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空难史上的生命奇迹:男孩毫发未损;16名幸存者坚持72天获救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9-24 点击数:
简介:与一般的道路交通相比,乘坐飞机不仅方便、快捷,而且相对来说更加安全。

飞机航行成为当前很多远途旅行乘客很好的一个选择。

在民航史上,有一个词是大家最不愿意听到的——空难! 空难现场照 每次发生空难,不仅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往往会导致人员伤亡,让受害者的家庭妻离子散,支离破碎。

很多时候,一旦发生空难,幸存者寥寥无几,机上

【菜科解读】

与一般的道路交通相比,乘坐飞机不仅方便、快捷,而且相对来说更加安全。

飞机航行成为当前很多远途旅行乘客很好的一个选择。

在民航史上,有一个词是大家最不愿意听到的——空难!

盘点空难史上的生命奇迹:男孩毫发未损;16名幸存者坚持72天获救

空难现场照

每次发生空难,不仅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往往会导致人员伤亡,让受害者的家庭妻离子散,支离破碎。

很多时候,一旦发生空难,幸存者寥寥无几,机上乘客基本难以生还。

然而,世事无绝对,有的人,有些时候,可以神奇地在空难中幸免于难。

在空难史上就发生过一些令人难以置信,却又能极大安慰人心的生还奇迹。

食堂就盘点几例。

01、飞机坠毁,4岁男孩毫发无损

1946年12月25日,这是中国民航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这天正好是圣诞节,可这个圣诞节却是一个黑色的圣诞节。

上午8时40分,中央航空运输公司一架乘坐7名乘客、4名机组人员的第48号C-47式客机从重庆起飞,途径汉口、南京,飞抵上海。

10时15分,中国民航公司一架乘坐27名乘客,3名机组人员的第140号C-47式客机从重庆起飞,途径武昌、南京,飞抵上海。

10时30分,中航一架乘坐39名乘客、3名机组人员的第115号C-46式客机从重庆起飞途径武汉,飞抵上海。

第48号、第115号、第140号分别于16时,17时30分,18时40分抵达上海上空。

可由于天气恶劣,机场设备缺陷,飞机老旧(这三架飞机都是国民政府从美国进口的飞机美国已经停止使用运行)飞机迟迟无法降落。

盘点空难史上的生命奇迹:男孩毫发未损;16名幸存者坚持72天获救

中航飞机失事

17时58分,第48号失去联系,不久,第48号在张家宅坠毁。

19时左右,第115号在龙华机场在一公里的黄家河渡庙坠毁。

19时55分,第140号在龙华机场跑道外10米坠毁。

第48号客机11名机组人员和乘客,以及第140号客机30名机组人员和乘客全部遇难。

第115号客机42名机组人员和乘客有34人当场遇难,7人重伤送医,还有一人安然无恙。

三起事故,总共总共造成81人伤亡(还有路人,因为飞机坠毁时被飞机残骸击中不幸身亡),损失25亿法币。

在短短两个小时内,三架飞机在同一个地方坠毁,这在整个世界民航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可谓是空前绝后。

盘点空难史上的生命奇迹:男孩毫发未损;16名幸存者坚持72天获救

第115号客机生还者王弟弟

在这次骇人听闻的空难事故中,第115号客机上有一名年仅4岁的男孩(姓王,其名不详),却毫发未损,一点伤都没有,堪称是奇迹。

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只是等他懂事之后,却也无法高兴起来,因为他的亲人在这次灾难中遇难。

02、客机迫降,无人死亡 02—1:

2005年8月2日,法国航空公司一架乘坐12名机组人员与297名乘客的A340客机飞往加拿大多伦多过程中遭遇极其恶劣的雷暴天气。

客机被迫在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紧急降落。

盘点空难史上的生命奇迹:男孩毫发未损;16名幸存者坚持72天获救

客机遭遇雷击

结果即将安全降落之际,客机不幸被闪电击中,飞机高速滑出跑道,很快断成两截,并起火燃烧。

神奇的是,因为飞机已经着陆,没有发生爆炸,也没有进一步恶化,机上309人没有一人伤亡,仅有43人受轻伤。

02—2:

