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不同组织中主要三萜酸含量多样性分析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7-22 点击数:
简介:文丨异文录 编辑丨异文录 枇杷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亚热带常绿果树,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它分布在中国南部,北纬33.5以南的20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具有非常丰富的种质资源。

枇杷是一种食药同源植物,其花、果实、叶子、根部和树皮等各个部分都可以用于药用。

枇杷果实具有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和润肺的功能,叶子具有清肺和胃、降气化痰的

【菜科解读】

枇杷不同组织中主要三萜酸含量多样性分析

文丨异文录

编辑丨异文录

枇杷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亚热带常绿果树,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它分布在中国南部,北纬33.5°以南的20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具有非常丰富的种质资源。

枇杷是一种食药同源植物,其花、果实、叶子、根部和树皮等各个部分都可以用于药用。

枇杷果实具有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和润肺的功能,叶子具有清肺和胃、降气化痰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枇杷叶中的三萜酸具有镇咳、祛痰、平喘、抗炎、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等作用,还可能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治疗作用。

枇杷核提取物也具有抗炎、抗肿瘤、增强免疫力和改善肝纤维化等作用。

枇杷不同组织中主要三萜酸含量多样性分析

在天然植物中,枇杷是三萜酸含量较高的植物之一,尤其是其叶片中的自由态三萜酸含量是蔷薇科其他近缘物种(如美土根、桃子、苹果)的近10倍。

三萜类物质,如熊果酸、齐墩果酸和科罗索酸,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广泛的用途,因此备受关注。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枇杷的叶片、花、果皮、果肉和种子等不同组织中广泛分布着熊果酸、齐墩果酸和科罗索酸等三萜类物质。

不同枇杷资源之间、不同组织内三萜酸含量存在差异,同时不同物候期、栽培措施也会对枇杷的三萜酸含量产生影响。

然而,关于枇杷不同组织中熊果酸、齐墩果酸、科罗索酸等三萜酸含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不同种质之间的差异,目前尚未有相关的研究报道。

枇杷不同组织中主要三萜酸含量多样性分析

材料和方法

材料

本实验于福建福州进行。

所使用的材料来自该地种质资源,包括10份不同种质的枇杷。

其中,白梨、新白2号、乌躬白和白肉8号等4份为白肉资源,安徽大红袍、小毛枇杷、光面软枣枇杷、龙泉1号、Marc和洛阳青等6份为红肉资源。

枇杷资源圃的土壤为砂壤土,管理条件一致。

枇杷不同组织中主要三萜酸含量多样性分析

在本实验中,使用的砧木为解放钟实生苗,树龄为15年,生长结果正常且果实未被套袋。

为确保不同种质之间果实成熟度的一致性,采样由经验丰富的同一实验者进行。

通过观察果皮颜色、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现场品尝,确定每份种子的成熟期。

每份种质采摘树冠外围中上部中心枝上具有代表性的成熟果实,并采集夏梢中部无病虫害的成熟叶。

样品分为果皮、果肉、种子和叶片,叶片经过清水洗净、擦干和剪碎后,所有组织样品均经过液氮处理,并在-80℃的超低温冰箱中保存备用。

枇杷不同组织中主要三萜酸含量多样性分析

三萜酸的提取与测定

三萜酸样品先加入液氮中进行研磨,然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直至恒定质量。

取1.000克样品加入10毫升无水乙醇中浸泡2小时,然后进行50℃的超声处理30分钟,收集上清液。

对样品进行两次提取,合并提取液,经氮吹处理至干燥。

将残留物溶于1毫升甲醇中,果皮和叶片的提取液稀释10倍,使用0.45微米滤膜过滤后进行分析。

整个实验过程重复3次。

三萜酸的含量测定参照中国药典的方法,并进行了改进。

液相色谱系统采用Thermo Fisher UltiMate 3000,色谱柱为phenomenex gmini C18(250mm×4.6mm,5μm)。

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含0.5%醋酸铵)= 67:12:21,检测波长为210纳米,柱温为25℃,流速为1.0毫升/分钟,进样量为50微升。

作为标准品的科罗索酸纯度为97%,熊果酸纯度为98%,齐墩果酸纯度为98%。

#p#分页标题#e#

枇杷不同组织中主要三萜酸含量多样性分析

数据处理和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赛默飞的Chromeleon 7工作站和Excel 2010进行处理,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使用DPS 7.05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结果与分析

枇杷种质叶片中的三萜酸组分含量及比例

根据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在10份枇杷资源的叶片样品中,都含有熊果酸、科罗索酸和齐墩果酸这三种三萜酸。

不同种质之间的三萜酸含量差异很大,其中科罗索酸的含量变异最大,其次是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变异系数分别为24.8%~21.8%。

