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这两颗卫星比行星水星还大,有六颗卫星的水含量都比地球多

只有水星和金星没有天然卫星,但是在有卫星的6颗行星中,只有地球有一颗卫星,已知火星有两颗卫星,木星有79颗卫星,土星有60多颗卫星,天王星有27个卫星,海王星有14颗卫星,加上一些还没有被发现的卫星,太阳系中的卫星数量在200个以上。
这些卫星的体积和质量都大小不一,有些比8大行星中的水星个头还
【菜科解读】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有6颗行星都有天然卫星。
只有水星和金星没有天然卫星,但是在有卫星的6颗行星中,只有地球有一颗卫星,已知火星有两颗卫星,木星有79颗卫星,土星有60多颗卫星,天王星有27个卫星,海王星有14颗卫星,加上一些还没有被发现的卫星,太阳系中的卫星数量在200个以上。
这些卫星的体积和质量都大小不一,有些比8大行星中的水星个头还大,比如木星的卫星木卫三和土星的卫星土卫六,体积都比水星还大,只是质量不如水星;但是有的也非常小,甚至还无法形成规则的球体,比如火星的两颗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直径都只有几十公里。
下面将太阳系中的卫星,从大到小排一下名次,读者朋友们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限于文章篇幅,这里只选择前10名排列,它们分别是:
第一名:木卫三
木卫三是木星的4颗伽利略卫星之一,不过它在木星的所有卫星中质量和体积最大,同时它也是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卫星,其质量约为1.4819×10的23次方千克 ,直径 5262km,它的体积比月亮大2倍多,而且比八大行星中的水星还要大,只是水星的密度更大,所以质量比木卫三要大一点。
第二名:土卫六
土卫六是土星最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质量和体积排名第二的卫星,质量为1.3452×10的23次方千克,直径约5150公里,它的体积也比水星更大,但质量上不如水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土卫六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大气层的卫星,而且它的地表大气压比我们地球还高,是地球表面大气压的1.5倍,而且氮气含量非常多,高达98%,而我们地球大气层的氮气含量约为78%,所以土卫六也被认为是太阳系中表面环境最像地球的星球。
第三名:木卫四
木卫四是木星的第二大卫星,也是其4颗伽利略卫星之一,它是太阳系第三大卫星,其质量为 1.08x10的23次方千克,直径约4800千米,其体积基本和水星相等,但是质量却只有水星的1/3,这颗卫星含有较多的水冰,但奇葩的是他位于木星4颗伽利略卫星最远的轨道上,距离木星平均有188万公里的距离,却只有它被木星潮汐锁定,就如同月球只能以一面对着地球一样。
第四名:木卫一
木卫一是木星第三大卫星,也是其4颗伽利略卫星之一,同时它也是太阳系第四大卫星,质量为8.9319×10的22次方千克,直径 3637.4km,比我们的月球略大一点点,它和木星的距离比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远一点点,平均只有42万公里,由于星体受到了木星强大引力的影响,而且它与木卫二木卫三有轨道共振现象,所以木卫一上面遍布火山和流动的熔岩,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星体表面就连陨石撞击的环形山都无法长期存在。
第五名:月球
在太阳系的行星中,我们的地球质量不大,虽然它也是排到第5位,但是它的质量和木星土星以及天王星和海王星相比来说都差远了,但是地球的卫星月亮却是太阳系质量第五大的卫星,质量7.349×10的22次方千克,直径 3476.28千米,只比木卫一小一点。
