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04 点击数:
简介: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菜科解读】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奥伊米亚康:世界上最寒冷的居住地 零下67度的冰雪世界

在中国黑龙江省漠河县是中国最冷的地方,据记载最低温度达到零下58度,但和俄罗斯的奥伊米亚康一比还不算是最冷的,奥伊米亚康被称为是北半球的寒极,而且还是世界上最寒冷的永久居住地之一,就在今年温度低至零下67度,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奥伊米亚康人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

奥伊米亚康介绍:奥伊米亚康位于东西伯利亚的萨哈共和国,首都雅库茨克以东800公里处,面积422平方千米,因迪吉尔卡河上游,为北半球“寒极”之一。

奥伊米亚康是世界上最寒冷的永久居住地之一,有500名村民常年生活在这里。

2018年1月中旬,奥伊米亚康村测得摄氏零下67度的极寒天气,几乎追平1933年2月测到的零下67.7度记录。

奥伊米亚康在哪里?奥伊米亚康是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一个盆地,海拔约741米。

在北极圈以南350公里,属俄罗斯的萨哈共和国管辖。

奥伊米亚康位于西伯利亚因迪吉尔卡河上游同名盆地中yang,东、南、西三面较高,仅北面地势较低,造成其气候极度严寒,和上扬斯克并称为北半球的“寒极”。

1926年1月26日,人们在西伯利亚的奥伊米亚康地区测得过-71.2℃的最低气温,奥伊米亚康因此获得北半球“冷极”称号。

奥伊米亚康人的日常生活:生活方式:你在大街上根本找不到可说话的人,不是没有人,而是真的不能站着聊天,站一会儿就会被冻硬的。

所有人们走路都是小跑,不是从一个温暖的房间里出来,就是要到下一个温暖的房间里去。

此外,人们还不敢在室外接打电话,因为只要一掏出来手机,电量就没了。

要想聊天就去酒馆,俄罗斯人爱喝伏特加酒,那里最热闹了。

在这里,人们抽的香烟过滤嘴都特别长,因为短的过滤嘴会把手套烫坏,所以这里卖的香烟都是特制的。

在这里,皮衣、皮裤、皮靴是生活必需品,来自中国的羽绒服也十分受欢迎。

在这里,大兴土木只能靠6、7、8这三个月,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因为其他时间土地会冻得跟石头一样硬。

如果冬天有死者要下葬的话,家属会用篝火在墓地上燃烧数日,这样才能化开冻土,挖掘坟墓。

食物:由于土地常年被冰封住,所以这里的居民主食以面食为主,辅食为驯鹿肉、马肉,鱼肉和马血做的冰豆腐,通心粉是当地的美食,而蔬菜则不能自给。

尽管这里的饮食十分单调,但上帝是伟大的。

据当地医生说,这的人很少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因为食用大量的奶制品会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这里的蔬菜主要靠当地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一家大超市供给,蔬菜和生活必需品要从距离927公里远的大城市雅库茨克运送。

住宅:这里有楼房,也有自来水管,但人们还是喜欢住在能烧柴火的屋子里。

因为住楼房太冷了,而且自来水管也经常被冻住,最关键的是自来水厂也经常被冻住。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里的厕所和东北农村很像,都是室外厕所。

只不过奥伊米亚康人上厕所得快一点,要不然就被冻硬了。

当地有一家火电厂,但问题是电煤经常“断顿”。

路一旦被大雪封住,人们只能往电厂炉子里塞木头,很消耗人力。

然而,最可怕的依然会发生。

那就是当断电5个小时以后,所有的管线会被冻裂,包括电线皮子都会被冻脆,这就糟糕了。

出行:有汽车的人家,必须把车停在有暖气的车库里,要不然发动机就冻住了;而经常开车的富裕人家则是24/7不熄火的,这也许是因为俄罗斯汽油便宜,再加上远东有补贴的缘故吧。

这里有一所大学,几所中小学,学校只有在-52℃以下时才停课。

这里还有一间邮局、一个银行和一个夏季机场(冬天不飞)、几个影剧院,和几个博物馆。

说到有多少人口嘛,这里的人口一直比较稳定,保持在500人左右,主要以驯养驯鹿、捕鱼和打猎为生。

奥伊米亚康为何会这么冷?#p#分页标题#e#纬度高,会导致单位面积得到的太阳辐射少。

奥伊米亚康的大致位置是63N,143E,地理上属于比较偏北的地区。

每年冬至日,在该纬度的昼长只有3.5小时。

此时也处于北极圈内极夜出现的时期,因为地理位置靠近北极圈,导致该地日照时间和北极相比也没有长出多少。

而且深居内陆,远离任何可对当地天气产生适度影响的海洋水体。

再加上奥伊米亚康地处东、西、南三面被契尔斯基山脉和维尔霍扬斯克山脉包围的谷地之中,盆地地形。

南面来的暖空气被挡在外面,而北方来的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并在谷地中停滞积聚,处于周围山地的环绕之中,冷气流沿着山坡下沉至盆地底部,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

