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政变中逼武则天退位的五位大臣 为什么无一人善终?

老病缠身的武则天长时间不能上朝,对朝政的控制力也有所下降
【菜科解读】
老病缠身的武则天长时间不能上朝,对朝政的控制力也有所下降,而她的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逐渐突破男宠的限制,开始插手朝政。
当时张易之与张昌宗二人倚仗武则天的宠信,专权跋扈,朝廷百官都畏之如虎,甚至连武则天的子侄、等都争相给张易之执鞭辔,叫他五郎而不敢直呼其名。
据史料记载,武则天的孙女仅因与老公武延基和皇兄李重润一起“嚼舌头”,议论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俩与武则天淫乱后宫的事情,不想被张易之的耳目听到,张易之添油加醋向武则天进谗言,武则天一气之下,将这三人一起处死。
张易之与张昌宗插手朝政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而永泰公主之死也让子孙明白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已经对他们产生了巨大威胁,除掉兄弟刻不容缓。
于是一场政变正在酝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因病避居迎仙宫,迎仙宫中只有张易之、张宗昌侍奉武则天左右,外人不得入内,甚至连宰相也难见到她。
张柬之和桓彦范、敬晖等大臣决定乘武则天病重之时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病重的武则天让位,复辟。
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wěi)、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联络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左羽林将军李兴宗等发动政变,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宫中,杀死二张,随即包围武则天所寝集仙殿,逼迫武则天退位。
次日,武则天命太子李显为监国。
第三天,武则天禅让。
第四天,李显正式复位。
政变成功后,张柬之被封为汉阳王、敬晖被封为平阳王、桓彦范被封为扶阳王、袁恕己被封为南阳王、崔玄暐(wěi)被封为博陵王。
但是这场政变只是诛杀了武则天的两个男宠张昌宗、张易之,以及两个人的党羽。
而以武三思为代表的武家人却几乎毫发无损,在朝廷上继续担当重任,这为以后张柬之等五人不幸的下场埋下了后患。
不久,张柬之等五人被武三思和韦后谮毁,一怒之下将他们五个人全部贬官。
敬晖赴任崖州不久就被凌迟处死。
接着,张柬之在新州忧愤病死,崔玄暐在岭南病死,桓彦范、袁恕己二人则被李显派遣的使者杀害。
随机文章朱元璋特殊之处、对当代之影响、对后世之影响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导弹,威力令美国恐惧(相当于1500枚原子弹)全球最先进agm158巡航导弹,376万美元一枚隐身性能超强佐助通灵外道魔像为何没出现,鸣人和佐助谁更厉害揭秘盗墓人有什么忌讳,点蜡烛预防鬼吹灯/带黑驴蹄子辟邪
先天政变简介 该政变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公元712年(延和元年)八月传位太子,自己退为太上皇,改元先天。
713年(先天二年)七月,图谋政变,准备以羽林军从北面、以南衙兵从南面起兵夺权。
李隆基与郭元振、王毛仲、等人先发制人,假传召见左、右羽林将军和宰相窦怀贞等人,引五百羽林军诛之。
太平公主见党羽被诛杀殆尽,不得不逃入南山佛寺,三日后返回。
太上皇出面请恕其死罪,被唐玄宗拒绝,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其夫坟墓也被铲平。
在此次政变中崔湜、岑羲、萧至忠、窦怀贞等四位宰相,常元楷、李慈等将领以及李晋等地方大员悉数因跟随太平公主谋反而被杀。
可以说是唐朝政界的一次大换血。
然而此次政变为之后的奠定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也是有益的地方。
背景 太平公主屡立大功后,权势地位更加显赫重要,李旦经常同她商量朝廷的大政方针,每次她入朝奏事,都要和李旦坐在一起谈上一段时间;有时她没去上朝谒见,李旦会派宰相到她的家中征求她对某些问题的处理意见。
