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地球的外星人可能使用“太空空投器”推进火箭发射?!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2-07-24 点击数:
简介:在银河系中,比地球更大的岩石行星是很常见的,其中一些行星可能孕育生命,这将产生一个有趣的问题:这样的行

【菜科解读】

  在银河系中,比地球更大的岩石行星是很常见的,其中一些行星可能孕育生命,这将产生一个有趣的问题:这样的行星产生多大的引力?生活在这些超级地球行星的外星人发射火箭进入太空有多难?目前,依据最新一项研究,外星人从超级地球行星发射火箭和宇宙飞船并不容易。

  

阿波罗土星V火箭重量达到3000吨,相同等级的火箭在超级地球上发射则需440000吨重,相当于埃及吉萨大金字塔的质量。</p><p>生活在超级地球上的外星人想脱离引力作用非常难

  阿波罗土星V火箭重量达到3000吨,相同等级的火箭在超级地球上发射则需440000吨重,相当于埃及吉萨大金字塔的质量。

生活在超级地球上的外星人想脱离引力作用非常难。

  

图中是艺术家描绘的Kepler-69c,这是一颗位于天鹅星座宜居地带的超级地球,它距离地球2700光年。</p><p>如果有智慧外星人生存在这颗行星,他们将很难通过发射航天器离开这颗行星,因为超级地球的引力非常强

  图中是艺术家描绘的Kepler-69c,这是一颗位于天鹅星座宜居地带的超级地球,它距离地球2700光年。

如果有智慧外星人生存在这颗行星,他们将很难通过发射航天器离开这颗行星,因为超级地球的引力非常强。

  据报道,生活在一颗大型岩石行星的外星文明,他们探索太空可能比地球人类更加困难!之前科学家分析称,比地球更大的岩石行星,强大的引力作用将使任何外星文明发射卫星探索宇宙变得很难。

目前,一位物理学家提出了一项最新“外星人救援计划”,声称他们研制一种叫做“太空系链(space tether)”的多重系统,使用一根旋转轨道绳索可将太空飞船弹射至遥远太空区域。

  研究报告作者、美国密歇根大学天体物理学家亚历克斯·豪维(Alex Howe)说:“当我首次听到太空系链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它无法工作。

然而之后进行了计算,吃惊地发现该方法能够节省大量的燃料和能源。

  超级地球,超级重力

  通常系外岩石行星的体积比地球大10倍以上,它们经常被称为“超级地球”。

它们是环绕其它恒星最普通的行星,天文学家迄今勘测发现大约1000多颗岩石行星。

但是,由于岩石行星引力较强,能够保持避免宇宙辐射的较厚密保护性大气层,一些研究人员猜测称,岩石行星的环境可能比地球更有利于孕育生命形式。

  火箭必须携载燃料升空,因此每增加1磅重的推进燃料,将使火箭变得更重,需要更多的燃料,则意味着火箭更重——该效应被称为“火箭等式”,是基于对太空飞行数学函数描述的。

因此,虽然阿波罗土星V火箭重量达到3000吨,相同等级的火箭在超级地球上发射则需440000吨重,相当于埃及吉萨大金字塔的质量。

  对于技术先进的外星文明,超级地球可能是一个“陷阱”。

据统计,航天器脱离地球万有引力需要达到的速度是4万公里/小时,这一飞行速度已经非常快了,同时还需要大量化学火箭燃料。

Kepler-20b是距离地球950光年的一颗超级地球行星,其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0倍,如果Kepler-20b孕育技术先进的文明形式,外星人研制的航天器的逃逸速度(脱离行星强引力束缚所达到的飞行速度)必须达到9.6万公里/小时。

  弹射至太空轨道

  在5月16日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中,豪维描述了一个外星人混合发射系统,并非仅使用火箭发射离轨航天器,外星人首先在其星球轨道上放置一个巨大缆绳,这个缆绳有时也称为“太空空投器(skyhook)”,长度数千米,缓慢地环绕星球中心旋转。

