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的中国骑兵为什么会被印度骑兵虐杀? 真相是什么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12 点击数:
简介: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很多网友都有一个固定的印象,似乎中国只是在热兵器上输给了欧洲人;如果用冷兵器较量,中国不会输给西方。

但事实上,广大网友这个认知是错误

【菜科解读】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很多网友都有一个固定的印象,似乎中国只是在热兵器上输给了欧洲人;如果用冷兵器较量,中国不会输给西方。

但事实上,广大网友这个认知是错误的,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不仅热兵器领域远远落后于西方,其实冷兵器领域的差距更大。

在起义时,当时满人将军乌兰泰在挑选驻防加强到广西剿灭太平军前线时,就曾经奏称:“驻防八旗已多不习刀矛,弓箭十无五中…………唯今所恃,唯以鸟铳…………” 驻防八旗如此,京师八旗也不过如此。

当乌兰泰以原秦定三的黔兵2000别领一部后,所带驻防八旗兵也“唯以奴才所带鸟枪发给教习…………黔兵杂以刀矛。

”才教习完毕之后,攻打永安一役,八旗兵杂以威宁兵数百守炮位,被7名太平军士兵持长矛短刀就追得丢弃大小炮位十余,投身激流,宁愿淹死也不肉搏。

八旗马队,八旗马队以吉林、黑龙江马队和蒙古马队为主。

吉林黑龙江马队6000,曾经是江北大营主力,可偏偏就是这支主力,在和太平军肉搏当中,望风溃散,甚至有“不及逃跑,下马跪受贼刃者”蒙古马队素称劲悍,但是在和胜保麾下的时候,于部队民马杂凑成的马队对战的时候,也是撒丫子时候居多。

天津知县谢子澄一次亲自率队攻扑独流木城,蒙古马队以为后殿,结果谢子澄被太平军士兵以长矛刺死的时候,蒙古马队数百在后观望不前,当太平军挺矛上前的时候。

“…………轰然溃散,有遁至静海,无鞋无钱,向民间丐食者…”怯懦如此,真是丢光了老祖宗的脸。

而鸦片战争的时候,只要英国人列队整齐的前进到100米处,齐射,然后刺刀冲锋(标准的时代步兵战术),的军队就已经基本上溃退干净了。

另外,定海那么多八旗绿营将士殉城,也是洋鬼子白刃突击拿下来的,洋鬼子死2个,伤15个。

三元里抗英斗争中,英军马德拉斯步兵团一个连迷路被乡勇包围,几乎一万多人对英军不到二百人,天降大雨火枪失灵,英军完全凭借白刃战突围而出和大部队会合,总共死了六个人。

鸦片战争后十四年的中,曾有英军一个排四十人以白刃战击退俄军两千人的记录。

不仅满人如此,就连湘军也不是以肉搏见长。

湘军的特点,叫作“结硬寨,打呆仗”。

所谓“结硬寨”,湘军到了一个地方以后马上要扎营,他这一点是学太平军。

制定了扎营之规,按照曾国藩的规定,湘军每到一个地方首先要看地形选择扎营地点,最好是背山靠水,然后要修墙挖壕,墙高八尺厚一尺,用草坯土块组成。

壕沟深一尺,壕沟挖出来的土必须要搬到两丈以外,以防敌人用挖出来的土很容易地把壕沟填掉。

壕沟外是花篱,花篱要五尺,埋入土中两尺,花篱有两层或者三层。

搭篱笆是防敌军的马队。

根据曾国藩的规定,湘军开到新地,无论寒雨,立即挖壕沟,限一个时辰完成,对湘军来讲这种土木作业本来是他们的本行,这些士兵本来是农民,在家也是挖土的。

营垒的防御墙靠近内侧叫子墙,士兵站这里,墙外面一层是篱笆,防马队,再外边是壕沟,防步兵。

当时的火炮很少,火炮的控制力很小,防守是更有利的一方。

曾国藩的“结硬寨”能够达到“制人而不制于人”的目的。

因为太平天国占了很大地方,湘军本来执行的是进攻的任务,但是他通过“结硬寨”的方法把进攻任务转变成了防守任务。

我们知道《兵法》中说过“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部队战败在于自己,能为不可胜,不使人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军队数量不够的时候就守,军队数量非常大的时候才开始进攻,“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湘军的这种方法,使他们到了一个地方就,不是进攻,而是等着别人进攻。

他们的任务是进攻城市,清朝指定的目标是攻打天京等等城市,怎么进攻呢?很简单,到一个城市边上以后开始挖壕,并不跟太平军打,而且每驻扎一天就挖一天壕沟。

被湘军攻打的城市,如安庆、九江等,城市城墙外围的地貌全都被当年所挖的壕沟改变了,湘军打一个城市用的不是一天两天,他们用的是一年两年,不停地挖壕沟,我一直开玩笑说他们在家乡和他们到湘军做的事情是一样的,都是土木作业,他们干的就是本行。

