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科解读】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中国发现的第一只恐龙到底是什么龙的文章,是满洲龙还是许氏禄丰龙,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发现的第一只恐龙到底是什么龙?
说到中国第一龙,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有“中国第一龙”之称的许氏禄丰龙。
的确,许氏禄丰龙是我们第一架完整挖掘和组装的恐龙,但是中国第一具恐龙化石却不是许氏禄丰龙,而是满洲龙,不过第一只发现的满洲龙已经不在中国了。
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恐龙产地之一,中国的ZzsnlJIvjM恐龙化石发现地遍及东西南北。
云南、四川、山东、内蒙古、新疆等地都以出土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而闻名于世。
与这些恐龙大省相比,黑龙江简直算是“默默无闻”。
可是中国最早被科学命名的恐龙化石却正是发现在黑龙江畔的一个小渔村附近,这个小渔村就是嘉荫县的渔亮子。
由于黑龙江江水的长期侵蚀,沿江两岸的地层不断地被剥蚀,里面埋藏的恐龙化石就不断地被冲刷出来,暴露在江边的河滩上。
消息不胫而走,被对岸的俄国军官听到了,就前来调查并采集化石。
最初,俄国人把这些大化石骨头误认为是猛犸象,而且在俄国伯力地方报纸上作了报道。
俄国地质学家被这一报道所吸引,从1915年至1917年连续到我国进行了三年的大规模考察和发掘,采集到一批恐龙化石。
他们把这些化石装架起来,陈列到彼得堡地质博物馆里。
研究认定,这是一种鸭嘴龙,高4.5米,长约8米,俄国地质学家把它命名为满洲龙。
令每一个中国人深感遗憾的是,中国出土的第一条被科学命名的恐龙并没有被珍藏在中国。
好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地质工作者和古生物学家在那条恐龙的附近又找到了新的恐龙化石地点,发掘出了一批新的满洲龙化石。
这些化石现陈列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等处。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人民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杨钟健院士,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离开北平来到了西南大后方。
1938年冬天,地质学家卞美年和王存义在野外调查中,在昆明西北方的禄丰盆地发现了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
一年后,杨钟健与卞美年等人再次赴禄丰考察,又发现了新的化石地点。
他们随即开展了一个多月的发掘工作,获得了大量的动物化石和丰富的野外地质资料,所发现的化石动物群被称为禄丰龙动物群,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许氏禄丰龙。
许氏禄丰龙的研究论文发表于1941ZzsnlJIvjM年,它的种名献给杨钟健院士在德国的导师许耐教授。
许氏禄丰龙生活在大约2亿年前,是侏罗纪早期的素食恐龙,也因此成为最早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恐龙之一。
1944年12月,中国西部博物馆在北碚文星湾建成。
中央地质调查所作为筹备单位之一,负责其中地质博物馆的布陈,将许氏禄丰龙化石骨架安置在该馆的陈列大厅里。
1946年,中央地质调查所迁回南京,许氏禄丰龙也被转运到了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北京成立,许氏禄丰龙又被转运到了北京,架立在该所的标本馆内。
1994年,该所创建了“中国古动物馆”,从此,许氏禄丰龙与其它10多条恐龙骨架一起构成了中国古动物馆的基本展品。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总局发行了一套三枚古生物纪念邮票。
其中一枚是许氏禄丰龙的骨架和复原图,这枚邮票是全世界发行的第一枚恐龙邮票。
满洲龙
Mandschurosauru
满洲龙,又名计式龙,是生活在亚洲的白垩纪草食恐龙,体长8米,体重3吨。
#p#分页标题#e#
满洲龙属(学名:Mandschurosaurus)又名满州龙,是鸭嘴龙科的一属恐龙,化石是从中国满洲的上白垩纪地层发现的。
模式种是阿穆尔满洲龙(M. amurensis,又名黑龙江满洲龙),化石是一副保存较差的不完整骨骼,由俄罗斯科学家于1914年在黑龙江的河岸挖掘出土。
它是第一个在中国发现的恐龙,并在圣彼得堡的中央地质勘探博物馆中展示,不过大部分的部件是由石膏构成。
满洲龙明显是很大型的鸭嘴龙科,至少有6-8米长。
正模标本最初曾被认为是糙齿龙,后来在1930年被建立为新属,满洲龙属。
满洲龙的有效性曾有一些争议:在1979年,Brett-Surman认为它是疑名。
后来的学者则主张它们是有效属。
在2004年,杰克霍纳(Jack Horner)将模式种归类为疑名。
经年来,曾有三个物种被置放在此属中,包括黑龙江满洲龙、蒙古满洲龙(M. mongoliensis)及老挝满洲龙(M. laosensis)。
在1979年,蒙古满洲龙被认为是独立属,而被命名为计氏龙。
杰克霍纳则认为老挝满洲龙则是疑名。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