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古国会从一个发达灿烂的文明变成一堆废墟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5-27 点击数:
简介:楼兰古国为什么会从一个发达灿烂的文明变成一堆废墟

【菜科解读】

楼兰古国为什么会从一个发达灿烂的文明变成一堆废墟 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一个灿烂的西域文明,那就是楼兰古文明,但是这个文明是如何衰落的,是什么导致了它的衰落?

楼兰古国为什么会从一个发达灿烂的文明变成一堆废墟

大约1600年前,古老的楼兰国消失了,只留下了古城的遗迹。


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部,距罗布泊西北角、孔雀河南岸7公里。


楼兰的古代史还不清楚。


楼兰最早命名于《史记》。



《汉书匈奴列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志千木城,往阳关6600里,长安6100里。


有1,570个家庭和44,100个家庭。


大约公元前3世纪,楼兰人建立了国家,当时楼兰被越人统治。


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败月氏,楼兰归匈奴管辖。



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率领一支大型骆驼队在中国罗布泊考察时,意外发现了一处古村落遗址,在中亚地区获得了大量汉魏古钱币、一枚罗马钱币、一枚于阗钱币、各种精美丝织品和具有希腊化艺术风格的雕花建筑构件。



佛寺的建筑装饰之一,有一个小小的木雕佛像,非常漂亮,它仍然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佛像艺术。


最重要的文物是那些魏晋时期的木简和纸屑。


魏晋时期真迹传世甚少,被历代藏家视为珍宝,而何鼎在遗址中一次就发现了150多件。



根据鲁文中的克罗瑞娜一词和和定带回的简牍,德国语言学家确认这个遗迹就是楼兰,在历史上有名后就消失了!你居然还能找到当时的遗迹,真是不可思议!

楼兰是中国古代西部的一个小国,属于西域36国之一。


西南经且末、京珏、解蜜、于阗,北至车师,西北至焉耆,东至白龙堆,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要冲。


楼兰这个名字最早的记载是《史记》:鄯善国,本名王志千泥城楼兰,去阳关一千六百里,长安六千一百里。


"

根据《史记》,楼兰人在公元前3世纪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当时楼兰由月氏统治。


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败月氏,楼兰归匈奴管辖。


西汉时期楼兰有居民一万四千多人,士兵近三千人。



汉朝以前,中原人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神秘的古国。


汉代大探险家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将楼兰带进了中原人的视野。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楼兰古城成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


繁荣的商业给楼兰带来了巨大的利润,让楼兰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中原的商品和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楼兰,给楼兰带来了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楼兰古国为什么会从一个发达灿烂的文明变成一堆废墟

楼兰成了西域的天堂,沙漠的天堂。


然而西汉不可避免的衰落了,中原开始无休止的争斗,无暇顾及西域,楼兰逐渐与中原失去联系。


据此,历史的记载也从这一时期停止了,这让后人感到非常惋惜!

公元400年,和尚法显去西方取经。


当他经过这个地方时,已经是地上没有鸟,地下没有动物,眼睛上到处都是,只有死人的骨头被用作标记耳朵。


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楼兰——,在经历了近500年的辉煌后逐渐消失,在历史舞台上默默消失。



是什么力量促使楼兰衰落?内力损失还是不可抗拒的外力入侵?楼兰的人去哪了?至于楼兰城的消失,最流行的说法是丝绸之路的变迁造成的。


晋朝以后,丝绸之路改为北路,中原在楼兰的驻军和屯田北移。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楼兰古城w

还有人认为是战争摧毁了楼兰城。


作为历史上重要的地方,匈奴、吐蕃、月氏等国都曾经统治过楼兰。


从楼兰市周边的很多墓地可以看出,同一地区、同一时期的墓地里埋葬着不同的种族。


有可能楼兰被占领后,占领者屠城后再撤离,所以楼兰被风沙慢慢歼灭。



此外,一些人认为气候变化造成了悲剧。


有两种针锋相对的猜测,一种是楼兰毁于旱灾,另一种是楼兰毁于水灾。


持前一种观点的人认为,楼兰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汉、匈奴等游牧民族经常在楼兰土地上挑起战争,对水利设施和植被造成严重破坏。


