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第二帝国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灭亡的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13 点击数:
简介:保加利亚第二帝国是1185年建立的一个国家。

1185年,彼得四世、伊凡·阿森一世两兄弟率领保加利亚人再次起义,迫使拜占廷于1187年承认其独立,保加利亚第二帝国

【菜科解读】

保加利亚第二帝国是1185年建立的一个国家。

1185年,彼得四世、伊凡·阿森一世两兄弟率领保加利亚人再次起义,迫使拜占廷于1187年承认其独立,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建立起来。

1388年,三万奥斯曼大军攻下了保加利亚的东部土地,在1393年7月17日被攻破,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灭亡。

6世纪,斯拉夫人来到当地,与由阿斯帕鲁克(Аспарух)汗率领,从黑海北岸与北高加索迁移到梅西亚的讲语的保加尔人融合,产生了保加利亚人。

公元1018年,第一保加利亚王国灭亡。

公元1018年~公元1185年保加利亚基本是在东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

虽在1040年、1071年、1084年保加利亚分别举行过起义,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东罗马帝国征服第一保加利亚王国后,即复制军区制到保加利亚。

拜占庭人把保加利亚分成保加利亚军区、帕里斯特隆军区(帕拉顿纳翁军区)、塞尔米乌姆军区和达尔马提亚军区。

同时,东罗马帝国把保加利亚原先的实物税改为货币,各军区军队薪资由地方直接供给。

公元1185年,保加利亚人趁东罗马帝国陷入与库曼人战争中无法脱身,起义成功建立了保加利亚第二帝国。

当保加利亚沙皇乔治一世·特尔特尔即位的时候,保加利亚已经分裂成了四部分,分别为:贵族希什曼统治的维丁王国;斯米利茨兄弟统治的巴尔干山脉附近地区;埃尔提米尔统治的卡赞勒克;以及乔治一世的保加利亚。

此时的巴尔干诸国都是小国林立,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成为霸主,统一整个巴尔干。

但正当乔治一世要进攻拜占庭的时候,蒙古人再次从北方,不得已保加利亚沙皇只得称臣在蒙古金帐汗国之下。

此后,保加利亚沙皇也秉承乔治一世的政策,在蒙古人的鼻息下生存。

经过了两个毫无才能的沙皇统治后,保加利亚再次复兴。

1299年,金帐汗国发生内乱,很多原来从属于蒙古人的国家纷纷独立。

趁着这个机会,保加利亚新沙皇塞奥多利·斯维托斯拉夫(Theodore Svetoslav,1300-1322)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

他首先加强了政府机构,又收买了贵族对他的信任,从而统一了保加利亚。

之后,他便开始了对拜占庭侵略的反击。

此时的拜占庭正处在土耳其的进攻与加泰隆军团雇佣军的反叛下,忙得焦头烂额。

就在这时,保加利亚沙皇经过多次战争,夺回了巴尔干山脉以南的诸多土地和黑海沿岸的几个港口。

因此拜占庭只好与保加利亚签订和约,承认保加利亚对这些土地的实际控制权,此后进入了难得的15年和平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保加利亚迅速扩大经济贸易,并且制造了相当多的武器和日用品。

此时的保加利亚已经看到了一丝复兴的希望,好像马上就要再次成为巴尔干第一强国了。

但,1322年,沙皇塞奥多利去世。

继任的沙皇仅在为一年,且没有后代,所以保加利亚再次陷于争夺帝位的混乱。

但由于此时拜占庭国内也爆发着相同的争夺帝位的混乱无法自顾,所以保加利亚国内混乱很快就被沙皇米哈伊尔·希斯曼(Michael Sisman,1323-1330)所平息。

