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后唐帝王列表简介,哪个最厉害?

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统治疆域最广的朝代。
“五代领域,无盛
【菜科解读】
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统治疆域最广的朝代。
“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
“时梁晋吴蜀四分天下,后唐以一灭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
891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被封晋王,从此割据河东。
907年朱全忠篡唐,建立后梁,晋国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期间晋国视梁朝为闰朝,仍奉正朔。
909年李克用去世,子即晋王位。
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改元同光,沿用“唐”国号,升魏州为东京兴唐府。
同年底,李存勖灭后梁,定都洛京;926年灭前衍;928年南平高从诲内附;930年南楚马希声内附;936年,以为代价,借辽兵攻入洛阳,唐军不战而降,末帝自焚,后唐灭亡。
0、李克用(856年10月24日—908年2月24日),字翼圣,本姓朱邪(又作朱耶),神武川新城人。
唐末节度使、军阀,沙陀族人。
别号“”(其军队主力亦称“鸦军”)。
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
其父朱邪赤心,赐姓名李国昌,李克用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
李克用骁勇善骑射,15岁即从军,后来被唐朝廷任命为沙陀副兵马使。
中和元年(881年),命李克用率沙陀军南下助战,以镇压自称大齐的。
中和二年(882年)李克用二次受敕勤王。
中和三年(883年),黄巢退出长安,由于李克用在长安收复战中功劳最大,因此被命为河东节度使。
中和四年(884年),李克用再自河东南下大败齐军,最终使得黄巢自杀。
光元年(885年),朝廷讨伐河中节度使王重荣。
李克用指责盘踞关中的静难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结交欲灭己,因此进军关中击败二人。
僖宗逃往凤翔。
乾宁二年(895年),李茂贞、王行瑜及韩建三帅进京挟持,李克用再度率军勤王,败三帅,救出昭宗。
因功被封为晋王。
其后数年,李克用持续与朱温争战,相互间成为争夺天下的最大对手。
此后李克用长期割据河东,与占据汴州的朱温对峙。
天佑四年(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
李克用仍用唐天佑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后梁争雄。
次年(908年),李克用病死,葬今山西省代县。
李存勖建立后唐后,李克用被追谥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1、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926年),即(923年—926年在位),小字亚子,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军事家,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
李存勖在唐末官至检校司空,遥领晋州刺史,后袭父位为河东节度使、晋王。
他骁勇善战,长于谋略,在晋王王位长达十五年,南击后梁、北却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使得晋国逐渐强盛,中兴唐朝霸业。
同光元年(923年)四月在魏州称帝,定国号为唐,史称后唐,并于同年十二月灭亡后梁,尽取河南、山东等地,定都于洛阳。
李存勖在位期间,并岐国,灭前蜀,得凤翔、汉中及两川之地,震动南方割据诸国,“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
但他沉缅于声色,治国乏术,用人无方,纵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宦官,疏忌杀戮功臣,横征暴敛,又吝惜钱财,以致百姓困苦、藩镇怨愤、士卒离心,同光四年(926年)四月,伶人郭从谦发动兵变,李存勖死于“兴教门之变”,时年四十二岁。
在位三年,庙号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葬于雍陵。
2、李嗣源(867年—933年),即后唐明宗(926年—933年在位),代北沙陀人,生于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
他原名邈佶烈,称帝后更名李亶。
