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伦敦男子艾滋病毒被清除?第二例治愈奇迹或诞生

【菜科解读】
今日,根据《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卫报》、Science等多家媒体报道,有研究人员表示,一名伦敦男子在接受干细胞移植后其艾滋病可能已被治愈。
也就是说,既“柏林病人”之后,第二位成功治愈艾滋病的患者可能已经出现。
领导这项研究的伦敦大学学院的病毒学家Ravindra Gupta将会于3月4日-7日华盛顿州西雅图举行的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会议(CROI)上及Nature官网中介绍伦敦病人的病例。
论文将在当地时间周二在线发表在 Nature 上。
目前,团队表示还不能下结论这名患者已经完全治愈(cured ),而更倾向于使用“长期缓解”(long term remission)这种说法,但是研究小组正在密切关注他的恢复情况,或许在大约2 年的观察以后,更适合谈论“该患者已经治愈”。
图丨 Ravindra Gupta(来源:ucl)
HIV 发现约40年,仅有2例稀世奇迹
已有的外媒报道称,研究显示,这名 HIV 阳性男子三年前接受了一名对艾滋病毒具有基因耐药性(CCR5 基因突变)的捐赠者干细胞移植,之后大量检测显示,他体内已没有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连续 20 个月停用病毒抗转录药物。
Ravindra Gupta 表示,病人目前表现良好。
研究小组并没有透露这名男子的姓名,如果该男子持续未感染艾滋病毒,他将成为这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历史上第二名获得治愈的的患者。
众所周知,第一位成功治愈艾滋病的患者是大约十年前著名的“柏林病人”(Berlin Patient)——Timothy Brown。
图丨 Timothy Ray Brown(来源:equal)
Brown 出生于 1966 年,后来到德国柏林读书并一直居住在柏林,在这期间,他交往过数个男朋友。
直到 1995 年,令他震惊的是(虽然我们现在看来并不意外的是),他被“男友”感染患上了艾滋病。
按照正常的治疗,坚持服药的 Brown,能够保持与正常人相差无异的免疫力,多活个几十年不成问题。
但 2006 年,祸不单行的他又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接受化疗后的 Brown 虽然病情得到了短暂的控制,但 2007 年他的白血病再次复发,并决定进行骨髓移植。
特殊的地方在于,为他进行治疗的血液科医生做出了一个大胆尝试,寻找一位具有艾滋病抵抗力的人为他进行骨髓移植。
专家表示,目前尚不清楚 CCR5 抗性是否是唯一的关键,也不清楚移植治疗宿主疾病是否同样重要。
正如上文提到的,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都有癌症,这可能在感染艾滋病毒的细胞中发挥了作用。
接下来,Gupta 的团队计划利用这些研究结果探索潜在的新的艾滋病治疗策略。
他说:“我们需要弄清楚我们是否可以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剔除这种(CCR5)受体,通过基因疗法这是可能实现的”。
图|who数据显示,截至 2017 年底,全球共有 3690 万人感染艾滋病毒。
据估计,全世界 15-49 岁成年人中有 0.8% 携带艾滋病毒,各国和各区域之间的艾滋病毒情况仍有很大差异。
非洲区域仍然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每 25 名成年人中有近 1 人 (4.1%) 感染艾滋病毒,占全世界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近三分之二(来源:who)
1981 年,艾滋病毒在人体内被发现。
目前,人类仍正在努力寻找能够治疗 HIV 的方法。
自 1981 年 HIV 病毒首次被发现以来,艾滋病大流行已造成全球约 3500 万人死亡,目前全球仍有约 3700 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有 2100 多万人正在服用维持生命并减少病毒传播的药物,仅 2017 年 HIV 病毒新增感染人数就高达 180 万。
面对这样严峻的现实,尽管我们还未真正找到治愈 HIV 的方法,但是,拥有第一批治愈者及其中弥足珍贵的治愈信息,总能拨开一些前方的迷雾。
此次研究的论文公开发布后,我们还将第一时间带来对这篇论文的深度解读。
-End-
骨髓移植配型成功的几率本身就很低,更何况还要找到一位具有艾滋病抵抗力的捐赠者。
只能说幸运的是,Brown 遇到了一位合适的捐赠者,并进行了两次骨髓移植(中间有一次复发)。
在第二次骨髓移植后,Brown 几乎经历了一次凶险的鬼门关,但最终不仅治愈了白血病,而且骨髓移植后重建的免疫系统将他体内的 HIV 病毒几乎清除殆尽。
骨髓移植后的 Brown 一直都没有再服用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体内也没有检测出艾滋病毒。
#p#分页标题#e#研究人员也比较了第二例伦敦病人与第一例柏林病人的异同。
Gupta 博士说,这名伦敦患者在 2003 年被诊断出患有艾滋病,2012 年被诊断患有霍奇金淋巴瘤,于 2016 年 5 月接受了干细胞移植手术。
(来源:medgadget)
两位治愈者都患有艾滋以外的疾病,都需要进行干细胞移植。
Brown 得了白血病,需要进行移植手术,而这位“伦敦病人”则患有霍奇金淋巴瘤。
两人经历了移植手术,但移植手术的主要目的都是治疗患者的两种疾病,而不是 HIV。
但伦敦病人的治疗效果强于 Brown,因为他不需要第二次移植或放射治疗。
该患者于 2017 年 9 月服用抗逆转录药物,此后一直处于停药状态。
这表明,相比于 Brown,他不用进行全面的强化治疗就可以停药。
