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烧好的开水?被1岁半孩子直接灌进了嘴看着都揪心

其中一名更要面临生死考验,闯过了休克、呼吸衰竭、感染等多道关卡后,情况才稳定下来。
1 孩子把保温杯里滚烫开
【菜科解读】
刚烧好的开水 被1岁半孩子直接灌进了嘴看着都揪心
时间:2023-07-24网络作者:小白
喝下了保温杯里的开水、
打翻了装着热粥的电饭锅
……
近期,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儿科监护室,接连收到2名在家中意外严重烫伤的幼儿,伤情触目惊心。
其中一名更要面临生死考验,闯过了休克、呼吸衰竭、感染等多道关卡后,情况才稳定下来。
1
孩子把保温杯里滚烫开水
直接灌进了嘴!
一岁半的小羽是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地上打滚、搭凳子爬上桌子都不是新鲜事儿。
几天前,家里的老人把刚煮开的水盛进保温杯里,准备等水凉了再给孩子喝,还特意把盖子拧紧后才放在桌上。
小羽却在家长没有防备之下自己拧开了保温杯盖子,把滚烫的水灌进了嘴。
结果,小羽被痛得哇哇大哭,急忙又把水吐了出来,开水顺着嘴唇流到下巴和脖子上,很快下唇肿胀,下巴和脖子的皮肤发红、起泡。
赶到医院后,因为口腔咽喉部粘膜水肿,小羽更出现呼吸困难,医生紧急实施气管插管,才得以避免窒息缺氧。
随后,小羽转入了儿科监护室(PICU)接受呼吸机通气和烫伤创面的护理。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他的咽喉部水肿消退,皮肤烫伤创面逐渐愈合,住院两周后顺利出院。
2
沸腾的热粥从头顶浇下
孩子经历生死考验!
男孩深深却没有这么幸运了,他因为好奇去拉扯电饭煲的电线,打翻了电饭煲,沸腾的粥从头顶浇了下来,头面颈部皮肤刹那间烫得通红。
妈妈慌忙给他脱掉衣物,简单擦拭后赶紧送医院就医。
由于深深的头面部和脖子越来越红肿,为了避免呼吸道梗阻、窒息,当地医生当机立断做了气管切开术。
由于深深并发气胸、纵隔气肿,脖子上的烫伤处皮肤组织坏死,不得已要缝合气管切开创口,改为经口留置气管插管。
正当深深休克控制、气漏吸收、创面修复、面部水肿减退时,肺部感染又向他袭来。
通过调整抗生素和呼吸机通气治疗方案,肺部炎症逐步减轻时,深深体温却开始上升,面部部分新生的表皮下出现黄色脓液,创面感染只得再次清创。
此后,由于深深气管切开的伤口缝合后却未能愈合,形成瘘管和气管相通,瘘口越来越大并随着呼吸运动发出呼呼声。
治疗团队决定在支气管镜引导下经瘘口重新留置气管切开套管,同时拔除原有的气管插管。
终于,深深不需要呼吸机帮忙,通过气管切开套管就能自己顺畅呼吸,这才闯过了生命难关。
专家称,烫伤是孩子经常遇到的伤害,通常由炙热的液体(开水、滚烫的油、热汤),发热的固体(热水袋、取暖器),火焰等造成。
由于宝宝皮肤薄而娇嫩,接触到温度不很高的热源也可导致烫伤,同等热力造成的损伤比成人要严重。
小贴士
烫伤后正确急救
急救最关键的第一步,是立刻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让引起烫伤的热量被带走。
涂抹牙膏、锅底灰、菜油、酱油,不仅对救治烫伤没有作用,还会遮盖受伤皮肤创面,增加感染风险和医生处理创面的难度。
冲够时间后,可以轻轻地脱下烫伤处的衣服,避免衣服上的余热持续损伤,脱下有困难时可用剪刀剪开衣服。
用干净的纱块或布料覆盖烫伤创面。
如果烫伤皮肤已有水泡,请不要弄破水泡。
做好以上家庭急救措施后,再把孩子送往医院进一步诊治。
广州日报、楚天都市报、成都商报
新晚报综合整理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举报/反馈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p#分页标题#e#
大家都爱看
今日头条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招狗喜欢的人民间说法,狗缘好的人阴德好?
