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作品的艰辛历程,“姓科还是姓文”

【菜科解读】
2019年《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然而中国科幻的元年应该是1978年。
1978年,大量科幻作品被译介进中国,《未来世界》、《铁臂阿童木》、《大西洋底来的人》等科幻影视的引入更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科幻旋风。
也是这一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宣告中国“科学的春天”的来临。
这之后,中国大量科技、科普类出版社、科普报刊恢复正常工作,很多作者投入科幻小说创作中。
后来以纪实文学闻名的叶永烈正是中国科幻界的四位大师之一,他的儿童科幻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科幻文学的复兴;郑文光在大陆被称为“中国科幻小说之父”,他50年代就致力于科幻创作,70年代重新投入创作,发表了多部重要科幻作品,1980年成为世界科幻小说协会(WSF)成员,代表作有《飞向人马座》;童恩正的作品《珊瑚岛上的死光》曾被改编为中国内地第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电影;萧建亨淡出科幻界后由诗坐稳了第四把交椅。
鼎盛时期有一百余位科幻作者,发表了近千篇中短篇科幻小说,长篇科幻小说也有几十部。
” 但是科幻作品应该背负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在当时成了一个议论的中心。
时至今日,科幻作品的定义也没得到普遍认同,在当时的中国更是经历了一场“姓科还是”的讨论。
1979年,《中国青年报》刊登《科学性是思想性的本源》,批评叶永烈的小说是“伪科学”,会毒害青少年。
并认为限定给少儿看的科幻小说不适合写爱情、犯罪、社会反思的,否则就是低级趣味。
于是双方开始论战。
科普派坚持科幻文学应该承担传播科学知识的任务,当时的社会的主流态度也是这么认为的。
本来这场论战应该止步于学术界,但上世纪80年代,在当时有重要地位的科学家钱学森也加入战局后,情势发生变化。
他赞同科普派,主张科幻小说必须承担科普义务。
1980年,钱学森曾批评:“现在有些科普文章和某些流行的科学幻想小说,我看在思想上和科学内容上都有些问题。
”1981年,针对科幻影片,钱又批评:“科学幻想这一类影片可以搞,但它应该是科学家头脑里的那种幻想。
……应该搞那些虽然现在还没有搞出来,但能看得出苗头,肯定能够实现的东西。
……现在搞科学幻想片,太长远的东西是次要的,主要应配合四化,搞2000年的嘛。
文艺界的朋友对太空的东西很感兴趣,但这不是我们的重点,……这不是好题目。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到了2000年是个什么情况,要给农民一个远大的理想,这是个好题目。
”该批评被《人民日报》刊发后,影响很大。
叶永烈的高产被认定为赚稿费、唯利是图。
魏雅华的成名作《温柔之乡的梦》写机器人妻子对主人百依百顺,温柔之极,却不能让人满意。
被批评为“反”、“一篇下流的政治小说”。
而这还不足以团灭中国科幻,真正的严寒即将来临。
1983年,中国科普界某些人本来就看不惯科幻小说,借助于当时的形势把科幻小说列为清除对象。
本来姓“科”还是姓“文”的讨论升级为姓“社”还是姓“资”,受到直接正面的打击。
当时以钱学森为首的科普派批评科幻作品,1983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中国科协发表讲话称:“有些人打着‘科普创作’‘科幻小说’的招牌,贩卖一些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破烂,因为它的影响面宽,我们必须十分注意;1980年,我曾向所谓科幻小说放过炮,认为有些根本不是科学幻想,而是荒诞、离奇,没有科学根据的无稽之谈,对广大群众是个严重污染。
” 也是在这年,遭到重点打击的叶永烈决心离开科幻界,科幻文学大师郑文光因脑溢血结束创作生涯。
一时间,所有的科幻出版部门,噤若寒蝉。
出版管理机关多次发文禁止刊发科幻小说,相关杂志纷纷停刊整顿。
中国科幻进入了10年的冰冻期。
直到1996年以后,钱学森才不再公开批评科幻文学,但此时中国科幻已经断档,连土壤都已经不复存在,日后成为中国科幻领军人物的刘慈欣手握作品却找不到可以发表的地方。
