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3共主联邦合并技巧与策略

这种机制不仅增加了游戏的策略性
【菜科解读】
维多利亚3中的共主联邦(personal union)机制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关系,允许一个国家在名义上统治另一个国家,但不完全吞并。
这种机制不仅增加了游戏的策略性,还为玩家提供了更多控制和影响游戏世界的方式。
本文将从共主联邦的形成、维护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策略将其转化为真正的统一或合并等方面进行探讨。
共主联邦的形成
共主联邦通常通过两种方式形成:一种是由于历史原因,两个国家之间已经存在共主联邦关系;另一种则是通过战争或外交手段,使一个国家成为另一个国家的共主。
在维多利亚3中,玩家可以通过支持某国的王室成员作为其继承人,或者通过外交手段与目标国建立友好关系,从而提高自己成为共主的可能性。
维护共主联邦
一旦建立了共主联邦关系,维持这一关系就变得至关重要。
这涉及到对联邦成员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支持。
例如,玩家需要确保联邦成员国家的经济繁荣,避免其陷入内乱或被其他国家侵略。
此外,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避免与联邦成员国家的邻国发生冲突,也是维持共主联邦的关键因素之一。
转化为统一或合并
对于那些希望通过共主联邦实现最终统一的玩家来说,转化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这可以通过多种策略实现:
1. 文化同化:通过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减少联邦成员国家与统治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
这包括投资教育、文化和宗教项目,以增强联邦成员国家对统治国家的文化认同。
2. 经济整合:加强两国间的经济联系,比如通过贸易协议、共同市场等方式,使得联邦成员国家更依赖于统治国家,从而增加统一的可能性。
3. 军事干预:如果联邦成员国家出现严重的内部问题或外部威胁,统治国家可以提供军事援助,帮助其稳定局势。
长期来看,这有助于提升统治国家在联邦成员国家中的影响力。
4. 外交谈判:通过外交手段,与联邦成员国家进行谈判,提出合理的合并条件,如给予一定的自治权等,以获得联邦成员国家的认可和支持。
共主联邦作为一种独特的国家关系,在维多利亚3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不仅是玩家展示外交技巧和战略眼光的平台,也为实现国家统一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上述策略的运用,玩家可以有效地管理和强化共主联邦关系,并逐步向最终的统一迈进。
这不仅考验玩家的外交智慧,也体现了游戏在模拟复杂国际关系方面的深度和广度。
上一篇:
下一篇:
探索世界最危险之地?维多利亚瀑布魔鬼泳池
每年旱季9月和10月的时候这里会变成冒险者的乐园,这时水平面相对较低,可以直接在魔鬼池中游泳。
看起来比较危险,其实挺安全的。
但其余大部分时间在这里游泳是很不明智的,瀑布波涛汹涌的河水会拍打着岩石奔流而下,你肯定会被瀑布冲下悬崖。
怎么样,你有胆量去玩吗? 维多利亚瀑布是由于一条深邃的岩石断裂谷正好横切赞比西河。
断裂谷由1.5亿年以前的地壳运动所引起。
维多利亚瀑布最宽处达1690 米。
河流跌落处的悬崖对面又是悬崖,两者间的峡谷仅75米,水在这里形成一个名为"沸腾涡"的巨大旋涡,然后顺着72千米长的峡谷流去。
天然"魔鬼池"因其惊险刺激和独特景观,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慕名而来。
维多利亚瀑布也被当地人称为莫西奥图尼亚瀑布,意为"雷霆翻滚的雨雾",一年中的多数时间里,奔流的河水从瀑布顶端倾泻而下。
但旱季来临时,水量减少并趋于平静,悬崖顶端边缘的岩石形成一堵天然的围墙,使河水不再顺流而下。
正因为瀑布如此凶险,才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勇敢者。
他们在池中戏水,扒在池边举着相机拍照,趴在涯边作出飞的动作。
更有勇敢的父亲抱着刚长满乳牙的儿子向悬崖下张望。
"看起来比较危险,其实挺安全的。
"这是大多数游泳者的亲身感受。
这个魔鬼游泳池第一次被发现是在1855年,苏格兰传教士和探险家戴维利文斯敦在一次横穿非洲途中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恐怖的大瀑布,他也在记录中描述:这个瀑布非常可爱,就连天使在飞行的途中也一定会注视它。
魔鬼游泳池位于瀑布顶端赞比亚一侧一个名为"利文斯敦岛"的地区,是依据天然地势而设置的。
只需交纳5英镑门票,任何喜欢冒险的大胆游客都可以在导游的带领下,跳进魔鬼泳池畅游一番。
令人心惊肉跳的是,游客甚至还可以躺在悬崖边缘的水池中,将大半个身子探出去,俯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 壮观景象。
位于最西边的是"魔鬼瀑布",魔鬼瀑布最为气势磅礴,以排山倒海之势直落深渊,轰鸣声震耳欲聋,强烈的威慑力使人不敢靠近;"主瀑布"在中间,主瀑布高122米、宽约1800米,落差约93米。
流量最大,中间有一条缝隙;东侧是"马蹄瀑布",它因被岩石遮挡为马蹄状而得名;像巨帘一般的"彩虹瀑布"则位于"马蹄瀑布"的东边,空气中的水点折射阳光,产生美丽的彩虹。
彩虹瀑布即因时常可以从中看到七色彩虹而得名。
水雾形成的彩虹远隔20公里以外就能看到,彩虹经常在飞溅的水花中 闪烁,并且能上升到305米的高度。
在月色明亮的晚上,水气更会形成奇异的月虹;"东瀑布"是最东的一段,该瀑布在旱季时往往是陡崖峭壁,雨季才成为挂满千万条素练般的瀑布。
关于大瀑布,还有一个动人传说:据说在瀑布的深潭下面,每天都有一群如花般美丽的姑娘,日夜不停地敲着非洲的金鼓,金鼓发出的咚咚声,变成了瀑布震天的轰鸣;姑娘们身上穿的五彩衣裳的光芒被瀑布反射到了天上,被太阳变成了美丽的七色彩虹。
