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抟老祖”辟谷一睡百日,“三棋赢华山”,传说还是真实存在?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3-04-23 点击数:
简介:无论在历史上还是道教典籍传说中都有这样一位极富盛名的活神仙,他既是道教中的思想家、哲学家,还是道教玄学

【菜科解读】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道教典籍传说中都有这样一位极富盛名的“活神仙”,他既是道教中的思想家、哲学家,还是道教玄学“紫微斗数”和“无极图说”的创造者,“老华山派”的开山鼻祖、辟谷之术开创者……好吧,他的名讳实在太多,总之,他就是人称“睡仙”、“希夷祖师”的“陈抟老祖”。

相传“陈抟老祖”是唐末至宋初时人,古人多以“七十古来稀”,而陈抟老祖居然活到118岁,堪称当世“活神仙”。

史书《二十四史》中的《宋史》,专为“陈抟老祖”立一传,可见“陈抟老祖”史上果有其人。

但也正是由于诸多史书记载,“陈抟老祖”更是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亦真亦假,假假真真,真假难辨。

“辟谷”是一种养生奇术,“辟谷”之术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可以多日不饮不食,以“睡觉”的方式清除体内“毒邪”。

相传“辟谷”之术是由五龙所传,依“龟蛇眠蛰而不食”的玄妙道法,以达到“清毒邪,增天寿”的目的。

人间“辟谷”之术,正是由“陈抟老祖”所开创先河。

关于“陈抟老祖”的“辟谷睡功”,史料记载更是神玄绝伦。

“陈抟老祖”又是“老华山派”的创派祖师,人称“华山高卧”。

《宋史·陈抟传》有记述“常百余日不起。

”书中还多有记载趣事:一次,一个山中樵夫打柴途中发现一具“尸体”,尸身上尘土已达寸许。

樵夫好心想要安葬“尸身”,扒开土竟发现是一活人,此人正是“酣睡”未醒的“陈抟老祖”。

陈抟老祖睁眼说了句“正睡得快活,何人吵醒我。

”吓得樵夫忙覆身跪拜。

“陈抟老祖”在史书中奇人异趣颇多,堪称“活神仙”一点不为过。

相传“陈抟老祖”武当山中隐士二十年,但并非不闻凡间事。

史书中还记载有“陈抟四辞朝命”,先后拒绝了唐明宗、周世宗、宋太祖、宋太宗四位皇帝的“出世”邀请。

但也有史书记载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宋太宗赵光义“征河东”等诸多决定历史的大事件都是由“陈抟老祖”暗示所施。

因此多有后世史官评曰“不徒为高隐,而实多学多能;不徒为书生,而固有雄才大略,真人中之龙耶。

如果说“陈抟老祖”是虚化出来的人物,但至今传世经典颇多。

其中有道家典籍《先天图》、《无极图》、《易龙图序》、《正易心法》等;道家秘术《人伦风鉴》;道家内丹秘术《指玄篇》、《赤松子八戒录》、《入室还丹诗》、《阴真君还丹歌注》;更有诗文《三峰寓言》、《高阳集》、《钩潭集》等,诗词更多大600余首。

说起“陈抟老祖”更是开朝立帝的奇人,与宋太祖赵匡胤渊源颇深,这也是史书中所公认的。

据记载陈抟老祖自后唐年间便见天上“帝气”,“笑落驴背”;至此一路寻找出世“帝王”。

“陈抟老祖”在逃难饥民中见一妇人,挑着两个竹筐,筐内前后各坐着一男婴。

“陈抟老祖”便上前笑道“夫人好福气!”那妇人不解“我母子三人逃难至此,衣食无着,性命难保,何来福气?”