中国科幻界再次迎来春天是在上世纪末,1999年,《科幻世界》杂志发行,刘慈欣这一批新生代作家终于等到了中国科幻的春天。
随机文章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威力惊人,导弹可摧毁120座中型城市广州不明飞行物悬浮湖面,引8万人讨论10%的人相信是真地球灭亡后我们人类能够去火星么,马斯克火星移民好处多多为什么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连爱因斯坦都发现障碍物后面的神学家探索时间漏洞可以穿越,扭曲光线停歇时空穿越时空(打破时间禁锢)
贺州职工社保卡上的个人账户如何共济给家人?贺州社保卡需要缴纳多少年?(2025/04/03)
它是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组成。
贺州职工社保卡上的个人账户如何共济给家人?这些要点需注意随新社通小编来了解一下:贺州职工社保卡上的个人账户如何共济给家人?社保卡里的职工个人账户如何共济给家人?社保卡里的余额给家人使用,需要怎么绑定呢,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一、电子社保卡亲情服务此外,还可以通过电子社保卡的亲情服务功能,为家人提供便捷的电子社保卡签发和应用服务。
具体步骤如下:打开电子社保卡首页,点击右上角“我的”-“亲情服务”。
点击“添加”,验证电子社保卡密码后,阅读并同意添加亲情账户告知书。
输入要开通人的姓名、社保号码、亲情关系,点击“添加亲情账户”并上传身份凭证(小于16岁需同时上传人脸正面照)。
亲情服务绑定对象进行人脸识别操作,认证通过后则开通亲情服务成功。
通过电子社保卡亲情服务,可以帮家人查询个人社保权益单、进行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办理社保网上转移申请等,同时也可以使用社保卡里的余额。
二、社保卡绑定家人通过社保卡的家庭共享功能,可以将社保卡的余额绑定给家人使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社会保险服务个人网页自助办理:登陆个人网页,进入社保业务办理-医疗业务办理-个人账户家庭共享-新增绑定,输入亲属社保电脑号、亲属身份证号及亲属关系,提交保存,即完成绑定。
到社保分局医疗保险窗口申请办理:在社保部门医保现金报销窗口刷卡绑定,刷被使用人的社保卡,并录入使用人的社保卡号。
在定点医院医疗保险办公室办理:在医院医保办,通过“网上医院”刷卡绑定,刷被使用人的卡,并录入使用人的社保卡号。
完成绑定后,家人在就医时就可以使用社保卡里的余额进行支付了。
需要注意的是,社保卡里的余额属于个人所有,给家人使用时需确保符合要求,不得进行违法违规操作。
另外,不同地区的社保卡使用可能有所不同,具体操作方法还需根据当地而定。
贺州社保卡需要缴纳多少年?社保要交几年才可以领取养老金?目前,法定退休年龄根据不同的职业和性别有所区分。
一般而言,男性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性干部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女性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
然而,也有一些特殊情况。
例如,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其退休年龄可能有所不同。
具体而言,这类工作的男职工退休年龄为55周岁,女职工退休年龄为45周岁。
此外,如果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过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退休年龄也可能提前。
男性职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前到50周岁退休,女性职工可以提前到45周岁退休。
请注意,上述法规可能因地区、方案变动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如果您需要了解具体的退休年龄法规,建议您查阅当地的相关方案或咨询相关部门,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退休年龄方案也可能会有所调整,因此建议您保持关注,以便及时了解最新的方案动态。