也正因为如此,月亮和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在太阳系中高居第一,月亮质量相当于地球的1/81,体积相当于地球的1/49,除此之外,整个太阳系中卫星与行星的体积和质量比没有超过1/2000的,所以月亮与地球的质量比之高堪称奇观。
#p#分页标题#e#第六名:木卫二
木卫二是木星4颗伽利略卫星中质量最小的一个,但是它又是太阳系中第六大卫星,质量为4.80×10的22次方千克,直径约3138千米,这样的结构也十分奇特,它被认为是一颗富水星球,比我们地球上的水还多,表面有着厚达几十公里的冰盖,下面则是深达上百公里的海洋,由于中间有一层液态水的海洋相隔,所以科学家认为木卫二的内心与外层的自转情况并不一样。
而且科学家们认为木卫二的冰下海洋里面有着类似地球深海生物那样的生命体存在。
第七名:海卫一
海卫一是海王星最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第七大卫星,其质量为2.147×10的22次方千克,直径 2707公里,它奇葩的地方是以逆行自转的方向围绕海王星公转的,这种运行状态也使得它正在靠近海王星,预估在几亿年后就会撞向海王星,或者在到达洛希极限后分解成星环。
海卫1的这种运行状态不符合大质量卫星形成于行星附近的常识,因此天文学家认为海卫一极有可能是海王星捕获的柯伊伯带天体。
第八名:天卫三
天卫三是天王星最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第八大卫星,它的直径只有1578公里,可以说比排第7名的海卫一都小多了,这颗星球星体活动也很剧烈,火山爆发现象频繁,表面到处都是火山灰,但是这个星球上又有大量的水冰,水含量约占星球体积的一半。
而且表面比较寒冷,但内部热量又比较高,水冰的膨胀、收缩和冻裂现象造成了上面长达数千公里的大峡谷。
第九名:土卫五
土卫五是土星第二大卫星,也是太阳系第九大行星,其直径约为1519公里,和天卫三的体积差不多,不过这颗卫星的水含量比天卫三还要多,占到了星体体积的75%左右,虽然它的体积只有我们地球的1/600那么大,但算下来它的水含量竟然比我们地球上的总水量还要多。
其实本文提到的卫星中,木卫三、土卫六、木卫四、木卫二甚至海卫一等,水含量都比地球上的水量要多。
第十名:天卫四
天卫四是天王星第二大卫星,也是太阳系体积第十大卫星,其直径为1514公里,和土卫五大小差不多,不过它的质量却超过了土卫五,所以如果以质量来算的话,它就是太阳系质量第九大卫星,它距离天王星比较远,处于天王星卫星轨道的外围,其水含量也比较多,水冰大约占了星体的一半左右。
解析奇怪企鹅识途现象,丢到万里之外都能够回到家乡堪比卫星定位
这个时候想要找到凉爽的地方,就要选择去南北极了。
而在南极洲有一种大家非常熟悉的动物那就是企鹅,企鹅可是非常聪慧的,企鹅识途比老马都厉害,成语老马识途改成企鹅识途那是妥妥的!奇怪企鹅识途现象企鹅因为生活在寒冷的南极洲,为了食物企鹅不得不选择长途跋涉出海捕鱼,每一次企鹅跑去远远的大海中捕食完之后,菜叶网,都能够非常准确的找到回家的路。
这就令物种学家门非常奥秘。
因为茫茫大海中一眼望去除了漂浮的冰山,并没有什么参照物,那么企鹅识途靠的是什么呢?于是就有南极洲的物种学家对企鹅识途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研究人员把几只企鹅带到上千公里的海洋之中,并且放到不同的地方。
奇怪的是这些企鹅经过几个月的跋山涉水,竟然回到了自己的居住地,中途基本上没有走错过地方,难道企鹅天盛带有全球定位系统。
研究人员发现,企鹅不管离开家乡有多远。
出来之后原地转几圈,就会把头朝向自己家乡的附近,而且非常的准确。
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久久找不到答案,只能够提出自己的推测。
企鹅识途推测1、首先有科学家判断企鹅识途是通过太阳的方位进行辨别的,但是许多人并不相信企鹅有这个智商。
而且阴天企鹅也能够辨别方向,就推翻了这个假说。
2、且身体中有一个种器官,能够感应到地球的磁场,通过磁场切就能够找到回家的路,但是关于这个推测,科学家的研究一直都没有什么发展!结语:结果到现在,物种学家还没有弄清楚企鹅识途谜团的原因,这只能够留待以后科学技术更加发达了,才干够解开这个秘密,那么知识丰富的读者,你们认为企鹅识途是什么真相呢!
