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本土沦陷,戴高乐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还进攻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04 点击数:
简介: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在咱们国家出名,是因为著名的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

但在欧洲国家看来,达喀尔是连接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的重要战略枢纽。

非洲最西边,就是达喀尔

【菜科解读】

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在咱们国家出名,是因为著名的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

但在欧洲国家看来,达喀尔是连接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的重要战略枢纽。

非洲最西边,就是达喀尔所在的佛得角(不是岛国佛得角)。

苏伊士运河没有开通前,欧洲船只去亚洲、大洋洲,必须经过南非好望角。

但在好望角之前,船只多会在达喀尔休整,补给粮草。

而欧洲船只去南美洲,一般也会选择达喀尔做中转站。

看中了达喀尔的特殊战略地位,1857年,法国出兵占领达喀尔。

法国在西非有很多,而达喀尔则是法国在西非最重要的城市,法属西非首府就在达喀尔。

因为达喀尔战略地位重要,在二战时,两个法国为了争夺达喀尔,大打出手。

两个法国? 你没看错。

一个是维希法国,代表人物是贝当——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英雄,二战时的罪人。

之所以叫维希法国,1940年7月,贝当把傀儡法国的首都,迁到里昂西北部的小城维希。

而另一个法国,则被称为自由法国,代表人物是。

法国沦陷后,戴高乐不甘当亡国奴,率部退到英国伦敦。

现在看来,维希法国当然是被德国控制的傀儡国家,自由法国才是正统。

但在当时,尤其是法属西非与殖民地,情况恰相反。

法属西非面积大,分为很多块殖民地。

当德国占领法国的消息传到西非后,各法属殖民地的管理者们必须在两个法国中做选择。

维希法国是德国傀儡,但当时已控制法国本部,至少在当时西非殖民地看来,更接近于正统。

而自由法国呢,寄居在英国伦敦,下顿饭的饭钱都不知道从哪弄呢。

两个法国都要争取西非殖民地认同自己。

而对戴高乐来说,这点尤其重要。

戴高乐如果能控制西非,就能弥补失去法国而带来的补给和战略空间的困难。

贝当要想消灭戴高乐,也必须控制西非,让戴高乐成为无水之鱼。

两个法国都派代表去西非各殖民地游说,很显然,维希法国更占优势。

这么多的法国殖民地,认自由法国为法国正统的,只有两个:喀麦隆、赤道几内亚。

剩下的广大法属西非殖民地,都认维希法国为正统。

达喀尔可以说是西非门户,戴高乐要夺回西非,必须先拿下达喀尔。

另外还有一点,达喀尔存放了很多黄金,这也是戴高攻达喀尔的重要目的之一。

戴高乐获得盟军的支持,盟军派出竞技神号航母,以及十几艘军舰去收复达喀尔。

戴高乐派人去找驻达喀尔的维希法国的总督谈判,望其弃暗投明。

可世上哪有如此便宜的事?就像之后落魄的喝令投降一样,完全是在做梦。

维希法国的总督断然拒绝戴高乐的劝降,那只有打了。

维希法国方面也不怕什么戴高乐,他们手上有先进的黎塞留级战列舰,以此舰为主,组成一个战舰群,战斗力很强。

盟军和戴高乐还是低估了维希法国驻西非军队的实力和抵抗意志。

戴高乐派出战斗机准备强行登陆达喀尔的机场,结果全部被抓。

就是戴高乐本人,也差点被维希法国驻西非军队活捉,他乘坐的船只被维希方面送上炮弹以示“慰问”。

盟军火力并不弱,不停地轰炸维希方面在大西洋沿岸的炮台,可维希方面弹药充足,后勤保障有力,盟军尝试过很多次登陆,都没有成功。

盟军登陆失败不说,自己的军舰也有好几艘被维希方面的炮弹炸成破铜烂铁。

戴高乐派人在达喀尔进行的广播劝降,也丝毫没有用处,没人理他。

盟军和戴高乐越打越没脾气,再折腾下去,老本都要赔干净。

盟军认为重点应该是在欧洲对付德国,只要打败德国,维希法国就会投降。

维希法国完了,他们在西非的殖民军自然没有抵抗盟军的实力和意志。

综合考虑,盟军狼狈撤离达喀尔。

1940年9月25日,英国首相下令终止计划。

战前信心爆棚的夏尔-戴高乐将军,则垂头丧气地回到伦敦。

此战失败,对戴高乐原本高大的形象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好在,最后戴高乐赢得了法国历史,巨大的辉煌可以不费力气地掩盖他在达喀尔的失败。