目前首批开通个人账户跨省家庭共济的地区(统筹区)有哪些?1、山东省(德州市)2、四川省(省本级、成都市、广安市)3、河南省(郑州市、信阳市)4、重庆市(云阳县)5、安徽省(淮南市)6、河北省(石家庄市、唐山市、秦皇岛市、邯郸市、邢台市、保定市、张家口市、承德市、沧州市、廊坊市、衡水市、辛集市、定州市、雄安新区、省本级)7、江苏省(苏州市)8、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9、湖北省(襄阳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潜江市)共31个地区(统筹区)已开通个人账户跨省共济使用。
净土宗的来历是什么?观点信仰与其他宗教有什么不同
几乎同时代中国开始的佛典翻译事业,是以皇室官方组织,严谨制度下的书面系统翻译。
随着汉明帝打开官方迎请的大门,随后数百年间,天竺西域与中原两地传经、取经之高僧络绎不绝,鸠摩罗什、真谛、法显等。
到了的法师遍参天竺数十国取经,并在大小乘各派均取得最高成就圆满归唐后,印度佛教各派主要经典之后都渐翻译到了汉地。
此时的东土,各大宗派纷纷成熟,高僧辈出,证者无数,从教理研释证悟到民间百姓的广泛传弘,在中国的辉煌实践与隋唐盛世交相辉映。
随着公元8~到9世纪以后在印度的兴盛,佛教的没落。
世界佛教的中心也渐转移到了中国,并进而传播影响到日本、、越南、新加坡及我国的西藏等地。
而印度佛教此后则日趋没落而消亡了。
中国翻译收藏的佛教典藏是比较全面、系统和完整的。
净土经典 净土宗典籍的翻译,始于安世高与支娄迦谶两大译经师。
安世高本是国太子,让国位与叔父,出家修道,博通经藏。
东建和初(公元179年)来洛阳。
二十年间详出176部经卷,多属小乘, 间译大乘经。
支娄迦谶,月氏国人,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来洛阳。
十余年问,译经21部,多属大乘经典。
此两大译经师都曾翻译过净土宗典籍。
据《开元释教录》记载:安世高曾翻译《佛说无量寿经》二卷,惜已佚。
支娄迦谶于后光和二年(公元179年)译出《佛说般舟三昧经》,此即中国净土宗经典传译之开端。
继而又译出号称净土宗第一经的《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到了时代,吴月氏优婆塞支谦(公元222年)译出《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曹魏印度沙门康僧铠译出《佛说无量寿经》(公元249年)。
姚秦鸠摩罗什(公元401年来洛阳)译出《佛说阿弥陀经》、《十住毗婆沙论》等。
北凉昙无谶译出《悲华经》(公元419年),刘宋噩良耶舍译出《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公元424年),北魏菩提流支译出《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公元508年),唐玄奘重译《阿弥陀经》,名《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公元650年),唐南印度三藏菩提留志译出《无量寿如来会》(此本出《大宝积经》),赵宋西域沙门法贤译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无量寿经》自汉迄宋有十二译,上面所列乃存世之五种)。
上面所述乃净土宗主要经典,带言净土的大乘经典尤多,诸如《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楞伽经》等大乘经典。
随着净土宗经典的次第译出,古印度佛教净土思想在东土广泛传布,在原有的儒道文化土壤的滋润下,,逐渐发展为大乘佛教的一道浩荡洪流。
东林起信 净土信仰,大致曾分为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两种。
弥勒净土信仰由首倡,一时盛行于北魏,梁齐间还有所闻,不久即衰。
弥陀净土信仰在中国的流行始于东晋慧远大师。
相传慧远大师于东晋太元十五年(390)在江西庐山东林山住锡,夜梦山神托梦“此处足可栖歇办道”,并得山神帮助从运木池运送大批木材,于是在此建起了东林寺。
大师建立东林寺后,皈心净土,精进办道,翻译经典,数十年足不出山,东林寺发展成为当时南方佛教中心。
