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六大原生文明之谜,解析谁才是世界第一原生文明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1 点击数:
简介:所谓原生文明就是独立起源的文明,没有其它文明的帮助或扶持,完全自主的文明。

在世界上有着六大原生文明,但是这六大原生文明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这六

【菜科解读】

所谓原生文明就是独立起源的文明,没有其它文明的帮助或扶持,完全自主的文明。

在世界上有着六大原生文明,但是这六大原生文明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这六大文明到底是哪些!

世界六大原生文明

1、古埃及2、古巴比伦3、古印度4、古罗马5、古希腊6、古中国1、古埃及发祥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

大约在公元前3500开始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一些小国,公元前3000年左右建立起统一的古埃及国家。

并在公元前15世纪,古埃及的国力非常的强盛,成为了地跨亚非的大帝国。

但到了公元前13世纪,古埃及帝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到了公元前6世纪,古埃及帝国被西亚的波斯给灭亡。

在古埃及文化中产生了象形文化,主要是用于僧侣和书吏使用的,对后来字母文字的产生做出了重大影响。

金字塔也是古埃及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权利的象。

但同时也是古埃及奴隶和劳动人民被残酷剥削奴役的历史见证。

2、古巴比伦发祥与西亚两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也被称之为两河流域文化,因其地形的形状非常像一弯新月,于是也叫“新月沃地”。

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两河流域的南部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由苏美尔人建立的奴隶制小国,到公元前19世纪,建立古巴比伦王国。

到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没过多久,在公元前16世纪,古巴比伦国王就灭亡了。

古巴比伦产生了大阴历,以月亮绕地球旋转周期来计算的。

产生了锲形文字,被西亚古代各民族采用。

汉谟拉比法典更是古巴比伦文化的象征,也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空中花园”更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与古埃及的金字塔齐名。

3、古印度起源于亚洲南部印度河流域。

在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小国。

古印度是一个大范围的地理概念,从公元前6世纪起,印度半岛开始慢慢的统一。

于此同时,佛教也在恒河流域产生,圣河也由此而来。

在古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主要是中亚的雅利安人入侵之后,为了维护奴隶主的贵族利益而产生推行,还出现了贱贵有别,不得通婚的规定。

4、古罗马发源于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

在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逐渐建立。

到了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起来,随后不断的发展。

到了公元前27年,发展成为罗马帝国。

公元4世纪,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崩溃分裂。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在古罗马发明了拉丁语,传播非常的广,拉丁字母也是闲着世界上最为同行的字母。

罗马法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

古罗马的共和政体对后世的政体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三权分立的特点在现在很多西方国家政体都有影子。

5、古希腊希腊是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各岛,以及小亚细亚西岸一系列城市的总称。

公元前2000年,希腊的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在克里特岛产生,后来文明的中心就转移到了希腊半岛,出现了迈锡尼文明。

在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形成了奴隶制城邦国家,并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到公元前5世纪是最为鼎盛的时期。

从388年起开始被外来国家入侵占领,在1460年还遭到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一直到1944年全国解放才恢复独立。

古希腊在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绝大的成就。

被称为“欧洲文明的摇篮”。

在公元前6世纪的雅典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民主政治。

为后世留下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与价值。

6、古中国发源于亚洲东部黄河流域。

根据《史记》的记载,大约是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帝和炎帝在黄河流域建立起原始部落,到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中国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建立起来。

一直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都是中国的奴隶社会时期。

到了公元前221年,秦朝吞并六国,统一中国,中国进入封建社会。

一直到1912年,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被推翻,中国进入民主时代。

在古中国时期形成了自己的文字——甲骨文,自己推算出了阴历。

有着青铜器,陶瓷等独特的物品。

万里长城也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建筑。

《诗经》更是与《荷马史诗》一同出现。

谁才是世界第一原生文明在这世界六大原生文明中,要排第一的还是当属古中国,古中国的文明流传至今没有被消灭,也没有断层,存在并一直影响着中国。

而中国也是这六大原生文明里发展最好的一个国家,所以小编认为古中国才是第一原生文明。

世界上第一个死亡的人是哪位,盘古or亚当(图片解析)