李嗣源是晋王李克用养子,以骁勇知名,后辅佐庄宗李存勖建立后唐。
他在后唐灭后梁之战中屡立战功,累升至成德节度使、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兼中书令。
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镇压邺都兵变,却与变兵合流,率军攻回洛阳,结束了李存勖的统治。
他初称监国,不久即位为帝,改元天成。
李嗣源在位七年,杀贪腐,褒廉吏,罢宫人、除伶宦,废内库,注意民间疾苦,号称小康。
但后期姑息藩镇,孟知祥据两川而反;御下乏术,权臣安重诲跋扈而不能制;次子李从荣骄纵而不得法,以致变乱迭起,朝政混乱。
长兴四年(933年)十一月,李嗣源次子李从荣准备武力夺位,结果事败被杀。
李嗣源病中闻变,受惊崩逝,终年六十七岁。
庙号明宗,谥号圣德和武钦孝皇帝,葬于徽陵。
3、(914年—934年),即后唐愍帝(933年—934年在位),小字菩萨奴,五代时期后唐第三位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三子,生母为昭懿皇后。
李从厚自幼便深得李嗣源的宠爱,历任河南尹、宣武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成德节度使、天雄节度使等职,加授中书令(宰相)荣衔,被封为宋王。
长兴四年(933年)被召回洛阳,在李嗣源的灵柩前即皇帝位。
应顺元年(934年),潞王李从珂在凤翔起兵叛乱,攻至洛阳称帝,废李从厚为鄂王。
李从厚逃至卫州,不久遇弑身亡。
他在位仅五个月,终年二十一岁。
时期追谥曰闵皇帝(一作愍皇帝)。
4、李从珂(885年—937年),即后唐末帝(934年—936年在位),本,小字二十三,镇州平山(今河北平山)人,五代时期后唐末代皇帝,明宗李嗣源养子。
李从珂自幼随李嗣源征战,在后唐灭后梁之战中屡立战功。
长兴二年(931年)出任左卫大将军,兼西京留守。
长兴三年(932年)进位太尉,升任凤翔节度使。
长兴四年(933年)晋封潞王。
应顺元年(934年)四月,潞王李从珂在凤翔起兵叛乱,攻至洛阳,废黜后唐愍帝后即帝位,改元清泰。
清泰三年(936年)闰十一月二十六日,因无力抵挡石敬瑭与大辽军队的进攻,李从珂见大势已去,于是带着与曹、刘皇后以及儿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楼,自焚而死,后唐遂亡。
李从珂死后无谥号及庙号,史家称之为末帝或废帝。
传国玉玺亦在此时遗失不知所踪。
李从珂终年51岁,葬于徽陵。
随机文章揭秘月球背面为什么去不了,纳粹余孽欲求基地/外星人的采矿场地下河一般在地下多深,根据地理位置不同深度不同(30米-100米)揭秘李淳风袁天罡预言2020,《推背图》最近预言2040年(纯谣言)揭秘古代拶刑是什么刑罚,木棍夹手指直到夹断或者招供为止古代对食是什么意思,太监和宫女互相解决生理需求/不正常性交
五代中的后唐和唐朝有什么联系吗?
而如果抛开血缘,站在人的立场,两者确实存在一种承续或者说中兴关系,即李存勖的后唐乃是盛唐的延续,如同。
后世的李昇建,也以此自矜。
再远者如,匈奴建汉国、同样宣称是继承自强汉。
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是来自李唐官方的背书。
有两点: 其一、昭宗以国运相托。
《·唐本纪第五》: 昭宗异其状貌,赐以鸂鶒卮、翡翠盘,而抚其背曰:“儿有其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
” 昭宗者,也,为所弑,哀帝即位,即唐末帝,在位三年被朱温所废,再被鸩杀,唐朝自此灭亡。
昭宗在赏赐了李存勖后,说:“小伙子以后一定会大富大贵,到时不要忘了我们家!” 此言既入正史,当然会被解读成前代君主以国运相托。
当然这句话的真实性存疑,因此其权威性也存疑。
此处姑且不论。
为什么这句话不能由末帝来说呢? 自然是因为:一、李柷是亡国之君;二、李柷17岁而见杀,太年轻,岂有以唇上无髭须而能托付的家长? 其二、懿宗以族运相系。
《新五代史·唐本纪第四》: 懿宗咸通十年,神策大将军康承训统十八将讨庞勋于徐州,以朱邪赤心为太原行营招讨沙、陀三部落军使。
以从破勋功,拜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赐姓名曰李国昌,以之属籍。
沙陀之先,本小种,后来自号为沙陀,以朱邪为姓。
朱邪尽忠传朱邪执宜,再传朱邪赤心,然后赤心因战功被赐姓名“李国昌”,更重要的是还让其“属籍”。
属籍有三个解释,第二种为:列入宗室图籍。
如《明堂宗室加恩制》:“尔列名属籍,序位内朝。
” 如果是这个意思那就相当伟光正了,朱邪氏因战功而列名宗室,其族长乃是! 这是什么?这是从一跃而成为龙子龙孙! 李氏既已覆没于朱温之手,族内子孙自有兴复之义务,正如既兴、则击之,同理,既盛,李氏自当! 因此说沙陀人身系李氏族运。
随机文章为何唐朝以前没以江南为经济命脉?希特勒从不让人提的6个隐私,若提起1个,立刻军法处置兴义万峰林天坑深达600米,人类在坑底定居了600多年黄延秋事件是真是假,黄延秋事件真相大白/科学证实外星人存在量子意识为什么被禁止,意识是量子力学的基础/意识可改变物质世界
后唐灭前蜀之战发生于何时?结果如何?