大师还组建了莲社(亦称白莲社),参加的僧人、各界名流居士123人。
他们于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专修念佛三昧,共期往生西方,并令刘遗民着文勒石,以明所誓。
其中大多都获得很高的净土修行成就,证得念佛三昧,或亲见弥陀,或命终蒙佛通知而自知时至,更有刘遗民定中到胜境游览后回娑婆,因喝了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八功德水而周身毛孔散发奇妙清香数周者,与佛典所记载的无二无别,且皆有往生瑞相,开创了净土宗在中国弘扬的开始。
慧远大师指出:“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
何者穷玄极寂,尊号如来,体神合变,应不以方。
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缘以成鉴。
鉴明,则内照交映,而万象生焉。
非耳目之所暨,而闻见行焉。
于是睹夫渊凝虚镜之体,则悟灵根(相)湛一,清明自然。
察夫玄音以叩心听,则尘累每消,滞情融朗。
非天下之至妙,孰能与于此哉”。
江西庐山东林寺被誉为净土宗祖庭。
此后,有昙鸾于北方超化寺等地专修净业,传龙树菩萨大乘难行、易行二道之说,主张以弥陀如来本愿力为根本。
昙鸾以后有道绰,曾讲《观无量寿经》200余遍,并劝人用麻豆计数,精进念佛。
自己日诵佛号七万遍。
着《安乐集》2卷,立圣道、净土两门,指出末法时代对大部分众生而言净土念佛法门是当生了生脱死的唯一出离之路。
善导弘扬 善导大师(613-681)是道绰的弟子,俗,临淄(今山东临淄)人。
幼年出家,诵《法华》、 《维摩》诸经。
贞观十五年(641)冬,赴玄中寺拜谒道绰,听讲《观无量寿经》,道绰授以念佛往生法门。
道绰卒后,善导大师入长安光明寺也叫温国禅寺现西安市长安区西湖村东,勤笃精苦,昼夜礼诵,如救头然。
每入室长跪唱佛,不到力尽,终不休歇。
寒冰天气念佛,亦要念到汗湿衣襟才止息。
出则演说净土法门,三十余年,未尝睡眠。
护持戒品,纤毫不犯。
心绝念于名闻利禄,从不举目见女人。
律己俊严,待人慈爱宽恕。
凡美味佳肴皆供养大众,粗粝饭食则留给自己。
佛前的灯,常年不熄,三衣瓶钵,不用人替自己拿。
从不与人聚谈世俗之事,恐怕耽误净业。
大师念佛功深,成就殊胜,念一声佛,则有一明从其口出;念十百千声,便有十百千道光明从其口出,自证境界不可思议。
大师圣德高风,本迹不可测度。
据《天竺往生略传》云,善导是阿弥陀佛化身。
大师所得均施财,“写《阿弥陀经》十万卷,画净土变相三百壁”(《佛祖统纪》卷二十六)。
敦煌千洞中《观无量寿经》曼荼罗的成立,即是大师亲作,流传于世。
敕于洛阳龙门兴造大卢舍那佛像,命他负责监制。
自古迄今,这尊佛像,以其丰颐秀目,既庄严雄伟又不失睿智慈祥的风格,予人类以心灵的震撼。
他的佛教活动影响极广,弟子,“以其化者,至有诵《阿弥陀经》十万至五十万卷者,念佛日课万声至十万声者”(同上)。
善导大师著作有:《观无量寿佛经疏》四卷、《往生礼赞》一卷、《净土法事赞》二卷、《般舟赞》一卷、《观念法门》一卷等。
此外,还有他与道镜共集的《念佛镜》二卷。
《观无量寿佛经疏》又称《观经四帖疏》。
因它主要阐述净土法门的教相教义,故又可名为“教相 分”或“解义分”,而其他著述则因主要阐述净土法门的行事仪式,故名之为“行义分”。
《观经疏》宣称,“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皆可依靠阿弥陀佛愿力往生极乐净土。
它把称名念佛归为“正业”,而把读经、礼拜等视为“助业”。
《往生礼赞》详细介绍昼夜六时礼赞阿弥陀佛以及观音、势至两大菩萨的仪式。
《净土法事赞》具体说明《阿弥陀经》转读、行道的方法。
《般舟赞》介绍修习般舟三昧行道的方法。
《观念法门》则叙述观念佛三昧的行相和入道场念佛、忏悔发愿的方法。
《念佛镜》分十一门,阐述念佛的原理、方法、意义,意在照明修行念佛者,增益信心。
在《念佛镜》中,善导把往生净土的行业分作正、杂二行。
“正行”指专依净土经典所作的修行,杂行是其余诸善万行。
善导的净土法门,便是舍“杂行”而归“正行”,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念念相续不断,以往生净土为期。
善导继道绰之后,完备了净土宗的教义和行仪,把他力往生和称名念佛视为自宗的根本内容。
善导弟子有怀感、怀恽、净业等人。
怀感原系长安千福寺沙门,初学唯识,博通经论,不信念佛往生之说。
