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探测器近距离拍摄的龙宫表面,难以置信,这是真实的小行星!

【菜科解读】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得出,我们的太阳系诞生于50亿年前,当时太阳系还是一片星云,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个巨大气体云团崩溃是由于它附近的超新星爆炸所引起的,这导致了星云的减少,当星云崩溃时,其热量会增加,尘埃颗粒蒸发,最终导致云团在其中心受到了压缩,当星云崩塌时,一个大的碎片和它分离,并形成了一个太阳系,在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占到了太阳系总质量的百分之99.86,剩下的八大行星和其它物质占到了太阳系总质量的百分之0.14,从占比上我们就能够看出太阳的质量非常大,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得出,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是有引力的,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引力就越大,强大的引力能够将八大行星全部吸引过来,而八大行星为了不被太阳吞噬,于是它们只能够不停的自转和公转。
自转和公转能够产生离心力,离心力和引力相互抵消,所以八大行星能够稳定的围绕太阳转动,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当中,目前只有地球这颗行星诞生了生命,人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得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由简单生物进化而来的,由最初的单细胞生物进化为多细胞生物,由多细胞生物进化为海洋生物,由海洋生物进化为两栖生物,由两栖生物进化为陆地生物,人类就是由陆地生物猿类进化而来的,人类和其它生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诞生了智慧,依靠智慧,人类在短短几千年的时间内,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这说明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人类从走出地球之后,就一直都在探索太阳系的奥秘,在太阳系中除了恒星、行星之外,还有很多彗星和小行星,在太阳系中一共有三个小行星地带,分别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柯伊伯带、奥尔特星云,其中奥尔特星云的直径达到了2光年,里面包含了无数颗小行星和彗星,小行星对于地球生命来说,威胁很大,曾经在6500万年前,有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导致地球上百分之90的生物都灭亡了,当时地球上的霸主是恐龙,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1.6亿年,如果不是小行星的撞击,可能恐龙到现在还活着,一直以来,科学家都在研究小行星的奥秘,由于小行星距离我们非常遥远,所以科学家一般都是利用天文望远镜来观测的。
为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小行星,科学家们也做了很多努力,之前日本发射了隼鸟2号探测器,这是一个小行星样本采集探测器,它的任务不仅仅是对龙宫近距离探测,还要从龙宫表面采集样本回到地球,隼鸟2号探测器是在2014年12月升空,并于2018年6月到达龙宫附近,在探测一年左右的时间之后,2019年7月它在龙宫表面采集了样本,2019年11月离开小行星,于2020年12月5日将采集的样本返回地球,供科学家研究,日本的隼鸟2号探测器表明了日本的航天科技非常强大,毕竟登陆小行星要比登录行星还要困难,小行星的直径并不是很大,而且它们还在快速的移动,能够准确的登陆在小行星上面,需要非常精准的路线。
在2019年的4月,隼鸟2号探测器在龙宫表面发射了两枚金属弹,金属弹在小行星上面造成了直径10米的撞击坑,然后探测器将这些撞击的物质收集起来,最终带回了地球,龙宫小行星的直径大约是900米,形状为菱形,它是于1999年5月10日被发现的,当时科学家将它编号为1999JU3,在2015年9月28日正式命名为龙宫,龙宫以16个月的周期在距离太阳0.96-1.41AU的轨道处围绕太阳公转,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达到了1AU,大约是1.5亿公里,所以龙宫的轨道和地球轨道存在交叉,和地球最小的轨道距离大约是95443.4公里,相当于0.23个地月距离。