每当宰相们奏事的时候,李旦就要询问:“这件事曾经与太平公主商量过吗?”接下来还要问道:“与三郎商量过吗?”在得到宰相们肯定的答复之后,李旦才会对宰相们的意见表示同意。
三郎指的是皇太子李隆基。
凡是太平公主想干的事,李旦没有不同意的,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迁或降免,全在她的一句话,其余经过她的举荐而平步青云担任要职的士人更是。
由于太平公主的权势甚至超过了李旦,所以对她趋炎附势的人数不胜数。
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行、薛崇敏、薛崇简三人都受封为王。
太平公主的田产园林遍布于长安城郊外各地,她家在收买或制造各种器物时,足迹远至岭表及巴蜀地区,为她运送这类物品的人不绝于路。
太平公主在日常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也处处模仿宫廷的排场。
李旦则试图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寻求政治平衡,以避免伤害到任何一人。
太平公主认为太子李隆基还很年轻,因而起初并未把太子放在心上;不久之后又因惧怕太子的英明威武,转而想要改立一位昏庸懦弱的人作太子,以便使她自己能长期保住现有的权势地位。
太平公主屡次散布流言,声称“太子并非皇帝的嫡长子,因此不应当被立为太子。
” 公元710年(景云元年)己亥(二十二日),李旦颁下制书晓谕警告天下臣民,以平息各种流言蜚语。
太平公主还常常派人监视李隆基的,即使一些细微之事也要报知李旦,此外,太平公主还在李隆基身边安插了很多耳目,李隆基心里感到十分不安。
公元711年(景云二年),太平公主同益州长史窦怀贞等结成朋党,想加害于太子李隆基,便指使她的女婿唐邀请韦安石到自己的家中来,韦安石坚决推辞,没有前往。
李旦曾经秘密地召见韦安石,对他说:“听说朝廷文武百官全都倾心归附太子,您应当对此多加留意。
”韦安石回答说:“陛下从哪里听到这种亡国之言呢!这一定是太平公主的主意。
太子为宗庙社稷立下了大功,而且一向仁慈明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实,希望陛下不要被谗言所迷惑。
”李旦听过这话之后十分惊异地说:“朕明白了,您不要再提这件事了。
”当时太平公主正在帘子后面偷听他们君臣之间的谈话,事后便散布各种流言蜚语对韦安石横加陷害,想把他逮捕下狱严加审讯,多亏了郭元振的救助才得以幸免。
太平公主还曾乘辇车在光范门内拦住宰相,暗示他们应当改立皇太子,在场的宰相们全都大惊失色。
宋璟大声质问道:“太子为大唐社稷立下了莫大的功劳,是宗庙社稷的主人,公主为什么突然提出这样的建议呢!” 随机文章英国700年前的圣比兹木乃伊,蜂蜡密封尸体出土宛如活人墨菲定律爱情启示,和平分手意味双方都找好下家(爱情中的硬道理)长征10号重型运载火箭,最大运载能力达150吨(未实际生产)法国斯卡普eg巡航导弹,射程400公里可打击机库和重要人物液压升降椅会爆炸吗,会爆炸/质量不合格导致的爆炸(小概率事件)
先天政变的过程如何 政变的影响及评价是什么样的
”李旦说:“将帝位传给有德之人,以避免灾祸,我的决心已定。
”太平公主和她的同伙们都极力谏阻,认为这样做不行,李旦说:“中宗在位时,一群奸佞小人专擅朝政,上天屡次用灾异来表示警告。
朕当时请求中宗选择贤明的儿子立为皇帝以避免灾祸,但中宗很不高兴,朕也因此而担忧恐惧以至于几天吃不下饭。
朕怎么能够对中宗可以劝他禅位,对自己却不能做到这一点呢!”于是在八月传位,自己退为太上皇,改元先天。
太平密谋 公元713年(先天二年),太平公主倚仗太上皇的势力专擅朝政,与李隆基发生尖锐的冲突,朝中七位宰相之中,有五位是出自她的门下,文臣武将之中也有一半以上的人依附她。
太平公主与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湜以及太子少保、雍州长史新兴王李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寺卿唐和胡僧慧范等一起图谋废掉,此外,太平公主又与宫女合谋,准备在进献给李隆基服用的天麻粉中投毒。
李晋是李德良的。
常元楷和李慈多次前往太平公主的私宅与她订下作乱的计谋。
隆基决策 王琚对李隆基进言道:“形势已十分紧迫,陛下不可不迅速行动了。
”尚书左丞张说从东都洛阳派人给李隆基送来了一把佩刀,意思是请玄宗及早决断,铲除太平公主的势力。
荆州长史崔日用入朝奏事,对李隆基说:“太平公主图谋叛逆,是由来已久的事情。
当初,陛下在东宫作太子时,在名分上还是臣子,如果那时想铲除太平公主,需要施用计谋。
现在陛下已为全国之主,只需颁下一道制书,有哪一个敢于抗命不从?如果犹豫不决,万一奸邪之徒的阴谋得逞,那时候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李隆基说:“你说得非常正确,只是朕担心会惊动太上皇。
