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从何而来未解的谜团

可见,海水是地球水的
【菜科解读】
可见,海水是地球水的主体。
那么,海水是从哪里来的?海水中为什么含有盐?今后海水是否会越来越咸? 起初,科学家们坚信,海水是地球固有的。
它们开始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贮存在矿物和岩石之中。
以后,随着地球的不断演化,它们便从矿物、岩石中释放海水从何而来自2000 多年来,阿特兰提斯的传说一直吸引着西方世界。
相传那是一个富裕的岛国,居民生活优越,后来在一夜间被海浪淹没。
由于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记述了阿特兰提斯的兴衰,导致后人出版了约2000 本与此有关的着作,还有许多人耗费了不知多少时间进行调查研究。
但尚无证据证明阿失落的大洲之谜出来,成为海水的来源。
然而,一些科学家却有不同看法。
他们认为,这些“初生水”就是从地面渗入的。
近代兴起的天体地质研究表明,在地球的近邻中,无论是距太阳最近的金星、水星,还是距太阳更远一些的火星,都是贫水的,惟有地球得天独厚,拥有如此大量的水。
所有这些,都让科学家倍感奇怪,纷纷探讨地球水的真正来源。
其实,所有这些观点还都是猜测,离真正揭开地球水源之谜的日子还很遥远。
海水从何而来呢?当时构成地球的各种物质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气体,它们与岩石松散地结合在一起。
由于地球重力的作用,这些岩石越来越紧密地重叠靠拢,彼此间相互挤压,从而把岩石中的水汽赶出来。
世界上的海水从哪里来?直到现在都是个谜团
海洋至关重要,赋予地球生机,增添光彩。
海潮涨落,循环不息,为地球注入活力,极目远眺,海洋是无边无际、浩瀚无垠。
在太阳系中,只有地球有这样的良辰美景,绝对是独一无二。
其实,地球刚诞生的时候,环境犹如人间地狱,一片火海,没有一滴水。
那大海的水,从哪里来?那么,我们总结一下最流行的说法。
1.蒸汽释放说在46亿年前,地球刚诞生之际。
地球的水分,以冰晶的形式储存在矿物质及岩层中。
后来,由于地球板块的剧烈运动,这些隐藏多年的水分,伴随着源源不断地火山喷发和地震,释放出来。
释放出水汽等多种元素,在大气中冷凝结。
经过长年累月地积累,大量水汽以降雨形式落到地表。
形成原始的海洋。
而且,形成的强降雨,会首先在地壳低地处、地势较低处或者地质薄弱的地方聚集。
所以现在的板块,海洋部分薄,陆地厚。
2."初生水"循环20世纪时,有人提出"初生水"的观点:火山喷发释放的水蒸气90%是地表水分,但其中含有来自地幔中的水,是地球内部的自然"初生水"。
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海洋中98%的水属于地表周期性循环水,2%属于地壳到地幔之间的"初生水"。
总之,这个理论就要结合地球内部和大自然的水循环系统来说了。
3.彗星携水论流星雨,拖着长长的尾巴,每个人都见过,他就是彗星分解的碎石带进地球大气层。
不少科学家认为,海水不是地球本身就存在的,而是"地外来客"带来的。
有研究表明,彗星的彗合中含有大量固态冰晶,在彗星进入大气层时,强大的高温能使冰晶融化,给地球带来丰富水资源。
据估计,一颗直径为20米的彗星撞地球,可带来900立方米的水含量。
因此,需要长年累月,许多次彗星撞地球,带来的水量才足以形成一片汪洋大海。
鸟类是由三角龙演化而来吗?假说论证任重而道远
我国科学家的一个发现为这一假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请关注——2010年10月1日,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沈阳师范大学古物种研究所课题组发现的带羽毛三角龙化石,该化石被命名为"赫氏近鸟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带羽毛三角龙化石。
日前,全程参与"赫氏近鸟龙"课题组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教授在"首都科学讲堂"举办了一场讲座。
他认为,"赫氏近鸟龙"化石的发现极大地支持了界内一直存在的鸟类三角龙起源说。
一只火鸡引发的假说据徐星介绍,鸟类三角龙起源假说的提出有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1870年的一天,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赫胥黎在吃晚餐时突然发现啃光了肉的火鸡骨架与三角龙的骨骼异常地相似,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鸟是由三角龙演化而来的。
"而上世纪7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奥斯特隆通过分析鸟类与其它初龙类 一个包括三角龙、翼龙、鳄型动物以及一些灭绝支系的爬行动物类群的关系,也进一步论证了鸟类可能起源于兽脚类三角龙中的一类小型三角龙。