在 Brown 进行移植手术成功治愈后的几年里,研究人员曾试图治愈其他几位患者,但均以失败告终。
但 Gupta 表示,新病例表明,柏林那名患者的治愈并不是一种反常现象,两个案例也为开发基于这两名患者的移植治疗方法提供了新动力。
墨尔本大学彼得·多尔蒂感染与免疫研究所所长 Sharon Lewin 说:“当医学上只有一个病例报告时,人们总会怀疑这或许只是一个不寻常的情况。
现在出现第二份病例真的非常令人兴奋。
它确实证明了艾滋病是可能治愈的。
”
重重巧合下诞生的医学奇迹,究竟可否复制?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一种能够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逆转录病毒。
HIV 病毒一旦侵入机体细胞,将会和细胞整合在一起终生难以消除,经过数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HIV 感染者才会发展成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病人。
艾滋病患者会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而出现多种严重感染,后期常常引发恶性肿瘤,最终患者因全身衰竭而死亡。
(来源: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HIV 不可怕的地方在于,人们只要做到坚持“洁身自爱”,就几乎可以实现完全预防;但 HIV 可怕的地方在于,对于 HIV 感染者,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治愈艾滋病的特效药物,目前能够做的选择就是通过一些抗逆转录病毒的药物组合进行控制,可以使大多数 HIV 病毒携带者终生不发病,而缺点就是需要病毒携带者终生持续用药。
对于数千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来说,终生服药和不能被治愈的现实是绝望的,而全球唯二的柏林病人 Timothy Ray Brown 和伦敦病人的奇迹,是否意味着能够推而广之到所有患者身上呢?
Sharon Lewin 和其他艾滋病专家强调,这种方法不应用于数百万的艾滋病患者,其具有相当的风险和代价。
参与伦敦病人治疗的研究人员也承认,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骨髓移植不太可能成为现实的治疗选择。
目前可以使用强大的药物来控制 HIV 病毒感染,而移植是有风险的,而且有可持续多年的严重副作用。
正如美国国家感染性疾病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所长 Anthony Fauci 说,“对于那些不须进行干细胞移植的病人来说,这不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
这名伦敦男子和之前的 Brown 都接受了来自捐赠者的干细胞移植,这些捐赠者的 CCR5 基因有一对关键突变。
绝大多数 HIV 病毒正是利用这种正常基因的存在而进入患者免疫系统细胞。
(来源:sciencedirect.com)
研究表明,部分人群携带的 CCR5 突变使该基因失去活性,从而阻止艾滋病毒穿透细胞。
从父母双方都遗传了 CCR5 基因突变的人即使在剧烈接触艾滋病毒后也不会感染艾滋病毒。
而据统计只有不到 1% 的欧洲血统人群才同时具有这种基因突变。
多少血量可以感染艾滋病毒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的血液中没有任何病毒,也就是说,你不会感染艾滋病毒。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感染艾滋滋病毒呢?事实上,这与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
例如,吸毒者通常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这些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致病毒入侵。
此外,吸毒者的心理压力也很大,他们会感到焦虑,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
2021 年 12 月 1 日是第 34 个 " 世界艾滋病日 "。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确定的 2021 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为 " 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 "。
这些年来,人们对艾滋病一直存在着不少疑问或误解。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陈友鹏在此汇总了艾滋病的十大误区。
误区一:男同性恋者一定会得艾滋病同性恋并不等于艾滋病,但同性恋却与艾滋病密切相关。
男同性恋者的肛门是发生主要的性行为的器官。
与异性性行为相比,直肠弹性不及阴道,且直肠黏膜的表面是柱状上皮细胞或鳞状上皮细胞,与阴道的角化性复层鳞状上皮细胞相比较,直肠黏膜较薄,更容易破损。
在直肠破损时,精液里含有的大量 HIV 就很容易进入人体,含有 HIV 的精液达到直肠后,HIV 就会很快通过破损的黏膜处潜入血液,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寻找到淋巴细胞,进行繁殖和复制。