姑娘们舞蹈溅起的千姿百态的水花变成了漫天的云雾。
多么美妙、令人神往的景色呀! 飞流直下的这5条瀑布都泻入一个宽仅400米的深潭,酷似一幅垂入深渊中的巨大的窗帘,瀑布群形成的高几百米的柱状云雾,飞雾和声浪能飘送到10 千米以外, 声若雷鸣,云雾迷蒙。
数十里外都可看到水雾在不断地升腾,因此它被人们称为"沸腾锅",那奇异的景色堪称人间一绝。
赞比西河经过瀑布后气势依然壮观,河水 冲进狭谷,汹涌直奔过的"沸腾锅"的旋涡潭,沿着之字形峡谷再往前奔腾64公里向下游进发。
维多利亚时代简介 时代的特点和风气是什么样的
它的时限常被定义为1837年~1901年,即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的统治时期。
这个时期的大英帝国走向了世界之巅,它的领土达到了3600万平方公里。
大英帝国的经济占全球的70%,贸易出口更是比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上几倍。
与爱德华时代一同被认为是大英帝国的。
亦有学者认为,应将通过改革法案(Reform Act 1832)的1832年视为一个新的文化时期的开端。
维多利亚 维多利亚女王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
她在位的63年期间(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她在位期间直到她去世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1914年,英国都称为维多利亚时代,1914年以后,维多利亚时代结束。
维多利亚女王(亚利山德拉·维多利亚,Alexandrina Victoria)(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于1837年继承王位(当时她18岁),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仅次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君主,在位时间长达64年。
1837年,18岁的女王维多利亚登基,新女王在继位之前的日记中写道:既然上帝把我置于这个国家的王位上,我将尽力履行自己的职责。
我尚年轻,可能在许多方面缺乏经验,但我肯定,几乎无人像我这样怀着为国为民的良好意愿和真切希望。
女王充分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她在其一生中模范地履行了立宪君主的职责,因此深受国民的爱戴;她还是那个时代道德风尚的典范,她是贤妻,又是良母,是典型的大家闺秀,也是优秀的一家主妇。
她自己生活严谨,工作刻苦,对别人又充满责任感。
在许多国人眼中,她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她漫长的63年在位时期则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顶峰。
维多利亚在位时期,被称作“维多利亚时代”,在英国所有国王中,她享有盛誉,这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而仅仅恪守立宪君主的本分,做她那个时代的表率。
时代特点 维多利亚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顶点时期,也是英国经济文化的全盛时期,当时英国的经济占到了全球的70%。
维多利亚时代科学发明浪潮,维多利亚人信仰科学进步,对于工业革命充满了乐观和信心。
汽船的出现使得运输和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兴旺,的铁路交通贯穿。
维多利亚时代的文艺运动流派包括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艺术,以及后印象派等。
艺术界呈现出群星夺目的盛景。
维多利亚时代还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作家、诗人和他们的传世之作,如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以及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雾都孤儿》)等。
社会风气 维多利亚时期以崇尚道德修养和谦虚礼貌而著称,也是一个科学、文化和工业都得到很大发展的繁荣昌盛的太平盛世。
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空前繁荣,这一时期还形成了男女平等和种族平等的进步观念,美国的废奴运动正是这一进步思想的体现。
那个时代的中上层阶级对于饮食非常讲究,他们从遥远的国度进口各种异国情调的香料、调料,用于精心烹制的食品中。
维多利亚时代有了历史上最早的烹调学校,名厨编写的烹调书籍风行英国,在这个时代人们最早将具体烹调方法如调料用量等详细写入书中。
一些厨房小厨具也流行起来,如开罐器等,维多利亚时代还形成了许多进餐礼仪。
这个时期,英国盛行下午茶,贵族们早餐丰富,午饭简单,晚饭很晚。
据说,维多利亚女王的女侍从官——女公爵安娜每到下午就会觉得很饿,于是便让仆人拿些小茶点来吃,许多人纷纷效仿,下午茶渐渐成为一种例行仪式。
事实上,围绕着这种下午茶习俗形成了多彩的茶文化,高雅的旅馆开始设起茶室,街上有了向公众开放的茶馆,茶话舞会更成为一种社会形式,维多利亚时代的淑女小姐们在那里与男友们会面。
这个的时代,并没有随着维多利亚女王的去世而结束。
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所谓“维多利亚时代”的真正结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
1936年,第一届世博会时期建成的水晶宫倒塌,宣告维多利亚时代的结束。
经济盛衰 维多利亚时代中期,英国达到强盛的世界之巅,当时,它的工业生产能力比除其之外全世界的总和还要大,它的对外贸易额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