公元3世纪以后,流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下游河床被风沙淤塞。



据《水经注》,东汉以后楼兰严重缺水。


敦煌的索勒率领1000名士兵来到楼兰,从鄯善、焉耆和龟兹召集了3000名士兵。


他渡河,日夜引水入楼兰,缓解楼兰缺水问题。


但在那之后,虽然楼兰尽了最大的努力和尝试疏通河道,楼兰古城最终还是被切断了。



水资源的匮乏使人们的健康状况恶化,抵抗力减弱,于是瘟疫爆发,楼兰古城的居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弃城而去,留下一座死城。


在肆虐的沙漠风暴中,楼兰最终被沙丘歼灭。



这一说法是基于国内外探险家在楼兰古城遗址中不仅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献,还发现了各种财物。


似乎楼兰古城突然被废弃了,但这里没有战争的痕迹。


也许,只有瘟疫才能造成十室九空的景象,人们可以拼命逃离。



相反的猜测是楼兰古城被洪水摧毁了。


楼兰古国为什么会从一个发达灿烂的文明变成一堆废墟

有人认为,1600年以前,罗布泊洼地及其周边地区有大面积的森林,植被种类繁多,鸟兽出没于此,生态环境与现在大不相同。



这一时期塔里木河、孔雀河等河流水源充足,孔雀河与楼兰古城平行,仅22公里左右。


如果楼兰市缺水,就有可能把孔雀河引入城市。


楼兰古城消失的真正原因是楼兰处于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是兵家必争之地。



战争导致大面积森林被砍伐。


同时,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口的增加,需要燃烧大量的土地进行荒地开垦,手工作坊和民间炊事用火不得不砍伐大量的树木。


过度砍伐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导致水土流失和河流淤积,湖泊河床抬高,湖泊深度淤积。



楼兰古城建在高地的上平台,城外环水。


楼兰市的破坏可能是由于当时罗布泊在一定时期内抬升湖水,导致水位上升,向西蔓延到楼兰市。


同时,楼兰城及周边地区地壳下沉,孔雀河、塔里木河下游涌入楼兰城,造成楼兰古城的破坏。


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楼兰古城成为沙漠中的废墟,楼兰灿烂的文化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回忆中。



楼兰文化是世界上最具人文气息的景观。


据考古学家介绍,人类在塔里木河流域的活动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


#p#分页标题#e#

如果把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沙漠废弃的古城用红线连接起来,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包括楼兰王国在内的所有古城在公元415年突然消失,所有遗址都在沙漠中。



时至今日,虽然很多学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以楼兰古城为例,其兴衰至今仍是一个巨大的谜团,楼兰遗址也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


轮台古城、且末遗址、古墓葬、古烽火台、木乃伊、古岩画等都是世界级的旅游景点。



楼兰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神秘的名字。


它曾经的辉煌在世界铜史上形成了自己特殊的地位

楼兰是霸州先民留下的不可估量的历史遗产,也是霸州人的骄傲。


也意味着对楼兰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


巴州人应该为以各种方式展示楼兰和西方古代文化承担更大的责任。



21世纪即将来临,时代为霸州人提供了绝佳的机遇,那就是以经济高速发展为契机,以经济实力全面增长为前提,有计划地发展楼兰和古城文化遗产。


使之服务于现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其实这是我们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楼兰文化新的生命。