但是这个办法很有效,一道加上一道,无数道无数道地围,无数道无数道地挖,一直让这个城市水泄不通,就看城里的粮食能坚持多久。

断敌粮道、断敌补给,方法很笨,但是很有效,这就是“打呆仗”。

在训练当中曾国藩非常注重守营,在军营里每天要做七件事情,七件事当中有三件事都是指派士兵按规定时间站到子墙上。

比如第一条规定,五更(三点钟)即起派三成部队站墙一次,即30%的部队要站到墙上去,等到放醒炮,大家全起来了,部队全整理完了,墙上的部队才可以下来,这是防止对方偷袭。

第五条规定,灯时(晚上)派三成部队站墙上,一直到部队全部作业完毕了,还要换10%的部队站在墙上防止夜袭。

如果我们今天总结一下曾国藩打仗有什么奥秘,那就是他用世界上最笨的方法打了世界上最聪明的仗。

湘军的这种“结硬寨”的办法使得太平军对他一点没有办法。

太平军是比较骁勇能战的,但是跟湘军打,只要碰到这种路数的部队,就一点办法也没有。

太平军希望跟湘军进行野战,而湘军很少使用野战,他们就守着最要紧的地方不动,看你怎么办。

湘军的办法,大战术就是围敌打援,不停地包围城市。

而湘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鲍超部,战斗力强大的秘诀也并非肉搏,而是使用火器相比湘军其他部队略专业:鲍超规定,抬枪手在放枪时不准回头,必须直视前方。

就这么简单一招,就足以让鲍超部战斗力冠绝湘军了。

说完绿营,湘军,我们再来看看晚清时的蒙古。

1860年9月18日中午,4000名法军和4000名英军行进到通州张家湾,在行军中遭到隐蔽在树林中的清军炮火伏击,随后,3000名蒙古骑兵对行进中的联军发起突击。

咱们在抗战剧里没少见过类似的桥段,行军中的鬼子被突然冲出肉搏的八路“包饺子”。

骑兵的速度可比步兵快多了,蒙古马短距离骑乘速度记录1600米为2分0.8秒,英法两军步兵已装备发射米涅弹的前装线膛步枪(英国恩菲尔德1853式、法国米涅式步枪),极限杀伤距离800米,400米内射中人型靶的命中率不到50%,所以,一般在200米内可精准射击。

当然,根据后人的统计,射击一般发生在150米范围内。

按照这个距离计算下最短冲锋时间,蒙古骑兵15秒左右可以到达白刃战距离。

结果呢,在几百支格里芬火箭的轰击下,蒙古马被巨大的爆炸声吓坏了,乱作一团,根本没摸到敌人的边。

这时,英军所属的费恩锡克骑兵团和第一龙骑兵团的432名骑兵发起反冲锋,很快逐退了蒙古铁骑。

锡克骑兵团里的印度人高兴的大喊: “中国骑兵就是一群家禽,很难抓到,但是一旦抓到却是完全无害的。

” 此战,英军死1人,伤17人,法军只有17人受伤,清军伤亡1000余人。

祖宗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骑兵,为什么沦落到“家禽”的地步? 数据可以说明一切。

在的时代,蒙古骑兵使用的是150斤拉力的强弓,到了时代,满蒙骑兵可以使用120斤强弓,就是到了、时代也可以使用90斤拉力硬弓。

而1860年清朝从内蒙古东部的哲里木盟、卓索图盟、昭乌达盟、察哈尔,抽掉的9000名“骑兵”,骑射本领已经下降到了惊人的程度,只能使用拉力为20-30斤的弱弓,既没有射程,也没有穿透力,连马都没有经过训练,更不用说马上白刃战的训练了。

因此,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战争的失败,是全方位的失败,绝不仅仅只是科技不如人。

随机文章东大寺简介光绪皇帝原来这么叛逆!慈禧许给他的妻子竟然终身都不碰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盘点,最近160万公里每4年造访地球一次探寻空中猛禽的虎头海雕捕猎技巧,白头海雕vs虎头海雕谁更厉害外星人保护后代中国人,传盘古女娲均是外星人(原因解析)

隋朝的建立,有没有得到关陇集团的支持?

说到关陇集团,我们知道自从建立就一直到左右中国的历史发展动向。

对当时的历史发展可以说都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时不管是哪个王朝的建立都会得到关陇集团的支持,因为没有这些人的支持,这些王朝想建立就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那么,当年统一中国的是否得到了关陇集团的支持呢? 我们都知道的隋朝的建立者岁隋文帝杨坚。

其实首先说明一下,杨坚就是关陇集团的人物,他们家是当时建立的八大柱国大将军其中一个,可以说是位高权重。

我们看一下当时具体的八大柱国就知道是什么状况了。

西魏时期受封的八位柱国大将军,史称“八柱国”,分别为:,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侯莫陈崇。

