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跨坑拼出两件大型青铜器

这是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相对完整形态。
这是顶尊曲身铜神像实物,它是数字化复原的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的一个部分。
这是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相对完整形态。
新华社发(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利用新科技手段,用三星堆8个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还原了3000年前
【菜科解读】
这是顶尊跪坐人像实物,它是数字化复原的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的一个部分。
这是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相对完整形态。
这是顶尊曲身铜神像实物,它是数字化复原的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的一个部分。
这是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相对完整形态。
新华社发(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利用新科技手段,用三星堆8个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还原了3000年前的奇妙组合。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10日在成都公布,经过发掘和文保人员合作研究,近期两件大型青铜器的相对完整形态得以震撼呈现。
■ 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
比我们之前预想的更奇特、更震撼,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说。
据唐飞介绍,这两件青铜器分别为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和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都由埋在不同祭祀坑里的残件拼接而成。
考虑结构安全问题,目前文物实体无法凑在一起,于是利用三维扫描和3D模型等科技手段,成功复原了这两件国宝的相对完整形态。
复原完成的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通高1.589米,总体而言是神兽驮着一个头顶着尊的跪坐铜人像。
由2号祭祀坑的铜尊口沿、3号祭祀坑的铜顶尊跪坐人像、8号祭祀坑的铜神兽组合而成。
这件文物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
下层是神兽,昂首挺胸、四肢壮硕、威风凛凛。
神兽头顶中央还站立着一个衣着华丽的青铜人像。
中间层是一个跪在神兽背部的铜人像,浓眉大眼,头顶戴冠,上身着曲折云雷纹长袖对襟短衣,下身穿眼形纹短裙,双臂举于胸前。
上层为三段式的折肩尊,尊上有龙和兽造型的立体附饰。
■ 铜神兽
唐飞认为,这组青铜器表现了一个祭祀场景,跪在神兽背上的应是巫者身份,跪立是古蜀礼神最虔诚的姿势。
站立在神兽头顶的铜人,或许象征古蜀王者。
巫者头顶的铜尊具有中原文化风格,推测祭祀中尊内应盛有海贝、玉、酒之类的祭品。
复原完成的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通高2.53米,主要由铜罍、神像和人像构成,由2号祭祀坑的铜鸟足人像,3号祭祀坑的爬龙铜器盖,8号祭祀坑的铜顶尊撑罍曲身人像、铜持龙立人像、铜杖形器五个部分拼接而成。
这件青铜器主体是一尊倒立的神像,纵目突出,獠牙外露,头顶尊、手撑罍、脚踏鸟,身体向后翻起,双腿肌肉健壮有力,双足则化为鸟爪形,显然是神而非人。
■ 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
这两件青铜器均由相对独立的几个部分铸接而成,体量巨大,造型复杂独特,应为3000年前古蜀祭祀的艺术形象,体现出三星堆先民高超的青铜设计和铸造技艺。
它们既展现了古蜀文明的独特性,又体现出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再次昭示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多元一体。
唐飞说。
跨坑成功拼对文物,证明了祭祀区域的几座祭祀坑的形成年代相近,对于了解三星堆祭祀区的考古学年代、布局、性质、祭祀形式等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随着三星堆遗址祭祀区野外工作的全面结束,新出土文物的室内整理、保护和修复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目前已基本确认完整,而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可能还有其他部分。
三星堆文物还有哪些奇妙组合?值得期待。
据新华社电
长江日报
三星堆的七大千古之谜
虽然专家学者对其中“七大千古之谜”争论不休,但终因无确凿证据而成为悬案。
第一谜,三星堆文化的来自何方?目前有其来源与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有关、与川东鄂西史前文化有关、与山东龙山文化有关等看法,即人们认为三星堆文化是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彼此融合的产物,是多种文化交互影响的结果。
但究竟来自何方? 第二谜,三星堆遗址居民的族属为何?目前有氐羌说、濮人说、巴人说、东夷说、越人说等不同看法。