后唐(923-936年[1] )是五代政权之一,李存勖所建,定都洛阳,历三世四帝,国祚共十四年。
它取代了后梁,不久又为所取代。
后唐的前身是唐末初期的晋国,891年,河东节度使被册立为晋王。
907年,篡唐建立后梁,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政权。
李克用拒不承认,仍奉唐天佑正朔。
908年,李克用去世,子李存勖即位。
923年,晋王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县)称帝,改国号唐,史称后唐,同年底,灭梁,定都洛阳。
起因 同光元年(923年),后唐灭后梁之战后,后唐实力大增,军队士气高涨,后唐庄宗李存勖欲乘胜兴师兼并前蜀,因蜀境山川地势险固,未轻举。
遂取先疲后击之策,佯与其约好。
三年六月,前蜀主果撤除边地守备,庄宗即乘机部署发兵。
过程 九月初十,命魏王李继岌充西川四面行营都统,枢密使郭崇韬充东北面行营都招讨制置使,统领风翔(治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同州(治今陕西大荔)、陕州(治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旧陕县)、华州(治今陕西华县)、邡州(治今陕西彬县)兵6万,自凤翔趋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入蜀;另以高季兴为东南面行营都招讨使,率荆南兵攻取夔(治今四川奉节)、忠(治今四川忠县)、万(治今四川万县)诸州,以策应。
十月十八日,大军至散关,排阵斩斫使兼马步军都指挥使李绍深率步骑1.3万人前出攻克威武城(今陕西凤县东北),获粮20万斛,继纵驱降兵万余人奔逃,以造蜀人恐慌之势;同时倍道尾随,直趋凤州(治梁泉,今陕西凤县东北风州镇)。
郭崇韬亦率大军兼程跟进。
十九日,前蜀守将王承捷迫于后唐军攻势,以凤、兴(治今陕西略阳)、文(治今甘肃文县)、扶(治今四川南坪东北)4州降。
时蜀主仍领妃嫔臣僚,在数万兵的护卫下巡游作乐。
二十日,巡游至利州(治今四川广元),闻后唐军破凤州,大惊,急命随驾清道指挥使王宗勋、王宗俨、王宗昱为三招讨,率兵3万迎战。
后唐军,兵锋甚锐,蜀兴州刺史王承鉴、成州刺史王承朴相继弃城而逃。
二十六日,李绍深等大败王宗勋等于三泉(今陕西宁强西北阳平关),击杀5000人,获粮15万斛。
二十九日,蜀主闻王宗勋等溃败,留判六军诸卫事王宗弼率重兵守利州,自返成都,并截断桔柏渡(今四川广元西南嘉陵江、白龙江合流处)浮桥,以阻遏后唐军。
三十日,李继岌兵临兴州,蜀将宋光葆以领属梓(治县,今四川三台)、绵(治巴西,今四川绵阳东)、剑(治普安,今四川剑阁)、龙(治江油,今四川平武东南)、普(治安岳,今属四川)5州降;接着,武定节度使王承肇、山南节度使王宗威、阶州刺史王承岳分别以其领地降;惟天雄节度使王承休与副使安重霸欲出秦州掩击后唐军。
及抵茂州(治今四川茂县),随行兵马仅剩2000,且士卒饥疲,安重霸见大势已去,亦以秦(治上邦,今甘肃天水)、陇(治湃源,今陕西陇县)二州降。
高季兴乘势率水军溯江入蜀,攻施州(治今湖北恩施)。
蜀峡路招讨使张武用铁锁断绝长江航路,高季兴遣勇士乘舟斫铁锁,适值大风,舟挂铁锁,进退不得,遭前蜀兵以矢石齐攻,战败,高季兴乘轻舟逃走。
不久,张武闻北路失败,便以夔、忠、万三州降于后唐。
十一月,后唐军昼夜兼行,径趋利州,王宗弼闻风弃城西逃。
李继岌率大军向剑、绵、汉州(治今四川广汉)推进。
十五日,蜀武信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宗寿以遂(治今四川遂宁)、合(治今四川合川)、渝(治今四川重庆)、泸(治今四川泸州)、昌(治今四川大足)5州降。
李绍琛抵绵州时,民房已被毁,绵江浮桥亦被拆断。
结果 为速取前蜀,李绍琛乘蜀兵溃败破胆之机,率乘马浮江而渡,入鹿头关(今四川德阳东北鹿头山上),攻克汉州,直逼成都。
二十六日,李继岌率大军进抵成都,翌日,蜀主出降,前蜀亡。
随机文章“书圣”王羲之的简介与故事夏朝是禹建立的?还是启建立的?当家作主死不认带病坚持做菜、历任雇主中标害惨56人⋯美国致命厨娘“伤寒玛丽”遭隔离26年墨菲定律爱情启示,和平分手意味双方都找好下家(爱情中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