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孩子一岁半之前要自己带?溥仪的成长缺少人性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7-25 点击数:
简介:李玫瑾教授:孩子一岁半之前要自己带,溥仪的成长缺少人性

【菜科解读】

自己怀孕以后,女性对小孩这个概念越加亲切。

母爱的力量开始进入萌芽期,怀孕的痛苦、生育的艰辛、抚养的困难,都集中在了对小孩深深的爱上。

有的宝妈由于工作的关系,出了月子回归到工作岗位,把小孩交给家中的老人带,只有空闲时或抱或哄一下小孩,慢慢地发现,小孩变得不认识自己了。

就如《蜗居》中海萍回老家看望小孩,结果母子形同陌路,这让她下定决心,在城里买套房子,把小孩接过来亲自带。

李玫瑾教授:孩子一岁半之前要自己带 溥仪的成长缺少人性

李玫瑾教授强调,在小孩的生命早期,母亲的陪伴非常重要。

你想要对一个两岁内的小孩说话好使,靠吓唬是不行的,小孩哭闹停不下来,你有什么办法呢?打又打不得,骂又不管用。

什么才是最有效的呢?带Ta长大的人最有控制力。

溥仪与乳母的故事

他是大清最后一个皇帝,从小在深宫中长大,受尽宠爱,周围都是些低三下四的太监,在这宫墙之内,没有人敢惹老爷子,基本上都是顺着他的意思,你想想,谁敢得罪溥仪呢?说不定以后他还能成为皇帝。

说近点的,一声令下也能让奴才们脑袋搬家。

小溥仪是一个爱玩恶作剧的人,身边的太监可没少被他捉弄,因为小主子有很多古怪的爱好,基本上都是小孩爱玩的。

他发现手中有很多特权后,就对手下人发号施令,比如命令太监吃掉不干净的食物;把消防设备——唧筒(相当于我们小时候见过的压水井)当玩具,用喷头喷得老太监不省人事。

有一次,看完太监表演的木偶戏,他决定打赏给他一块糕点吃,突然异想天开,想把铁砂子夹在里面,看看会造成什么结果。

幸好他的乳母焦氏出现了,这是不能吃的,要不人的牙该掉了,不如放一些绿豆吧,效果一样的。

因为她的劝诫,那个太监躲过一劫。

不但如此,溥仪还爱用工具打太监的窗户,感觉很好玩。

只有乳母出现,他才会消停。

别的宫女、太妃、太监、师傅的劝说均无效。

童年的陪伴很重要

王焦氏(王连寿)来自一个贫穷家庭,三岁时由于家里断粮,差点把她扔掉,逃荒去了京城,被做太监的亲戚拒之门外,沦落为乞丐。

后来借助粥厂栖身,九岁的哥哥随一名剃头匠做学徒。

后因粥厂倒闭,焦氏随父母回老家,后因躲避八国联军,13岁的焦氏再赴京都投奔亲人,怎奈哥哥无力养活妹妹。

于是嫁给一名差役,像生育工具一样生下一女,后丈夫因肺病离世,她无力养活公婆及女儿。

恰逢宫内为溥仪选择乳母,焦氏被选中,但条件十分苛刻,九年内不能回家见亲人,一个月工资大概折合340元左右。

这也是陪伴小主子的九年,即使她在宫中三年后,亲生女儿因营养不良离世的消息都不知道。

每次小主子恶作剧,师傅都会讲一些圣君的故事来勉励他,但收效甚。

而乳母焦氏大字不识,却讲一些平常道理,溥仪却不好反驳。

从小眼中无人习惯了,却能听进去乳母的话,可见陪伴的重要性。

两人没有血缘关系,却胜过血亲关系。

甚至,她被赶出去后,他宁愿拿四个母亲的照顾,换乳母回到身边。

因为,他从乳母的教养里看到人性,那是一种母爱的存在,自从乳母在他九岁离开后,人性也从他的骨子里消失。

报答乳母的养育之恩

我们知道溥仪娶婉容为妃,曾派人专程寻找乳母,把她接到长春团聚,一直住到皇帝离开长春前。

她性情温和,面带微笑,从不与人争吵,即使差点被父亲扔掉,也没有抱怨过,只是常常凝视着远方。

九年来,在溥仪眼中,她就是母亲一样的存在,从小依恋她,因多年的心理成本的积累。

最后,他用实际行动供养了乳母。

#p#分页标题#e#

因此,这也是很多宝妈强调的,小孩出生后,即使再苦再累,也要亲自去教养,否则生而不养,让小孩跟着你受罪来了吗?如果实在没办法,至少一岁半之前,应该自己带,避免小孩长大了,不听你管教。

讨论话题:你的宝宝是自己带?还是跟着老人呢?

加入收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