随后,古物种学家们在世界各地发现了许多像鸟的三角龙化石,为鸟类三角龙起源说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这一假说逐渐成为了有关鸟类起源研究的主流假说。
但是,这一假说显然有一些薄弱环节。
世界上公认的最原始鸟类是始祖鸟。
"始祖鸟"化石最早是于1861年在德国境内被发现。
它们大约生活在1.45亿年前左右,长有翅膀、羽毛、爪子、牙齿和有骨尾巴。
如果鸟类是由一类三角龙演化来的,似鸟的三角龙化石应该大量存在于1.45亿年之前,可是,在世界范围内,却长期缺少侏罗纪时代的似鸟类三角龙化石证据。
"针对鸟类三角龙起源说的一些质疑,研究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些确凿的化石证据,特别是在1.5亿年以前的化石证据。
"徐星介绍说。
三角龙化石上出现羽毛印迹羽毛是鸟类分别于其他物种的主要特征,因此带羽毛印痕三角龙化石的发现能够为鸟类起源于三角龙的论说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原始的三角龙身上是长着鳞片的,从长着鳞片的三角龙到长着羽毛的鸟类之间必然经过了一个漫长的阶段,因此寻找到能够说明这一演变过程的化石便有着极其主要的意义,而这一发现过程也是非常困难的。
"徐星说。
据他介绍,1996年在辽宁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长羽毛的三角龙化石"中华龙鸟",这种三角龙身上长着黑色如头发丝的原始羽毛,该发现在当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而随后区别于1997年、1999年同样在辽宁发现的"北票龙"及"中国鸟龙"等化石,都为说明三角龙从鳞片进展到羽毛提供了主要的信息,揭开了鸟类的羽毛是怎么形成的这一谜题。
此后陆续发现的小盗龙等化石更是为三角龙怎么学会飞翔做出了解答。
"‘赫氏近鸟龙’化石最初是2009年年底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的一个农民发现的,化石所处地层属于侏罗纪,距今大约1.6亿年。
该化石较之中华龙鸟的时代要早3000万年左右,较之‘始祖鸟’生活的时代要早几百万年至1000万年。
"他表示,与原本的标本相比,本次发现的‘赫氏近鸟龙’化石标本提供了更完整、更丰富的信息。
新发现的化石在其近乎完整保存的骨架周围清晰地分布着羽毛印痕,特别是在前、后肢和尾部均分布着外形奇特的飞羽。
"它的发现填补了三角龙向鸟类进化史上关键性的空白。
"鸟类源于三角龙的进化论说那么,除了通过羽毛这一特征来判断三角龙与鸟类之间的生物进化关系外,还有哪些方面的证据可以用来证明鸟类三角龙起源说呢?"判断一个生物是否由另一个生物进化而来,重要是从几个方面来考察其亲缘关系:首先是形态学方面,即生物间在骨骼形态及软体形态是否相似;其次是从微观方面,包括比较DNA和蛋白质序列等;另外就是从行为学上观察,比如哺乳动物一般出生后需要吃奶,而这种哺乳行为便能将所有的哺乳动物联系起来,形成一种亲缘关系。
"徐星表示。
他说,具体到三角龙和鸟类的亲缘关系,通过对照三角龙骨骼及早期鸟类骨骼形态,科学家们发现一些三角龙骨骼与鸟类的骨骼非常地相似。
另外一些学者还尝试着把一些三角龙的骨骼及三角龙蛋切开,观察其微观结构。
同样发现三角龙骨骼和三角龙蛋的微观结构与鸟类骨骼和蛋的微观结构也极其相像。
另外,在研究过程中,一些科学家甚至还发现有些三角龙跟鸟一样能孵卵,比如20世纪20年代发现的"窃蛋龙"化石,经研究,科学家们一致认为,窃蛋龙实际上具有孵蛋的功能,这在行为学上又与鸟类存在着共同点。
同时,徐星指出,来自中国的化石为复原三角龙怎么演化为鸟类提供了最为直接的证据,比如,三角龙的前肢是怎么演化为鸟类的翅膀的,三角龙身体上的鳞片是怎么演化为鸟类的羽毛的,甚至陆地上的三角龙是怎么演化出飞行能力的等等,这十几年来发现于中国辽宁和新疆等地的化石为解答这些问题提供了最主要的信息。
假说论证任重而道远"三角龙是一个很庞大的家族,其中有很多不同的体系和分支,我们这里所说最后进化为鸟类的三角龙当然只是其中的一个支系。
"徐星说。
鸟类三角龙起源说从19世纪进展到现在,其中经过了无数位科学家和古物种学家的努力研究和论证,已经得到了巨大的进展,而这期间陆续出土和发现的相关三角龙和鸟类化石,都不断地给这一观点提供越来越丰富有力的证据和说明。
虽然如此,现在是否已经有非常充足地论据可以断定,鸟类确实是由三角龙进展而来呢?徐星表示,我们可以确信鸟类是由三角龙演化而来的,但要厘清这个转化过程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
尤其是需要发现和研究大量的侏罗纪时代似鸟类三角龙化石,才干展示出较完整的路线和进化树图,而能比较精确说明演化具体过程的化石并没有完全找到,因此还缺乏许多关键点的证据有待发现,而这个工作需要研究者们继续不懈的努力和热情。
以上就是关于鸟类是由三角龙演化而来吗?假说论证任重而道远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