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空白!中国将首次开启海上二氧化碳封存

【菜科解读】
近日,菜叶说说,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表示,在其所属南海恩平15-1油田海域,中国海上第一口二氧化碳封存回注井正式开钻。
该井将于今年4月中旬完钻投用。
中海油表示,这口井将建立起二氧化碳回注地层的“绿色通道”,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累计封存二氧化碳150万吨以上,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或停开近100万辆轿车。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郭永宾表示,这口海上二氧化碳封存回注井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实施,标志着中国初步形成海上二氧化碳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钻完井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
恩平15-1油田位于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南海东部海域,平均水深约90米,是中国南海首个高含二氧化碳油田。
经过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中海油最终确定将二氧化碳封存在距离恩平15-1平台约3公里处的“穹顶”式地质构造中。
该种地质构造类似一个倒扣在地底下的“巨碗”,具有自然封闭性,能够长期稳定地罩住二氧化rVLxsKnn碳。
据悉,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CCUS,是世界公认的具有巨大商业化应用潜力的碳减排技术之一。
而在此之前,中国二氧化碳封存项目多为陆地封存。
地球物种又要灭绝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敲警钟
这项对地球物种灭绝以及恐龙统治地球的新研究发表在《科学快讯》上,显示了大约在那个时期地球上出现大量的熔岩喷发,化石记录信息不仅暗示了地球上出现的火山喷发事件,也表明喷发导致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以及海洋酸度的增加。
科学家发现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与数次地球生物大灭绝有关 图2中显示了寒武纪以来(大约为5.42亿年前),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变化趋势与冰期、间冰期的关系,显示了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与小行星撞击事件以及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事件之间的相关性。
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极具攀升的记录时间点在5.8亿年前。
目前,地球正面临新一轮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事件,或许物种灭绝的进程正在上演。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发现了数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每隔一段时期都会发生全球性的物种大灭绝。
为何金星表面温度比水星还高?主要因为大气层 二氧化碳多
在太阳系当中有八大行星,其中金星是距离地球比较近的一颗行星。
这颗行星已经吸引了更多科学家的关注,纷纷向金星表面发射了各种探测器。
曾经科学家们总以为在基金上会有生命的存在,经过仔细的探索发现金星表面的温度比较高,环境很恶劣,不适合生命的存在。
科学家发现金星表面的温度已经达到了470℃,要比水星的温度还要高很多。
主要是因为大气层金星表面温度比水星还要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气层在进行表面的大气层当中,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在这种情况之下,和太阳发生反应之后会产生温室效应,会让表面的温度高。
科学家针对晶晶表面的大气层探索之后,发现在大气层当中还有很多热量的来源,比如太阳的辐射以及地震活动等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会让表面温度不断增加。
行星的自转速度还有一个原因是行星的自转速度,地球的自转速度是比较快,转一圈差不多是24小时,而金星的自转速度却比较慢,需要243个地球日才能够自转一圈。
在这种情况之下,金星的表面会一直接受到太阳的辐射以及太阳的照射,导致表面的温度急剧升高。
和行星的构成以及演化历史有关科学家针对于金星和水星相比较,发现金星的表面温度要比水星高很多,和行星的构成以及演化历史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金星在演化过程中已经经历过很多地质活动,就会导致金星内部的环境并不是很稳定,从而也会产生大量的热度,会导致金星表面的温度急剧升高。
通过这些结论也可以了解到金星,环境恶劣,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