后谒善导,善导命他入念佛道场修持念佛法门。
于是他精进念佛,三年后得念佛三昧,并着《释净土群疑论》七卷,具体解释有关念佛往生的各种疑问。
万善同归 五代至宋净土宗一直盛行,净土法门深受民间百姓欢迎,教、禅、律、净诸宗继续呈现融合兼修。
五代末杭州永明寺(净慈寺)永明延寿大师,作为禅宗祖师禅法眼宗三祖及莲宗(净土宗)六祖,着宗门巨著 宗镜录 ,作 万善同归集 ,融合诸宗,推弘净土思想 。
大师每日定做一百零八件佛事为常课,持咒、礼佛忏悔、诵经、坐禅、放生、说法等,每夜则于旷野施食予鬼神等类。
大师每日定念十万声阿弥陀佛圣号,常往别峰经行念佛,随从者常达数百。
时人常听闻螺贝天乐响于天际。
此外,在北宋开宝三年(9 70),步入晚年的延寿大师奉诏于钱塘江边的月轮峰,督建高达五十余丈共九层的六和塔,以作镇潮之用,巍巍立于钱塘江边,蔚为杭州一大景观。
作为禅、净两宗的祖师,最能凸显延寿大师修持思想的,莫过于世人熟知而被赞为“大藏之纲宗,修行之龟鉴”的“四料简”了。
其文如下:“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见弥陀佛,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大意为:若人 [5] 明心见性而又念佛求生净土,其人威猛犹如带角的老虎; 现世堪为人间导师,来生即可成佛作主。
若人未能开悟但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则万人信愿念佛万人得以往生成就;彼土花开面觐阿弥陀佛,又何愁不大彻大悟?!若人虽"有禅"却不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十人中有九人会蹉跎耽搁;假若临命终时中阴身现前,随其业力重者受生于相应的善恶道中。
若人既未开悟又未念佛求生净土,临终现出地狱的铁床与炽热的铜柱,于中经受万劫与千生的剧苦,无有善业感召他人来作救助。
大师四料拣,言简义丰,立意精当,无论何种根机的众生,均能从中获得无穷的受用。
上跟利器无妨禅净双修,中下根性自应稳守净土宗阵地,老实念佛,总以为最后指归。
大师身体力行,理事双修,为后人树立了不朽的榜样。
以延寿大师个人来说,禅净双修是他理想的修持法门。
永明延寿大师的名字与阿弥陀佛名字(阿弥陀佛即无量光无量寿也)的含义也暗合,教界古德多指其为阿弥陀佛再来。
帝更称永明延寿大师为“六祖后古今第一大善知识”。
高僧辈出 弘传净土大师辈出,作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杭州云栖莲池大师,融禅净教律为一体之大成者,指禅净不二,念佛含摄万法之旨。
大师遍参宗门后,即转而专修净土念佛三昧。
传是年杭州大旱,民请祁雨。
大师曰:老僧不会作法,只会念佛。
乃责杭州市民斋戒十日。
是日,领众于田径念佛,“木鱼所到之处,雨下如注”。
大师以正法眼藏与净业功行,破斥邪见,开导迷茫,厥功甚伟。
他说“此一心(指念佛之一心不乱境界)即实相,即同乎法界,即定中之定,即菩萨念佛三昧,即达摩直指之禅,即是转识成智。
故知念佛总摄一切佛法”。
大师著作包括《弥陀疏钞》十余万言等,总持圆顿诸经,融会事理,指归一心。
另一位明末四大高僧之灵峰藕溢大师,初由儒入佛,参宗门开悟后,深入天台教理,又三遍阅律藏,后专修念佛三昧。
大师佛学思想无比丰富,包罗了禅宗、天台教理、律宗教法,但又归于净土,同时融合了一些儒家学说。
其著作弘丰, 十卷《灵峰宗论》深入天台教理,被尊为天台宗灵峰宗祖师。
大师更作著名的“净土十要”,其中之首篇《弥陀要解》更是独步古今,印祖评说:“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
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为净业行人必读之作。
满清以来,国家日渐衰亡,尤其满清取消了隋唐以来汉地一直实行的严格的出家考核(度牒)制度,佛法日趋衰落。
不过,净土一宗尚有普仁行策截流大师,实贤省庵大师、资福际醒彻悟大师等续佛慧命。
随机文章俄罗斯末日天坑内部,70米的坑底有座冰湖(爆炸导致)海恩法则是什么意思,海恩法则与墨菲定律区别(任何事故都可预防)已灭绝的十大巨怪图片,碳龟头比足球场还大/身子是普通汽车的2倍最详海水涨潮退潮时间表,教你如何计算潮水涨退时间盘点哈勃望远镜十佳照片,第一名为即将死亡的星球/与太阳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