世界上最大最恐怖的银矿:波托西银都,800万人葬身于此

波托西银都是世界上最大最恐怖的银矿,鼎盛时期其白银产量占全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这可是非常恐怖的,但是最恐怖的,并不是它的出产量,而是它吞噬了大量人的生命,800万,这是多么多恐怖的数量,为了获得这下面的银矿资源,有800万生命葬身于此,被称为地狱的入口。

下面就和一起具体了解这世界上最大最恐怖的银矿:波托西银都吧!800万生命葬身于波托西银都波托西银都,位于玻利维亚西南部的波托西省,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银矿,鼎盛时期,其白银产量占全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

该地海拔4200米,也被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城市之一。

在这座海拔最高的城市却又一座“吃人之山”——里科山。

建城初始,波托西只有几座小教堂和一些住宅。

波托西银都建筑随着城市的进展,轻易暴富的前景和希望吸引了大批移民者。

一面是一艘艘满载白银的舰船驶向西班牙本土,一面是一浪接一浪的移民热潮。

大家都怀着梦想而来,可是只有极少数人实现了致富的梦想,大多数人仍然穷困。

富裕了的矿主开始在波托西大兴土木。

17世纪下半叶,波托西城出现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即被称为“梅斯蒂索”的印第安与西班开风格混合型建筑。

这种建筑风格的独特之处重要表现在称为“所罗门圆柱”上。

1691年圣特列萨教堂的门廊首先采纳这种建筑形式。

1931年间按当时的设计方法重建的圣贝纳尔特教堂,也是“梅斯蒂索”样式的杰作。

中心广场的建筑是巴洛克式和马提斯式的混合风格。

大教堂还有很多的其他的纪念碑在18世纪被重建。

造币厂也在18世纪重建,内有南亚美利加洲最大的城市纪念碑。

洛伦佐大教堂在1548年建成,是波托西的最古老的马提斯式的建筑作品。

环绕城市的14个分区是14个印第安居住区。

波托西对安第斯山中部地区的建筑风格和纪念碑艺术发挥着持久的影响,广泛传播了受印第安文化影响的巴洛克式和马提斯式的建筑风格。

十六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波托西当作世界上银矿一半的产出地,密密麻麻的矿坑不断地吞噬了800万的生命,这些来自地狱的财富曾经支柱了西班牙300年的辉煌,而这里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最恐怖的银矿,而如今,在资源枯竭后,这座城市被无情地放弃了,但在这座城市里苟延残喘的人们还在用生命交换着更深处的矿藏。

矿工们在4850米稀薄空气的山腹中,呼吸着活火山刺鼻的空气,在弥漫浓烈粉尘的环境之下依然需要劳作,除了古柯叶,真的没有什么能麻痹自己继续坚持下去。

工友们上工时,并不带手机和手表下井,他们用最原始的办法判断时间,这全靠嘴里的古柯叶,等咀嚼到没滋味了,也就差不多4小时过去了,该出来透气换叶子了。

矿山工作的大多数人都有矽肺,矽肺是尘肺中最常见的一种。

在现代矿业中,钻头上会有小孔持续喷出水流,从而阻止灰尘漫溢,被呼吸入肺部。

而在吃人的山,却没有这样的预防措施。

矽肺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发烧胸痛,体重下降,越来越虚弱,直至死亡。

所以,这里的男人们很少活到40岁。

据当地的寡妇协会统计,每月有14名女人丧偶,成为寡妇。

19世纪初,这里的白银被开采一空,波托西一落千丈。

时至今日,仍然有数十名男子和孩子死于矿山坍塌,山上数千个山洞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矿工们每到周五晚,就会在最宽阔的井下举办献祭仪式,他们会在堤欧塑像前撒下96度烈酒,嘴边点上香烟,古柯叶放在神灵随手可及之处。

#p#分页标题#e#据估计,从1545~1824年近300年间,殖民者从这里共攫取了2.5万吨白银,据地质学家测量,原4900米高的圆椎形的里科山,经过数百年的开采,高度竟下降了16米。

从外表看来,里科山至今仍巍然屹立,本来山里早已被开凿得千疮百孔,共有8000多条坑道。

在殖民统治的300多年中,先后共有800万印第安人死于繁重的矿山劳役之中。

连一位名叫多明戈的西班牙传教士也把里科山称作“地狱的入口”。

加入收藏
               

寒冷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