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太早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吗?晚十点是最佳入睡时段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5-09 点击数:
简介:

【菜科解读】

睡眠和健康状况息息相关,我们知道熬夜对身体危害很大,但其实睡太早也有风险,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那么,最佳入睡时段是几点?下面小编就带来介绍。

睡太早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吗

专家提示,睡眠不好与心血管的关系非常密切。

22:00~23:00入睡的人,心血管发病率最低,随着入睡时间后延,心血管发病率会逐渐增高。

此外,过早入睡也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睡眠时间在7~8小时,心血管发病率最低,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心脑血管发病率都会增加。

总的来说,睡眠时机不合适,睡眠时长不科学,心脑血管发病率都会明显增加。

为什么早睡的人群发病风险也如此高呢?

睡得太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人的作息紊乱,扰乱身体的内在作息,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

尤其是对高龄的老年人群来说,更需注重睡眠时间,在晚上10-11点睡觉,睡够7-9小时最为适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研究结果发现了入睡时间与一些心血管疾病存在关联,但并不代表是长期早睡或者晚睡会直接造成心脏疾病或死亡,两者并非是绝对的因果关系。

晚十点是最佳入睡时段

一天中睡眠最佳时间是晚上10点到凌晨6点,22:00~23:00入睡的人,心血管发病率最低,随着入睡时间后延,心血管发病率会逐渐增高。

1、正常人睡眠时间6-8小时(老人、孩子是10小时,婴儿更长);

2、小孩最好在晚上20:30之前睡觉;

3、青少年应该在晚上22点左右睡觉;

4、爱美的人一定要在凌晨2点之前睡觉;

5、老人在晚上21-22点之间睡觉比较好。

2007年世卫组织把熬夜的致癌性列为2A级,有研究表明:

1、经常熬夜,不仅记忆力会下降,大脑中的代谢产物也无法被及时清除,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几率随之增加;

2、长期睡眠不足患抑郁症的风险更高,是常人的1-4倍,

3、熬夜可能导致焦虑抑郁、损伤胃肠道、变丑、变胖等等。

所以千万别再熬夜了…

注意如果迫不得已的一定要熬夜,要注意以下几点:

1、熬夜中间最好不要上床休息;

2、熬夜时,大脑需氧量会增加,应时时做深呼吸;

3、多喝白开水,饿了尽量以水果,面包,清粥小菜来充饥。

加入收藏
               

睡太早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吗?晚十点是最佳入睡时段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