这时,就反过来是保加利亚沙皇利用拜占庭内乱开战了。

1327年,塞尔维亚—保加利亚—拜占庭混战开始。

这场混战中,多次变换敌人和盟友,但一直没有任何起色。

但就在这场混战中,塞尔维亚却逐渐强大起来。

看到塞尔维亚的强大,保加利亚和拜占庭又结成了联盟,一起反对塞尔维亚,并最终在1330年进行了一场决战。

在1330年7月28日,维尔布茨德进行的这场决战中,保加利亚,沙皇战死。

塞尔维亚国王斯蒂芬·乌罗斯三世(Stephen Uros I,1321-1331)扶植他妹妹的儿子伊凡·斯蒂芬(Ivan Stephen,1330-1331)成为保加利亚沙皇。

此时的保加利亚一蹶不振,塞尔维亚反倒成了保加利亚沙皇的太上皇。

1331年,保加利亚发生暴动,伊凡·斯蒂芬被驱逐,米哈伊尔·希思曼的侄子伊凡·亚历山大(Ivan Alexander,1331-1371)成为新沙皇。

同年,塞尔维亚内部也发生了暴乱,贵族推翻了斯蒂芬·乌罗斯三世,改立斯蒂芬·乌罗斯三世的儿子斯蒂芬·杜珊(Stephen Dusan,1331-1355)为塞尔维亚国王。

伊凡·亚历山大在即位之初就看到了自己的真正敌人其实是奥斯曼帝国,而不是拜占庭。

因此就拉拢巴尔干半岛诸国一致对外,并且与斯蒂芬·杜珊结亲,使两国实现了和平。

虽然有了这个难得的和平,但此时的保加利亚第二王国已经是日暮西山,没有能力再次崛起了。

甚至从伊凡·亚历山大的日常行为中可以发现,他虽然有心去抵抗奥斯曼人,但其实已经明确知道保加利亚的灭亡是屈指可数的了。

他完全照搬了拜占庭的一切,连宫廷制度都是拜占庭的,他还自封为“保加利亚人和希腊人沙皇”,自认为保加利亚的霸权再次出现,特尔诺沃是临驾在君士坦丁堡之上的。

其实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纵观世界各国,每个行将灭亡的国家的君主都会有这种病态的思维,也许是在现实之中无法实现,就只能去寻求虚幻的东西了,这真是可怜又可悲。

伊凡·亚历山大死后,统一的保加利亚再次分裂为三个国家。

一个是贵族多不罗加的东北保加利亚,另外两个是他分给自己两个儿子的图尔诺沃王国和维丁王国。

本来就已经衰微的保加利亚此时更加衰微。

同年,奥斯曼人在马里卡河科诺门战役中,马其顿的君主们再也无法挡住奥斯曼人的进攻,巴尔干战线全部崩溃。

奥斯曼人快速西进,一路是如破竹,占领了卡马拉、德拉马、赛里斯(Serez)和塞萨洛尼基。

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被彻底分开,两国联盟被摧毁,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都成为了奥斯曼的附属国。

在之后的战斗中,奥斯曼帝国受到了很多抵抗,无法前进,所以暂时休战。

1385年,战事再起。

奥斯曼人利用特务里应外合占领了索非亚。

为了对付奥斯曼人塞尔维亚同盟成立,但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的联军仍旧被奥斯曼人全被歼灭。

1388年,三万奥斯曼大军进入保加利亚,攻下了保加利亚的东部土地,但由于保加利亚人的顽强抵抗,瓦尔纳和都城特尔诺沃没有被攻陷。

1389年6月15日,科索沃战役打响,奥斯曼人以占有绝对劣势的6万人打败了由瓦拉几亚、波斯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国的10多万联军,但奥斯曼苏丹穆拉德(Murad I,1362-1389)也在这场战役中被杀。

他的儿子巴耶济德(Bajezid I,1389-1402)年轻气盛,于1393年围攻保加利亚都城特尔诺沃,保加利亚人经过了三个月的抵抗,终因为弹尽粮绝,在1393年7月17日被攻破。

特尔诺沃的失陷,代表着第二保加利亚王国的灭亡。

此时只有维丁王国还存在,伊凡·斯特拉西米尔(Ivan Stracimir,1360-1396)迎接匈牙利的军队与奥斯曼人进行了最后一场战斗,即尼科堡战役,但最终的实力仍旧属于奥斯曼人。

