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克明年将被重新定义

【菜科解读】
千克,重量单位。
1千克=1000克。
千克是常用法定单位。
2015年,陈列在巴黎的一枚铂铱合金制成的高度、直径均为39毫米的圆柱体,就是1819年国际计量大会上批准的国际千克原器,所有质量的测量都应溯源到该千克原器。
总的说来,标准质量是人为规定的一种质量。
其实,法国大革命后,法国科学院原本打算的是,制作一个新颁布的质量的主单位--克的标准器,可惜受当时工艺和测量技术所限,只好制作了质量是克的1000倍的标准器。
(知道为什么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是千克而不是克吗?就是因为技术不到家)
然而,令科学家有些尴尬的是,它和以前不一样重了。
因为材料始终在发生着变化,虽然极其细微,但足以说明千克的定义不那么准确了。
科学家还经常测量它和它分散在各地的弟兄们,总是发现它们彼此间有着很微小的差异,因为每个圆柱体都会获得或丢失一些分子。
问题是,谁也说不准谁变化了,更别提变化了多少了。
但有一点毫无疑问,它的质量一直在变化。
西媒称,1千克重多少,或者更确切地说,什么质量相当于1千克?这个答案由国际计量局确定。
国际计量局主观裁定以国际千克原器(IPK)为标准确定千克的质量,IPK由一种铂合金制成,这种合金叫90Pt10Ir,即90%的铂及10%的铱(按质量比);然后把这种合金用机器制作成高度和直径均为39.17毫米的直立圆柱体。
问题在于,由于化学性质,即使是用铂和铱制成的圆柱,其质量也有可能随着时间而改变,那么1千克到底重多少呢?
据报道,国际计量局最近正在讨论重新确定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的定义,这次将使用复杂精确的物理实验和定律,而不是约定俗成的措施来定义,最终决定将在2018年11月召开的计量大会上得到采纳,而新的定义将从2019年5月开始生效,所有使用国际单位制的国家都将受到影响。
报道称,这个改变对普通度量衡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对于使用精确数字的科学家来说,新衡量标准将大大减少不确定性。
修改的关键在于将单位与物理常数联系起来,例如使用普朗克常数来定义千克。
目前,1千克是存放于巴黎郊区的IPK的质量,现在已经发现IPK的某些官方复制品在100年时间内,因为分子的结合已经重了50微克。
不过从下次计量大会开始,这些变化将变得无关紧要,因为1千克单位将通过瓦特天平来衡量,相关实验对比机械能和电磁能,利用激光来衡量电流和质量。
因为实验采取的测量方式和普朗克常数的使用,科学家可以非常精确地定义千克的质量。
国际千克原器 图片百科截图
国际单位制中的温度单位开尔文以水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为标准,重新定义后,开尔文将以在控制环境下声音在充满气体的共振球体中的速度为衡量标准。
此外,安培和摩尔的定义标准也会有所改变。
到目前为止,已经改变定义的国际单位包括秒和米。
社保补缴请抓紧!明年起,或只有这3类人可以一次补缴!(2025年3月26日)
允许一次性补缴的情形是哪些?根据《社会保险法》第63条,单位欠缴社保费的,社保费征收机构会责令单位在时间内补缴。
具体按险种来说,补缴的情形有三种:1,职工社保:适用于单位欠费的情形。
补缴时需要提供原始工资凭证、劳动合同等证明材料。
对于特殊群体,比如2011年前退休的国企职工、1961-1982年下乡知青等,补缴时需要带上档案材料作为证明。
2,城乡居民:2010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刚开始时,那些已经45岁以上但还没交过社保,或者缴费不足15年的人(主要是1965年前出生的人),到了60岁可以一次性补缴至15年。
如果60岁时还没缴满,可以继续缴费至65岁,到时如果还不够15年,也可以一次性补齐。
3,灵活就业人员:正常情况下,灵活就业人员是不允许补缴社保的。
但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允许灵活就业人员一次性补缴至15年。
一次性补缴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接到社保局缴纳对于本地人来说,可以直接到社保局办理社保一次性补缴。
这种方式适用于缴纳城镇职工社保或城镇居民社保。
个人需携带相关证件和材料前往社保局,按照要求的流程进行补缴操作。
2、通过社保代理机构代为缴纳选择一个合适的社保代理机构代为缴纳,是一种省心省力的补缴方式。
但需要注意的是,通过代理机构缴纳会产生额外的服务费用,因此总体缴纳的数额会相对较高。
这种方式适用于对社保补缴流程不熟悉或者没有时间亲自办理的人群。
3、特定人群的补缴法规根据一次性补缴社保法规,特定人群如灵活就业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养老保险缴费不满15年时,可以一次性补缴至满15年。
此外,被开除、未经公共服务被释放、出名的人,如果未参保或者中断缴费,也可以补足社会养老保险。
这一法规为这些特定人群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补缴方式。
总的来说,社保一次性补缴的方式有多种,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定。
在办理一次性补缴时,建议提前了解相关要求和流程,以确保补缴的顺利进行。
中原第一高楼,郑州的大玉米楼即将被超越 新楼预计高达306米
除了那一幢幢高达好几百米的高楼以外,本来在各省各地区也有一些标志性的高楼。
今天为大家说说中原第一高楼,郑州正在开工建设高达306的新楼,这栋楼将要刷新"大玉米"的高度。
郑州开工建设中原最高楼说到世界最高楼,很多人就会想到哈利法塔。
说到中国的最高楼,大家首先就会想到上海中心大厦。
但说起中原第一高楼,很多人脑海中就会浮现"大玉米"的高楼形象。
这座酷似玉米的高楼,就要被正在建设的新楼层超越了。
郑州新的最高建筑已经开工了,就位于郑州高铁东站东广场核心商务区,即将建成的主塔高达306米,超过了"大玉米"的280米。
"大玉米"是指郑州会展宾馆的楼体建筑,因为金黄色的外表酷似一根很大的玉米棒,所以被大家戏称"大玉米"。
只要高达306米的商务中心主塔建成,就会成为郑州市的新地标,将是中原又一个标志性的建筑。
这个建筑所在地理位置非常的优越,交通也非常的发达,建成之后能给当地带来很不错的经济效益。
这几年郑州的进展非常的迅速,高楼也是一幢幢的平地而起。
以前大家一说起郑州的高楼,就会想到那个奇特的"大玉米",现在大家谈论的都是正在建设的新地标。
很多郑州人都非常的期待新楼的建成,相信它能给郑州带来巨大的改变。
一座高楼的建设,势必会吸引很多外来企业的入驻。
近几年来,各地都在修筑高楼,郑州的这个高楼虽然比不过那些超过500米的超高楼,但是这座楼对郑州的意义还是蛮大的。
在郑州生活的人,都很期待这座楼的建成,不知道它能给郑州带来怎么样的进展。
对高楼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每年各地都有高楼动工或者是修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