枇杷不同组织中主要三萜酸含量多样性分析

表1

熊果酸的含量范围为1.83~4.99 mg·g-1,平均含量为4.10 mg·g-1,白肉8号的含量最低,而光面软枣枇杷的含量最高。

科罗索酸的含量范围为1.79~4.80 mg·g-1,平均含量为3.47 mg·g-1,白肉8号的含量最低,安徽大红袍的含量最高;齐墩果酸的含量范围为0.58~1.35 mg·g-1,平均含量为1.10 mg·g-1,白肉8号的含量最低,Marc的含量最高。

在所有资源中,白肉8号的三萜酸总量最低,仅为4.08 mg·g-1,其他9份种质的含量在7.05 mg·g-1(新白2号)到10.48 mg·g-1(安徽大红袍)之间,平均值为8.63 mg·g-1,变异系数为4.6%。

枇杷不同组织中主要三萜酸含量多样性分析

在红肉种质中,除了光面软枣枇杷的齐墩果酸含量低于平均值外,其他种质的齐墩果酸含量都高于平均值;白肉种质中,除了白梨的三萜酸含量高于平均值外,其他种质的三萜酸含量都低于平均值。

不同种质之间的三萜酸组成比例也存在差异。

熊果酸在三萜酸总量中的比例为42.5%~51.6%,平均占47.5%;科罗索酸在三萜酸总量中的比例为34.3%~45.8%,平均占40.2%;齐墩果酸在三萜酸总量中的比例为8.4%~16.0%,平均占12.8%。

枇杷不同组织中主要三萜酸含量多样性分析

除了安徽大红袍的科罗索酸含量最高外,其他9份资源中熊果酸的含量占比最高,而齐墩果酸的含量占比最低。

枇杷种质果皮中的三萜酸组分含量及比例

根据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在10份枇杷资源的果皮样品中,平均含量最高的是熊果酸,其次是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的含量最低,变异系数分别为37.4%~40.4%。

枇杷不同组织中主要三萜酸含量多样性分析

表2

熊果酸的平均含量为2.27 mg·g-1,范围为0.80~3.45 mg·g-1,白肉8号的含量最低,洛阳青的含量最高;科罗索酸的含量范围为0.56~2.24 mg·g-1,平均含量为1.58 mg·g-1,小毛枇杷的含量最低,光面软枣枇杷的含量最高。

齐墩果酸的含量范围为0.17~0.89 mg·g-1,平均含量为0.57 mg·g-1,小毛枇杷的含量最低,新白2号的含量最高。

三萜酸的总含量在果皮样品中为1.55~5.90 mg·g-1,平均含量为4.42 mg·g-1,小毛枇杷的含量最低,洛阳青的含量最高,含量的极值相差了3.8倍。

枇杷不同组织中主要三萜酸含量多样性分析

在红肉资源和白肉资源中,果皮中的三萜酸含量没有明显差异。

不同种质之间的三萜酸组成比例也存在较大差异。

熊果酸在总三萜酸中的比例为43.2%~58.4%,平均占51.4%。

科罗索酸在总三萜酸中的比例为30.6%~47.5%,平均占35.7%;齐墩果酸在总三萜酸中的比例为6.6%~22.6%,平均占12.9%。

#p#分页标题#e#

枇杷不同组织中主要三萜酸含量多样性分析

除了光面软枣枇杷以科罗索酸占比最高外,其他9份资源中熊果酸的比例最高,而齐墩果酸的比例最低。

综上所述,枇杷种质叶片和果皮中的三萜酸含量及比例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种质之间具有显著的变异性。

这些数据对于了解枇杷的化学成分和品质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表3和表4的数据,枇杷种质的果肉和种子中含有三萜酸组分,并且它们的含量和比例在不同种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枇杷不同组织中主要三萜酸含量多样性分析

表3

在果肉中,熊果酸、科罗索酸和齐墩果酸是主要的三萜酸组分。

熊果酸的平均含量为7.03 µg · g-1,最低的是小毛枇杷,最高的是Marc,两者之间含量的极值相差48.1倍。

科罗索酸的平均含量为54.12 µg·g-1,最低的是洛阳青,最高的是Marc,两者之间含量的极值相差8.8倍。

齐墩果酸的平均含量为3.61 µg·g-1,最低的是白梨,最高的是光面软枣枇杷,两者之间含量的极值相差21.4倍。

三萜酸总量的平均含量为64.76 µg·g-1,最低的是洛阳青,最高的是Marc,两者之间含量的极值相差9.8倍。

枇杷不同组织中主要三萜酸含量多样性分析

表4

枇杷不同组织间的三萜酸组分含量比较结果显示,叶片中的平均熊果酸含量为4.10 mg·g-1,是果皮的1.8倍、果肉的583.2倍、种子的170.6倍。

叶片中的科罗索酸含量为3.47 mg·g-1,是果皮的2.2倍、果肉的64.1倍、种子的114.4倍。

叶片中的齐墩果酸含量为1.10 mg·g-1,是果皮的1.9倍、果肉的299.7倍、种子的116.8倍。

叶片中的三萜酸总量为8.63 mg·g-1,是果皮的2.0倍、果肉的132.8倍、种子的139.2倍。

可以看出,叶片中的熊果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和三萜酸总量最高,明显高于果皮、果肉和种子(p < 0.01)。