解析真实的中国和蒙古国的关系,看完感触颇深

1965年9月,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家父去了蒙古国。

作为经援蒙古国的外交官,他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将近8年。

这就是我关注蒙古国的原因,或许也是一种情结。

一直以来,我们对蒙古国的认识非常肤浅,因为没有渠道获得真实的信息,实际上关于蒙古国的政治信息被长期封锁。

我们或我所知道的,无非是“文革”期间那一点点“意识形态”上的冲突。

一直以为,“文革”前中蒙是友好的;“文革”后“破碎的一页”被翻了过去,又友好了,甚至相信蒙古国议会有回归中国的动议。

其实,是我无知,我错了。

进入蒙古国,转了几天,听到、看到、体会到的,中国与蒙古国的关系不是一般的紧张,而是非常紧张。

除了官样文章和冠冕堂皇的讲话,没有人认为中国与蒙古国的关系是友好的,包括某些官员。

表面拥抱,肚里骂娘,这就是中国与蒙古国政治关系的现实。

2014年8月,有幸踏上蒙古国,驱车从扎门乌德到乌兰巴托700公里,一路的蓝天白云,从扎门乌德往北最少500公里是荒凉的戈壁。

曾经的,储藏着无尽的矿藏。

一、普京的眼泪 蒙古国号称是前苏联第十六个加盟共和国——这就是普京落泪的原因。

沙俄帝国、苏联帝国的陨落,让俄罗斯沦为超级的二流国家。

前苏联对蒙古国的奴化教育,以及前苏联对蒙古国70年的殖民统治,让普京对蒙古国些许还有“依恋不舍”的情绪。

俄国对蒙古国的殖民统治很具体:国家管理副职均为俄罗斯人;国家领导人娶俄罗斯人为妻,比如前蒙古国领导人泽登巴尔;俄语成为官方语;对老蒙文进行俄文化改革,看上去都是俄文字母,这就是所谓的新蒙文。

现在依然留存的殖民痕迹有:宽轨铁路、电器插头(电器标准)、蒙古俄式西餐、苏联红军纪念碑、扎门乌德苏军兵营的遗迹、赛音山达遗留的坦克…… 90年代初,苏联解体之后,蒙古国试图恢复老蒙文(我们在中国境内看到的蒙古文)。

由于70年的历史已经改变了两代人,仅仅3年,恢复民族传统文字的企图失败,被俄文异化的新蒙文依然是流行的官方文字。

蒙古国的殖民模式如同日本统治下的满洲国。

溥仪娶了日本媳妇;政府机关的副职和顾问挤满了日本人;国民集体学习日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都日本化。

蒙古国承认不承认,他们从满清帝国和中华中的所谓“解放”,依然是苏联殖民统治下的亡国奴。

“满朝”(与我们“”的说法不同)统治蒙古国200多年,1911年的独立和1921年的解放,都没有摆脱受外来势力统治的命运。

所谓的民族英雄苏赫巴托尔,实际上是苏共的代理人,没给蒙古国带来独立,而是帮助苏联统治蒙古国。

一位华侨告诉我(在蒙古国期间采访了十多位华侨,因为安全问题,我不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前苏联统治期间,屠杀蒙古国贵族和精英7万人,教科书上只说3万人。

当时的蒙古国只有70万人口。

暴力、恐怖、屠杀,是殖民统治绝对重要和有效的手段,为了达到有效控制,屠杀十分之一的国民,残酷到了极点! 电视上看到,蒙古国总统在迎接普京的仪式上,普京听着俄罗斯的国歌,落泪了,几次擦拭自己的眼泪,也许是蒙古国的风沙吹眯了双眼。

苏联帝国的陨落的确是一种悲哀,无奈颓丧的情绪无法掩饰。

想当年,苏联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蒙古国的牛羊马骆驼全都出口苏联,各种矿藏源源不断流向苏联及华沙条约国…… 历史车轮不可倒转,逝去的无力挽回,这或许就是普京落泪的原因。

