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看这一篇就够了!

产品经理需要拥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写作能力,每每要问该如何提升这些能力时,估计就会有人推荐你看《金字塔原理》,这本书主要帮我们解决两大问题:思维混乱、逻辑不清,通过学习金字塔原理,加以练习,你可以做到想清楚、说明白。
今天我刚好看完了芭芭拉
【菜科解读】
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BAT实战派产品总监手把手系统带你学产品、学运营。
产品经理需要拥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写作能力,每每要问该如何提升这些能力时,估计就会有人推荐你看《金字塔原理》,这本书主要帮我们解决两大问题:思维混乱、逻辑不清,通过学习金字塔原理,加以练习,你可以做到想清楚、说明白。
今天我刚好看完了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和王烁的《有效写作13篇》,就把两本书的内容结合起来,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话语说明金字塔原理如何帮助提升我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务必做到逻辑清晰。
接下来详细看看金字塔原理的内容和如何方法。
1. 金字塔原理是什么?简单点说,金字塔原理就是要先表明中心思想,再说论点、论据,然后层层延伸,状如金字塔。
如下图:
听着你会不会觉得有点像《道德经》里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 如何构建金字塔结构?文章的条理清晰,才能让看文章的人一眼明白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我简单解释下上图。
先看写作要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
一篇文章必定只有一个中心思想。任何一个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
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个范围。
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
逻辑顺序常见的有:时间顺序(也可以是步骤,如:第一、第二、第三...)、结构顺序(如:北京、上海、厦门...)、重要性顺序(如:最重要、次重要...)。
我们工作中常写各种汇报类文档,基本是以开头、正文、结尾的模式在写。
这里的开头,即序言,要表达清楚并吸引读者注意,有三个要素:
情境(Situation):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冲突(Complication):中间发生了什么事疑问(Question):读者产生了什么疑惑正文部分是对读者产生的疑惑进行回答(Answer),综合起来形成写作的四要素:SCQA。
在正文部分,一般会用到两种逻辑推理: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1)演绎推理通常由大前提+小前提,推导出结论:
比如:
熊猫喜欢吃竹子——》团团是只熊猫——》团团喜欢吃竹子。
(2)归纳推理通常由若干个具有相似性的事件推导出一个概括思想。
比如:
小明不会做需求分析;小明不会画线框;小明不会写需求文档;小明不能与人良好的沟通。归纳后推导出:小明不能胜任产品经理一职。
套用上面的介绍组织一份结构完整的项目进度小结时,如下:
开头部分:
S:我们一直在进行A项目开发。
C:目前我们已经完成20%,碰到了什么问题。
Q: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领导产生了疑问)
正文部分:
A:需要回答领导产生的疑问。
个人建议利用归纳法,先说明结果,然后逐点展开具体步骤。
因为领导的时间都是宝贵的,尊重别人,首先我们先学会尊重别人的时间。
如果通过演绎方法,先呼呼啦啦写了一大堆,可能领导在看的过程中已经走神了,不一定有耐心看到最后。
不过,具体也需依人依情况而定。
《有效写作13篇》中我提炼几点同样对写作有用的内容分享给你:
尽量少用隐喻或其他不常见的修辞手法、术语或外来词等,这些读起来有时比较费力。直白点,就是不要为了装逼而装逼,把一件原本简单的事情故意复杂化。
能一个字说清楚的就不要用两个字,文章尽量简洁、精炼。
能用主动语态,绝不使用被动语态,主动语态更易理解,被动语态经常少了主语,容易产生歧义。
切勿使用粗俗语言。
这里主要针对工作中的文档写作,如果满篇的TMD、NND之类的,估计哪个领导看了心里都不舒服吧。
3. 构建金字塔
最后,说说构建金字塔结构的方法。
自上而下法:先抛结论,然后列出几点来支持自己的结论,再层层详细展开。
当自己心中对问题已有思路,就差清晰的表达出来时,适合用自上而下法。
#p#分页标题#e#比如,写年终总结时,基本知道自己要写的主题是什么,平时的成绩、遇到的问题、下一年的规划等也有个大概构思,此时,就可以采用自上而下法构建金字塔结构,条理清晰的表明自己的想法。
当自己心中,对于想要表达的内容,思绪还比较混乱时适合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来构建金字塔。
即:先归类分组,然后概括每组思想,最后提炼主题,完善整个思考过程。
如果要成文,建议思考时可以自下而上,文章还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写出来,比较直截了当,易于理解。
4. 本文结构分析:既然学到了金字塔原理,就要学以致用。
本篇文章,开篇序言中,我表明了:
情境:产品经理的工作要求胜任者需要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冲突:通过学习金字塔原理可以提升自己的逻辑能力。
疑问:没时间看完整本书,如何可以快速了解金字塔原理的内容和运用呢?正先解释金字塔原理是什么,让读者了解其含义,然后再说明如何构建金字塔结构并运用到工作中。
整篇文章,先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构建金字塔结构;然后采用归纳推理的方式,先抛结论,再步步道来;最后在第二点构建金字塔结构时,横向采用时间顺序来说明先做哪一步后做哪一步,完成了整篇文章的写作。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使用金字塔结构尽量逻辑清晰的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文章分享给你,后续工作中一步步再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
我一直坚信:最快的成长方法,就是帮助别人成长。
只有当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工作中,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才是真正的赚到。
金字塔结构,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掌握,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刻意地练习,才能发挥更强大的威力。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三星堆未解之谜:本世纪是否能揭秘?