世界上第一个卫星叫什么?世界上第一个卫星叫什么名字
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58年提出设想计划,1965年开始研制工作,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东方红一号在运行28天后,电池耗尽于1970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
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扩展资料:东方红一号卫星在先后完成空间模拟实验和地面测控跟踪系统之后,装载卫星和火箭的专列于1970年4月1日秘密抵达位于酒泉的卫星发射基地。
1970年4月17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卫星顺利进入2号发射阵地。
4月18日,火箭与卫星开始垂直测试;19日,各分系统测试,一切准备就绪。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一号卫星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东方红》的乐曲从太空传到了世界各地,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
第一颗人造卫星叫什么呢?它的发明过程是什么样的呢?世界上第1颗人造卫星叫斯普特尼克1号;她的发明过程是前苏联火箭专家科罗廖夫利用导弹改制而成的,整体是铝制的球体,重83.6千克,内部装有科学仪器。
世界第一个人造卫星叫什么世界第一个人造卫星叫斯普特尼克1号。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前苏联制造的,事实上那卫星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发送一个脉冲信号证明自己的存在,当然那是为冷战而诞生的产物,只想证明自己的政权有这个能力。
世界上第一个卫星叫什么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由前苏联在1957年10月4日发射成功。
这个卫星在离地面900公里的高空运行,它每转一整周的时间是1小时35分钟,它的运行轨道和赤道平面之间所形成的倾斜角是65度。
卫星是指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人造卫星一般亦可称为卫星。
人造卫星是由人类建造,以太空飞行载具如火箭、航天飞机等发射到太空中,像天然卫星一样环绕地球或其它行星的装置。
扩展资料卫星的作用:天然卫星是宇宙中自然形成的,不好说它有什么作用。
月亮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它可以平衡地球自转,稳定地轴,控制潮汐,可以用来观察时间等,还可以想象出很多美丽的传说。
人造卫星的用途很广泛,有的装有照相设备,用对地面进行照相、侦察,调查资源,监测地球气候和污染等;有的装有天文观测设备,用来进行天文观测;有的装有通信转播设备,用来转播广播、电视、数据通讯、电话等通讯讯号;有的装有科学研究设备,可以用来进行科研及空间无重力条件下的特殊生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卫星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什么?01斯普特尼克一号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的斯普特尼克一号是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由前苏联火箭专家科罗廖夫利用导弹改制而成,为铝制球体,直径58厘米,重83.6千克,球体,有4根鞭状天线,内装有科学仪器。
斯普特尼克一号是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由前苏联火箭专家科罗廖夫利用导弹改制而成,为铝制球体,直径58厘米,重83.6千克,球体,有4根鞭状天线,内装有科学仪器。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升空后发射了3个星期信号,在轨道中度过3个多月,围绕地球转了1400多圈,最后坠入大气层消失。
斯普特尼克一号是航天启蒙时代的产物,是冷战时期太空竞争的标志。
斯普特尼克主要构造:斯普特斯一号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的构造很简单,卫星本体是一只用铝合金做成的圆球,直径58厘米,重83.5公斤。
圆球外面附着4根弹簧鞭状天线,其中一对长240厘米,另一对长290厘米。
卫星内部装有两台无线电发射机——频率分别为20.005及40.002兆周,无线电发射机发出的信号,采用一般电报讯号的形式,每个信号持续时间约0.3秒,间歇时间与此相同。
此外还安装有一台磁强计,一台辐射计数器,一些测量卫星内部温度和压力的感应元件及作为电源的化学电池。
它的用途是通过向地球发出信号来提示太空中的气压和温度变化。
历史意义:#p#分页标题#e#斯普特尼克1号毫无先兆而成功的发射,导致美国的极大恐慌,并造成史泼尼克危机,因此亦激起美苏两国之后持续20多年的太空竞赛,成为冷战的一个两强主要竞争点。
斯普特尼克1号升空的意义,在于通过量度其轨道变化,有助研究高空地球大气层的密度,并为于电离层作无线电波传递提供原始的资料。
由于卫星填充了压缩氮,斯普特尼克1号亦因此作了第一次人造物体作陨石探测的尝试, 由于高温的陨石穿透了斯普特尼克1号的表面,导致其内压泄漏,这也为陨石的极端高温提供证据。
第一颗人造卫星叫什么名字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叫斯普特尼克一号。
是苏联的一位火箭方面的专家通过改装导弹而设计出来的,升空后为人类传递了3个星期的信号后,坠入地球大气层中消失。
它为世界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它的发射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大门。
斯普特尼克一号在俄语中的意思是旅行者,是世界上第一颗进入地球轨道的卫星,也在世界航天事业界中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它是世界航天事业启蒙时代发展的结果,也是西方国家冷战时期的对抗的标志。
斯普特尼克一号的成功发射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大门,人来开始迈进航天时代,并学会了利用航天器摸索外太空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