2009年1月15日,美国空客一座架乘坐115人的A320飞机在起飞后不久不幸遭遇鸟群,双侧引擎受损,空难就此发生。

飞机顿时失去平衡,如果不紧急迫降,随时有可能坠毁。

关键时刻,机长萨伦伯格凭借卓越的驾驶技术和丰富的经验,驾驶飞机跌跌撞撞、摇摇晃晃到曼哈顿中城第48街附近的哈德逊河水域上,将河面当作临时跑道,实行紧急迫降。

最终,在萨伦伯格的驾驶下,飞机安全着陆,降落成功,机上115人无人伤亡,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最成功的迫降奇迹。

#p#分页标题#e#

盘点空难史上的生命奇迹:男孩毫发未损;16名幸存者坚持72天获救

A320客机河面迫降

要知道,曼哈顿中城第48街是美国纽约乃至全世界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如果飞机失控坠毁,后果不堪设想,不仅机上人员难以生存,就连闹市中的人群都很有可能造成极大伤亡。

02—3:

2011年8月1日,一架乘坐163人的美国波音737-800客机从纽约飞往圭亚那。

飞机即将在圭亚那时遭遇恶劣天气,紧急迫降失败,飞机失控冲出跑道,滑落山坡并断成两截,悬挂在60米深的山谷边上。

奇迹发生了,飞机上163人竟然全部生还,只有3人因骨折等伤送院。

盘点空难史上的生命奇迹:男孩毫发未损;16名幸存者坚持72天获救

飞机断裂照

03、飞机迫降,伤亡很小 03—1:

2009年2月25日,土耳其航空公司一架乘坐134人的客机飞往荷兰阿姆斯特丹。

飞机即将抵达阿姆斯特丹机场时,在距离跑道约3公里的田园坠毁。

飞机被断成3截,奇迹发生了,飞机没有发生爆炸。

机上134人,只有9人死亡,80人受伤,其余人安然无恙。

03—2:

2010年8月16日,哥伦比亚一架乘坐125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的客机,在即将降落时,遭遇雷击坠毁,飞机损毁非常严重。

不可思议的是,机上131名乘客,只有一人因为惊惧过度心脏病病发而亡,其余乘客基本安然无恙或只受轻伤。

盘点空难史上的生命奇迹:男孩毫发未损;16名幸存者坚持72天获救

飞机迫降

03—3:

2010年12月4日,俄罗斯达吉斯坦航空公司一架乘坐160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图- 154客机,飞行过程中,飞机故障,被迫在莫斯科郊外一座机场紧急降落。

可惜,由于降落时,飞机不受控制,速度过快,机身断为3截。

神奇的是,这次事故机上169人人员只有3人不幸死亡,82人受了不同程度上的伤。

04、飞机失事,机客奇迹生还

1972年10月12日,乌拉圭业余橄榄球球队老基督徒球队在前往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参加一场橄榄球比赛时租用了乌拉圭空军571号包机。

飞机上共有45名乘客,2名飞行员。

当飞机飞到安第斯山脉附近时,天气突然恶劣,飞机被迫临时降落在阿根廷门多萨。

10月13日,飞机继续门多萨飞往圣地亚哥。

下午3点多,飞机穿越安第斯山时,机身失控,偏离了航线,最终撞上了一座山峰。

飞机尾部被撞飞,机身前半部分顺着山坡滑落。

好在飞机飞机停在U型坡度上,加上陡坡有积雪深厚,飞机最终停了下来,没有继续滑落,也没有发生爆炸。

不过,由于冲击力度太大,机上2名飞行员和12名乘客当场死亡,另有33人幸存。

盘点空难史上的生命奇迹:男孩毫发未损;16名幸存者坚持72天获救

安第斯奇迹

可惜的是,由于天气恶劣,救援队在安第斯山没有搜救到幸存者,救援队在救援10天后便停止搜救。

生存者被迫展开自救,他们在极端严寒,没有粮食,没有工具的情况,靠着吃其他遇难者的尸骸,一步一步走出了安第斯山。

12月23日,空难发生72天后,幸存者被救援直升机救出。

经统计,最终幸存者仅存16人,这16名勇士坚持了整整72天,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生命奇迹。

这就是著名的安第斯奇迹。

结语、

在世界民航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生还奇迹,本文篇幅有限,仅列举这几例。

生命是脆弱的,每逢灾难来临,真的需要奇迹才能生还。

好人一生平安,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生命奇迹!

我们相信一定会有奇迹的!

历史上韩信的“十面埋伏”究竟是如何回事?