小编就向来有个疑问,为何有的人特殊爱招狗,有的人很少有狗追过,这有什么说法吗?招狗喜欢的人民间说法 民间都说狗是能看见鬼魂的,据说如果狗对着空气大声狂叫,那就是有鬼魂路过。
所以狗自带一种神秘体质,招狗喜欢的人也有不少说法。
第一种,招狗喜欢的人旺财。
狗的叫声就是汪汪,招狗体质的人身边经常有狗汪汪,所以自己也会旺旺。
这样的人财运会非常好,比较容易实现财富自由。
第二种,招狗喜欢的人容易遇到贵人。
这样的人在贵人的提携下会变得非常顺利,不过这种人自身也非常乐于助人,人缘很好,也很容易成为别人的贵人。
狗缘好的人阴德好真的吗? 我们常听人说要积阴德,那么阴德是什么意思呢? 积德分为阴德和阳德,阳德就是做了好事立马就被知道了,并被表彰感谢了,这样本来阳德就已经得到福报了。
最好的就是积阴德,阴德就是做了好事没有被别人知道,这样以后会得到更大的福报。
狗缘好的普通都心地善良。
狗本来很聪慧,会看表情问气味,心地善良的人身上没有戾气,表情也是非常和善,所以狗缘好。
不过这种善良是不是因为阴德产生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佛教都讲究福报,百姓也都相信做好事来世会投胎转运,所以阴德福报这种信仰积极向上的成分更多。
小编觉得把狗缘好跟阴德福报联系起来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
世界上最憋屈的吉尼斯纪录 世界上运气最好的人吉尼斯纪录
2.说到最无耻的皇帝,南北朝时期的亲叔侄可以一较高下,这对“互相伤害”的叔侄,一个是刘宋朝第六位皇帝刘子业,一个是皇叔刘彧,他俩的故事令人唏嘘,又在地上挖一个坑,装满泥水,将刘彧的衣服脱光,赤身裸体丢进泥坑,把装满杂食的木槽放在他面前,看他像畜牲一样地用嘴啃食槽内的食物,刘子业如此侮辱“猪王”刘彧,公元465年,“猪王”刘彧带头起兵,终结了刘子业荒诞无道的人生和朝政,刘子业被杀后,猪王”刘彧粉墨登场!他成为了刘宋朝的第七任接班人。
3.沙俄时期的妖人拉斯普京(也叫拉斯普廷或者拉斯普丁)就是个十分命硬的人,怎么杀都杀不死,最后在水中淹了八分钟才死,实在是不可思议,拉斯普京的命确实很硬,拉斯普京四处留情,搅乱俄国的政治格局,不但得罪了许多王公大臣,而且严重威胁着沙俄皇室的统治地位,对此,一些爱国人士忧心忡忡,众人又将拉斯普京拖到一个密室,没想到他又醒了过来,还准备挣脱逃跑!尤苏波夫慌忙之中找到一个哑铃,对着拉斯普京的太阳穴猛击,拉斯普京再次陷入昏迷。
4.最大的原因是马云钦定了一系列公司名字为“平头哥”,2018年11月7日,阿里巴巴旗下的平头哥(上海)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完成注册,随后入驻上海张江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就是把很多对手的产品优劣势进行细致分析和分组,并且用逆向思维来表达好出来,促使消费者快速找到产品的差异化,这里有两个方法,对客户强调,我们去除了类似酒精和重金属物质,既天然又不失功效,相信客户一定会重新进入一个新的对比过程,你的差异化优势显露无疑。
3月14日9时26分53秒,看到这串数字,你能想到什么?没思路?让我再把它们换种排列方式:3/14/15 9:26:53。
这下看出来了吧,3.141592653……山巅一寺一壶酒, 尔乐苦煞吾…… 当你开始驾轻就熟,摇头晃脑地读起这串再熟悉不过的数字时,可能并没意识到,“π日”这个全世界数学爱好者,尤其是“π迷”的纪念日正在朝你快步走来!2009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的首先倡议下,美国众议院正式通过一项无约束力决议(Non-binding resolution)(HRES 224),将每年的3月14号设定为“圆周率日”即“pi Day”。
2011年,国际数学协会也正式宣布将每年的3月14日设为“国际数学节”。
自此,世界各地的“π迷”们又有了一个专属的狂欢节。
他们吃π(英文pie,与圆周率英文pi同音),喝π(一种鸡尾酒),玩π(和pi 发音相近的彩罐游戏piñata);唱π(为圆周率),做π,用你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方式膜拜着π这个神奇的数字。
(更多疯狂庆祝方式请见《学霸都在庆祝π日,你却还在过白色情人节!》)(资料图)2014年3月14日,美国德州奥斯汀,当地圆周率迷和空中爱好者们用5架飞机在1万英尺的高空创作了"PI IN THE SKY(π在天空)"的字样。
在疯狂庆祝的同时,请不要忘记那些为推算π值殚精竭虑的科学家,也是最资深、最刻苦的“π迷”们,正是因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乃至穷极一生对π值的执着追求,才有了如今精确到几千万亿位的数值供大家研究。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辉煌”成绩吧。