每天都有人去世,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许多爱思考的朋友想问世界上第一个死亡的人是谁?有人说是盘古,又有人说是亚当,其实都是不太正确的,因为这两个人物都是神话故事里的人,是虚构出来的,并不作为主要证据证明,今天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件事情的真相。

世界上第一个死亡的人是谁世界上第一个死亡的人的人许多人都说是盘古,因为盘古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一员猛将,持巨斧劈开洪荒,让世界逐渐形成,死因是因为追逐太阳,最终渴死了。

在他之前,并没有任何的人类出现,盘古去世的时候人类还未出现,因此许多人都觉得,盘古是第一个去世的人。

但是盘古其实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神,这已经不属于人类的范畴的,盘古的体型非常大,而且力大无穷,光是用巨斧将世界从混沌中分开,这就不是一般人锁能做到的事情,因此虽然盘古是最早去世的,但是并不是实际上最早死亡的人。

再来说说亚当,亚当是西方宗教中出现的第一个人类,按理说他应该是第一个死的人,但是实际上,在《圣经》中亚当的儿子才是第一个死的,亚当活到了130岁还在生儿子。

亚当的儿子亚伯被该隐杀死谁,该隐是长子,而亚伯是次子,亚伯被杀的时候亚当还没死,因此亚伯才是最早去世的人。

不过《圣经》里的东西也是虚构的,无论是亚当还是亚伯都是不存在的,如果要严格来考证的话,亚伯也是不能够作为最早去世的人。

纵观人类发展,人类最初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因此在历史上,最早去世的人是古猿,但是要追查到底是谁,是无法完成的一件事情。

世界上最孤独的城市,地球上位置最北的城镇

或许,真正的世界末日离我们还十分遥远,但可能20年或30年后,气候变得异常干燥,洪水泛滥成灾,甚至不少国家战事频发,谁又知道呢?灭绝之灾降临,如何留存一丝生命的希望?圣经《创世纪》当中有这样一则故事:诺亚在上帝的指引下建造了一艘巨大的方舟,在洪水到来前,他将地球上的所有动植物按类别、雌雄带到方舟上避难,最终把生命的火种保留了下来。

2009年美国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影片《2012》上映,其排山倒海、天坼地裂的惊悚画面曾一度引发了人们的巨大恐慌。

面对世界末日,影片中的四艘诺亚方舟最后只能装载社会精英、有钱人和一群动物逃生。

电影《2012》剧照电影《末日先锋》里,绿洲消失后,幸存的年迈女战士奄奄一息时,将怀中的一袋种子交给年轻女孩,期盼有天女孩能找到合适的地方再度播种。

地球因核战争而变成一片荒芜,但种子却是文明重生的希望。

尽管神话故事是假的,影片情节也是人类杜撰的,但西方似乎一直存在这种“末世论”,以及与这个“末世论”始终相提并论的另一个警示——生命的延续。

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上,有一座被世人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城市”,名叫朗伊尔城。

它距离北极只有1300公里,是地球上位置最北的城镇。

那里一年中白天的平均最高温只有四个月不在冰点以下,而且从10月底到2月中,太阳根本不会升上地平线,只有寒风刺骨的漫长极夜。

在那里,死亡是违法的,病人和老人必须离开;那里也不许生孩子,孕妇临产前一个月也必须离开。

为什么会有这样不近人情的法律?原来,朗伊尔城的地下几乎全是冻土,埋在地下的尸体不会腐烂,细菌也不会死亡。

一旦有害细菌泛滥,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听起来,作为罪魁祸首的“冻土”实在没什么好处,然而,正是因为有这些“冻土”,在这城镇附近的另一侧山麓,建有一座拯救人类的全球种子库——斯瓦尔巴种子库。

斯瓦尔巴种子库是专门为“世界末日”准备的“种子银行”。

它旨在保护数以百万计的粮食作物,使其免于在气候变迁、核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浩劫中灭绝,所以它也被称为是农作物的诺亚方舟。