“陈抟老祖”故意高声对来往逃难的人群吟道“谁说当今无真主,两个皇帝一担挑”,说完转身而去。

“陈抟老祖”所指“两个皇帝一起挑”正是筐中坐的两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

此典故《二十四史》以及诸多史实典籍中都有记载。

再到后来赵匡胤落难,又饥又渴命在旦夕之时,又是“陈抟老祖”挑着一筐“仙桃”出现,解救赵匡胤于危难。

直到赵匡胤再上tYzMCQAg华山,“陈抟老祖”早见“帝王之气”日盛,于是“三棋赢华山”;赵匡胤立字为据。

#p#分页标题#e#

当日赵匡胤还不是皇帝,心中窃喜,以为“陈抟老祖”玩笑,即便立字据“输”了华山也不要紧。

哪成想,“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登基大宝,建立大宋王朝。

“陈抟老祖”拿着当年“输华山”的字据来找太祖赵匡胤,至此华山免税,“华山不缴税”这句传唱至今的名句就是由此而来。

此时也俱记载与《二十四史》中,诸多史书也多以此为根据,可见&ldqutYzMCQAgo;华山不缴税”非虚。

这就更给“陈抟老祖”披上厚厚一层神秘色彩。

陈抟老祖活了多少岁?陈抟老祖如何死的

陈抟是古时候著名华山派道士,常被人当做神仙来看待,有陈抟老祖、希夷祖师等尊号。

陈抟老祖以睡觉出名,主张以睡养生,人称“睡仙”,常常一眠数日。

陈抟生卒年以及籍贯不详,有很多种说法,到现在都没有确定。

有道教教徒说,陈抟生于咸通十二年,如果这种说法是真的,那么陈抟在端拱二年仙逝,也就是说他活了一百一十八岁。

百岁以上,别说是在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落后的古代,就是在现在也是长寿中的长寿。

所以各位爱睡懒觉的小伙伴们,要是以后再有人吐槽你们懒的话,你可以拿陈抟说事啦! 听过陈抟这个人的都知道,他是有名望的道士,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当道士之前,实际上陈抟还是文采过人的知识分子。

陈抟幼时聪慧,少时读百家之书,过而不忘,五代后唐长兴终年参加考试,可惜落第不中。

本来有大志,想要干出一番大成就的陈抟,在接连几次都不中第之后,渐渐有了“出世”思想。

五代战乱,加上交往的多是隐士高人,陈抟受他们影响,最终选择了远离红尘。

此后的二十多年间,陈抟便寄情于山水,四处游历。

根据后来陈抟自己所说,后来他遇到孙君仿、麞皮处士二人,对他说可以在武当山九室岩隐居,于是他便来到武当山,过起了隐居生活。

在武当山隐居之后,他每天不吃饭,只喝几杯小酒,服气辟谷。

在后前后,陈抟又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

此前陈抟就已经沉浸于睡梦中,到了华山之后“睡觉养生”已经渐渐形成,“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与、李琪等人交往甚密。

后周显德三年,陈抟受后召见,问飞升黄白之术。

陈抟以陛下是天子,当治理天下,怎么能寻求飞升回答。

后周世宗命为谏议大夫,陈抟不接受,又赐以“白云先生”之号,命华州刺史每月供奉。

也不知道陈抟是真有一些奇异的感知能力,还是他根据时局分析来判断。

总之相比于其他人,在还没有当上的时候,陈抟就将天下一统的希望放在赵匡胤身上。

据说当他知道赵匡胤登基之后的消息,他大笑道:“天下这回定叠也!” 之后,陈抟曾经先后两次受宋太宗召见。

赵光义命宰相询问养生之道,然陈抟以宋太宗是治世仁圣之主,不可白日飞升拒绝。

此事不仅没有惹怒宋太宗,反而使宋太宗对他更加看重。

后来下诏赐以“希夷先生”的尊号。

“希夷先生”的称号来自《》,“希指视而不见,夷指”。

不久之后放还归山,命有司增葺华山云台观。

宋太宗召见陈抟的时候,他已经是年近百岁之人。

回归华山之后,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去世,死在莲花峰下张超谷中,是古时候有名的长寿之人。

在宋太宗召见之时,他曾言:“数行丹诏,徒叫彩凤衔来,一片野心,已被白云留住。

咏嘲风月之清,笑傲烟霞之表,遂性所乐,意得何言?”可以看出,陈抟早就看破红尘,求得心中自在了。

随机文章浣碧多恨甄嬛?甘露寺脱口叫她「小姐」 暗示甄嬛要偷人了“雕虫小技”的成语是怎么来的?“雕”的是什么虫?墨菲定律和吸引力法则,怎么对付墨菲定律(调整心态/需内心强大)现代懒人翻身的懒蚂蚁效应,懒于杂物勤于思考(未来管理人才)石头鱼有毒为什么能吃,让人致命的毒在哪里/怎么祛除

陈桥兵变的策划者是哪位?真的是陈抟老祖吗

我们来看看史料中的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记载,据《闻见录》载,陈抟曾经骑着白骡,率领着数百名浮浪少年,前呼后拥欲入汴梁城,途中忽然有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说赵匤胤已经登基作了天子。