当缆绳旋转时,缆绳一处末端将朝向行星表面下坠,意味着火箭朝向空中发射的航程缩短,或许是50-70公里,并且火箭钩住了缆绳一处末端。

旋转中的“太空空投器”将继续旋转,使火箭向上推进发射,该过程犹如一个弹弓的结构,使超级地球的火箭至更远位置。

霍维将这种效应比作一位长曲棍球玩家使用超长球杆以惊人速度击打一个球。

  虽然“太空空投器”的概念已存在很长时间,霍维表示,这是第一次对超级地球提出外星文明的航天器推进方法。

其他提议的一些技术,例如:160000千米高的太空升降舱,所需材料的强度大于当前任何已知材料。

他补充称,从未建造的核火箭,所需发动机比当前使用的化学燃料火箭更强大,这种核火箭也被认为是脱离超级地球的一种方法。

但是该技术要求在航天器下方引爆一枚核弹,引爆产生动力驱动航天器向太空方向飞行,该技术需要朝向地面喷射破坏性辐射物质,并要求具有非常坚实的材料保持航天器形成一个整体。

#p#分页标题#e#

  并未参加这项研究的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理论物理学家阿维·罗卜(Avi Loeb)说:“这是一个有趣的建议。

”但是他想知道,是否“狂妄的太空空投器计划”值得外星人去追崇,建造“太空空投器”的材料要求标准像太空升降舱一样高,因此超级地球外星人研发团队可能更加实际地考虑采用强大化学反应,使用火箭燃料或者发射核火箭等更加安全的方法。

  超级地球上的文明可能有传统火箭之外的其他途径把航天器发射到轨道上,例如,沿缆绳运行的太空电梯。

但是,太空电梯的一个限制性因素是缆绳材料的强度。

目前已知最适合的材料——碳纳米管——强度也只能与地球引力相抗衡。

目前尚不清楚强度更高的材料在物理上的可行性,因此也很难预测超级地球上是否可能存在太空电梯。

美洲大陆上所有的文化的共同祖先——奥尔梅克文明

美洲历史上,曾诞生过许许多多的文明,有像玛雅文明一样的神秘,也有如阿兹科特文明一样的辉煌,还有像印加文明一样的消亡;但其实在美洲大陆出现过的所有文明中,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祖先,它就是:奥尔梅克。

约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在中美洲圣罗伦索茂密的丛林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部落,他们有着亚洲人种一般的黄皮肤,能熟练使用刀斧矛等器具,还会烧制陶器,雕刻等。

文明程度比起当地土著还要高。

不久之后,他们开始在热带的丛林里陆陆续续搭建起了各种巨石建筑及雕像,大型宫殿,此外还有大量玉器,以及类似一样的奇怪文字。

从此后,它们正式出现在了人类的历史中,人们将它们称为:。

奥尔梅克古遗迹 最初,奥尔梅克的发现跟传说有关,在墨西哥的民间,长期流传着这样的一个古老传说:在遥远的远古时期,美洲大地深邃的密林里存在着一个古老的民族——拉玟塔族,他们在的美丽的城市里居住,有着超前且发达的文明。

拉玟塔族假象图 这个传说在墨西哥一直广为流传,为了探寻真相,墨西哥协会于1938年组织了一支专门的考古团队,去探寻这个传说中神秘而古老的民族。

令人感到意外和惊喜的是,考古队很快就顺利的在拉玟塔族丛林里发现了十几个巨大的石头像,最重的达到了20吨,在发现了这个有价值的线索后,考古团队们继续努力,最终在墨西哥湾沿海地区发现了两处远古遗址:一处是拉玟塔(La Venta);另一处是特雷波特斯(Tres Zapotes)。

根据碳同位素的测定,两处遗址出现的时间大概在公元前1300年,这是在中美洲发现过的最早古人类文明遗址,可以称之为美洲文明的“老祖宗”。

后来又过了20多年,又发现了另一处重要遗址——圣罗仑佐(San Lorenzo)。

经考证,这三处远古遗址都是奥尔梅克人曾经居住的地方,从此以后奥尔梅克文明逐渐地向世人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特雷波特斯古遗迹 经过专家们的发现,我们可以知道奥尔梅克主要分为三个文化:圣罗仑佐文化、拉玟达文化和特雷波特斯文化。