英国的富庶已经使新老世界为之瞩目,1851年一个法国人参加了在水晶宫举办的博览会后说:像英国这样一个贵族国家却成功养活了它的人民;而法国,一个民主的国家,却只会为贵族进行生产。
所以,维多利亚中期的英国为他们的无可匹敌的地位洋洋得意,它这时是世界的贸易中心,历载“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场;澳大利亚、西亚有我们的牧羊地;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有我们的牛群;秘鲁运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则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而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则遍及印度群岛;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长期以来早就生长在美国南部的我们的棉花地,现在正在向地球的所有的温暖区域扩展。
” 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然而从70年代开始,英国工业独霸全球的地位却开始丧失了,其他国家迎头赶上,而以美国和德国最为突出。
以国民生产总值为例,在1880年~1890年的10年间,英国年增长率是30%,德国是29%,美国是41%。
1890年~1900年这10年英国是34%,德国也是34%,美国是38%。
但1900年~1913年,英国平均年增长率只有24%,德国却增长30%,美国增长了39%。
1880年,全世界制造品出口总额中有40%以上是英国的,到了1913年英国、德国和美国三个国家在制造品出口总额中的比例变成了29.9%、26.4%和12.6%,英国的下滑趋势是十分明显的。
当然这只是相对下滑,从绝对数字上看,英国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维多利亚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富庶,直至今天一直都是这样的,英国一直都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然而这种富庶更像是一种罪恶,在维多利亚时代,财富的分配始终不均,贫富对比十分明显。
一方面,有贵族宫殿式的庄园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农人破败的茅屋草舍。
一方面,是工厂主舒适的生活享受;另一方面,则是失业工人绝望的生存挣扎。
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差太大,一个国家存在着天堂与地狱的鸿沟。
这一时期英国著名的保守党首相迪斯雷利曾把英国说成是一个“两个民族”的国家,“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不会安全的。
”与之相对应的,是英国人引以为傲的政治制度,包括政府制度、文官制度、司法制度、议会选举制度等,都与时代格格不入。
应该说“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起的这些政治制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不过时过境迁,到了工业革命时期,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这套制度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成为强盛之中的一道不和谐的阴影。
我们仅以议会选举为例,1715年选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47%,到1813年,则只占25%了。
1793年一个由辉格党组成的团体“人民之友会”曾发表过一份报告,说英格兰总共400多个议席中,占一半以上的256个议席是由11075个选民选出来的。
选民人数少对于贵族最为有利,它能使贵族寡头利用贿选来操纵选举。
这样在18世纪,贿选风气盛行,几乎每一个议员都是靠花钱买进来的。
议员花钱进议会,又必然指望政府再花钱收买他们。
于是腐败之风盛行于政界,这就是“腐败的旧制度”。
总之,在进入工业化之后,英国被许多成就陶醉了,沉迷于世界霸主地位的无限自豪中,他们将这一切归结于英国的制度优越,而根本没有想到,它的制度仍存在许多结构性弊病。
它犹豫于对制度进行及时的变革,由此出现制度发展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积累了种种的问题,这对于它的强国地位是十分不利的,这是造成日后被美国迎头赶上的一个潜在隐患。
实际上,直到19世纪下半叶,当英国越过强盛的巅峰时,许多人才开始对国家制度进行反思,进而开始了对政治制度进行大调整的改革时代。
虽然这些调整与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清除了延续已久的积弊,但此时要坐回全球老大的位置就很难了,那时英国从全球霸主的位置上退下,但直到今天,英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在世界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并且掌控世界的舆论。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随时审视自身的缺点与不足,不断根据时代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否则,优势中存在的隐患会影响全局,英国的教训值得思考。
随机文章唐朝武后的墨敕斜封新中国成立后的成就宋朝的「赏花会」是一个怎么样的活动?惊现2017年广州不明飞行物,小蛮腰和高速路上多地出现上海不明飞行物使飞机改航向,悬停半空8分钟后狂追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