”崔日用又说道:“天子的大孝在于使四海安宁。
倘若奸党得志,则社稷宗庙将化为废墟,陛下的孝行又怎么体现出来呢!请陛下首先控制住左右羽林军和左右万骑军,然后再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一网打尽,这样就不会惊动太上皇了。
”李隆基认为他说得很对,便任命他为吏部侍郎。
一网打尽 魏知古告发太平公主发动叛乱,指使常元楷、李慈率领羽林军突入武德殿,另派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等人在南牙举兵响应。
李隆基于是与岐王李范、薛王李业、郭元振以及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内给事、果毅李守德等人定计率先下手诛除太平公主集团。
甲子(初三),李隆基通过王毛仲调用闲厩中的马匹以及禁兵三百余人,从武德殿进入虔化门,召见常元楷和李慈二人先将他们斩首,在内客省逮捕了贾膺福和李猷并将他们带出,又在朝堂上逮捕了萧至忠和岑羲,下令将上述四人一起斩首。
窦怀贞逃入城壕之中自缢而死,唐玄宗下令斩戮他的尸休,并将他的姓改为毒氏。
李旦听到事变发生的消息后,登上了承天门的门楼。
郭元振上奏李旦说:“皇帝只是奉太上皇诰命诛杀窦怀贞等奸臣逆党,并没有发生什么其他的事。
”李隆基也随后来到门楼之上,李旦于是颁发诰命列举窦怀贞等人的罪状,并大赦天下,只是逆臣的亲属党羽不在赦免之列。
薛稷被赐死在万年县狱中。
公主自尽 太平公主逃入山寺,直到事发三天以后才出来,被李隆基下诏赐死在她自己的家中,她的儿子以及党羽被处死的达数十人。
薛崇简因为平日屡次谏阻其母太平公主而受到责打,所以例外地被免于死刑,李隆基赐他,并准许他留任原职。
唐玄宗还下令将太平公主的所有财产没收充公,在抄家时发现公主家中的财物堆积如山,器玩可以与皇家府库媲美,厩中牧养的羊马、拥有的田地园林和放债应得的利息,几年也没收不完。
胡僧慧范也拥有家产达数十万缗。
影响 先天政变后,李隆基终于摆脱了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当上了的真皇帝,最终结束了自中宗朝以来朝局多年混乱的局面。
评价 王夫之:太平公主谋危太子,宋璟、姚元之请令于东都安置,睿宗曰:“朕唯一妹,岂可远置东都。
”悲哉其言之乎!自之殄唐宗,惨杀其子而不恤,于是高宗之子姓,上及于兄弟,芟夷向尽,所仅存者三人而已。
父闇而不能庇其生,母憯而不难置之死,又继以、宗楚客之淫凶,睿宗之与公主,其不与中宗同受刃者,幸也。
原隰之裒,伊谁相惜,凋残已尽,仅保一人。
诗不云乎:将恐将惧,惟吾与汝。
”况其在同气之亲乎?故姚、故姚宋之言,社稷之计也;睿宗之尽然伤心,亦讵可决于一旦哉?公主之习于悍戾也,耳习于牝鸡之晨,目习于倾城之哲,贞士且不保其贞,而况妇人?其蔑视宫闱,操废置之权,朝章家法,亦未可遽责以顺者。
虽然,岂遂无以处之哉?公主之忌太子也,尚含恶怒而未发。
窦怀贞以远州长史遽起不轨之心,导其邪而为之结党,俄而迁侍中矣,同三品矣,为左仆射平章军国重事矣,于是崔湜、萧至忠、岑义竞起比附以取相,李日知、韦安石衰老庸沓而无能正,刘幽求孤立以争而流窜及之。
于斯时也,姚、宋位大臣,系物望,得与睿宗之密勿,夫岂不可早声怀贞之恶,以弭湜、羲、至忠之奸?而党援未削,遽欲取睿宗患难倚存之一妹,正国法以摈斥之,睿宗之心戚,而群奸之计得矣。
无怀贞、湜、羲、至忠,则公主之恶不足以发,徒远公主,而群奸在位,翟茀方涉蒲州,召命旋还京邸,其必然之势矣。
睿宗之不忍于公主者,性之正也,情之不容已也,患难与偕,义之不可忘也。
若怀贞辈之于唐,九耳,无德望之系人心,无勋劳之在社稷,流放窜殛,旦命下而夕伏辜,一白简之劳而已。
姚、宋何惮而不为乎?卒使睿宗不能保其恩,玄宗不能全其孝,公主不能免于死,群奸恶已盈而始就诛,唐之社稷又岌岌矣,姚、宋不能辞其咎矣。
争议 关于太平公主是否真正策划阴谋造反这一点,一直以来存在着疑问。
有一部分的人认为她与李隆基不仅是政敌,已经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不可能没有谋反之心。
但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以太平公主在朝中完全占据上风的局势和她多次成功政变的经验,她若当真谋反,不可能如此轻易就被李隆基平定。
随机文章成吉思汗总共有几个儿子?宋朝杨家将各个下场如何?汉景帝和亲政策对汉武帝的影响?上海不明飞行物使飞机改航向,悬停半空8分钟后狂追飞机地球上13.8亿立方公里的海水从何而来,岩石中水分被重力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