三个文化都有过各自的发展繁荣期,它们之间彼此呼应,时间上相互衔接:圣罗仑佐文化是最早出现的,大约存在于公元前1200~前900年之间;随后出现的是拉玟达文化,约在公元前900~前400年;特雷波特斯文化出现则最晚,约为公元前500~前100年。

奥尔梅克奇怪的雕刻 由这三个文化共同组成了奥尔梅克文明,它们的影响力远远不仅局限于墨西哥地区,足迹几乎遍及了整个美洲。

在此后不久,中美洲出现的玛雅文明以及各种其他文明都与奥尔梅克文明有着很明显的联系,它们在生活形态、建筑工艺以及其他各种方面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在远古时期,奥尔梅克人曾经建造了数量庞大的建筑群以及各种雕刻作品。

他们用巨大的石头建造辉煌的宫殿和奇怪的金字塔,在开采的玉石上做出各式各样的精美雕刻,此外还烧制了数量庞大的陶器。

至今我们所看到的,奥尔梅克人最大也最著名的雕刻作品是由巨石来筑造的奥尔梅克头像。

奥尔梅克的巨头像 在这种巨大岩石上雕刻出的石头像充分证明了奥尔梅克人在同时期精巧的雕刻水平。

奇怪的是这些巨大头像中都带有奇特的头盔;经过仔细观察,可以明显的在石像人脸中看出很多亚洲人特有的面部特征。

经过专家们的研究,推断出这可能是当时部落里首领的头像,他们这是用雕刻表达了一种向先辈致敬的方式。

奥尔梅克的车马与殷商时期相仿 此外在学术界,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许多中外专家们在仔细考察了奥尔梅克人留下的遗迹及各种物件后,根据奥尔梅克及其文明所产生的时间,推断出奥尔梅克很可能是由外来种族所带来的文明,它是由中国殷商时期的先民们为了逃避战乱,集体迁移到达美洲后,所产生的文明。

因为们在奥尔梅克人古老的遗迹中曾发现过大量的瓷器,以及与殷商所采用的祭祀和墓葬形式几乎完全一样,最重要的是,发现过很多类似殷商甲骨文一样的文字,这些都给专家们的推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奥尔梅克人确实曾有过很多的建筑,庞大的宫殿和奇怪的金字塔,而他们最明显的特征是崇拜羽蛇神,并以此作为图腾,这种崇拜也是美洲后来产生的各种文明的极为相似的共同特征,以及他们几乎相同的建筑及雕刻,甚至还有此后在中所出现的甲骨文,几乎都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大多数专家都认为奥尔梅克文明是玛雅,阿兹柯特等美洲文明的始祖。

美洲文明的图腾羽蛇神 上图中就是很多美洲文明中的共同图腾:羽蛇神,大家可以看看,是不是跟中国古代的龙很相像呢? 随机文章2036年小行星撞地球几率二十五万分之一,或发射飞行器改变其轨道猛禽f22战斗机速度2410公里/小时,多次坠毁被叫停(疑设计缺陷)斯蒂芬·威廉·霍金简介,概括霍金的一生事迹(探寻宇宙奥秘)黑化版的白雪公主,联合王子让生母穿烧红铁鞋跳舞致死宇宙中黑洞是否真的存在,黑洞被证实真实存在/最恐怖星体

奥尔梅克文明的文化特点是什么样的 文化的艺术作品有哪些

文化特点 奥尔梅克文明的主体为三个文化点:圣洛伦佐文化、拉文塔文化和特雷斯·萨波特斯文化。

三个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期有先有后,相互衔接:圣洛伦佐文化最早,大约出现于公元前1200~前900年间;其次出现的是拉文塔文化,大约在公元前900~前400年;特雷斯·萨波特斯文化出现最晚,约为公元前500~前100年。

由这三个文化点组成的奥尔梅克文明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墨西哥本地区,而且遍及整个中部美洲地区。

中美洲其后出现的玛雅文明、以及其他各种文明都与奥尔梅克文明有很深的渊源,它们在社会生活、建筑艺术以及其他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体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和历史继承性。