公元前202年冬,北风呼呼地吹,像是悲歌,也像是挽歌。

率楚军退到了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

之争的决战时刻终于到来了。

在决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双方的军事情况。

刘邦这边这边主要谋士不下十人,主要悍将不下二十人。

其余大小将领不下百人,兵力总数超过了五十万人。

项羽这边的楚军已是孤军一支。

他手下的谋士如今只有项伯一人,主要将领有钟离眛、季布两人,兵力总数约十万人。

果然,大决战开始前,处于绝对劣势的项羽,鼓舞好士气后,项羽开始进行军事部署。

他将十万楚军一分为三,呈“品”字形布局。

他派钟离眛为右军主帅,带领二万楚军屯于垓下东北方向。

派季布为左军主帅,带领二万楚军屯于垓下西南方向。

自己居中,带领楚军主力迎战,并做好战略转移的准备。

随后出招的刘邦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将整个大会战的军事指挥权交给韩信。

事实证明,赌徒刘邦这一次的做法完全是正确的。

把军队的总指挥权交给韩信,是知人善用之举。

在接到调兵的符节后,韩信本着一颗感恩之心,马上进行了战略大部署。

令人的是,一向用兵如神的韩信这次借鉴了对手项羽的布阵之法,也排出了“品”字形阵势。

他派陈贺为右军主帅,带领五万楚军屯于垓下东北方向。

派孔熙为左军主帅,带领五万楚军屯于垓下西南方向。

自己居中,带领汉军主力三十万大军和楚军正面作战。

当然,在走“别人的路”的同时,韩信还做了两个创新之举: 第一,他精心挑选了汉军当中最为出色的十个将领。

包括、、、、、等勇冠三军的人物。

然后把自己的主力中路军分成十队,每个将领负责一队。

以十面埋伏布阵,阵与阵之间层层相围,层层接应,紧密而有序。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面埋伏”。

第二,他把刘邦和周勃两路大军安排在自己中路主力军的身边。

安排十面埋伏,韩信美其名曰“布阵”。

安排刘邦,他美其名曰“督战”;安排周勃,他美其名曰“断后”。

但是,只有韩信一人知道,他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为了给自己上一道“三保险”。

至此,楚汉双方布阵完毕,正式开战。

主动出击的是韩信。

他首先使出了诱敌的计谋。

韩信亲自带领三万精兵去挑战项羽,大决战的序幕正式拉开。

项羽自然:“三万人马胆敢来挑战我十万精兵,太低了!” 他大手一挥,率楚军倾巢而出,呼啦啦地冲杀出去。

那架势似是要把韩信剁成肉泥才解恨。

韩信这么点兵马怎么抵挡得住项羽倾巢之军,于是只能边打边退,边打边撤,边打边逃。

项羽恨不得马上抓住可恶的韩信抽他的筋、剥他的皮,所以对韩信穷追不舍。

项羽像是刚出山的狮子,势不可当,而韩信则像是惶惶的野兔,狼狈不堪。

正在这时,只听一声炮响,十面埋伏中的第一队人马出场了,周勃和灌婴带着汉军杀出来了。

项羽正手痒呢,面对四面涌现出的敌人,他一身绝技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打得周勃和灌婴两人手忙脚乱。

不多时,项羽率领楚军就冲出了包围圈,第一关顺利闯过。

在闯第二关之前,项羽说了一句开场白:“都说韩信用兵如神,原来也不过如此啊!” 如果你是一个三国迷,一定会知道曹操在兵败赤壁、败走华容道时。

曾在逃跑路上的险要处发出过三次感叹。

每一次嘲笑不会用兵时,都会出现诸葛亮早就派在那里的伏兵。

最后如果不是知恩图报的放了他一马,只怕他在华容道就要结束其光辉的一生了。

现在这种情况就和曹操那次如出一辙。

项羽的感叹话音未毕,只听见炮声又响起,两边又闪出两路伏兵来,由樊哙和曹参领军。

项羽同样使出。

不多时,樊哙和曹参也了,纷纷败退。

项羽继续带领楚兵向前杀去。

就这样,项羽每冲出一路敌军,还来不及喘气,就又会出现一路敌军。

最后,他凭借个人的勇猛,并且以牺牲了大量楚军为代价才连冲出了七八阵。

项羽不是傻子,已然明白了敌人已经进行了严密的布防。

只是当下楚军只有一条路可走,向前冲。

自己只有一个目标可攻,斩首。

先斩了韩信的首级,再斩刘邦的首级。

这样一来,汉军再多也无济于事了,这样一来,就可以力挽狂澜,笑傲天下了。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当项羽发出“斩首行动”的指令后,士兵们再次士气大振。