蒙古国人喜欢俄国人?未必。

蒙古国有排华情绪;同时也有排俄情绪,只是排华情绪更为强烈。

借着苏联解体而真正走向政治独立的蒙古国民,反俄反中都是他们的选择。

美国、日本,是他们的亲密伙伴,中国俄罗斯不是。

他们太想摆脱在中俄夹缝中生存的处境,可惜,搬不走! 二、蒙古国的蒙古梦 2014年8月22日,中国领导人在蒙古国国会发表演说,提到蒙古国的蒙古梦。

什么是蒙古梦?不是我们中国人说了算的。

蒙古人的蒙古梦是什么?我揣度:横扫整个欧洲称霸世界;内外蒙古,以及西伯利亚蒙古故地的大一统,远远超过一个俄罗斯;大的广阔疆域;远征日本的大元海军……真敢让他们做梦!有报道说蒙古人要回归中国,这只是中国人的梦,不是蒙古人的梦,千万别信。

乌兰巴托市中心是苏赫巴托尔广场,端坐在大会堂中央的巨大雕像是成吉思汗。

蒙古国到处是成吉思汗的名字和雕像。

最近,肯特省首府温都尔汗(林彪坠机处)更名成吉思汗,不难看出蒙古国梦想成为超级大国的野心! 这个梦,让蒙古国人不能不陷入悲哀。

特别是在蒙古国知识分子当中,想起成吉思汗,会使他们彻夜不眠、顿足捶胸、嚎啕大哭,这种向往,或是痴迷,让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狂躁和仇恨,这样一群人,怎么会在议会上通过并入中国的决议?荒唐!新任民主党的民选政府就是因为强烈反中排华才赢得选票,掌握了政权。

三、仇恨中国人 首先,蒙古国人认为中国人侵占了他们的领土 外蒙古独立了,内蒙古依然在中国的版图之内,他们认为国家和民族是处在分裂状态,这就是蒙古国人仇恨中国人的根本原因,远远超过中国人对占领钓鱼岛日本人的仇恨。