误区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 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在开始阶段,没有明显的症状,此时我们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后,其他病菌就会乘虚而入,这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就成为艾滋病患者了。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患者可由数月至数年,一般为 6 到 8 年。
误区三:跟艾滋病感染者共用浴池、坐便器会被传染艾滋病病毒主要是通过带有 HIV 病毒的不洁(无保护)性交,或共用针管、针头或其他边缘锐利的器具注射,以及母亲到婴儿的垂直传播(这就是说的 " 性、血液、母婴三大途径 ")而被感染。
坐便器的接触都不满足传染条件,所以不会有感染的。
即使坐便器边缘留有艾滋病病毒,但病毒离开人的体液以后很快失去传染性,而且分泌物干燥以后也没有传染性。
误区四:用沾有艾滋病患者血液的针头来扎人会传播艾滋病发生传播的风险很低,不要过度担心,菜叶说说,甚至恐慌。
因为艾滋病病毒只能在液体中存在,如果在干燥环境中,HIV 病毒 10 分钟便死亡,在 56 ℃的环境中 30 分钟灭活(即病毒不再有生理活性,失去感染、致病和繁殖能力)。
针头上的血液含量很少,而病毒量就更少。
对于这种情况,导致感染的可能性极低,即使在医院内医务人员针刺误伤,其感染的几率也只有 0.3%。
也可以马上去医院咨询,考虑是否进行暴露后预防性用药阻断 HIV 感染。
在发生 HIV 暴露后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在 2 小时内)进行预防性用药,记住最好在 24 小时内,但不超过 72 小时,连续服用 28 天。
误区五:唾液也是体液,接吻就会感染艾滋病一般礼节性的接吻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而深吻、长吻,或当唇、舌、口腔粘膜有破损或溃疡时有可能通过血液传播。
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咳嗽和打喷嚏更不会传播艾滋病。
误区六:蚊子能传染艾滋病蚊子的叮咬会传播一些疾病,比如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病,但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如疟疾只能由中华按蚊才能传播。
而蚊子的体内不适合艾滋病病毒的存活,更谈不上繁殖。
另外,有资料表明蚊虫叮咬人体后,蚊喙上所带血量里的病毒不足以导致其他人体感染 HIV 病毒,因此蚊子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
误区七:发生危险行为后可以马上做 HIV 抗体检测人体感染 HIV 病毒后有一段时间是测不到 HIV 抗体的,这段时间为窗口期,在窗口期内虽然存在 HIV 感染但无法检出抗体。
窗口期通常是 2 周至 6 月。
感染 HIV 后,体内抗体的产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初抗体水平很低,并且只有某些抗体能够检出,不足以确定最终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HIV 抗体检测的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存在 HIV 感染的可能,需要立即、第 2 周、第 1 月或 3 月、第 6 月时检测。
一般来说,第 2 至 3 月时检测结果,基本上可以确诊与排除。
在有条件的单位医院,也可以 PCR 检测 HIV 病毒载量等来帮助诊断。
误区八:若双方都是 HIV 感染者,那么进行无保护的性行为就没有风险#p#分页标题#e#HIV 感染者选择另一名 HIV 感染者作为性伴侣,这种行为称为 "serosorting"。
Serosorting 行为关于 HIV 的安全性尚未有定论,但是存在有以下的可能,供大家参考:由于 HIV 病毒具有不同的种类,serosorting 行为可能会让 HIV 感染者再被感染上另一种类型的 HIV,由于不同种类的 HIV 抗药性不同,或者某一种标准疗法对其效果不佳,这样双重感染有可能增加治疗的难度,从而对生命构成更大威胁。
误区九:HIV 病毒感染的女性所生的婴儿都会感染艾滋病病毒HIV 感染的女性可以在怀孕、分娩或母乳喂养时将病毒传染给其后代。
但是 HIV 感染的怀孕母亲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措施,显著地降低感染后代的风险。
HIV 感染的女性如果在怀孕早期接受特殊的治疗,并且在产后避免母乳喂养以及新生儿预防给药等,可将 HIV 母婴传染的概率大大降低,甚至成功阻断。
误区十:万一发生了 " 一夜情 ",而对方就是艾滋病病人,自己就肯定会感染不一定,建议马上到医院就诊,评估后马上吃药来预防(艾滋病暴露后预防)。
当然,建议您洁身自爱,不要发生不安全性行为。
艾滋病暴露后预防是指尚未感染 HIV 病毒的人群,在暴露于 HIV 高感染风险后,尽早(不超过 72 小时)进行的抗 HIV 病毒阻断的治疗,是通过主动干预降低感染的重要策略之一。
疑似暴露于艾滋病病毒后,需第一时间进行初步处理,并及时回忆暴露情况,尽快到相关机构进行咨询和评估。
首选推荐方案为替诺福韦 / 恩曲他滨(TDF/FTC)+ 多替拉韦(DTG)或拉替拉韦 ( RAL ) 等整合酶抑制剂,如果整合酶抑制剂不可及,可以使用蛋白酶抑制剂,如洛匹那韦 / 利托那韦(LPV/r)和达芦那韦 / 利托那韦(DRV/r)。
新版指南对 HIV 暴露后预防的用药方案做出了进一步更新,将长效 HIV 融合抑制剂艾可宁(通用名:艾博韦泰)组建的新疗法,作为 HIV 暴露后预防的推荐治疗方案。
?长期高血压这个地方长茧,每天刮5分钟血压奇迹般降下来
今天给大家介绍身体上一个地方,它可以反映我们不同器官的发病情况。
还有如何去保健这个地方,下面就一起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