(此处仅列举人工推算π值的先驱们,因为人数实在令人咋舌,仅列举较为人熟知和故事生动有趣的几位,难免挂一漏万,万望小伙伴见谅!)1、 我国最知名的“π迷”---祖冲之(网络图)祖冲之(公元429—公元500),我国南北朝时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作为在华夏大地最知名的一枚“π迷”,祖冲之早在公元500年的南北朝时期,就求得当时世界上最为精准的圆周率:3.1415926<π<3.1415927,这项纪录保持了一千年。
一千年,在整个人类史上顶多算是惊鸿一瞥,但在圆周率的推算史上绝对是漫长的。
至今人们仍不清楚,这个数值在那个测算工具相当简陋的年代是怎样推算出来的。
要知道,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 年)当年得出数值3.14时,一直计算到正96边形。
如果用内接和外切正多边形的方法逼近圆周,要达到3.1415926的精准度,需要切割到24576边形!数学界普遍有种推测:祖冲之的推算成就很可能跟中国另一位“π迷”--刘徽有关。
2、 承前启后的资深“π迷”--刘徽(网络图)刘徽(约公元225年—295年),我国魏晋时期伟大的数学家。
提到刘徽,不得不提我国数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九章算术》。
其首章“方田章”讨论了各种几何图形的度量问题,并且提供了求圆面积的“圆田术”。
早于祖冲之推算π值200多年,刘徽著《九章算术注》,其中,对“圆田术”进行了清晰的注解,后世称为《割圆术》。
在这篇仅仅1800余字的文章中,刘徽分三部分对圆周率的计算进行了翔实的阐述,给出了一个完整而成熟的推算圆周率的算法。
有趣的是,在对《九章算术•少广》章第二十四题的注文中,刘徽提到了所谓“张衡算”,这一与推算π值有关的算法来源于我国历史上又一位“科学大咖”--张衡。
3、 我国第一个理论求得π值的“π迷”—张衡(网络图)张衡(78年—139年),东汉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就有“径一而周三”的记载,意即“π=3”。
这个数值显然不够清晰。
岁月如梭,转眼到了东汉,天文学家张衡铸造了“浑天仪”,在此过程中,他不可避免地要演算关于球的各种数值,如外切立方体积、内接立方体积以及球的体积等等。
因此,当浑天仪于元初四年(公元117年)被安放在灵台大殿的密室之中时,“副产品”--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理论求得的π值也诞生了。
通过“渐进分数”法,张衡算出π为十的平方根,即为3.162。
和后世的刘徽、祖冲之们相比,张衡的计算显然不够精确,但却比印度和阿拉伯的数学家早了五到七个世纪!说完我国,我们把视野转到国外。
一块约产于公元前1900年至1600年的古巴比伦石匾上清楚地记载了圆周率 = 25/8 = 3.125。
这应该是迄今能够找到的最早的,人类对于π值探索的证明。
公元前3世纪时,古希腊是著名的“数学王国”。
为了运算简便,人们会选一个以长度为 直径 的圆,这样圆的周长在任何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和任何外切正多边形的周长之间。
由于计算内接和外切正多边形的周长比较容易,π值的上下界也得到了粗略的推 算。
把这一方法发扬光大的是在人类科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咖—阿基米德。
4、 阿基米德:开创理论计算π值的先河。
(网络图)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 年)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及工程师。
提起阿基米德,人们最熟知的应该是这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显然,阿基米德对于球体有着无比的热爱,他利用“逼近法”算出球面 积、球体积、抛物线、椭圆面积等等, 他还吸取前人经验,通过计算12、24、38、96边内接和外切正多边形的周长,算得π值在223/71与22/7之间,取值为3.14。
阿基米德开创了 理论计算π值的先河,后人在推算π值时多沿用他的计算方法。
5、 欧拉:使π成为圆周率的代名词。
(网络图)莱昂哈德·欧拉(1707年-1783年)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近代数学先驱之一。
提到欧拉,大家都不会陌生,在数学史上,尤其是在微积分领域,他成就斐然,其中以欧拉级数最负盛名。
微积分创建初期,心思巧妙而前沿的数学家们开始尝试用微积分来求圆的面积,进而推导出许多关于π的表达式。
π是一个无理数,又是超越数,一言以蔽之,这 是一个复杂度很高同时又极具魅力的数。
微积分创立之时,许多欧洲的数学家提供了诸多π的解析表达式,这些公式就像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景色一样美不胜收。
而 这众多琳琅满目的“美景”中,以欧拉贡献最为突出和让人叫绝。
这就是著名的欧拉级数。
