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稀有的树,地球仅有一棵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1 点击数:
简介:世界上最稀有的树是普陀鹅耳枥,现地球上仅存一株,为中国特有珍稀植物,它现生长在圣地普陀,参观过浙江普陀庙寺的人一定不会忘记那庙宇院内的一株大树,那就是普陀鹅耳枥

【菜科解读】

世界上最稀有的树是普陀鹅耳枥,现地球上仅存一株,为中国特有珍稀植物,它现生长在圣地普陀,参观过浙江普陀庙寺的人一定不会忘记那庙宇院内的一株大树,那就是普陀鹅耳枥。

普陀鹅耳枥高约14米,胸径60厘米,树冠宽12米,树皮灰色,属桦木科鹅耳枥属植物。

因普陀鹅耳枥树期间常受大风侵袭,致使结实率很低,种子即将成熟时,复受台风影响而多被吹落,更新能力极弱,树下及周围不见幼苗,所以它已处于濒临灭绝境地。

随机文章秦始皇心中的长城与康熙皇心中的长城最显著的不同是什么?中国ufo视频震惊世界造谣,画面看起来连三岁小孩都骗不了!解放军自制神器飞雷炮的原理,曾经打得国民党和美联军丢盔弃甲失眠看什么动图入睡,6张图让你瞬间秒睡(易导致睡太死/慎用)神秘的泡沫宇宙理论,宇宙就是一个沫/能够移动并和其它宇宙相撞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世界上第一个死亡的人是哪位,盘古or亚当(图片解析)

每天都有人去世,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许多爱思考的朋友想问世界上第一个死亡的人是谁?有人说是盘古,又有人说是亚当,其实都是不太正确的,因为这两个人物都是神话故事里的人,是虚构出来的,并不作为主要证据证明,今天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件事情的真相。

世界上第一个死亡的人是谁世界上第一个死亡的人的人许多人都说是盘古,因为盘古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一员猛将,持巨斧劈开洪荒,让世界逐渐形成,死因是因为追逐太阳,最终渴死了。

在他之前,并没有任何的人类出现,盘古去世的时候人类还未出现,因此许多人都觉得,盘古是第一个去世的人。

但是盘古其实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神,这已经不属于人类的范畴的,盘古的体型非常大,而且力大无穷,光是用巨斧将世界从混沌中分开,这就不是一般人锁能做到的事情,因此虽然盘古是最早去世的,但是并不是实际上最早死亡的人。

再来说说亚当,亚当是西方宗教中出现的第一个人类,按理说他应该是第一个死的人,但是实际上,在《圣经》中亚当的儿子才是第一个死的,亚当活到了130岁还在生儿子。

亚当的儿子亚伯被该隐杀死谁,该隐是长子,而亚伯是次子,亚伯被杀的时候亚当还没死,因此亚伯才是最早去世的人。

不过《圣经》里的东西也是虚构的,无论是亚当还是亚伯都是不存在的,如果要严格来考证的话,亚伯也是不能够作为最早去世的人。

纵观人类发展,人类最初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因此在历史上,最早去世的人是古猿,但是要追查到底是谁,是无法完成的一件事情。

世界上最孤独的城市,地球上位置最北的城镇

或许,真正的世界末日离我们还十分遥远,但可能20年或30年后,气候变得异常干燥,洪水泛滥成灾,甚至不少国家战事频发,谁又知道呢?灭绝之灾降临,如何留存一丝生命的希望?圣经《创世纪》当中有这样一则故事:诺亚在上帝的指引下建造了一艘巨大的方舟,在洪水到来前,他将地球上的所有动植物按类别、雌雄带到方舟上避难,最终把生命的火种保留了下来。

2009年美国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影片《2012》上映,其排山倒海、天坼地裂的惊悚画面曾一度引发了人们的巨大恐慌。

面对世界末日,影片中的四艘诺亚方舟最后只能装载社会精英、有钱人和一群动物逃生。

电影《2012》剧照电影《末日先锋》里,绿洲消失后,幸存的年迈女战士奄奄一息时,将怀中的一袋种子交给年轻女孩,期盼有天女孩能找到合适的地方再度播种。

地球因核战争而变成一片荒芜,但种子却是文明重生的希望。

尽管神话故事是假的,影片情节也是人类杜撰的,但西方似乎一直存在这种“末世论”,以及与这个“末世论”始终相提并论的另一个警示——生命的延续。

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上,有一座被世人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城市”,名叫朗伊尔城。

它距离北极只有1300公里,是地球上位置最北的城镇。

那里一年中白天的平均最高温只有四个月不在冰点以下,而且从10月底到2月中,太阳根本不会升上地平线,只有寒风刺骨的漫长极夜。

在那里,死亡是违法的,病人和老人必须离开;那里也不许生孩子,孕妇临产前一个月也必须离开。

为什么会有这样不近人情的法律?原来,朗伊尔城的地下几乎全是冻土,埋在地下的尸体不会腐烂,细菌也不会死亡。

一旦有害细菌泛滥,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听起来,作为罪魁祸首的“冻土”实在没什么好处,然而,正是因为有这些“冻土”,在这城镇附近的另一侧山麓,建有一座拯救人类的全球种子库——斯瓦尔巴种子库。