枇杷不同组织中主要三萜酸含量多样性分析

表5

果皮中的熊果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和三萜酸总量次于叶片,但三萜酸含量仍显著高于果肉和种子(p < 0.01)。

果肉和种子中的三萜酸含量远低于叶片和果皮,两者间差异不显著。

枇杷不同组织中的三萜酸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叶片中的熊果酸、科罗索酸和三萜酸总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81、0.95、0.94)。

叶片中的齐墩果酸与熊果酸、齐墩果酸和三萜酸总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4、0.60、0.69)。

果皮中的熊果酸、科罗索酸和三萜酸总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82、0.97、0.92),齐墩果酸与三萜酸总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6)。

果肉中的熊果酸、科罗索酸和三萜酸总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7、0.98、1.00)。

枇杷不同组织中主要三萜酸含量多样性分析

种子中的熊果酸、科罗索酸与三萜酸总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87、0.78),熊果酸与科罗索酸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5)。

综上所述,枇杷不同组织中的三萜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叶片中的含量最高,果皮次之,而果肉和种子中的含量较低。

同时,不同组织中的三萜酸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枇杷不同资源花和果皮中的三萜酸组分含量显示出丰富的多样性。

研究结果表明,花中科罗索酸的含量变异最大。

果皮中的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比最低的只高2.85倍和2.91倍。

在统一条件下,本研究对10份枇杷资源的叶片、果皮、果肉和种子进行了熊果酸、齐墩果酸、科罗索酸等三萜酸组分的含量测定。

#p#分页标题#e#

枇杷不同组织中主要三萜酸含量多样性分析

结果显示,不同组织中的三萜酸含量变异系数为21.8% ~ 213.4%。

例如,叶片中科罗索酸的最高含量是最低含量的2.7倍,果皮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最高含量分别是最低含量的5.2倍和4.3倍。

果肉中熊果酸的最高含量是最低含量的48.1倍,种子中熊果酸的最高含量是最低含量的40.0倍。

这些结果表明,枇杷种质资源的不同组织中三萜酸组分的含量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筋膜枪不同按摩头用法?筋膜枪按摩小腿用哪个头

每个筋膜枪都配有好几个不同形状的按摩头,这些按摩头有着不同的功效,而且适合的部位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筋膜枪各个头分别是什么用处吧。

筋膜枪不同按摩头用法1,圆型(球型)的按摩头它主要针对的是按摩身体的大肌群,比如身体的胸大肌、三角肌、背阔肌、臀部,以及大腿上的肌肉,股三头肌、股四头肌和小腿部位都是可以进行深层筋膜放松的。

2,平扁形状的按摩头其实这个形状的按摩头可以进行全身的各个肌群,只要你不对着身体的骨骼和大动脉进行震动按摩,都是可以的。

3,圆柱形状(指压)的按摩头圆柱按摩头是可以进行脚底和掌心按摩的,因为像球形或者平头对于按摩掌心的穴位或多或少的缺少针对性,所以圆柱形状的按摩头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你想要按摩穴位的时候就可以找到穴位进行按摩即可。

还有一个就是,圆柱形按摩头可以对于肌肉深层的筋膜进行放松,比如像身体臀部深层次的按摩震动,圆柱形按摩头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前提是你所使用的筋膜枪有这个力道!4.U型(叉型)的按摩头此种形状的按摩头的设计理念,因为筋膜枪是为了放松身体筋膜和肌肉组织,并非我们的骨骼,如果对着骨骼按摩会伤害我们的身体,所以U型按摩头的设计巧妙地绕开了我们的颈椎和脊椎。

它可以完美的按摩到我们颈椎和脊椎两侧的肌肉和穴位,所以U型(叉型)头很适合用来放松脊椎和颈椎两侧的肌肉,以及脚跟跟腱的肌肉。

筋膜枪的正确用法1,背部按摩背部按摩,顺着脊柱的两侧,在竖脊肌的位置顺着肌丝的方向,可以进行上下按摩。

记住动作不要太快,要按摩均匀。

还可以在腰部的位置进行横向按摩。

2,肩部按摩放在肩部周围肌肉的区域,顺着肌丝的方向,由上到下轻轻的滑动。

,中间的部分也是一样,要注意按摩均匀,一直延伸到肩部的后侧。

不同身高差的拥抱姿势是怎样的?情侣拥抱的姿势有哪些?

拥抱是我们表达亲密和感情的一种方式,情侣间拥抱的方式有很多,不同身高的情侣拥抱的方式也大不相同,情侣间拥抱的姿势也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和亲密度。

不同身高差的拥抱姿势是怎样的?情侣拥抱的姿势有哪些?

加入收藏
               

枇杷不同组织中主要三萜酸含量多样性分析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