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是最简单养生法,但千万别犯3个错!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20 点击数:
简介:人们常说,女人是水做的。

实际上,人都是水做的。

对人来说,水是仅次于氧气的重要物质。

成人体内60%的重量是水

【菜科解读】

人们常说,女人是水做的。

  

实际上,人都是水做的。

对人来说,水是仅次于氧气的重要物质。

成人体内60%的重量是水,儿童体内水的比重就更大,可达80%。

  

于是,喝水就成了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事,也是最便宜、最简单的养生法。

    

更重要的是,挑对了时间喝水,那还能起到一定的养生作用——   

喝水是最简单养生法,但千万别犯3个错!

 

晨起睡前喝一杯水,通便又防痛风   1.晨起喝水,助通便  

早上起来,经过一晚的睡眠,身体代谢了不少水分。

尤其是夏天,整夜开空调睡觉的人,水分流失更多,起来后常感觉到口干舌燥。

  

晨起后及时喝水,不仅能补充睡眠时机体代谢所失去的水分,还有助排便,预防感冒、咽喉炎等。

  

对于有心脏病及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来说,早上起来抿两口白开水,还能预防或减少因血液黏稠度增高引发的心脏病。

  

2.睡前喝水,防痛风  

临睡前喝点水,在医生眼中可是“救命水”,尤其是容易出汗的夏天——  

预防痛风发作:痛风多在夜间发作,而睡前喝水可以减少尿酸浓缩,进而预防痛风发作。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睡前喝水,可预防夜间血液粘稠度增高,保持血流畅通,预防血栓形成。

  

需要注意的是,睡前不要大量饮水,以免夜尿增加,影响睡眠;患有心衰、特别严重肾脏疾病的病人,睡前尽量要少喝水,以免加重病情。

  

喝水虽然简单又养生,但也有不少人就栽在喝水这件小事上,不信就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这样喝水,伤透胃肾、还会“喝坏”眼!   1、短时间内喝太多  

人们常说一天要喝够8杯水,这样对身体好。

  

的确,正常人每天需补充1500~1700ml的水,但这并不意味着为了达到量,怎么喝都可以。

  

前段时间,一女子就因喝水的方式不对,险些“喝坏”眼睛。

  

该女子平时就有每天喝8杯水的习惯,某天上午在短时间内摄入了1000ml水,随后眼睛出现了胀痛,并伴随着呕吐、头晕等症状,经医生详细检查后发现,这是引发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乍看之下,是不是觉得很离谱?喝水喝不对,怎么会“喝坏眼”呢?  

请大家注意下关键词:短时间内!  

事实上,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就会造成血液稀释,从而降低血浆渗透压,引发眼压升高,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更严重者,还会引发“水中毒”,即摄入的水分超过了机体排泄能力,引发了稀释性低钠血症。

  

因此,对于青光眼患者、肾功能不全者而言,就需要避免短时间大量饮水,一次性饮水量最好不超过500ml。

  

而对普通人而言,只要不在短时间内摄入过量水,“水中毒”是很难找上门的,因此也不必太过担忧。

  

2、喝得太急、太快  

现在天气逐渐变得炎热,人体出汗多,很多人一觉得口渴就吨吨吨一通猛灌。

  

然而,这样做不仅“伤心”还伤肾!  

快速喝水时,肾脏会收到“进水太多”的信号,从而加速排尿,也加速水分流失,使水分没有足够的时间运送到身体各处。

  

此外,对于心脏来说,喝水喝得太快、太急,也容易给它难以承受的刺激,继而增加心脏负担。

    

尤其是不少人洗澡后感到口渴,随即就匆忙喝些水,实际上这种做法也是很危险的。

  

刚洗完澡,人的心率通常会比洗澡前要快,出浴后就急着喝水,短时间让过多的水分进入血管,也会加重心脏负担。

  

如果是心血管病患者、心功能较差者及老人,还可能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症状。

  

3、运动后喝冰水  

天热后,很多人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待在空调房里,喝着冰水吃着冰西瓜......  

说到冰水,平时偶尔来一杯还行,但要是运动后猛地灌一瓶,那就太伤身了!  