斯瓦尔巴种子库是专门为“世界末日”准备的“种子银行”。

它旨在保护数以百万计的粮食作物,使其免于在气候变迁、核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浩劫中灭绝,所以它也被称为是农作物的诺亚方舟。

我们先来看看俗称“世界末日地下室”的全球种子库长什么样。

深藏在永冻土层下的斯瓦尔巴种子库,就好像一座天然的大冰箱。

种子库的入口处,是极为先进的设计,它装配了金属反射镜,能在白天反射阳光,并在黑暗的夜晚发光。

从大门进去,是一条120米长的隧道,深入砂岩山里,直通三个长45米,宽、高各4米的独立种子仓库。

周围全用1米厚的隔温混凝土墻打造,以防止发生山体崩溃时所造成的任何结构损坏。

从大门到储存种子的仓库,中间配备五道防爆舱门,安全性可比美国黄金储藏库,能够承受里氏规模6.2级的地震以及核武攻击,任何人进入种子库都必须通过这五道安全门。

处在冻土和厚重岩石底下大约430英尺(约131米)的种子仓库,始终维持摄氏零下18度的低温,储存在仓库中的小麦大麦可以保存一千年,高梁可以保存一万九千年。

而且,这座山位于海平面以上430英尺(约131米)的地方,即使南北极冰冠融化,海平面上升7米,这座种子库仍会保持干燥。

当地难以置信的酷寒、北极浮冰,还有超过人类数量的北极熊,也成为人为安全措施外的额外天然屏障。

全世界的国家都可以免费将种子存放在斯瓦尔巴种子库,当作安全备份。

储存在种子库的朝鲜种子各国挑选合格的种子,用特制的三层铝箔袋密封,接着运往斯瓦尔巴,在斯瓦尔巴机场通过安检系统,随后送到种子库。

种子库的工程师对每个种子样本进行分类,注明其品种、种源及年龄等所有信息,并转录到一个科学界常搜取资讯的网站。

也就是说,只要输入种子编码,就可以在任何网站的资料库找到它们。

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的工作原理基本上和银行金库一样,工程师不能打开任何种子、任何来这里的箱子,只有储户才能够打开并提领储存的种子。

目前仓库内的种子数量已接近 100万粒,当中的物种全部都是重要食物来源,比如有小麦、大麦、扁豆、绿豆、鹰嘴豆、高粱、豌豆及超过86种不同马铃薯,物种种类有超过4000种。

其中,也包括中国的水稻和蔬菜。

众所周知,自农业文化开展以来,人类便有保留种子的习惯。

但是,斯瓦尔巴种子库不是地球上唯一的种子库,在世界各地还有1700个左右的“种子银行”(seed bank),由不同国家和组织运行。

中国昆明就有一座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野生植物种子库。

各位看官恐怕就要问了,既然各国都有自己“种子银行”,大家又何必大费周折的把种子送到北极去?况且,这个全球种子库造价不菲,足足耗资900万美元,每年还要数百万人来运行它,常年运转费用大约为10万至20万美元。

也许,最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是敘利亚人,他们是从斯瓦尔巴种子库中提取种子的第一个国家。

2015年,由于敘利亚内战,他们位于第一大城市阿勒颇的种子库被炸毁,导致种子库无法提供适合当地种植的耐干旱作物种子。

敘利亚人只好从斯瓦尔巴种子库提取种子回国复用,第二年又重新挑选合格的种子,送回斯瓦尔巴种子库储存。

除此之外,那些分布各国的“种子银行”也并非完全保险,不时因水资源短缺、地震、战争或是其他自然灾害遭受威胁。

例如,菲律宾的国家种子库曾毁于洪水,重建后又因火灾被毁;在阿富汗、伊拉克等战乱地区,当地种子库损毁严重。

显然,斯瓦尔巴种子库因为它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它的特殊构造,充分体现了它“世界末日地下室”的价值。

或许,真正的世界末日离我们还十分遥远,但可能20年或30年后,气候变得异常干燥,洪水泛滥成灾,甚至不少国家战事频发,谁又知道呢?而能够重启农耕文明、拯救人类的就是冰封在斯瓦尔巴种子库的几百万份作物种子。

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国能摈弃政治与经济的差异,秉承储藏所有种子、保护农作物多样性的一致性理念,建造了这座为全人类谋福利的工程。

但无论如何,人类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期待”世界末日种子库“永远没有被启用的一天。

加入收藏
               

世界上最稀有的树,地球仅有一棵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