陈抟大笑着翻身下骡,说“赵点检作官家,天下自此已定。

”陈抟自此完成了华丽大转身,入华山为道士,修葺了唐时所建云台观,为自己的修身养性之地,此后屡召不止。

作为得道高人,世外方家,陈抟为何要率领数百名道徒浩浩荡荡的往汴梁城开拔?为何不是打枪的不要,一个人悄悄的进村呢?联想到后周末天下动荡,谣言四起的真实场景,陈抟作为道家领袖,与天下分一杯羹的事实昭然若揭。

可惜他动手迟了,或者说他经过缜密的分析和实力对比,发现自己毫无胜算,选择性放弃了,当然更有可能的是他与赵匤胤达成了某种协议,悄悄的隐退了。

民间传说,陈抟与赵匤胤在华山之巅以三盘棋赌天下,结果赵匤胤三盘皆输,将华山输给了陈抟,是否隐隐暗喻着某种权力的博弈和达成了某种妥协呢?显然这种传说并非空穴来风。

陈抟一直与官家即历朝历代的皇帝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他自身所具有的巨大能量是统治者所不能忽视的,这是种什么力量呢?超自然的能力?或者民间因普遍无知赠予他的光环?你只要知道他能让善男信女一呼百应就足够了。

据说曾经封陈抟为“清虚居士”,并赠他三名容颜绝佳的宫女,可惜陈抟六根已净,不解风情,献诗谢过,“雪为肌体玉为腮,深谢君王送到来。

处士不知巫峡梦,虚劳云雨下阳台。

”考虑到陈抟不至于活一百多岁,极有可能此为他的师祖或者另一位得道高人。

北宋建立后,本应做为化为之人的陈抟却一直与最高统治者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他与宋太祖、关系一直处得很好,宋人笔记多有披露。

宋太祖此前屡召不至,于是特做手诏,派使者无论如何要说服陈抟出来做官,或者传授养生之术。

陈抟对使者说“创业之君,当尊崇体貌,以示天下,我乃山野废人,入见天子,若下辞,则违吾性;若不下辞,则亵其体。

是以不敢奉诏。

”并在诏书后附奏道“九重天诏,休教丹凤衔来,一片野心,已被白云留住。

”使者回报太祖后,太祖。

我总觉得事情可能不像读者朋友们想像的那样简单,太祖真是诚心诚意的邀请陈抟出山吗?陈抟会不会是当年陈桥兵变的参与者或者知情人呢?可惜史料不详。

陈抟与赵匤胤的相识依旧是传说,据说赵老大的老爸赵弘殷曾在后周任低级军官,有一次他母亲即后来的杜逃难挑着担子,担子里一左一右俩孩子就是赵匤胤和,陈抟曾经准确预言此二子大富大贵。

不管陈赵二人是怎么认识的,至少赵匤胤久蓄大志,留心天下英雄豪杰是错不了的,那么他就一定不会放过成名已久的陈抟,相识相知以至混得厮熟,甚至可能征求过陈抟对于政局的看法,以及隐约吐露过内心的真实想法,否则陈抟不会眼见赵匤胤政变成功而大呼“天下已定。

”你真以为陈抟是真人转世,能够未卜先知? 所以赵匤胤屡召陈抟出山更有可能是试探,而陈抟坚不出山一再表明心志,更多的是让赵官家放心,我既不会坏你的事,也不会让徒子徒孙搞阴谋诡计与你作对,两人心照不宣而已。

宋太祖死后,赵光义上台,仍旧死乞白赖宣召陈抟,陈抟这回出山了,穿着簇新的羽衣在延英殿见驾,太宗问其治国方略,陈抟言“远近轻重”,太宗不解其意,陈抟解释道“远招贤士,近避奸佞,轻瑶薄赋,重赏三军。

”太宗深以为然,打算封陈抟为谏议大夫,陈抟以无为修道为念,坚辞不就。

于是太宗亲赐其为“希夷先生”,放归。

随机文章诸葛亮为何一定要杀魏延?因为反骨吗 真相只有「4个字」学心理学的女人很可怕,心理学女人非常聪明/读懂你所有小心思揭秘能让人长高的神秘小岛,外来游客纷纷长高几厘米(神秘矿石水)揭秘2018年星象吓人视频图片,谣传2018年将迎来世界末日宇宙中的物质从何而来,来源于宇宙起点大爆炸/能量演化为物质

加入收藏
               

“陈抟老祖”辟谷一睡百日,“三棋赢华山”,传说还是真实存在?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