运动时,各器官的功能状态发生调整,与运动供能相关的器官,如心、肺功能加强,而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相对减弱,胃排空速度降低。

  

再加上运动时及运动后,人的体温或多或少会上升一些。

  

#p#分页标题#e#

此时喝冰水,尤其是大量、快速地喝,不但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还易造成胃内水潴留,从而引起胃胀、胃痛、恶心等不适,肾脏和心脏的负担也会加重。

  

而且,运动时人体会大量出汗,而体内的钠也会随汗液流失,如果大量喝水却不注意补钠,就容易引发低血钠症。

严重的低血钠可以造成脑水肿和肺水肿,损害脑和肺的功能,造成死亡。

  

建议:运动前1~2小时,分次喝400~600毫升的白开水;运动过程中,也要注意少量多次补水,约每隔15~30分钟补水100~200毫升。

断食期间多喝水还是少喝水

断食期间建议保持正常饮水量,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为宜。

饮水量调整需考虑代谢需求、电解质平衡、饥饿感调节、肾脏负荷及运动消耗五个因素。

1、代谢需求:水分参与脂肪分解代谢过程,充足饮水可促进酮体排出。

断食时机体转为脂肪供能模式,每分解1克脂肪需约3毫升水参与代谢反应。

饮水不足可能导致代谢废物堆积,影响断食效果。

2、电解质平衡:长时间断食易出现低钠血症,建议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水。

每日可摄入2-3克食盐,分次加入饮用水中。

过量纯水摄入会稀释血液电解质浓度,可能引发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

3、饥饿感调节:胃部充盈感能缓解断食初期的饥饿反应。

建议每次饥饿感明显时饮用200-300毫升温水,水温保持在40-50℃为宜。

过热或过冷的水可能刺激胃黏膜,反而加重不适感。

4、肾脏负荷:断食期间肾脏需处理更多代谢废物,每小时尿量应维持在30-50毫升。

排尿频率以2-3小时一次为参考标准,尿液颜色应呈淡黄色。

深色尿液提示需增加饮水量,完全透明则可能饮水过量。

5、运动消耗:每半小时中等强度运动需额外补充150-200毫升水。

运动前2小时可饮用400-500毫升水,运动中每15分钟补充50-100毫升。

高温环境下需将补水量提高20%-30%,同时注意补充矿物质。

断食期间建议选择室温的过滤水、矿泉水或淡茶水,分次少量饮用。

可添加少量柠檬片或薄荷叶改善口感,但避免含糖或代糖饮品。

每小时饮水量不宜超过400毫升,睡前2小时减少饮水以防影响睡眠。

合并慢性肾病、心功能不全等疾病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水量。

若出现明显口渴、少尿或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

肾积水患者喝水量的多少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来决定。

1、多喝水:肾积水患者需要多喝水。

比如,如果肾积水是由于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多喝水有助于增加...

昆明官渡镇巫山喝水洞之谜,裸体仙女在山洞中举行音乐盛会

在昆明市官渡镇巫山有一个神秘的洞穴,这个直径两米的洞穴名叫喝水洞,在洞中有块像大鼓一样的石头。

这块石头每到春夏季节都会发出清脆的响声,更加神奇的是,这个洞穴不管遇到多大的山洪都能够吸收到洞穴中,不流出一滴,然后在晴天的时候在流出来!神秘的喝水洞内部洞中的石壁都是水流冲刷的痕迹,这是传来石头清脆有节奏,像敲锣打鼓的声音,时隐时现。

喝水洞的传说后来又一位村民非常好奇这些碗筷是怎么出现的,于是在磕头焚香后,就躲在一棵树后面偷窥。

这个村民看到两个赤裸的仙女拿出碗筷,当时村民惊呆了发出了声响。

仙女看到后非常的愤怒,于是打碎了碗筷,后来就再也没有出现碗筷了,但是敲锣唱戏的声音一直存在。

专家揭秘神秘的喝水洞唱歌玄机在洞中有一个非常封闭的暗河,平时水并没有充满洞穴,上面有空气,水流带动空气冲刷石壁,然后发出叮咚声。

而且唱歌的时候,多发生于夏季,这个时候正是干旱期,水流小声音就越大,其他季节降雨多,空气少,就没有歌声传来。

加入收藏
               

喝水是最简单养生法,但千万别犯3个错!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