我们先来看看俗称“世界末日地下室”的全球种子库长什么样。

深藏在永冻土层下的斯瓦尔巴种子库,就好像一座天然的大冰箱。

种子库的入口处,是极为先进的设计,它装配了金属反射镜,能在白天反射阳光,并在黑暗的夜晚发光。

从大门进去,是一条120米长的隧道,深入砂岩山里,直通三个长45米,宽、高各4米的独立种子仓库。

周围全用1米厚的隔温混凝土墻打造,以防止发生山体崩溃时所造成的任何结构损坏。

从大门到储存种子的仓库,中间配备五道防爆舱门,安全性可比美国黄金储藏库,能够承受里氏规模6.2级的地震以及核武攻击,任何人进入种子库都必须通过这五道安全门。

处在冻土和厚重岩石底下大约430英尺(约131米)的种子仓库,始终维持摄氏零下18度的低温,储存在仓库中的小麦大麦可以保存一千年,高梁可以保存一万九千年。

而且,这座山位于海平面以上430英尺(约131米)的地方,即使南北极冰冠融化,海平面上升7米,这座种子库仍会保持干燥。

当地难以置信的酷寒、北极浮冰,还有超过人类数量的北极熊,也成为人为安全措施外的额外天然屏障。

全世界的国家都可以免费将种子存放在斯瓦尔巴种子库,当作安全备份。

储存在种子库的朝鲜种子各国挑选合格的种子,用特制的三层铝箔袋密封,接着运往斯瓦尔巴,在斯瓦尔巴机场通过安检系统,随后送到种子库。

种子库的工程师对每个种子样本进行分类,注明其品种、种源及年龄等所有信息,并转录到一个科学界常搜取资讯的网站。

也就是说,只要输入种子编码,就可以在任何网站的资料库找到它们。

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的工作原理基本上和银行金库一样,工程师不能打开任何种子、任何来这里的箱子,只有储户才能够打开并提领储存的种子。

目前仓库内的种子数量已接近 100万粒,当中的物种全部都是重要食物来源,比如有小麦、大麦、扁豆、绿豆、鹰嘴豆、高粱、豌豆及超过86种不同马铃薯,物种种类有超过4000种。

其中,也包括中国的水稻和蔬菜。

众所周知,自农业文化开展以来,人类便有保留种子的习惯。

但是,斯瓦尔巴种子库不是地球上唯一的种子库,在世界各地还有1700个左右的“种子银行”(seed bank),由不同国家和组织运行。

中国昆明就有一座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野生植物种子库。

各位看官恐怕就要问了,既然各国都有自己“种子银行”,大家又何必大费周折的把种子送到北极去?况且,这个全球种子库造价不菲,足足耗资900万美元,每年还要数百万人来运行它,常年运转费用大约为10万至20万美元。

也许,最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是敘利亚人,他们是从斯瓦尔巴种子库中提取种子的第一个国家。

2015年,由于敘利亚内战,他们位于第一大城市阿勒颇的种子库被炸毁,导致种子库无法提供适合当地种植的耐干旱作物种子。

敘利亚人只好从斯瓦尔巴种子库提取种子回国复用,第二年又重新挑选合格的种子,送回斯瓦尔巴种子库储存。

除此之外,那些分布各国的“种子银行”也并非完全保险,不时因水资源短缺、地震、战争或是其他自然灾害遭受威胁。

例如,菲律宾的国家种子库曾毁于洪水,重建后又因火灾被毁;在阿富汗、伊拉克等战乱地区,当地种子库损毁严重。

显然,斯瓦尔巴种子库因为它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它的特殊构造,充分体现了它“世界末日地下室”的价值。

或许,真正的世界末日离我们还十分遥远,但可能20年或30年后,气候变得异常干燥,洪水泛滥成灾,甚至不少国家战事频发,谁又知道呢?而能够重启农耕文明、拯救人类的就是冰封在斯瓦尔巴种子库的几百万份作物种子。

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国能摈弃政治与经济的差异,秉承储藏所有种子、保护农作物多样性的一致性理念,建造了这座为全人类谋福利的工程。

但无论如何,人类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期待”世界末日种子库“永远没有被启用的一天。

加入收藏
               

世界六大原生文明之谜,解析谁才是世界第一原生文明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