这八个柱国大将军的意思很简单。

都是国家的顶梁柱。

既然是顶梁柱在战争年代,想要保卫国家肯定都有很大的军事权力,每个人都是有对应的兵权和地盘的。

其实说是西魏封的,不如说是宇文泰封的,因为西魏自从建立就是个傀儡政权,是宇文泰控制的。

所以宇文泰就相当于他们的盟主了。

宇文泰之后,这八大柱国还是一直存在的。

我们看一下杨坚他们在是什么地位。

首先就是杨坚承袭自己家的爵位,本身就是其中一个了。

而独孤信的女儿是杨坚的老婆,所以这一家肯定也是和杨坚家一派的了。

李虎就是李渊的祖父,隋文帝的老婆和唐高祖李渊的母亲是亲姐妹。

所以隋文帝也就是李渊的姨夫,这样算来他们也是一家的了。

这样看来光是亲戚,他们杨家就占了两家了,加上自己三家了。

其他人的关系大家都还不错。

大家都是定时和盟主汇报的。

不过后来末期的时候,不行了,因为是个小皇帝,所以这个盟主不行了,这时候所有人感觉杨坚还不错,一看反正都是自己人,于是就开始支持杨坚了,很轻而易举的就推翻了北周。

和后来推翻隋朝一样。

因为他们想推翻任何人都很简单,军权被他们掌握了,想失败都几乎不可能。

随机文章揭秘摸金校尉的所有口诀,真实存在的摸金校尉十六口诀(分金定穴)宇宙中的物质从何而来,来源于宇宙起点大爆炸/能量演化为物质哥斯拉为什么会喷火,摄入核能需维持生理机能/火焰温度达50万度揭秘产生海啸的主要原因,海底火山/海底地震/小行星撞击古代妓女避孕的几大方法,最后一种最没有人性

李渊的“关陇集团”是在哪个地区?

唐高祖李渊取代建立,虽然是改朝换代了,实际上也只是关陇集团内部的转移而已,即国家的政权由隋朝的家族所控制而改由唐朝的家族来统治。

因为这两个家族都属于关陇集团。

关陇集团是就地域而言的,并非是严格的派系。

所谓“关”指的就是关中,“陇”,通常指的是陇右,泛指陇山以西地区,约相当于今天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和黄河以东地区。

关陇集团的成员,大多是居住在这一带,或是出生于这一地域。

关陇集团最初来源于宇文泰所纠合的势力。

宇文泰是鲜卑族人,一般把他作为北周的创始人。

宇文泰当初割据关中时,为了解决关陇之间胡族与之间的关系,而把西迁的汉族人的籍贯都改为关陇,以消去因地域差异而产生的政治鸿沟。

李渊的祖先本来是赵郡人(今河北赵县),结果在这次更改的过程中,变成了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西北)人。

李渊的祖上为了在成纪取得身份和地位,索性就称自己是时西凉的建国者[hào]的后人。

这样,李渊的祖上在成纪也就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

李渊的祖父李虎,是的八柱国之一,所谓的柱国,就是柱国大将军的简称,这是西魏时期特有的名称,是关陇集团的最高阶层代表,职权比宰相还高。

李渊的母亲,也是西魏的开国功臣、与李渊祖父李虎同为之一的的二女儿。

隋朝末年,李渊起兵灭隋,主要依靠的便是关陇集团的支持。

而唐太宗李世民能够以次子的身份与太子争夺皇储,并在“”中击杀李建成及四弟李元吉,则主要是依靠了“山东集团”。

需要说明的是,“山东集团”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山东省。

历史上在说山东的时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指华山一东的地区,主要流行在秦汉时期;另一个说的就是太行山以东地区,这个说法虽然是后来的,但更为流行一些。

“山东集团”与“关陇集团”一样,都不是一个严格的团体,而主要是地域上的概念,“山东集团”的人物主要来自今天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东部、安徽等地。

李渊建唐后进行的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无论是李建成还是李世民都积极与山东豪杰交流。

李世民在击败后,窦建德余部刘黑闼一度再起,而当时还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就力劝李建成亲征刘黑闼,其目的就是为借此机会与山东豪杰结交。

另外,“山东集团”与“关陇集团”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关陇集团的成员基本都是豪门大族,而山东豪杰则是什么样的人都有,主要是一批“性强勇、工骑射,组织坚固,从事农桑”的武力集团。

这批人马,多来自社会的中下层,比较知名的有:秦叔宝(山东济南人)、(洛阳人)、尉迟敬德(即,山西朔州人)、(山东淄博人)、程知节(即程咬金,山东东阿人)、(河南郑州人)等。

李世民在政变成功后,论功行赏的,大多是山东集团的成员,在之后的治国理政中虽然还有唐高祖时期留下的关陇集团的老臣,但权力以逐渐的向山东豪杰所过渡。

随机文章世界十大恐怖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遇难者5000(还将持续)指南针为什么不叫指北针,中国以南方为尊/避开北极星的定位投胎到地球的外星人,鬼谷子恐是其中之一/为人类文明贡献巨大黄河水变清是什么异象,民间认为是吉兆/专家称可能为不祥之兆龙卷风是怎么把人卷上天的,风速比12级台风快5倍/遇龙卷风别看

加入收藏
               

晚清时的中国骑兵为什么会被印度骑兵虐杀? 真相是什么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