为什么科学家要探测这颗小行星呢?因为科学家认为,这颗小行星对地球存在一定的威胁。
除此之外,科学家在龙宫小行星上面发现了含嘧啶和维生素B3的材料样本,这是形成RNA和维生素B3的基本构件之一,维生素B3是陆地生命代谢的重要辅助因子,该发现表明核酸碱基如尿嘧啶等有地外起源,通过富含碳的陨石送到地球上,科学家认为,这些分子可能使得地球上出现最早的生命,一直以来,科学家都在寻找生命起源的奥秘,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得出的,地球上的生命可能来自于彗星和小行星,科学家推测,在太阳系早期的时候,大量的彗星和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将水资源留在了地球上,并且还将生命诞生的基本元素留在了地球上,科学家在彗星上面发现了甘氨酸,这是构成生命的主要元素。
#p#分页标题#e#通过科学家对彗星和小行星的研究,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外太空,这次隼鸟2号探测器让人类对小行星有了新的认知,根据隼鸟2号探测器拍摄的龙宫表面照片我们能够看出,上面大约存在4400块大于5米的巨石,从外表它看上去像是一个由岩石垒起来的小行星,在2019年隼鸟2号探测器将它带回地球后,隼鸟2号探测器并没有停止工作,目前它正在朝着下一个目标前进,除了日本的隼鸟2号探测器之外,科学家还发射了罗塞塔探测器,它是目前人类发射的最成功的彗星探测器,在2004年3月,罗塞塔发射后,经过10年的时间,它终于进入了67P彗星轨道,随后对这颗彗星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观测。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这颗彗星是太阳系中非常古老的彗星,上面保留了太阳系诞生初期的物质,不过这颗彗星的大小只有1.2公里宽,所以想要登陆这颗彗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67P彗星的运行速度非常快,达到了每小时13万公里,是音速的108倍,即便是罗塞塔号上面安装了推进器,也无法追上这颗彗星,不过罗塞塔号探测器利用了引力弹弓效应,这种办法之前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也曾经用过,在2005年的时候,罗塞塔利用地球引力加速,在2007年飞到火星,在2010年的时候,罗塞塔飞跃了一颗名为21Lutetia的小行星,这是一颗直径100公里的巨大小行星,也是人类历史上距离小行星最近的一次观测。
在2014年的时候,罗塞塔终于到达67P彗星身边,根据观测,科学家发现这是一颗双星结构的彗星,早期可能是两颗彗星撞击在一起形成的,这颗彗星的表面非常复杂,到处都是悬崖和峭壁,和之前拍摄的小行星相比,差别非常大,罗塞塔对67P彗星进行了长达2年的观测,最终在2016年9月30日撞击到了彗星上面,结束了自己的生涯,通过探测器的观测,科学家对彗星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在罗塞塔没有到达彗星之前,科学家一直都是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进行观测的。
不过望远镜只能够看到小行星的大概位置和轮廓,看不到上面的具体情况,在罗塞塔探测器抵达67P彗星之后,科学家才看到了它的真面目。
科学家发现这颗彗星上面存在有机材料和无定形碳构成的颗粒,简单来说就是所有的彗星表面融化的富碳粉尘微观颗粒阻止了它表面变红,然后使得彗发变得更红,通过近距离的观测,科学家还在彗星上面发现了金属物质,这些金属物质可能是超新星爆炸导致的,罗塞塔探测器除了观测了这颗彗星之外,还观测了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这颗彗星和地球一样能够自转,只不过它的周期是地球的一半,从外观上来看,它的表面非常崎岖,上面并没有特殊的物质和水资源,这说明并不是所有的彗星都含有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对彗星和小行星的研究,科学家能够对太阳系诞生初期有更多的了解。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会产生一个疑问,就是彗星和小行星是如何形成的?