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颗小行星正在向地球飞来

【菜科解读】
菜叶网 据cnBeta: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着一个即将到来的全球灾难的故事,菜叶网,但跟大流行病和气候变化的报道不同,这场全球灾难是由一颗很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或者两者都是--撞击产生。
考虑到最近Netflix电影《不要抬头》中的事件,这可能会感到特别不吉利,在这部电影中,地球受到了一颗“行星杀手”小行星的威胁。
但我们到底应该需要多担心--如果这样的东西真的击中了我们会发生什么?
对此,来自英国开放大学的行星与宇宙科学教授Monica Grady指出,根据他个人的经验,杀手级小行星往往会在夏季袭来。
也许现在大家已经厌倦了关于奥密克戎COVID变体的传播和相关问题的新闻,所以杀手小行星(或彗星)会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
一些英国报纸则转向了诺查丹玛斯--16世纪的一位占星家。
有几家报纸在2021年底报道,诺查丹玛斯预测,世界将于2022年在跟宇宙物体的很大撞击中结束。
Grady表示,在众多媒体的报道中,他最喜欢的是由《太阳报》公布的,文章描述了仅在一月份就有五个小行星向地球飞来的内容。
“今年所有预测的小行星都将跟地球擦肩而过,距离很远,它们非常不可能击中我们的星球,”文章写道。
实际上,我们已经这份名单中的前两个小行星(2021 YQ和2021 YX)已经于1月5日区别以130万和240万英里的距离飞过地球。
Grady指出,影片《不要抬头》只是一个寓言,其拥“行星杀手”的全球灾难性影响来展现气候变化的全球灾难性影响。
这是一个关于腐败、贪婪及政治和企业自身利益被置于人类处于良好的状态和福利之上的故事。
虽然这部有趣的电影有嘲笑了美国右翼政治、向政党捐款对政策(和政治家)的影响、现代技术收集有关处于良好的状态、习惯和生活方式信息的能力日益增强及技术巨头对这些信息的利用,但它并没有戏谑科学:彗星的发现是在某种程度上是现实的。
这也是应该的,因为美国宇航局 NEOWISE小行星追踪计划的首席研究员Amy Mainzer为该片的科学顾问。
在电影中,天文学家将他们的发现报告给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正如电影所显示的,这是一个由美国宇航局运作的真实组织。
那么电影内容是否真实?地球在过去曾被大型小行星撞击过--这就是为何今天没有很大的三角龙在地球上游荡。
并且它每天都被成吨的灰尘和陨石轰击着。
可以肯定的是,“行星杀手”将在未来出现--而且国际政府对此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影片中的表现。
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报告新小行星和彗星的协议就是我们人类怎么知道这个月接近地球的小行星。
另外还有一些计划来减轻小行星跟地球相撞的潜在结果。
这些通常依赖于偏转小行星的路线,因为试图在最终一分钟将其击落是不可行的--这将需要太多的能量。
美国宇航局的DART任务已于去年11月发射,这是一项技术测试任务,它将进一步帮助阐明怎么最好地偏转威胁地球的小行星。
新研究表明银河系或有20亿颗行星像地球
研究人员说,研究结果暗示,我们的银河系中也许存在着数十亿颗类地行星。
这些新的计算结果基于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收集的数据。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2月轰动全球,它发现了超过1200颗太阳系外潜在行星,包括68个可能与地球大小类似的行星。
美国航天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关注的主要是位于其恒星宜居带内、与地球大小类似的行星。
宜居带是指,允许星球表面存在液态水的区域。
研究人员分析开普勒4个月来收集的原始数据后确定,在所有类日恒星中,预计有1.4%到2.7%的恒星拥有类地行星,这些类地行星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0.8至2倍,且位于其恒星的宜居带内。
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天文学家约瑟夫·卡坦扎里蒂说:“这意味着,存在许多与地球大小类似的星球,在银河系中有20亿颗。
在数量这么多的情况下,其中有一些行星也许存在生命甚至是智慧生命的概率比较大。
这还只是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另外还有500亿个其他星系。