但话又说回来:胜败乃兵家常事,一场失败,并不会遮掩戴高乐的伟大。

随机文章世界十大恐怖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遇难者5000(还将持续)秦始皇陵是谁发现的,陕西临潼县农民杨志发打井时发现家长必知的第十名效应,社会上混得最好回事第十名(第一名处处碰壁)恶魔巴尔有多少手下,统帅66地狱军团与路西法齐名比恐龙更可怕13种动物,史前恐象能杀死霸王龙(凶猛无比)

为什么说摩洛哥是一个假的非洲国家?法国对摩洛哥的影响有多大

一提到非洲国家,往往给人的印象是贫穷、炎热、黑皮肤、原始部落等,但位于非洲西北部的摩洛哥绝对会让你颠覆这个看法。

摩洛哥西边是汹涌的大西洋,北边是温柔的地中海,与西班牙之间隔着著名的直布罗陀海峡。

作为一个阿拉伯国家,很多摩洛哥人说着法语,大街上到处是浓郁的欧式氛围,建筑走的是欧式风格,连路牌也是阿拉伯文字和法文同时在线。

经济处于中上水平,气候适宜,没有黑人还盛产美女,有人便称这里是”假的非洲国家“。

那么,法国是为何能对摩洛哥产生如此大的影响的呢? 这需得从100多年前说起。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法国于18世纪起在地中海上称霸。

法国拥有地中海与大西洋两条海岸线,但大西洋上称霸的英国人,法国人也不想硬碰硬,只要保持自身在地中海的无敌地位就很吃香了。

看看当时地中海的一众国家吧,意大利诸邦正混战不休,还未统一;以前牛气冲天的奥斯曼帝国自1683年后逢战必输,早已没有往日荣光;而南边的西班牙国内一片凋敝,往日对新大陆开天辟地的热情与日俱减,大片都没心去管控。

如此有利的局势,难怪法国能在地中海能吃得开。

法国的自信心一度膨胀,想蚕食地中海周边的落后国家,将整个地中海变为法国的内湖才痛快。

自然而然,与法国距离最近的北非成为法国向地中海南岸扩张的第一步。

法国首先瞅准了北非的马格里布地区,有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三个国家。

当时的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名义上是奥斯曼帝国的行省,但奥斯曼帝国国力衰弱,没精神打理这里,两地都是自治状态。

1830年,阿尔及利亚因债务危机沦为法国殖民地,1844年,突尼斯帮助阿尔及利亚人发动起义,但是失败了。

可笑的是,1881年,突尼斯也因为债务危机被迫成为法国的保护国。

马格里布地区就剩下一个摩洛哥苦撑着维持独立,然而摩洛哥国力并不强,注定不能独善其身。

19世纪下半叶起,摩洛哥内乱频发,王室力量日渐衰弱,不仅法国趁机蚕食,西班牙、英国与德国也来纠缠,几个欧洲列强因为分赃不均冲突不断,摩洛哥自身的利益却无人理会,侵占与反抗之间,爆发了两次摩洛哥危机。

这场殖民地争夺战中,德国是一方,另一方是法、英、西抱团。

西班牙站在法国这边是为了分一杯羹,英国站在法国这边纯属“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德国海军实力增长,一定会威胁到英国的海上霸权,所以英国一直防备着德国有机会出头。

面对1:3的格局,德国有些力不从心,却怕丢脸不愿妥协,法国这边及时给了个台阶,用法属刚果的一块殖民地做为安慰,德国在心里合计一下觉得划算,默许了法国对摩洛哥的扩张,开着舰队离开了。