在太阳系中,人类目前已经发现了超过127万颗小行星,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科学家预测太阳系小行星的数量高达数百万颗,不过它们的质量都非常小,一共加起来也没有月球质量大,小行星到底是如何形成的?现在科学家还在积极的研究当中,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太阳系中大部分的小行星都可能来自于一颗神秘的行星碎片,这颗行星因为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在太阳系早期的时候,因为一次剧烈的碰撞而被撞击成无数的碎片,形成了无数小行星漂浮在宇宙中,不过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虽然小行星的数量高达几百万颗,但是它们的质量加起来只能够形成一个直径1500公里的星球。
所以它们不应该是行星撞击遗留下来的,这些小行星和彗星可能是太阳系形成之初的物质残留,恒星和行星将太阳系中大量的物质全部吸收起来,剩下的小物质就变成了小行星和彗星,虽然这些只是科学家的猜测,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目前科学家也在积极的研究小行星和彗星的奥秘,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着一颗黄金小行星,这颗小行星的编号为16号,科学家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灵神星,这颗小行星的直径很大,大约有300千米,最让科学家感到兴奋的是,这颗小行星是由黄金形成的,不少科学家认为,这颗小行星可能是一颗残存的行星内核。
在太阳系诞生初期,大量的行星和小行星开始形成,由于刚开始太阳系并不稳定,所以行星撞击的情况经常发生。
#p#分页标题#e#这颗小行星可能就是行星撞击之后留下的内核,一般来说行星的内核都是液态金属,但是当行星失去外壳之后,内部的温度开始流失,液态的金属就会变成固态,这颗小行星的价值非常高,曾经在2017年的时候,美国航天局就宣布灵神星探测计划,不过想要将这颗小行星带回地球还是非常困难的,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这颗小行星上面含有5亿亿吨铁,5000万亿吨镍,还有很多其它的金属物质,它的价值至少在10000万亿美元,它的含金量达到了1000亿吨以上,所以很多科学家都希望能够将这颗小行星带回地球,这对人类科技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不过目前人类的科技无法做到这一点,主要是因为它处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距离地球比较遥远。
而且这颗小行星的质量也很大,目前人类的飞船无法将这么重的物体带回来,所以人类还需要继续努力才行,在宇宙中,有很多千奇百怪的天体,有黄金行星,有钻石行星等等,我们的地球只是一颗岩石行星,不过地球这颗行星和其它行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地球诞生了生命,生命的出现让地球这颗行星变得光彩夺目,虽然现在人类还无法飞出太阳系,但是人类的科技一直都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小编认为,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未来如果人类的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说不定我们能够飞出太阳系,并且能够将这些小行星利用起来,小编希望人类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能够在宇宙中长久的发展下去,对此, 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外星人正监视英美等六个国家?探测器竟是UFO
2007年,法国政府作出了有关决策,向公众提供过去、现在和未来可获得的不明飞行物文件。
最早发现的小行星人类第一个发现的小行星是什么
科学家在发现琥珀中存在的两种大约在9900万年前白垩纪中期,恐龙还在地球上的时候的蟑螂。
所有其他穴居动物都起源于现在的新生代,始于6600万年前,当时包括恐龙在内的四分之三的动植物品种在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后灭绝。
这些标本最初是在缅甸胡卡旺谷一个矿山的琥珀矿床中发现的,110吨标本被提供给研究人员进行分析。
琥珀来自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遗址之一,它的年代已经为人所知。