尽管蒙古国官方没有明确表达这个观点,但是,仇恨的情绪随处可见。

这也就是我们怎么讲友谊也没有用的根本原因。

就在国家领导人高调访问蒙古国的前一天,在中国驻蒙大使馆门前,中国外交官遭到殴打。

为什么?挑衅、发泄、表达愤怒的情绪。

背后的阴谋不得而知,给中国人的感觉就是下马威!要不是蒙古国经济崩溃、公务员发不出工资,他们才不会向中国示好。

2012年我到达中国一侧的东乌珠穆沁口岸,当时边防人员说,蒙古又在反华,我还不解。

我对中国政府没有将这些信息公布于中国,表示遗憾!当时蒙古国大选,新当选的现任总统,靠的是排华获得民意。

他们仇恨汉人,同样仇恨内蒙古人,在外蒙古人的眼里……(不能再说了)。

有的内蒙人到了蒙古国,似有回到祖国怀抱的感觉,但是大失所望,看到的却是完全俄罗斯化的,具有殖民色彩的蒙古国,路标指示牌都看不懂。

在乌兰巴托期间参观了60年前中国援建蒙古国的培才学校,现今蒙古国立大学的经济学院。

体育馆内的一个的蒙古大学生直接对着翻译大骂——滚! 因为我们与学中文的女学生寒暄了两句。

这个表面看上去挺斯文的学生很愤怒!我们赶紧走了,会中文的蒙古女学生也赶紧走了。

走在路上,碰到蒙古警察,翻译让我们别说话。

他们已经被吓破了胆。

这就是现实的蒙古国,这还是中国领导人高访期间。

这是延续了很久的一种情绪,认为中国人都是骗子。

早些年的中国制造,的确有不尽人意之处。

但是,中国人讲究一分钱一分货。

满洲里、阿尔山、二连是他们进货的渠道,花低价买高档产品,或许也是一种梦。

由于这种情绪的蔓延,尽管现在中国低端产品已经好了很多,他们还是从内心抵制。

以致二连等地的“温州”市场不断萎缩,中国商人很少出境,都是蒙古人自己到中国境内提货。

这也成为他们瞧不起中国、恨中国的理由,他们的包装食品大多是从日本韩国欧洲进货,中国货极少。

不过超市里的水果蔬菜一看就是中国制造。

边远地区的商店只有土豆和葱头,个头极小。

第三,认为中国人是强盗 中国与蒙古国搞经济技术合作,投资开采煤矿油田,他们认为这是掠夺他们的资源,是抢夺他们的财产。

好像中国人不是花钱买的。

除了签订协议,各级官员、地主牧主、警察、地痞无赖都能得到好处,尽管如此,你还是强盗。

中国给他们援建了那么多的项目,居然买不来他们的感谢!在乌兰巴托,随便看看,就是中国援建或是建设的建筑。

从五十年代到今天,不管你多努力表现自己,让利让利再让利,他们都认为你是掠夺资源的强盗。

第四,认为中国人是劣等民族 在蒙古国,大批的建筑工人都是中国人,大约2万到3万人。

中国人聪明老实本分,蒙古工人无法与中国建筑工人相比,但是蒙古国的法律规定,建筑公司必须雇佣一定比例的蒙古劳动力。

据业内人士说,他们的工作能力,跟非洲工人差不多。

这些建筑工人,文化水平不高,不太懂得俄罗斯化的蒙古礼节。

说话声音大、随地吐痰等等,他们成为蒙古人嘲讽的对象。

觉得自己高贵了许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总是打着环保的旗号,抗议中国人破坏环境,就他们高尚。

第五,狭隘的民族主义 他们以与中国人作对为荣,以羞辱中国人为乐事。

一位华侨告诉我,一个蒙古警察在工地上随便抓中国人,然后让他们蹲着,学狗叫,不学就冲天鸣枪,吓唬中国人……在火车入境检查,中国人必须站得笔管条直接受检查,蒙古人则可以躺在卧铺上……当地地痞到工地捣乱,蒙古警察一定先训斥中国人。

中国人与蒙古人发生争执,警察一定会首先教训中国人。

凡是这样对待中国人的,在蒙古国都是牛逼的英雄。

到了晚上,说中国话的中国人一定不要出门,包括大使馆的官员。

在蒙古国长期居住的华侨,轻易不敢说自己是中国人,轻易不敢说中国话。

这次到蒙古,知道一个词叫“胡加(huja)”,是蒙古人对中国人的蔑称。

不仅老百姓这么说,就是官方电视台也用这个词调侃中国人。

还有辱骂中国人的歌曲。

五、驻蒙使馆如同摆设 “蒙古华侨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大使馆根本很难帮上忙。

”这是采访中一位华侨说的。

当然,蒙古国也不把中国大使馆当回事。

一位中国外交官的护照,居然被蒙古警察给撕了…… 一位外交官到达蒙古国的第一天写道: “……还有各种喝得烂醉,甚至没喝酒的人,见到中国人就打。

警察不会管这类事情的,全市的警察在我昨天抵达的时候正忙着为来访的希拉里执勤呢,十米一对警察,夹道欢迎,从机场一直排到市中心,绵延十几公里(2014年8月20日中国领导人高访期间,笔者亲眼看到,我们领导人的车队,在大街上穿行,没有任何特殊的警卫)。

这个只有二百多万人口、贫富差距极其严重的后社会主义国家,夹在中日俄美四方利益的夹缝中,不知何去何从,却把历史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所有的不满,宣泄到了中国这个温良恭俭让的邻居身上。

工作第一天,接待了好几拨被从中国内地骗来的农民工,讲着自己被骗的经历,讲着自己怎么在建筑工地被蒙古老板毒打、被防狼喷雾喷,讲他们如何身无分文从工地逃出来,两天没饭吃,被街上的蒙古人打,被警察抓。