1912年3月,法国迫使摩洛哥签订《非斯条约》,摩洛哥正式沦为法国殖民地。

随后法国把摩洛哥最北部和最南部分给了西班牙,法国独占中部,建立了保护国。

在1913年至1955年间,法国在摩洛哥明借暗夺了约100万公顷的肥田,80%的摩洛哥土地成了法国的保护区。

摩洛哥被法国与西班牙控制,两国的大批移民涌入摩洛哥,他们打着开垦荒地的名义肆无忌惮的抢夺,建起了一个又一个欧洲式大农场。

当时公有与私人农场达到6000多个,种植了柑橘、葡萄、软粒小麦等高利润农作物,其收入大半被殖民者占有。

虽然到处都能看到丰收,但摩洛哥人无法做到粮食自给自足。

因为土地被抢,很多摩洛哥农民生活无依,只能成为殖民者的廉价劳动力,一部分去了欧式大农场,还有一大部分成为了法国和西班牙商业公司的工人。

看吧,法、西两国抢了地上的还会夺地下的,地下的铜、铁、锰、铅、锌、钴、磷钙土等矿产资源被掠夺式地开采。

摩洛哥人民日夜操劳,却只能看着自家的资源运往海上,然后在法、西两国加工成商品,再高价倾销回来,日子过得辛酸又憋屈。

为了弱化当地阿拉伯语与柏柏尔语地位,方便殖民地管理,法国引入法语作为行政与经贸语言,开办的大量学校也是为法国利益服务的,法国人想通过文化教育将摩洛哥人同化,抵消摩洛哥对法国殖民统治的反感。

法国还投资修建公路与铁路,当然,也是为了自身掠夺矿产和农作物更方便,若是发生叛乱还能更快的派遣军队。

有着近千年独立传统的摩洛哥人民并没有麻木, 大小起义不断,最著名的则是1921年9月开始的里夫共和国运动。

在西属摩洛哥,当地12个阿拉伯人与柏柏尔人部落建立了里夫共和国,在里夫地区起义,扛着土枪土炮在地形多变的山区灵活穿梭。

像是我国期间的游击队一样,来无影去无踪,“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愣是将2万多西班牙殖民军搞得蒙圈,缴获了大量西班牙殖民军的枪支弹药。

西班牙急眼了,于1928年调集10万大军进攻里夫共和国,没想到被打了。

西班牙不甘心,又找来法国一起打群架,结果里夫军民由守转攻,将法西两国联军打跑,解放了西属摩洛哥北区的大部分土地。

这回法国和西班都急眼了,开始疯狂镇压,疯狂到什么地步呢?两国不仅调集40万大军,还组织装备有现代化武器的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即使这样,也用了10年才把里夫共和国运动镇压下去。

军队打仗是有成本的,这场旷日持久的镇压让法国与西班牙花了很多钱,管理殖民地的成本高了,超出了当初在此剥削所得。

二战结束后,全世界殖民地要独立的浪潮此起彼伏,摩洛哥到处闹罢工要独立,法国和西班牙认怂,答应了。

1956年4月7日,法、西两国废除所谓的“保护国”,两国殖民地合并,摩洛哥成为统一并且独立的王国。

殖民是把双刃剑,法国在摩洛哥50多年的殖民经历,给摩洛哥人民带来了辛酸苦痛,也给摩洛哥的经济发展与物质文化留下了长久影响。

法国在摩洛哥留下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成为摩洛哥工业化的基础,法国文化使摩洛哥并延续了欧式建筑风格与城市规划,也为摩洛哥沟通世界打开了一扇广阔的窗。

经济的腾飞让摩洛哥面子里子都足,因为有特殊的地理地貌,发展旅游也是相当积极,特别是对中国游客实行了免签。

摩洛哥可以说是一个奇幻的国度,大海、戈壁、沙漠、雪山、古城应有尽有,有“非洲后花园”的美称。

别看这里是非洲,气候还是挺不错的,夏天并不会感觉热,因此当地还有一句广告词:要避暑,来非洲! 如今摩洛哥主要以阿拉伯白人和混血为主,混血出美女在这里是真实的写照,因为摩洛哥绝大多数人都是回教徒,所以女孩择偶多选择本国人,因此在摩洛哥,满眼都是白人也就不奇怪了,也难怪有人说摩洛哥是一个“假的非洲国家”。

随机文章英军发现12个英国不明飞行物,国防部认为是孔明灯30秒电梯法则的应用,交流时用3句话完整的描述自己观点黑鳞鲛人真的存在吗,揭秘黑鳞鲛人被美国抓获(探测海底文明)揭秘美国洛杉矶蝴蝶树之谜,成千上万的蝴蝶栖息于松树上(蝴蝶王国)最后的晚餐多了一只手,达芬奇最恐怖的画(拉斯维萨看出玄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为什么能快速崛起?德国崛起的真相是什么

