太阳公转一周(木星时间的一年)大约需要12个地球年(4333个地球日)。
它的赤道相对于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倾斜了3度。
这意味着木星的自转几乎是垂直的,没有其他行星那样极端的季节。
形成 木星形成于大约45亿年前,当太阳系的其他部分形成时,引力将旋转的气体和尘埃吸引进来,形成了这个巨大的气体。
木星占据了太阳形成后剩下的大部分质量,最终形成的物质是太阳系其他天体总和的两倍多。
事实上,木星和恒星的成分是一样的,但它的质量不足以点燃。
大约40亿年前,木星在太阳系定居下来,它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
结构 木星的组成与太阳相似,主要是氢和氦。
在大气层深处,压力和温度升高,将氢气压缩成液体。
这使得木星成为太阳系中最大的海洋——一个由氢而不是水组成的海洋。
科学家们认为,在距离地球中心大约一半的深处,压力变得如此之大,以至于电子被从氢原子中挤压出来,使得这种液体像金属一样具有导电性。
木星的快速旋转被认为是在这一区域驱动电流,产生强大的磁场。
目前还不清楚,在木星的深处,是否有一个固体物质的核心,或者它是否可能是一种浓稠、超热和稠密的物质。
那里的温度可能高达90,032华氏度(50,000摄氏度),主要由铁和硅酸盐矿物(类似于石英)构成。
表面 由于木星是一颗气态巨行星,因此木星没有一个真正的'表面。
这颗行星主要是旋转的气体和液体。
目前宇宙飞船不能着陆在木星上,也不可能毫发无损地飞过木星。
行星内部的极端压力和温度挤压、融化和蒸发了试图飞向该行星的宇宙飞船。
大气 木星的外表是由彩色云带和斑点织成的织锦。
这颗气态行星的天空中可能有三层截然不同的云层。
这些加起来大约有44英里(71公里)长。
顶部的云可能是由氨冰构成的,而中间层可能是由氢硫化铵晶体构成的。
最里面的一层可能由水、冰和蒸汽组成。
你所看到的横跨木星的厚条纹中鲜艳的颜色可能是一股含硫和含磷气体的羽状物,它们从木星温暖的内部升起。
木星的快速旋转——每10小时旋转一次——产生强大的射流,将其云层分成深色带和明亮带。
由于木星表面没有固体来减缓它们的速度,木星的黑子可以持续很多年。
暴风骤雨的木星被十多股风扫过,其中一些在赤道的风速高达每小时335英里(每小时539公里)。
大红斑是一团漩涡状的椭圆形云,宽度是地球的两倍,在这颗巨大的行星上已经观测了300多年。
最近,三个较小的椭圆合并形成了小红斑,大约是较大红斑的一半大。
科学家们还不知道这些椭圆和环绕行星的条带是深植于内部还是浅植于内部。
#p#分页标题#e#太阳系最大的行星2 八大行星的相关知识: 八大行星(8 Planets),是指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
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
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天王星则是与公转轨道呈97°角的躺着旋转。
行星的定义:一是必须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三是这个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清理其轨道上的其它物体)。
按这样的划分,太阳系的行星就只有水、金、地、火、木、土,加上天王、海王这八颗。
[2] 与2006年之前提到的九大行星概念不同,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Pluto)被划为矮行星,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
行星大小比较 太阳系中行星大小的比较,按照离太阳自近到远的顺序排列: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水星的 相关知识 水星凌日是一种天文现象。
当水星运行至地球和太阳之间,如果三者能够连成直线,便会产生水星凌日现象。
观测时会发现一黑色小圆点横向穿过太阳圆面,黑色小圆点就是水星的本尊。
水星凌日发生在五月初或十一月初,平均每百年出现十三次水星凌日的现象。
水星,中国古称辰星;到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作者天文学家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辰星呈灰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以黑色配水星,因此正式把它命名为水星。
信使号飞越水星的第二张影像。
柯伊伯撞击坑刚好位于中央。
广泛的射纹系统来自顶部附近的北斋撞击坑。
月球,太阳系中第五大行星地球卫星
例如在我们民间最有名是嫦娥奔月,这个神话故事一直流芳百世。
许多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其中奥秘,,最终在1969年时候宇航员终于登上了月亮,开启了对外空世界新的探索篇章。
月球简介图片中就是我们地球的卫星,这是太阳系中第五大行星。
月球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距离地球有38万千米,其质量在太阳系中最大,对于月球形成,一些科学家推测可能是在45亿年前。
在月球表面有阴暗和明亮区域,亮区是高地,称为月陆;暗区是平原,称为月海。
月球的表面被巨大的玄武岩层所覆盖,除了玄武岩构造,月球的阴暗区,还存在其他火山特征。
大部分月球火山的年龄在30-40亿年之间;典型的阴暗区平原,年龄为35亿年;最年轻的月球火山也有1亿年的历史。
月食现象是指当月球行至地球的阴影后时,太阳光被地球遮住。
月食现象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两种,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
人类登月在1969年7月时候,美国阿波罗载着三位宇航员成功登上了月球,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
直到今天,月球上一共插上了6面美国国旗。
据有关报道,在美国登陆月球之后看到了外星人的采矿器和一些外星飞船。
在2013年中国嫦娥三号机器人首次登陆了月球,圆了国人多年的探月梦。
接下来重点就是嫦娥四号选择是难度极大的月球背面登陆,希望中国嫦娥四号能成功发射,能成功着陆月球背面,成功向地球人类送回珍贵的月球数据。
太阳系存在过的忒伊亚星球,撞击地球形成现今的月球
宇宙中最土豪的星球和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或者是月球十大未解之谜都值得科学家去探索和发现。
科学家研究发现曾经的忒伊亚星球就是现在的月球,是因为忒伊亚星球和地球曾经发现过碰撞而形成。
曾经存在过的星球忒伊亚是曾经的一颗星球,这个名字是人们对它的别称。
根据科学家的推测,忒伊亚星球曾经是在太阳系中存在的一个星球,曾经和地球发生了碰撞,碰撞后的碎片形成了现在的月球。
科学家们正在全力的研究这个星球的曾经存在证据,一起来分析分析。
有关于忒伊亚星球是否存在过,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所有科学家认可。
关于这个星球的存在也是人类研究宇宙的一个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在已有专门的卫星对这个曾经的星球存在的证据进行研究。
其实不管忒伊亚星球是否存在过,这个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索。
忒伊亚可能形成于其中的一个平衡引力点,由漂浮的零碎物质堆积形成。
凯撒说:电脑模拟显示,如果忒伊亚在L4 或者L5拉格朗日区域形成,它可能会长得足够大以致形成卫星。
在拉格朗日点,引力的平衡可让足够多的残骸物堆积。
之后忒伊亚由于受类似金星等正处于发育阶段行星的重力增长作用,离开了拉格朗日点,进入与地球发生相撞的运行轨道。
忒伊亚被认为与火星体积十分接近,很早以前它与地球发生碰撞,所形成的残骸汇集在一起能够形成现今的月球,这种推测是由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家爱德华贝尔布鲁诺和理查德戈特首次构想的。
许多研究人员都认为地球曾与较大的星体发生过碰撞,碰撞后所形成的残骸将合并形成月球,但仍不清楚的是与地球发生碰撞的星体是一颗行星,还是小行星或者是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