至此,最后一个保加利亚国家被灭亡,保加利亚进入了长达500年的统制时期。

随机文章史上最离奇越狱!3人靠假发、汤匙,逃离鲨鱼围绕的“恶魔岛”,50年后还寄信来自首…全球最先进agm158巡航导弹,376万美元一枚隐身性能超强霍金突破摄星计划,找寻下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东北虎吃掉十米巨蟒,巨蟒被老虎戏弄后杀掉(巨蟒吞噬老虎纯属谣言)太岁是什么东西值钱吗,有抑制肿瘤的效果(价格在1-4万左右)

木星的第二个卫星到底谜团?哪里或许存在相似鱼类的生命体

木星的第二个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木星卫星,也是伽利略探测器在1999年发现的第二颗木星卫星。

科学家们对木星的第二个卫星的研究表明,木星的第二个卫星是太阳系中最可能存在液态水的行星之一,这也让它成为了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据研究表明,木星的第二个卫星的地表覆盖着一层厚达数十公里的冰层。

而在冰层之下,存在着一个很大的液态水海洋。

这个海洋的体积据估计大约是地球海洋总量的两倍左右,也就是说,木星的第二个卫星上的水资源很大。

从远处看,木星的第二个卫星的表面上似乎有许多长长的条纹,但实际上这些条纹是冰面上的裂隙。

这些裂隙中充满了一种未知的污染物,科学家称之为“棕色浆糊”。

除了这些裂隙以外,木星的第二个卫星的表面还有许多地形各异的地形,这些地形大多是由于木星的第二个卫星的冰壳漂浮在液态水构成的海洋之上,木星的很大引力会产生潮汐力,从而周期性地拉伸和扩张木星的第二个卫星的冰壳。

由于液态水是地球生命诞生所必需的条件,因此科学家们也一直在探索木星的第二个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

已经有一些科学家提出,木星的第二个卫星的液态海洋中可能存在着与地球类似的生命体。

他们认为,如果木星的第二个卫星的海洋中存在比地球海洋总量还多两倍以上的水量,那么那里应该存在一套固定的氧气创造机制,并且那里的海洋含有的氧气程度也要比地球海洋中的氧气含量高。

而他们还通过计算机模型模拟出了海洋中坑内存在的状况,据估计将会有上百万吨的鱼类存在。

科学家们还研究发现,木星的第二个卫星上的生命可能来自彗星。

通过模拟撞击实验,科学家们表明,一颗直径为5公里左右的彗星撞击可以打破木星的第二个卫星上厚厚的冰层,从而为早期生命进入木星的第二个卫星的冰下海洋制造了可能。

虽然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内,地外生命的存在概率极小,但是未来的宇宙探索或许有望揭开这个秘密。

而到目前为止,对于木星的第二个卫星这颗星球,它的独特性和很大的水资源仍然让科学家们充满着无限的探索热情。

南极腹地711事件 希特勒的谜团第三帝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主义的战败而结束,这场战争带给了嗯很多伤痛,而希特勒也已自杀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可是却有人说希特勒逃往南极了,接下来幽幽就带大家了解南极腹地711事件,希特勒的秘密第三帝国?希特勒的秘密第三帝国南极洲腹地惊现超现代化城市:美俄两国人造卫星1998年在面积500万平方公里的南极大陆腹地同时发现了一座城市!这座城市建筑别具一格:四周有一层看不见的隔温层,大圆顶的房屋,宽阔的道路,绿树成荫,温暖如春。

尽管四周一片荒漠,冰天雪地,气温-65℃。

据美国人造卫星测定,这座城市使用类似核能源发电供居民使用。

经考察站的雷达追踪,飞碟的飞行方向正是那座神秘的城市。

因而有不少科学家认为,这座南极洲上的神秘城市不是地球上人类所建造的。

若是比地球人类更高级的智慧生物建造的,它极有可能是飞碟不断出没的一个据点。

希特勒派往南极的2000多名德、意科学家以及25万德国精英部队不知去向:二战后,美苏联均在希特勒机密档案中发现,希特勒曾派一批优秀德国科学家到南极洲隐藏,秘密研制尖端武器,准备称霸世界。

