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鼠会对什么气味比较有吸引 仓鼠对什么味道比较敏感

【菜科解读】
啮齿类的化学通讯在种的隔离、个体识别、攻击行为、配偶选择、性识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啮齿动物对同种气味的行为反应特点与社群组织有一定联系(Doty,1986;Ferkin 等,1987)。
一些研究初步表明仓鼠在非繁殖期仍然是独居的,与许多小哺乳动物冬季集群的习性不同。
文章通过对大仓鼠的室内研究,探讨非繁殖期仓鼠气味的性识别和同种吸引的作用,同性和异性个体间行为关系及气味标记在维持社群相互关系中的作用。
在实验室通过对陌生成年仓鼠非繁殖期的气味偏好、性别选择和两鼠间的行为关系进行了细致地研究,因为具体实验方法比较复杂,在此无必要详细说明,实验现象为:
1. 异性相遇时,雌性的攻击行为比雄性强,防御行为比雄性少,雌鼠为胜鼠,雄鼠为败鼠;雌鼠腺体的标记比雄鼠多,腺体骚扒行为性别差异不显著,修饰行为差异也不显著。
2. 同性鼠相遇时,总有一方的攻击行为多于对方,而防御行为少于对方,该方为胜鼠或优势鼠,对方则为败鼠或从属鼠;胜鼠腺体的标记行为显著多于败鼠;雄鼠相遇时,胜鼠的修饰行为显著多于败鼠,腺体搔扒差异不显著;雌鼠相遇时,胜鼠的腺体搔扒多于败鼠。
是中国最专业的仓鼠网站。
在这里您能分享仓鼠饲养经验和美图视频;在这里您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仓鼠饲养高手!来52仓鼠做一个负责任的主人吧!
3. 用Y-型迷宫进行选择测试时,在雌雄"个体"之间,雄性仓鼠选择同性个体,雌性不表现出性别偏好。
在观察箱内,无论同性相遇还是异性相遇,两鼠间以攻击行为为主,基本无友好行为。
实验表明,在非繁殖期,陌生成年仓鼠之间攻击行为强烈,无友好行为,说明难以形成集群。
研究用非繁殖期的大仓鼠雌雄配对饲养(65对),结果在10天内有9对出现其中1只死亡,36对出现其中1只重伤,其他20对也未完全友好相处,证明集群难以形成。
与过去对仓鼠的研究报道相吻合。
对实验的讨论:
1. 攻击行为在定居者和扩散者之间不同,往往定居者表现出较强的攻击行为(Wolff,1985;Ferkin,1990),雌性大仓鼠表现出比雄性强的攻击行为。
另外,强烈的攻击行为形成独居的生活方式,使食物可以满足独居鼠的需求.
2. 啮齿动物的社会行为是复杂和多变的(Wolff,1985),对气味的偏好和性别选择可以反映动物间的社会关系,它是繁殖行为、攻击行为、生理状况、排卵方式、婚配制度、抚育特点、空间关系等的综合表现(Ferkin等,1987;Ferkin,1990。
实验表明非繁殖期同种的气味和个体对仓鼠有吸引作用,说明独居的仓鼠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行为关系。
行为观察的结果表明陌生仓鼠之间的行为关系主要是攻击行为。
在Y-型迷宫中,仓鼠选择不同性别个体的行为动机是进行攻击。
我们在实验中也发现被试仓鼠和所选择刺激源仓鼠隔网进行撕咬并进行频繁的腺体标记,说明发生攻击行为,因为腺体标记和攻击行为的关系最为密切(Johnston,1985
仓鼠对同种气味的偏好,与多数啮齿动物偏好同种气味的行为反应相同(Brown,1985b),气味对鼠的吸引说明化学通讯在仓鼠种识别中起重要的作用。
独居的雄性仓鼠在非繁殖期对气味不表现出性别偏好,说明雄性仓鼠不与同性或异性形成集群;雌性仓鼠偏好雄性的气味(与雌性相比),可能与雄鼠的气味能诱导雌鼠动情有关(Brown,1985a)。
Ferkin等(1987)。
在非繁殖期,雌雄相遇雌鼠总是胜鼠,所以雌鼠总选择雄鼠的气味。
同时,从另一方面看,雌性比雄性对气味更敏感,分辨能力更强。
在非繁殖期,多数啮齿动物偏好同性的气味或不表现出气味的性别偏好,而雌性仓鼠仍然偏好异性气味,这可能与其在非繁殖期仍然独居有关。
同时,也说明在非繁殖期的仓鼠仍然有气味的性别差异,雌性对气味的反应更敏感。