琥珀可以追溯到9880万年前,树木渗出树脂,将毫无戒心的蟑螂困在琥珀中。
研究人员用显微镜照片分析了标本,以确定古代琥珀中的节肢动物外观和解剖特征。
这是一个新的属和新的物种,完整的鉴定和描述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毫无疑问,它们是已知的最早的穴居动物。
今天仍然能看到这两个蟑螂品种的近亲。
它们在洞穴中的生活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们失去了颜色,翅膀和眼睛退化,感知触角延长,减少了被动防御的腿棘。
但是如果它们是穴居动物,怎么会被困在树脂里呢?有可能是,树木直接生长在洞穴入口处,或者树脂是从根中渗出来的。
然而,今天生活的所有洞穴动物都有晚新生代的起源,这意味着所有其他中生代起源的洞穴动物都灭绝了。
这是一个无法解释的谜,尤其是洞穴环境应该保护生物免受极端环境波动的影响,这种波动经常导致野外物种灭绝。
虽然还不确定这些新的蟑螂品种是否在导致恐龙灭绝的大规模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毕竟后来缅甸地区仍然存在洞穴环境。
可能这些品种的蟑螂从未灭绝。
不能完全排除它们今天仍然存在的可能性。
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已知的,也不是所有现存的动物都被人类发现记录过。
一、什么是特洛伊小行星?优质答案1:一群小行星与木星共轨,分别位于木星轨道前方(L4)60和后方(L5)60的位置上,并与木星一起绕太阳运行,这一群行星被称为"特洛伊小行星"。
在每天的新闻中,我们都会听到或者看到有人发现几百万光年外的某某行星,如果不是行星,那么它就是一颗几十年后会飞过地球的小行星。
像这样的新闻报导,已经习以为常了。
但在1906年2月,马克斯·沃尔夫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小行星带外的小行星,这是天文界的重大新闻。
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遗留下来的小岩石行星。
我们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区域发现了这些小行星。
然而,马克斯·沃尔夫发现了这个区域以外的小行星。
他发现的小行星在木星的轨道上以特定位置绕着太阳运行。
这些小行星现在被称为"特洛伊小行星"。
特洛伊小行星的位置特洛伊小行星位于其轨道上一个较大的天体前方大约 60 或 后方大约60。
这两个点,连同另外三个点,被称为拉格朗日点。
在拉格朗日点,两个较大的天体(太阳和行星或卫星)的引力等于第三个较小天体(小行星)的向心力。
这种力平衡将较小的天体固定在两个位置之一。
即使第三个较小的天体因为某种扰动而被踢出行星的轨道,两个较大的天体的引力也会把它带回拉格朗日点。
在 L4 或 L5 以外的任何其他位置,较小的物体将会沿着自己的独立路径离开。
图注:五个拉格朗日点莱昂哈德·欧拉确定了L1、L2和L3点位于穿过两个大物体中心的线上。
然而,这些点是不稳定的,没有天体可以在那里停留很长时间。
法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约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发现了另外两个拉格朗日点:L4和L5。
这些点与两个大的物体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拉格朗日在试图解决三体问题时偶尔发现了这些点。
这个问题涉及到在相互引力的影响下确定三体的运动路径。
这个问题仍未解决,但在他获奖的论文《Académie des Sciences of Paris》中,拉格朗日预言木星轨道存在稳定点。
1772年,拉格朗日说,任何在L4和L5点天体将仍然被困在那里。
他还预测,将来在这些地点确实可以找到天体。
一个多世纪后,当我们的望远镜变得强大到足以扫描外行星时,马克斯·沃尔夫发现特洛伊小行星,证明了拉格朗日的预测是真实的!图注:拉格朗日逝世后,马克斯·沃尔夫发现特洛伊小行星。
特洛伊小行星"特洛伊小行星"一词主要用于木星L4和L5位置的小行星。
然而,最近,在其他行星的L4和L5点也发现了小行星。
因此,"特洛伊"一词变得更加普遍,而"特洛伊小行星"仍用于指木星的特洛伊小行星。
其他行星的L4或L5的小行星被称为"行星名称"+"特洛伊"(例如,火星特洛伊或土星特洛伊)。
图注:地球唯一的特洛伊木马小行星位于 L4 位置,命名为 2010 TK7。
#p#分页标题#e#木星拥有发现最多的特洛伊小行星(截至2014年超过6,000个),其次是海王星的22个特洛伊小行星和9个火星特洛伊木马。