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也是二战的主要发起者。

作为二战的头号法西斯国家,德国成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作战目标。

美苏英三大强国联手攻击德国,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击败德国。

德国战败后,美苏英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因为德国太难对付了,危险系数远远高于日本。

号称二号国家的日本在德国投降后,盟军还没来得及发力,日本就投降了。

可以说,二战主要靠德国人撑着,德国倒下后,法西斯同盟基本就没戏了。

德国能撑那么久,能单挑美苏英三大强国,其最大的依仗就是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二战初期德军几乎无人能敌,德国绝对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军事强国。

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作为战败国,一战后德国遭到了协约国的严重限制,英法把德国这只老虎牙齿都给拔掉了,为何在上台后的短短数年内德国就重新长出了牙齿,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 首先,得益于德国经济的复苏和崛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工农业和经济损失严重,同时德国还要偿还巨额的赔款,可以说德国的处境是非常艰难的。

但在战后德国得到了美国的援助,美国向德国提供了巨额的贷款和各种扶持,让德国经济迅速恢复,重回欧洲第一工业强国的宝座。

德国经济的恢复为德国军事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其次,德国人一直在秘密的积蓄力量,试图卷土重来。

由于英法的严密监视和严格限制,德国人不得不采取各种方式和英法斗争。

在英法的打压下,德国的国防军缩减到了10万人,但10万国防军是德国人从数百万德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而且德国人把他们以军官的标准培养,把他们培养成了二战德军的中坚力量。

同时,希特勒上台后,实行义务兵役制,适龄青年全都得服兵役,扩大了德军基础士兵的数量,所以德国开打后很快就形成了数百万大军。

此外,德国也一直在研发各种军事装备和技术,为了躲避英法的监视,他们甚至把很多研究和实验转移到国外,和苏联等一些国家合作,为德国的军事崛起打下了基础。

此外,德国人具有军国主义传统,是个典型的战斗民族,从条顿骑士团到普鲁士到德意志帝国,简直就是打出来的。

由于一战的战败和凡尔赛不平等条约的压榨,让德国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他们恨透了英法,憋着劲要砸烂英法套在他们身上的枷锁,一心想找英法复仇。

这些因素结合到一起,注定德国会再次崛起,只要有一丝火星,就会形成燎原之势。

所以,当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很快开始转向。

希特勒是一位非常有才华和抱负的青年,他充分利用德国国民对英法的憎恨以及对经济和生活失望的情绪,引导他们支持自己,让德国走上了武力崛起的道路。

希特勒不仅致力于改善人民的生活,而且非常崇尚武力,他认为只有强大的武力才能砸碎英法套在德国人身上的枷锁。

所以,他上台后德国一直在疯狂扩军备战,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把德国的各种资源疯狂向军事领域倾斜。

德国的军费开支居高不下,1938年军费开支已经占到了德国财政预算的50%。

而同年英国的军费开支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美国为1%。

1938年德国的军费开支稳居世界第一,比美苏英法等几大强国加起来都多。

高投入自然就会有高产出,正是这种德国疯狂的穷兵黩武式的扩军备战,导致德国的军事力量急剧膨胀。

作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第二大经济体,在其他国家都在歌舞升平享受生活的时候,德国却在疯狂的扩军备战,其可怕性和危险性可想而知。

实际上,早在1936年,德国的军备力量已经赶上甚至在很多方面超过了英法。

到1939年二战开打时,已经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国其军事力量已经超过了英法的总和,成为的世界第一军事大国,具备了挑起世界大战的实力。

如果英法提起充分的警惕,和德国一样疯狂追加军事投入,未必会输的那么惨,英法的殖民体系也未必会被德国打的。

随机文章成吉思汗能算是中国人吗?解析人工智能是什么意思,人工智能的利弊(未来可能毁灭人类)大魔王贝利尔,曾是撒旦人选能力最强的堕天使之一袋狮灭绝了吗,袋狮与剑齿虎谁厉害/袋狮咬合力地球史上最强揭秘产生海啸的主要原因,海底火山/海底地震/小行星撞击

加入收藏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本土沦陷,戴高乐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还进攻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