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时候九大毒药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0 点击数:
简介:1、断肠草    断肠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

其主要的毒性物质是葫蔓藤碱。

据记载,吃下后肠子会变黑粘连,人会腹痛不止而死。

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

【菜科解读】

1、断肠草    断肠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

其主要的毒性物质是葫蔓藤碱。

据记载,吃下后肠子会变黑粘连,人会腹痛不止而死。

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炭灰,再用碱水和催吐剂,洗胃后用绿豆、金银花和甘草急煎后服用可解毒。

断肠草还有一说是雷藤(《中药大辞典〉)绿豆、金银花和甘草实际上是万用解毒药,同样的还有荔枝蒂、生豆浆等。

雷公腾生于山地林缘阴湿处。

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区。

根秋季采,叶夏季采,花、果夏秋采。

  2、鸩    传说鸩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比鹰大,鸣声大而凄厉。

其羽毛有剧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鸩酒,毒性很大,几乎不可解救。

久而久之鸩酒就成了毒酒的统称。

另一种说法:鸩不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实际存在,即食蛇鹰,小型猛禽,在南方山区分布较广,如武当山地区。

因其食蛇故被误认为体有剧毒。

还有一种说法,鸩是一种稀有未知鸟类,被人捕杀干净。

  3、乌头    乌头,毛莨科植物,多年生草本。

株高60-120cm,叶互生,革质,卵圆形,三裂,两则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再3裂,边沿有缺刻。

5萼圆锥花序,花瓣2,果实为长圆形,花期6-7月、果7-8月。

辽、豫、鲁、甘、陕、浙、赣、皖、湘、鄂、川、滇、贵、都有分布。

(图)古时候海水如同毒液 硫化物含量超当今八百余倍

地球生气起源于海洋,地球曾经也几乎都被海洋所覆盖,相信所有人都知道这样的理论。

不过为什么在出现海洋很久以后才出现生物呢,最近科学家找到了答案。

大峡谷曾经为辽阔的海洋地球生气起源于海洋,地球曾经也几乎都被海洋所覆盖,相信所有人都知道这样的理论。

不过为什么在出现海洋很久以后才出现生物呢,最近科学家找到了答案。

根据每日邮报报道,近日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早期时候地球上的海洋就想毒液一样,所有生物都难以生存。

这是来自丹麦南方大学的研究员发现的,他们称地球7亿5千年前存在大片的海洋,但是当时海中存在这大量的硫化物。

新的研究结果目前已经发表在地球杂志和行星科学快报上。

科学家是在大峡谷考察时发现的这样的结果,他们探测了岩石中的微量元素,从而发现古代时期海洋中存在高容量的硫酸盐。

而当时海水中的钼要比如今海水中钼的含量高出许多,而这些岩石也更容易融化于含氧的水中。

负责本次研究的马修博士称:“这是惊人的发现,当时的海水与现在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过我们还不知道它们是怎么变化成现在这样的,这还需要慢慢的研究。

”根据科学家介绍,当时海洋硫化物丰富,特别是浅海,而它们的覆盖率是当今的400至800倍。

中国西藏十大未解的谜团

“野人”之谜西藏“野人”之谜历来被炒得沸沸扬扬,是“世界四大谜”之一。

早在1784年,我国就有西藏野人的文献记载。

近年来,在喜玛拉雅山区不断有人目击野人活动并有女性野人抢走当地男人婚配生子之事。

已有若干考察队深入藏东考察,但目前野人仍是一个谜。

象雄之谜象雄之谜 象雄,意为“大鹏鸟之地”,汉史记载“单同”,是西藏高原最早的文明中心。

据考古学研究和史籍记载,象雄在公元前10世纪就已在西藏高原崛起,且早于吐蕃与唐朝建立关系。

在公元6-7世纪,象雄已是以牧为主,兼有农业了。

古老的象雄产生过极高的文明,它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象雄文,而且还是西藏传统土著宗教——苯教的发源地,对后来的吐蕃以至整个西藏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象雄王朝鼎盛之时,曾具有极强的军事力量,其疆域包括了西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和青海、四川的一部分、以及西部的克什米尔和拉达克。

后来,吐蕃逐渐在西藏高原崛起,到公元八世纪时,彻底征服了象雄。

从那时起,象雄王国和文化就突然消失了,其文字文献、宫殿遗址等至今无从考证,留下了千古之疑。

加入收藏
Tag: 未解之谜的中国神秘事件
               

中国古时候九大毒药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