距今已有3000~5000年历史,是至今发现最大,历史最久远的古蜀文化遗址。
被称为"世界最伟大发现之一""世界第九大奇迹"。
所出土很多青铜文物,包括"黄金仗"堪称稀世珍宝,前所未见。
更重要的是,它颠覆了我们曾经很多认知。
从1929年发现到1934年正式开始挖掘,已挖掘了80多年,又进行不下去了,又是为何? 三星堆难解之谜太多,尤其是所出土青铜器和一些根本无法识别器物,更为这座遗址增加了神秘气氛。
出四川广汉约三四公里,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
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
1986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未解之谜一:文明起源何方 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
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人倒像是“老外”。
四川省文物考古所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三星堆人有可能来自其他大陆,三星堆文明可能是“杂交文明”。
未解之谜二:消失的古都 古蜀国的繁荣持续了1500多年,然后又像它的出现一样突然地消失了。
历史再一次衔接上时,中间已多了2000多年的神秘空白。
关于古蜀国的灭亡,人们假想了种种原因,但都因证据不足始终停留在假设上——— 水患说。
三星堆遗址北临鸭子河,马牧河从城中穿过,因此有学者认为是洪水肆虐的结果。
但考古学家并未在遗址中发现洪水留下的沉积层。
战争说。
遗址中发现的器具大多被事先破坏或烧焦,似乎也应证了这一解释。
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些器具的年代相差数百年。
迁徙说。
这种说法无需太多考证,但它实际上仍没有回答根本问题:人们为什么要迁徙? 成都平原物产丰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用灾难说解释似乎难以自圆其说。
那么,古蜀国消失在历史长河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未解之谜三:神秘的器具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基本上没有生活用品,绝大多数是祭祀用品。
表明古蜀国的原始宗教体系已比较完整。
这些祭祀用品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特别是青铜雕像、金杖等,与世界上著名的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张继忠认为,大量带有不同地域特征的祭祀用品表明,三星堆曾是世界朝圣中心。
三星堆博物馆里展出的文物,是长达70年考古发掘的成果。
现在正紧张进行的发掘工作是第13次大规模发掘。
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告诉记者,本次发掘集中在古城中心位置,将极有可能发现古蜀国的宫殿。
目前,已发掘出了涉及数十个朝代的碎陶片。
12月17日,中央电视台将现场直播发掘工作,考古学家们笑着说:“17日,17日就都知道了。
”未解之谜五:何时能揭密 三星堆的发现,打破了中原文明本土化理论,而我们所认知的文化传承体系,也很有可能要被推倒重建 三星堆青铜器,不仅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也牵扯到一个文化起源问题。
中国文化起源,有可能来自西亚。
所出土青铜器,城市遗迹和祭祀礼仪建筑,是其他文明遗迹无法比拟的,也很难找到相似文明,完全是以个独立的文明方式存在。
特别是青铜器冶炼技术,比我国其它遗址所出土青铜器高出很多。
虽然,现代文明依然解释不出,三星堆人怎样突然出现又凭空消失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与玛雅或埃及文明有着不解之缘。
量子意识被禁止?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吗
尽管是经验主义的,但量子意识像理想主义一样,认为量子力学不能解释意识的存在,而量子意识不能通过概念来处理世界,这意味着灵魂的存在是确定的,即不死不灭的俗话被禁止。
量子意识是什么意思本来简单的来说,菜叶网,量子意识就是将意识解释成量子形态,在科学中最令人头疼的就是量子力学,因为科学家至今还不能完全的解释其中的一些现象,比如波函数塌缩,重要都是因为这些量子现象无法将主观和客观严格的分开。
但是意识却能解释这一切,比如量子力学中的量子测量,就与意识十分类似,量子测量中将测量信息反馈给量子系统时,会恢复非测量状态,这就好像量子自己的一种反省,就像谁也不承认是外部环境影响了念头,都主观的认为是自己起的这一念头。
量子意识为何被禁止有不少人认为量子意识是伪科学,因为量子意识就像唯心主义的一种禅学,我们每天感受到的生活,都是被概念统治的,比如我们看到一朵玫瑰,就会直接的感受到它的香,美和红,而香,美和红都是概念层面的,所以按理来说我们感受不到开花的感觉,但是实际上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这时就是一种没有概念的意识在支配我们。
就好像量子测量中电子的位置就在那儿,但是电子却是自由的,所以我们的测量造成了客观存在,所以这种不通过概念和世界打交道的意识,就是量子意识。
这就意味着人死可能意识不灭,所以说量子力学太可怕了,而正是由于量子意识的这种玄学概念,让它无法在科学中被解释且细思极恐,所以这可能也就是量子意识为何被禁止。
量子意识是伪科学吗量子意识确实被明确的说明,不属于科学范畴,虽然量子意识不具有可验证性,但是却具有可体验性。
量子意识假说虽然一直是科学到不了的地方,但是却能很好的解释部分量子力学现象。
量子意识认为大脑中存在海量的处于量子纠缠的电子,而意识正是从这些电子的波函数周期性塌缩中产生的。
而波函数的塌缩会导致不确定变为确定,也就是说意识能改变客观世界,这一点在解释大脑功能方面占据着主要的地位,这也印了开头的那句“科学的尽头是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