而关于欧拉跟π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在于欧拉级 数, 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欧拉敏锐地预测到圆周率这个普适常数在微积分乃至整个数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1748年出版的一本微积分教材中,建议用符号“π” 来表示圆周率。
“π”是希腊文“圆周”( περιφρεια )的首字母。
虽然在1706年英国数学家威廉•琼斯已经用过,但是因为欧拉的积极倡导,最终才促使π成为了圆周率的代名词。
6、 鲁道夫:在德国,他的名字常被用来称呼π。
(网络图)鲁道夫·范·科伊伦(1540年—1610年),荷兰数学家。
众所周知,因为鲁道夫的刻苦努力和他所取得的成就,德国人常称π为“鲁道夫数”,这对一个数学家而言无疑是莫大的荣誉。
鲁道夫使用的方法与1800年前 阿基米德所创的割圆法一脉相承,就是利用圆的内接和外切。
1610年,正值古稀的鲁道夫终于计算出2的62次方边形的周长, 成功地将π值计算到了35位。
鲁道夫为此颇感自豪,自知身体大限将至的他当即留下遗言,让后人把这个π值铭刻在他的墓碑上。
这一数值为:3.14159 26535 89793 23846 26433 83279 50288。
仔细看上图右半部分,鲁道夫的墓碑上真的刻着这一数值哦!7、 尚克斯:最悲催的“π迷”---算错数值刻上墓碑。
英国数学家尚克斯对π值的计算可以用走火入魔来形容。
他吃饭在算,睡觉还在算,耗费20年光阴,终于在1873年的时候将π值计算到了707位,他自认 无人可比,以此为荣,在死后将这一结果也刻在了墓碑上。
悲哀的是,到了1945年,他的一位英国 老乡弗格森证明了从528位之后,数值就是错误的。
还好,已含笑九泉的尚克斯已无从得知,所以有人说,他是最不幸的,也是最幸运的。
附:手工计算π值的各位英雄排行榜!(来源:数学博览馆)手工计算π值的英雄榜(不完全的统计)20世纪中叶,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人工推算π值的热潮渐渐消退。
2010年,日本一名男子创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5万亿位的新纪录。
而雅虎公司的一 名研究员采 用“云计算”技术,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2千万亿位。
对π值的疯狂追问体现了人类对于终极真相的无限渴望。
人类对于π的膜拜还远远没有结束。
自从推算π值的活移交给计算机后,更多的“π迷”把挑战舞台改到了背诵π值上。
世界范围内,各类背诵比赛层出不穷。
这绝对是个技术活。
一般人背诵小数点后 几 十位、几百位应该就是不错的成绩。
正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
新的背诵记录在不断被创造,随即不断被刷新。
现在可考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由中国人吕超保持。
2005年他用时24小时零4分钟,不间断、无差错地背诵π值至小数点后67890位,打破了由日本人友寄英哲保持了十年之久的吉尼斯 世界纪录。
吕超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
(网络图)乌克兰有位“π 博士”--安德烈·斯卢沙齐克,他号称能背诵到圆周率小数点后3000万位。
因为真实性实在无法验证(如果以每秒一个数字、每天24小时、每周7天不停地 背诵的 话,也要至少1年时间才能背诵完毕!),负责验证纪录的检测人员只能任意挑出20本圆周率打印版中的一本并随机指定某一页让他背诵。
经过反复测验,安德烈 的纪录被认可,并被载入了《乌克兰世界纪录全书》中。
2011年,这位记忆天才因涉嫌伪造医学博士学位和非法行医被警方逮捕,让他所创纪录的真实性多少蒙 上了一层阴影。
安德烈·斯卢沙齐克。
(网络图)67890位,3000万位,虽然这些数字已足够令人胆寒,但仍有无数“π迷”义无反顾地走在挑战、刷新记录的路上。
如果你自认记忆力一般,挑战世界记录无望,也无妨。
因为,能够有勇气锻炼脑力,挑战自己就是胜利。
2015年,在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的舞台上,一位 73岁的吕老先生挑战记忆π值小 数点后5000位。
这位老人脑梗后患上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记忆力严重衰退,为了不拖累子女,他就用背诵π值来锻炼脑力。
老人深沉的父爱、非凡的勇气 和毅力让无数人动容。
被称为“老年π”的吴光仁老人在“最强大脑”舞台上。
(网络图)所以,2015年3月14日9时26分53秒---在这个即将到来的特殊时刻里,让我们都来了解、亲近一下这个魔力四射的π吧!如果,背π没脑力,喝π没酒力,唱π没实力,那,做个π(派)总还靠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