” 在研究了开普勒收集的3至4年的数据后,科学家们预言,将发现总共12个类地星球。
他们还说,其中有4个已经在数据公布后的4个月内被陆续发现。
科学家们预测,银河系中可能总共有500亿颗行星,尽管它们不全都是大小与地球类似且位于其恒星宜居带内。
海洋微物种发现地球上可能存在三域外物种
我们星球上大部分的物种并非日常所见的动植物,而是看上去像是一个个单一细胞的低等生物体,如果要判断它们在演化树上处于什么位置,生物学家们需要在实验室里培养它们,等有了足够的DNA后再进行基因分析。
但艾森表示,这里的问题是,这些物种的绝大部分,差不多占所有物种的99%,都没法在实验室里被培育,“它们就像是生物宇宙里的暗物质。
” 为了探寻生物的“暗物质”,艾森展开了和世界上最出名的私人基因研究所——文特尔研究所的合作。
对于这项探究“暗生物”的挑战,他和他的同事们采用了一种现在很前沿的研究方法,叫做“宏基因组学”(微生物环境基因组学)进行研究,传统的微生物基因序列分析需要在实验室里培养微生物,但用宏基因组学,可以直接从环境样品中提取全部微生物的DNA,那就可以避开有的微生物很难在实验室里培养的难题。
艾森表示,加上这种方法,无论是环境中采集的还是实验室里培养的,现在没有DNA序列是测不出来的。
这个发现十分惊人,其可能改写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延续的主流生物分类学法。
研究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基因中心的艾森(JonathanEisen)领头所做。
他与同事们提取了一部分海洋水样本中的DNA进行分析,发现这些样本基因序列十分不同寻常,和人们平时所知的细胞生物似乎关系非常疏远,完全像是来自另外一个全新的生物域。
二、假设迷雾重重 在此次研究中,艾森和文特尔提取了“全球海洋取样考察”(GlobalOceanSamplingExpedition)中采集的海水样品,通过宏基因组学分析,发现其中有一些基因序列和此前所知的彻底不一样,无论如何也放不进现有的演化树中。
“问题是,它们是哪儿来的?”艾森说。
目前还没有一个科学家能够解答得了,这些基因不知道到底是属于什么生物。
不过,艾森表示,现在出现了两种假设,一种是这些基因序列来自一些很与众不同的病毒,而另一种假设则更为令人惊讶,这些神秘的基因序列或许代表着生命树上一个完全崭新未知的分支。
这个假设是十分大胆的,生物学界一些人表示激动,但也有一些人认为现在就谈生命的“第四维度”为时过早。
如加拿大渥太华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生物学家古普塔(RadheyGupta)说,尽管这个发现很有意义,但还是得小心下结论才行,因为可能有更多的解释,比如,这些基因序列可能来自一些生活在独特的环境中的细胞生物,有的环境可能导致生物的基因发生迅速的演变,这就有可能给做基因分析的科学家带来错觉,以为这是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和其他生物分家了的“新”的生命形式。
“现在生物是否分成三个域,或者这三个域之间的生物是怎么相互联系的,这些都还有着很大的分歧。
”古普塔说,“如果再加上对第四个域的讨论,只会让人们更加困惑。
” 不过,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科学家巴普苔丝特(EricBapteste)的回应则更积极一点:“事实就是基因是非常多样的,而且毫无疑问其中的大部分我们都是未知的,要设想还有一个全新的生物域在那儿这也是合情合理的。
” 三、演化树面临再次重写 研究接下来的一个工作就是要更进一步地确定这些序列的来源,将寻找这些基因到底是突然变异的还是从另一个奇怪的“维度”来的。
对这些样本的进一步分析,还可以确定这些神秘的基因序列到底属于什么生物体。
假设艾森等人的进一步工作发现,这些基因序列的确是来自一个全新的生物域,那生物演化树将再次被推翻重写。
艾森介绍说,到上世纪90年代之前,演化树上只有两个分支:一个是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和一些奇怪的生物形式,比如黏液菌;而没有被列入真核生物的,则被称为“其他所有一切生物”。
随着基因分析技术的进步,上世纪90年代后,科学家发现,所谓的“其他所有一切生物”并不能笼统地归在一起,它事实上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域:细菌和古菌。
即使这样,生物学家对演化树如何来画依旧是分歧多多,还有不少存在争议的生物,比如拟菌病毒,这是目前所知的最大的病毒之一,有人就认为其应该单独代表一个新的域,它里面带有很多在细胞生物中才有的基因,所以不应该看成是病毒。
“如果你把这些拟菌病毒看成是第四个分支,那我们的序列或许代表着第五个分支,只不过现在我们都还不知道而已。
”艾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