美苏两国特工人员均已核查到:1939年,希特勒曾经把他的亲信阿尔弗雷得.里切尔派往南极,并带去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实验器材,分别乘多艘潜水艇同行。

美苏两国都想获得希特勒所研制的尖端武器的成果资料,并派出大量特工人员追查阿尔弗雷得,里切尔带走的这批科学家、工程师的下落,却一直未找到。

由此,美国国防部和联邦调查局的一些官员认为,美国人造卫星发现的这座南极洲腹地神秘城市,正是希特勒派往南极的科学家建造的,希特勒派往南极的科学家就隐藏在这里。

二战虽已过去多年,但仍无人正式宣布希特勒的具体下落。

盟国战后发现,有2000多名德、意科学家不知去向。

希特勒身世之谜:希特勒在柏林陷落前最后一刻逃入了神奇的地下世界,你一定觉得非常新奇。

其实,这一说法并非新颖的奇谈怪论,而是一群人极其认真的理性推导。

这些人遍布世界各地,有专门的研究团体,几十年初衷不改,一面坚持深入搜集各种历史资料,一面不断关注科学家和探险家的最新发现。

一位名为恩斯特·祖代尔的作者写了一本名为《飞碟- 纳粹的秘密武器?》的书,书中宣称,希特勒和他的最后一支部队上了潜艇,逃到阿根廷,然后在南极一个通往地球内部的洞穴里建立了飞碟基地。

而加拿大安大略的空心地球研究会则认为,希特勒和他的精锐部队通过一条地下隧道,在一个简易机场登上没有任何标记的飞机,一直飞到南极洲,在南极的开阔地带,他们进入地下世界,不再与人类历史发生任何联系。

南极腹地711事件美国海军南极探险,寻找雅利安地下城:据报道,这3名美国士兵在执行高空降落南极特别行动中,在一次暴风雪中乘坐乔治一号飞机在南极上空进行拍摄和探险任务时,坠毁在一座山里的。

当时机上共有9名机组人员,其中3人身亡,6人生还。

几十年来,高空降落行动一直是最高军事机密之一。

直到如今,美国军方对该次行动的官方解释仍然是前往南极寻找矿藏和其它贵重资源,而事实上美军此行的真正目的,却是为了到南极去寻找传说中的纳粹南极地下城。

南极腹地711事件过程:1946年12月,美国海军部长詹姆斯·福雷斯特尔派遣了一支由40艘舰船组成的大型舰队和飞机前往南极,舰队中包括海军旗舰奥林匹斯山号、航空母舰菲律宾海号、海上飞机运输舰松海号、潜水艇参议院号、驱逐舰布朗森号、破冰船北风号和一些油轮、运输船等。

这支特种部队总共有1,400多名海员和水手,船上还载有3个专门在冰天雪地中行走的狗拉雪撬队。

这次探险美国海军拍下了纪实录像。

装备着拖拉机、炸药和各种工具的地面小组,负责在南极建造一个名叫小美洲的空降基地—即在冰天雪地中开辟出一个小型飞机场跑道,可以使6架R-4D DC-3飞机和两架水上飞机顺利降落。

这种R-4D飞机装备喷气自助起飞瓶,可以使飞机在跑道较短的菲律宾海号航空母舰上快速起飞。

这种飞机还装备有一种特制的专门适合在冰上降落的雪撬装置。

海军上将理查德·伯德的小组则负责6架R-4D飞机的驾驶和勘测工作,每架飞机上都装备有间谍照相机和一台磁力追踪仪。

#p#分页标题#e#他们的任务是在短短3个月的南极夏季里,测量完大部分的南极大陆,记录磁场数据。

如果南极冰层表面下存在神秘空洞,那么这种仪表能立即将其显示出来。

加入收藏
               

保加利亚第二帝国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灭亡的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