建筑艺术 奥尔梅克人创造了大量的建筑和雕塑作品。

他们用石头建造巨大的宫殿和金字塔,在玉石上进行精美的雕刻,制作了大量的陶器。

奥尔梅克人最著名的艺术作品莫过于“奥尔梅克巨石头像”。

这些在花岗岩上雕出的高达10英尺的巨大人头像显示了奥尔梅克人高超的技术水平。

人头像都带有古怪的头盔;人脸具有非洲人的面部特征。

奥尔梅克巨石头像引起了外星人和神秘现象爱好者的极大关注。

文化艺术 透过发掘的材料,可以发现:奥尔梅克人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这尤其突出地体现在他们的石雕作品、制陶工艺和筑墩建房技巧上。

1938年发现的“奥尔梅克巨石头像”是奥尔梅克文化中最闻名于世的艺术品,这些头像由整块玄武岩雕成,构思完善,具有强烈的写实性。

14个巨石头像中最大的是一个青年的头面雕像,重达30吨,高3.05米左右,形象十分生动。

他鼻子扁平,嘴唇厚大,眼睛半睁,呈扁桃状,眼皮显得十分沉重;头戴一顶装饰有花纹的头盔,遮住了两耳。

考古学家认为该头像可能是当时奥尔梅克领袖的雕像,或者就是一种向死者表示致敬的纪念物。

除了雕刻出巨型石像外,奥尔梅克人还用绿玉或黑玉雕出许多小型的人像、动物形象或一些小雕像。

奥尔梅克人喜欢用翡翠绿玉做各种珍贵的礼器、宗教用具和装饰品,这是奥尔梅克文明的一大特色。

在奥尔梅克人看来,最为贵重的物品是玉石,它代表着“第一流的无上的体面”。

绿色玉石所折射出的颜色仿佛滴翠的青玉米或荡漾的碧波,由此绿玉成为“珍贵”和生命自身的同义词。

奥尔梅克人雕刻出来的小型石像晶莹圆润,玲珑可爱。

这些玉石人像以裸体直立的站相和五官俱全的面具为最多,有的小人像胸前还缀有一面用黑曜石凿成的镜类饰物,即使在30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闪闪发光。

最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宗教礼仪用具的一批灰白、墨绿或碧绿色的石手斧,这种手斧表面极其光滑。

在玉雕作品中,最常见的是一个带有美洲豹头部特征的神像,该神像是人的身形(有时故意表现为小孩的身形),学者们称之为“豹人”或“豹娃”。

美洲豹是奥尔梅克人崇拜的主要天神的象征,因此这个神的形象往往兼具人和豹的特点。

奥尔梅克人的这些作品既反映了他们独特的宗教信仰,又形成了一种方正凝重、深厚圆润的风格,成为奥尔梅克艺术的典范。

他们的石雕艺术为后来的所继承,在玛雅文明时期,玉石制品和玉石图像遍及整个玛雅地区。

在奥尔梅克文明早期,奥尔梅克人还制作陶器。

以灰黄色粗砂陶为主,均为手制,器形较厚,表面一般没有什么装饰。

大约到了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800年,制陶技术大有进步,出现了具有玛雅文化特征的黑色陶器。

这种黑色陶器以钵形器和壶形器为主,器壁仍然较厚,表面先经磨光,然后刻出富有代表性的花纹。

奥尔梅克人在建筑艺术上也表现出高度的智慧和创造力。

由于生活的地方洪涝灾害多发,为防水淹,不得不挖土筑墩建房于土墩之上。

考古发掘出两种土墩:一种呈圆形或方形,面积不大,往往数座土墩聚集在一处;另一种为长堤状,长达30米。

前者无疑是民居遗址;后者根据长堤下方出土的大量石片、石斧等石器判断,当为工匠集体劳动的工棚遗址。

奥尔梅克人的建筑物均为泥垒土砌而成。

民居自不必说,就连祭祀中心的底座高台也是土垒的。

拉文塔的祭祀台呈圆形,高30米,底座直径128米,坐落在一广场南端,用土10万立方米,面积为5平方公里。

在这个高大的土台上矗立着一座座神庙或祭台,并且美洲最有特色的神庙形式在奥尔梅克文明时期也已出现,那就是:在约莫10层楼高的塔状高台顶端雄踞着一座壮丽的神殿,远观之,整个建筑看起来像座金字塔。