多数学者认为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与三星堆关系密切,其主体居民可能是来自川西北及岷江上游的的氐羌系。
第三谜,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如何?三星堆古蜀国是一个附属于中原王朝的部落军事联盟,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已建立起统一王朝的早期国家?其宗教形态是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还是神灵崇拜?或是兼而有之? 第四谜,三星堆青铜器群高超的青铜器冶炼技术及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是蜀地独自产生发展起来的,还是受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或西亚、东南亚等外来文化影响的产物? 第五谜,三星堆古蜀国何以产生、持续多久,又何以突然消亡? 第六谜,出土上千件文物的两个坑属何年代及什么性质?年代争论有商代说、商末周初说、西周说、春秋战国说等,性质有祭祀坑、墓葬陪葬坑、器物坑等不同看法。
第七谜,晚期蜀文化的重大之谜“巴蜀图语”。
三星堆出土的金杖等器物上的符号是文字?是族徽?是图画?还是某种宗教符号?可以说,如果解开“巴蜀图语”之谜,将极大促进三星堆之谜的 *** 。
三星堆未解的谜团
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
1986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未解之谜一:文明起源何方 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
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人倒像是“老外”。
四川省文物考古所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三星堆人有可能来自其他大陆,三星堆文明可能是“杂交文明”。
未解之谜二:消失的古都 古蜀国的繁荣持续了1500多年,然后又像它的出现一样突然地消失了。
历史再一次衔接上时,中间已多了2000多年的神秘空白。
关于古蜀国的灭亡,人们假想了种种原因,但都因证据不足始终停留在假设上——— 水患说。
三星堆遗址北临鸭子河,马牧河从城中穿过,因此有学者认为是洪水肆虐的结果。
但考古学家并未在遗址中发现洪水留下的沉积层。
战争说。
遗址中发现的器具大多被事先破坏或烧焦,似乎也应证了这一解释。
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些器具的年代相差数百年。
迁徙说。
这种说法无需太多考证,但它实际上仍没有回答根本问题:人们为什么要迁徙? 成都平原物产丰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用灾难说解释似乎难以自圆其说。
那么,古蜀国消失在历史长河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未解之谜三:神秘的器具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基本上没有生活用品,绝大多数是祭祀用品。
表明古蜀国的原始宗教体系已比较完整。
这些祭祀用品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特别是青铜雕像、金杖等,与世界上著名的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张继忠认为,大量带有不同地域特征的祭祀用品表明,三星堆曾是世界朝圣中心。
在坑中出土了5000多枚海贝,经鉴定来自印度洋。
有人说这些海贝用做交易,是四川最早的外汇,而有的人则说这是朝圣者带来的祭祀品。
还有60多根象牙则引起了学者们“土著象牙”与“外来象牙”的争议。
“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古蜀国,居然已经有了“海外投资”,不可思议。
未解之谜四:文字或图画 在祭祀坑中发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瑰宝———世界最早的金杖。
其权杖之说早已被学术界认同,但所刻的鱼、箭头等图案却引起了一场风波。
一个民族必备的文明要素,三星堆都已具备,只缺文字。
学者们对此的争论已有些历史,《蜀王本纪》认为古蜀人“不晓文字,未有礼乐”,《华阳国志》则说蜀人“多斑彩文章”。
至于金杖上的图案是图是文,仁智各见。
有的已在试图破译,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刻画的符号基本上单个存在,不能表达语言。
不过如果能解读这些图案,必将极大促进三星堆之谜的 *** 。
三星堆在文字方面尚存问号,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未解之谜五:何时能揭密 三星堆博物馆里展出的文物,是长达70年考古发掘的成果。
现在正紧张进行的发掘工作是第13次大规模发掘。
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告诉记者,本次发掘集中在古城中心位置,将极有可能发现古蜀国的宫殿。
目前,已发掘出了涉及数十个朝代的碎陶片。
12月17日,中央电视台将现场直播发掘工作,考古学家们笑着说:“17日,17日就都知道了。
” 结果如何,目前还是一个谜。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三星堆的神秘面纱不会就这么轻易被揭开,在12平方公里的文化重点保护范围内,已发掘的仅有7000平方米。
余秋雨看过三星堆后说:“伟大的文明就应该有点神秘,中国文化记录过于清晰,幸好有个三星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