般地向汉军的心脏之地冲去。

汉军被楚军的气势所慑,纷纷溃退,眼看就要全线失利了。

正在这时,楚军的后面却突然慌乱起来。

项羽正攻得起劲,但还是察觉到了后军的异样,于是赶紧来了个“蓦然回首”。

这时,士兵过来禀报项羽说: “汉将孔熙和陈贺击溃了我军左右两翼,正迂回到我军背后进行包抄。

” 项羽的作战风格向来是把骑兵放在前面冲锋陷阵,把步兵放在后面全面推进。

这次大决战也不例外,他的骑兵在前面冲,步兵则跟在后面亦步亦趋。

而韩信早就看到了楚军的软肋所在,命孔熙和陈贺左右两翼大军埋伏两侧不动。

不参与和楚军的正面作战,等楚军骑兵全部都过了,他们再对楚军步兵发起进攻。

这样一来,楚军自然抵挡不住了。

“韩信以十面埋伏诱我军深入,再以两翼之军袭我后方,让我军首尾不能相顾,战术果然高明啊!” 项羽一边感叹,一边马上做出了紧急应对措施,撤军。

楚军前队改后队,后队改前队,依次回撤,全力突围。

撤军是项羽做出的明智之举。

因为他终于意识到了交战对手韩信的强大。

既然韩信的布局如此精密,再向前冲,那便是,自寻死路。

只有撤军,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方是最佳的脱身之计。

正在这时,只听见连响三炮,韩信马上开始反攻了。

但见汉兵,骑兵、步兵层层有序,那个壮观,难以形容。

换作一般人只怕早就被吓死了,但项羽可不是一般人,战神都不是他的对手。

关键时刻,他临危不乱,让钟离眛和季布两大猛将断后。

他自己亲自充当先锋,指挥楚军有条不紊地向外冲去。

随机文章请问宋朝是中国所有朝代法律最完善的吗?请问明朝曾和葡萄牙发生战争吗?太阳墓地位置,一排排木桩围绕成太阳(楼兰因太阳墓灭国)盘点b站十大洗脑神曲,让您欲罢不能走火入魔(内附试听)揭秘雪崩怎么自救,赶紧像雪崩的两侧逃生/寻找障碍物躲避雪崩

解析一代奸雄曹操在三国历史上的文学地位有多高?

小时候看《演义》映像最深刻的无非是、、等,提到的感觉就是一“坏人”。

近几年曹操在电视剧中角色越来越正面。

百科给曹操的定义是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

政治家,军事家两个定义今天咱们暂且不谈,主要说说曹操在三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真正说起来就算是小说中饱读诗书的诸葛亮,比曹操也是相差甚远。

首先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主将和开创者,东汉末年一大批文学家,如 曹操、 、 、 、 邯郸淳等,他们在 ,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

由于其时正是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

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之句,可知建安文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曹操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

曹操的诗歌,今存20多篇,全部是乐府诗体。

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

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薤露行》《蒿里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

前一篇反映谋诛宦官事败,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各怀野心,互相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

诗篇以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过程,因此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

前两篇写政治理想。

他设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

这在汉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以冀成其大业心情。

此外,曹操还有不少其他文章传世,例如《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让县自明本志令》、《与王修书》、《祀故太尉桥玄文》等,文字质朴,感情流露,流畅率真。

除此之外对于兵法之书,曹操也是成就斐然。

曹操钻研兵法,有高深的军事理论,曾熟读、等前代军事家的著作,在习诸家兵法的基础上,写成《兵书接要》一书,结合自己的战争经验加以论述。

所撰《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

他主张“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强调师出有名,符合道义。

在战略战术上灵活多变,因事设奇、任势制胜,兵不厌诈。

如若真算起来曹操文学成就,只能说三国时期他说是第二,没人敢说是第一。

随机文章第二次国共合作背景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目的汉景帝和亲政策对汉武帝的影响?明朝[永乐大钟]的由来?英国男子发现木乃伊猫,30年前就变成天然的木乃伊人工引爆美国黄石火山爆发后果,足以吞噬地球/毁灭性灾难

加入收藏
               

盘点空难史上的生命奇迹:男孩毫发未损;16名幸存者坚持72天获救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