天王星有两个,我们在2010年在地球的L4发现了一颗特洛伊小行星。
土星本身没有任何特洛伊木马,但土星的两颗卫星在其轨道上有特洛伊。
回到木星后,两个特洛伊小行星群也分配了具体的名字。
在木星前方的星团称为"希腊阵营",而在木星后方的小行星群则命名为"特洛伊阵营"。
这些名字取自希腊神话的特洛伊战争。
在结构性的方面,大多数特洛伊小行星都是D型小行星。
这些类型的小行星具有非常低的反照率(与它所反射的光量相比,反射的光量),使它们相当难以发现。
它们被认为主要由硅酸盐和碳组成,而其内部可能含有冰。
特洛伊小行星在围绕木星的相当复杂的轨道上旋转。
虽然大多数特洛伊都沿着小波轨道运行,但模拟显示,一些小行星可能在拉格朗日点周围以马蹄形轨道路径运行。
此外,没有人真正知道这些小行星从何而来。
有一种理论认为,特洛伊和木星是在太阳系的同一区域形成,在它们形成过程中,特洛伊可能进入木星的轨道。
另一种理论认为,特洛伊在四大行星向外运动时可能与木星一起被拖走。
除此之外,我们对特洛伊小行星知之甚少,但这一切可能即将改变。
最后一句话作为探索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宇航局于2017年宣布Lucy太空任务,这是探索和研究特洛伊的第一个太空任务。
这项任务以人类骨骼化石命名,该化石帮助科学家揭开了人类进化的许多重大谜团。
与此类似,美国宇航局相信Lucy太空任务将帮助我们揭开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奥秘。
Lucy太空计划探测器定于2021年10月开始发射飞行。
图注:Lucy太空计划探测器定于2021年10月开始发射执行探测木星 L4 的小行星。
从对主小行星带的一颗小行星进行短暂访问开始,Lucy 将在 2027 年到达木星 L4 的小行星。
Lucy将调查5颗来自“希腊阵营”的小行星,然后返回地球大气层。
然后,在地球引力的推动下,Lucy将前往木星L5的一颗小行星。
整个任务将用12年时间结束,将覆盖7个不同的小行星。
图注:Lucy运行轨迹。
在这12年中,Lucy将帮助我们回答有关太阳系的历史和形成,四个外行星形成后的运动,特洛伊小行星的组成,甚至可能是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的问题!优质答案2:所谓特洛伊小小行星是指一群与木星共用轨道的小行星,这些小行星在木星轨道上一前一后的不离不弃的跟着木星一道运行。
这些小行星的位置恰好在太阳与木星的拉格朗日点L4和L5的位置。
何谓拉格朗日点?其实就是行星与太阳引力的平衡点,又称平动点,是天体力学中限制性三体问题的5个特解。
在太阳系,每颗行星都会与太阳之间形成这样一个引力平衡点,这种点会有5个,分别定名为L1、L2、L3、L4、L5。
在这些点上,一些小的天体或者人造物体能够保持基本静止状态,其中有两个点是最稳定的。
特洛伊小行星就是在木星L4、L5拉格朗日点上,一前一后像护卫一样随着木星一同围绕着太阳公转。
其实在火星与木星轨道的中间,有一个主小行星带,这里是小行星的密集区域,估计有50万颗之多,现在已经被发现并被编号的小行星有120437颗。
这些主小行星带小行星除了受太阳引力控制,也受着木星引力影响,由于木星距离更近,事实上,受木星的引力影响更大。
那么除了这些小行星带的小行星,为什么还会有一群特洛伊小行星呢?它们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传统的理论认为,特洛伊小行星是由木星诞生时附近的星子形成的,随着木星的成长而被其引力俘获。
也有人认为这些小行星可能在更远的地方形成,由于木星引力搅乱了这些小行星本来的运行状态,渐渐被带到了大致相同的公转轨道。
而在拉格朗日点,是最稳定的避风港,这些弱势小天体安家在这里,当然最安全稳定了。
但这些机制都还在探讨中,并没有完全弄清楚。
现在已经发现的特洛伊小行星已经有两千多颗,其中木星拉格朗日点L4和L5点上各有一千多颗。
而且现在发现特洛伊小行星并木星的专利,在火星、海王星、甚至地球都发现了特洛伊小行星的踪迹。
海王星轨道上发现了6颗,火星轨道发现了4颗,地球轨道上发现了一颗。
土星也发现了两组卫星具有特洛伊小行星轨道性质,因此被认为是特洛伊卫星。
它们是土卫十三、土卫三、土卫十四,以及土卫十二、土卫四、土卫三十。
第二个发现是,Bennu会向外喷射粒子状物质。
由于该小行星是一个岩石质天体,它为何会向外喷射物质,目前不得而知,不过,科学家发现,只有当Bennu的规定距离太阳比较近的时候,才会向外喷射物质,因此,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彗星靠近太阳时挥发冰状物质有一定的相似性。
科学家已经观测到至少11次喷射事件,OSIRIS-REx探测器也喷射到了一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