在Y-型迷宫中,仓鼠对不同性别的双项选择结果与气味选择结果不一致,主要原因是对气味的选择只能反映仓鼠最初的行为动机;被铁丝网隔开的个体之间除了气味通讯,至少还有近距离的视觉和声音通讯,这些通讯进一步影响了个体选择。
这说明了气味并不能决定大仓鼠的全部行为,只是起到部分或引导第一步行为的作用。
在非繁殖期,无论雄鼠,还是雌鼠,两鼠相遇后,总是胜鼠的腺体标记行为明显多于败鼠,说明非繁殖状况的仓鼠仍然有明显的腺体标记行为,与攻击行为有密切关系。
同时胜鼠的腺体标记行为频次增多,说明腺体标记的化学信号可以表明其优势地位,有利于保护巢穴和储存的食物(Johnston,1985)。
树懒和考拉分别?树懒和考拉的分别
我们先从产地和科目上来说,树懒重要生活在中美和南美洲一带,有三趾和二趾属之分,分布的地方又不一样。
而考拉呢重要分布在澳大利亚还是很珍稀的国宝。
在科目上,树懒属于树栖类,而考拉属于袋鼠科,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科目。
树懒和考拉的分别:很多人误以为它们是一个物种就是因为它们都喜欢抱树、比较懒惰又喜欢睡觉就以为是一家人,本来它们除了这些共同点之外就没有其他共同点了,其他的分别可大了。
我们先从产地和科目上来说,树懒重要生活在中美和南美洲一带,有三趾和二趾属之分,分布的地方又不一样。
而考拉呢重要分布在澳大利亚还是很珍稀的国宝。
在科目上,树懒属于树栖类,而考拉属于袋鼠科,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科目。
树懒和考拉的分别 其次,在外形上,考拉要比树懒可爱多了,颜值考拉绝对是要完胜树懒的,树懒的骨头短又高,体毛呈绿色又长且粗,爪子似钩子。
考拉则不一样,像熊一样憨厚的外表,厚实且软的灰褐色短毛,一对圆圆的大耳朵,有种说不出来的可爱憨态。
然后在食物上,树懒的吃食相对考拉是算比较丰富的了,重要是以树叶和嫩芽以及果实为主。
而考拉的话,食物比较单一,重要以桉树叶为食,偶尔吃点嫩枝,而且考拉的饮食习惯比较怪,若是吃习惯了一个相对地方的桉树叶,就不会吃其他地方的。
树懒和考拉的分别 还有就是排泄方面,考拉在这点上不如树懒了,它是直接挂在树上就解决了,但树懒的话虽然它行动很缓慢,但它还是会从树上下来到地上解决完后再回树上,是个讲文明的乖宝贝。
另外就是它俩的行动速度还是不一样的,考拉是可以用四肢走路的它只是比较懒,速度上本来也是不慢的,而且它还是游泳的一把好手。
所以,在遇到危险时,那速度别提多溜了。
树懒的话速度上就真的是慢到不可以了,而且树懒是不会走路的,只能靠前肢来移动身体。
树懒和考拉的分别 以上介绍了树懒和考拉的分别。
想让银渐层猫咪尽快发腮,主人可以参考以下4个方法
2、丰富饮食结构想让银渐层的脸变得圆嘟嘟,除了喂食单一的猫粮还是不够的,毕竟猫粮里的营养成分还是有限的。
所以主人还可以从猫咪的饮食入手,宠物主人平时除了可以给猫咪吃猫粮之外,还可以准备一些肉给猫咪喂食,如鸡胸肉、牛肉、鱼肉之类的,寻常间或增加一些蔬菜果蔬丰富饮食。
3、补充营养品除了在给银渐层的饮食上丰富结构外,主人想让猫咪的的脸发腮的快一点,也可以额外给猫咪补充一些营养品,因为有一些猫咪汲取能力比较差,能从食物中猎取的养分还是比较少的,所以猫主人还可以给猫咪选择一些营养品,帮助猫咪发腮,可以放在猫咪的食物中一起喂食。
4、保持运动处于良好的状态银渐层脸上长肉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主人除了给猫咪补充身体的营养,记得要经常带猫咪饭后去散散步消化消化,有助于肠胃处于良好的状态,经常和猫咪玩耍让猫咪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主人千万不要为了让银渐层发腮就让猫咪暴饮暴食,这样危害猫咪身体处于良好的状态。
要合理有规律喂食并适当的运动才有助于发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