当最终他们看到使馆的五星红旗时……” 一位华侨说:“见到被骗的中国人,大使馆首先是训斥这些农民工:老实在家呆着,跑这来干什么!” 驻蒙外交官如是说:“……各种类似黑社会性质的反华组织也层出不穷,打着环保的旗号;威胁跟中国人交往的蒙古女子;到中国企业、工地去闹事,在中国大使馆门前示威……凡此种种,一是为了收取保护费,另一方面是为了获得国外的经济支持并赚取政治资本,更多是一种表演性质的。

而对中国人的仇视,更主要的还是低学历、低收入、低年龄的小愤青们在网络上的发泄,对大街上讲中文的人的肢体攻击,哪怕是在蒙娶妻生子生活多年的华人华侨,也是他们攻击的对象。

在这些蒙古人眼里,中国的蒙古族不是蒙古人,是汉人……” 六、没有友谊只有利益 中国与蒙古国存在友谊吗? 翻开历史一查,都是抗击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历史。

坦克般的战马,所向披靡;来无影去无踪,杀了就抢,抢了就跑的游击战术。

这个把抢掠发挥到极致的民族让中原农耕民族无可奈何。

修长城;和亲;出使西域;牧羊;大元朝统治中原100年;重修……近代的蒙古独立;排华反华;意识形态分歧;苏联马前卒;今天继续的排华反华…… 这些都证明了中蒙之间没有友谊。

同时也证明了,这个北方民族一直在欺负中国人,他们强大的时候是这样;今天的蒙古国,已经丧失了对中国的军事主动和经济上掠夺的能力,他们弱小了,但是他们依然欺负中国人。

千万别说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戳得住吗?一个290万人口的小国,就可以随便欺负你。