这一建筑风格后来也为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所继承。

奥尔梅克人辉煌的艺术成就表明,他们已经度过了部落时代并已进入阶级社会。

已经有了阶级分化,已形成了国家组织。

统治者已开始控制民众的剩余劳动,并且已能利用剩余物资役使、供养一批匠人。

从一些石刻以及石碑上的人像可以看出:有的人像服饰华丽,手持权杖,指上戴有护节器(用以握拳时增强打击力)。

这些人无疑是握有权势的人物,很可能是国王或祭司。

奥尔梅克人制作了很多“巨石人像”,但他们生活的地方并不盛产石头,制作大型石雕像的巨石必须从几十甚至几百公里外的图斯特拉山运来,可以想象这项工程工作量之巨大,需要动用的劳动力之多。

无疑,这一极其艰巨的任务也是由下层民众承担的。

而巨石运到目的地后,再由工匠将之雕刻成形。

由此可见,奥尔梅克人中已出现了等级和社会分工,已有国王、祭司(国王、祭司往往是同一个人)、农民和手工艺人。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社会生活中的权力政治正是奥尔梅克文明的延续和发展。

经济发展 由于生活的地区土壤肥沃,雨量极其充沛,奥尔梅克人已开始放弃以采集和狩猎为主的生活方式,过渡到耕种作物以之作为食物主要来源的阶段。

种植的作物有玉米、马铃薯和昆诺阿藜等,其中玉米是其主要种植作物。

种植方式为刀耕火种。

据考证,奥尔梅克人可能是最早种植玉米的人。

公元前800年左右,当墨西哥湾沿岸的低地出现奥尔梅克文明,秘鲁出现查文文明之际,“形成”期的中美洲文化,包括制陶术和玉米种植,已经传遍了从中美洲到秘鲁在内的整个“核心美洲”。

因此,可以有把握地说,中美洲是最早种植玉米的地区,而奥尔梅克人则是玉米的最早种植者。

在奥尔梅克人创造的基础上,玛雅人继续发展和提高了玉米的种植技术,使得玉米这种原来河谷中的野草经过玛雅人的培育,变成了既甜美又富营养的粮食;同时玛雅人的肉食相对较少,他们的果腹之物主要就是玉米,因此他们自称是玉米人,而他们的文明也被称作“玉米文明”。

奥尔梅克人的主食除了玉米外,还有一些肉食。

从考古发掘出土的遗骨验证,奥尔梅克人大多食用家犬和火鸡,同时也食用野鹿和鱼、鳖。

奥尔梅克人不仅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精湛的雕刻技艺,而且创造出了一定的文化成就。

1939年1月16日在特雷斯·萨波特斯出土了一块石碑,石碑的正面刻有“点”、“横”组成的数字,竖行排列,经破译意为“公元前31年”。

石碑的背面刻有美洲豹的形象。

这一石碑的发现向人们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奥尔梅克人是中美洲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文字和历法的始祖。

文化信仰 宗教:奥尔梅克人主要崇拜半人半美洲虎的神,也崇拜羽蛇神(Feathered Serpent God,feathered snake,plumed serpent)和谷神(The Man of Crops)。

宗教信仰是奥尔梅克社会的主线,圣洛伦索遗址就是一个宗教仪式中心和居民区的复合体。

文字:部分学者将拉文塔出土的一些雕刻图案认读为奥尔梅克人的文字,但尚未得到学界的公认。

城市遗址:圣洛伦索遗址(San Lorenzo) 拉文塔遗址(La Venta):位于墨西哥南部的塔巴斯哥(Tabasco)州。

随机文章唐朝是否仍有古体诗?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室将变得多热,90年上升7度(持续升温将面临末日)墨西哥燕子洞天坑深度426米,足以装下美国的帝国大厦揭秘生物界中奇特的眼睛之谜,复眼捕捉高速猎物/猫眼夜晚像白天神仙为什么要香火,保佑主角人族可使自己修炼顺畅(香火成神道)

加入收藏
               

超级地球的外星人可能使用“太空空投器”推进火箭发射?!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