近代历史还证明:我们这位近邻,拍俄国马屁,排华反华;拍美国日本马屁,排华反华。

排华反华是一件最不需要成本的乐事。

他们很聪明,总是玩着演义,搞个,渔翁得利的伎俩。

想用大国间的矛盾关系谋求自己的利益,真是机关算尽。

他们认为有天下第一的丰富资源,全世界都会垂涎三尺,愿意奉献给美国人日本人。

没想到,美国不要、日本不要,就连俄罗斯韩国也不要。

就是在中蒙双边关系紧张的情况下,2014年上半年91%的出口都是销往中国(煤炭、铜精粉、铁矿石、石油、半加工黄金……)。

如果中国不买他们的资源(完全可以不买),他们几乎没有可用来对外交换的本钱。

限制向中国出口资源,无异于自杀。

这就是现今蒙古民主党向中国示好的原因,一个连公务员工资都发不出来的政府,还有什么尊严?同一时间,国家外汇储备余存13亿,同比减少57%。

我们现在背着一个中蒙友好的包袱,让我们不知所措。

中国对蒙古国的经济援助就说明了这一点。

蒙古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如果中国停止与其扩大贸易,蒙古国的生存就会有危险。

五十年代起中国对蒙古国的经济援助就是费力不讨好,国内国外一片骂声。

历史的教训,万万不可忘记。

中蒙友好,蒙古人不信,我们自己也不信。

为什么非要掩耳盗铃、假装欢颜呢?这种尴尬局面没有必要维持。

仇恨可以不讲,但也没有必要编造一个睦邻友好的历史。

现在就讲利益,这就是实事求是。

我们中国只要把在蒙古国的循环利益把握好就足够了。

在蒙古国开矿采油,成本甚至低于中国境内。

中蒙边境的策克口岸,一车车的原煤运到中国,在边境装上中国火车,源源不断运往内地。

这是中国通过经济合作方式获得蒙古国的矿产资源,蒙古国说是对他们资源的掠夺。

在不讲友谊的情况下,掠夺不掠夺已经不重要了。

蒙古国拿到卖资源的钱,除了维持政府的运转,就是铁路、公路、市政建设、城市交通、住宅建设。

这些建筑基本上是五六十年代建设的,大量的扩建、改建、新建项目在等待中国人。

这些项目也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

蒙古人游牧习性,干不了建筑工程。

从五十年代起,蒙古国的建筑工程大多由中国工人完成,目前就有2万到3万人在蒙古国从事建筑工作。

60年代中期,中蒙关系紧张的时候,前苏联曾经派来一支部队,称为“建筑旅”,因为人数太少,干不了多少事。

成本最低的建筑企业和建筑工人,只有中国人。

凡是建筑工程,不管蒙古国愿意不愿意,还得请中国建筑公司,雇用中国劳动力,经济实惠方便。

这样,建筑工程款就回到中国。

还有建筑材料,只有中国的,还得买中国的。

在蒙古国住旅馆,看到瓷砖、塑钢窗、卫生洁具、电器电料、装饰布料、家具厨具等等都是中国制造。

把几十年前苏联的电器标准完全改变。

比如插座,酒店房间里可以看到中国俄国两种制式的插座,俄式插座处于被淘汰的状态。

不难看出,蒙古国的资金又都流回中国。

这是他们的无奈,对于中国经济的依赖,让他们别无选择。

中国政府应该坦率一点,就是这么回事,没必要编个“传统友谊”,自己骗自己。

蒙古国政府当然明白,但是目前没有办法。

外交讲含蓄,但是更要坦率。

不提友谊,只说互利互惠。

经济手段足以控制这个国家的时候,我们不用,他们还会笑话你是个傻瓜。

在蒙古国的几天里,总结了一下感受:蒙古国是小国小民小心眼;中国是大国大哥大冤家! 几十年来的中国外交,实际上比较幼稚,现在需要变革,把喊口号式的外交变成实力外交。

当讲道理不管用的情况下,就要采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制裁。

让我们中国人不再觉得窝囊。

随机文章为何夏朝不是一个统一的王朝?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魔神之首阿撒托斯,凭本能影响宇宙万物(智商疑似超低)雪花为什么是白色的,透明的冰晶在特定的波长下呈现出白色的雪花南极北极属于哪个国家,北极岛屿被瓜分/南极大陆属于全人类

解析楼兰古国消失之谜 中国最奇怪地带新疆罗布泊

有“地球之耳”之称的罗布泊,是中国和亚洲大陆的干旱中心,塔里木盆地积水和积盐中心,沙漠分布和风沙活动中心,同时也是古代人类文明活动中心。

毗邻罗布泊的楼兰古国,满带东方的神秘色彩,让众多考古学家心驰神往,对于它的研究也是孜孜不倦。

不过至今为止,这片神秘的土地,仍然有着众多未解之谜。

对于罗布泊科考的重要性,刘东生院士曾用一句话概括:罗布泊,是一个地质学的实验室,第四纪地质的许多科学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满意的答案。

  19世纪中叶以来,罗布泊及其邻近地区成为了科学界探险和考察的热点区域。

马可·波罗、斯文·赫定、彭加木……中外探险家在这片“死亡之海”中视角不同的观察,导致了一个世纪的学术争论,并留下众多科学上的谜团。

  罗布泊就像钟摆游移不定?  上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经过实地考察,认为罗布泊是个“游移湖”,由北向南和由南向北的游移周期为1500年。

他解释原因说,由于进入湖中的河水挟带有大量泥沙,沉积在湖盆里,而使湖底抬高,导致湖水往较低的地方移动。

一段时期后,被泥沙抬高露出的湖底,又遭受风的吹蚀而降低,这时湖水又回到原来的湖盆中。

就这样,罗布泊像老式的大钟钟摆一样,南北游移不定。

此后“游移说”占据了绝对优势。

  夏训诚等科学家实地考察后,发现罗布泊并没有因为大面积的地面风蚀而发生明显的湖体游移,它的水体变化受控于入湖水系变迁,罗布泊并不是“游移湖”。

  夏训诚介绍,从高程上看,罗布泊和它南面的喀拉和顺都是平原中局部陷落的小洼地,罗布泊要更低一些。

加入收藏
               

楼兰古国会从一个发达灿烂的文明变成一堆废墟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