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粒子”找到了!物理学迎来重大突破!

【菜科解读】
核心提示:来源:人民网 物理学迎来重大突破:由4位华人科学家领衔的科研团队终于找到了正反同体的“天使粒子”——马约拉那费米子,从而结束了国际物理学界对这一神秘粒子长达80年的漫长追寻。
相关论文发表在今天出...
来源:人民网
物理学迎来重大突破:由4位华人科学家领衔的科研团队终于找到了正反同体的“天使粒子”——马约拉那费米子,从而结束了国际物理学界对这一神秘粒子长达80年的漫长追寻。
相关论文发表在今天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该成果由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王康隆课题组和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张首晟课题组、上海科技大学寇煦丰课题组等多个团队共同完成,通讯作者为何庆林、寇煦丰、张首晟、王康隆,均为华人科学家。
赵永新摄
诺贝尔奖获得者Frank Wilczek评价这项工作时说: 张首晟与团队设计了全新的体系, 并在实验中清晰地测量到马约拉那费米子,这真是一项里程碑的工作。
国际同行指出:发现马约拉那费米子是继发现“上帝”粒子(希格斯波色子)、中微子、引力子之后的又一里程碑发现,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让量子计算成为现实。
“神秘的正反同体粒子,让我们等了80年”
在物理学领域,构成物质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被称为“基本粒子”。
它们是在不改变物质属性前提下的最小体积物质,也是组成各种各样物体的基础。
基本粒子又分为两种:费米子和玻色子,分别以美国物理学家费米和印度物理学家玻色的名字命名。
东方西方哲学家都认为,人类似乎生活在一个充满正反对立的世界:有正数必有负数,有存款必有负债,有阴必有阳,有善必有恶,有天使必有恶魔。
1928年,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狄拉克(Dirac)作出惊人的预言:宇宙中每一个基本费米粒子必然有相对应的反粒子。
根据爱因斯坦E = mc2的质能公式,当一个费米子遇上它的反粒子,它们会相互湮灭,从而使两个粒子的质量消失并转化为能量。
从此以后,宇宙中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被认为是绝对真理。
然而,会不会存在一类没有反粒子的粒子,或者说正反同体的粒子?1937年,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埃托雷?
马约拉那(Ettore Majorana)在他的论文中猜测有这样神奇的粒子存在,即我们今天所称的马约拉那费米子。
不幸的是,他本人做出这一猜测后在一次乘船旅行中神秘失踪。
自此以后,寻找这一神奇粒子成为了物理学家门梦寐以求的探索目标。
科学家们认为,在粒子物理中,标准模型范畴之外的中微子可能是马约拉那费米子。
而要验证这一猜想,需要进行无中微子的beta双衰变实验。
可惜的是,这项实验所要求的精度在今后的10年到20年以内都难以达到。
张首晟把突破口转向凝聚态物理。
从2010年到2015年,张首晟团队连续发表三篇论文,精准预言了实现马约拉那费米子的体系及用以验证的实验方案。
王康隆等实验团队依照张首晟的理论预测,成功发现了手性马约拉那费米子,为持续了整整80年的科学探索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张首晟将这一新发现的手性马约拉那费米子命名为“天使粒子”,这个名字来源于丹?布朗的小说及其电影《天使与魔鬼》。
“这部作品描述了正反粒子湮灭爆炸的场景。
过去我们认为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正如有天使必有魔鬼。
但今天,我们找到了一个没有反粒子的粒子,一个只有天使,没有魔鬼的完美世界。
”张首晟说。
“今天的成果,是建立在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基础上”
困扰了物理学界80年的难题是怎样被破解的?张首晟认为,任何科研工作都是建立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
天使粒子的发现,得益于先前对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探索,也是理论和实验结合的成果。
最初,张首晟按常理做了一项推断:既然马约拉那费米子只有粒子、没有反粒子,那么它就相当于传统粒子的一半。
他很快意识到,“一半”的概念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p#分页标题#e#
早在2008年,张首晟理论就预言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预言在2013年被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领衔的清华大学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联合组成的实验团队证实。
在实验中,随着调节外磁场,反常量子霍尔效应薄膜呈现出量子平台,对应着1、0、-1倍基本电阻单位e2/ h。
也就是说,量子世界里的电阻是量子化的,它只能整数倍地跳台阶。
这给了张首晟一个灵感:马约拉那费米子是通常粒子的一半,既然通常的粒子按整数跳,马约拉那费米子或许就是按半整数跳——它一定会呈现出一个奇特的、“1/2的台阶”。
由此,他预言手性马约拉那费米子存在于一种由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薄膜和普通超导体薄膜组成的混合器件中。
当把普通超导体置于反常量子霍尔效应薄膜之上时,临近效应使之能够实现手性马约拉那费米子,相应的实验中会多出全新的量子平台,对应 1/2 倍基本电阻单位e2/ h。
在后续的实验验证中,激动人心的成果出现了:王康隆等实验团队确实看到了“1/2的台阶”。
这半个基本电阻来源于马约拉那费米子作为半个传统粒子的特殊性质,因此,多出来的半整数量子平台为手性马约拉那费米子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印证。
何庆林、王康隆实验团队和夏晶实验团队在与张首晟理论团队合作下所测量到的与理论预测符合的半量子电导平台,这为马约拉那费米子的发现提供了直接而有力的实验证据。
“天使粒子带来的量子计算时代,让我充满兴奋和期待”
找到天使粒子有什么现实意义?张首晟指出,从基本科学发现到技术应用往往需要多年时间,但天使粒子的发现意味着量子计算已成为可能。
他解释说,量子世界本质上是平行的,一个量子粒子能够同时穿过两个狭缝。
因此,量子计算机能够进行高度并行的计算,远比经典计算机有效。
以算术问题为例,如果给出一个很大的数字,问这个数字能否拆成两个数字的乘积,那么经典计算机只能用穷举法逐一尝试整除计算,而量子计算机可以在一瞬间同时完成所有可能项的测算。
然而,一个量子比特的信息非常难以存储,微弱的环境噪声就能毁灭其量子特性。
因此,量子计算机往往被视为可望不可即的空想。
“通常情况下,量子比特只能放在一个传统粒子内储存,容易被干扰。
但如今,天使粒子的发现提供了一种绝妙的可能性:一个量子比特能够被拆成两半,存储在两个距离十分遥远的马约拉那费米子上。
”张首晟说,如此一来,传统的噪声很难同时以同样的方式影响这两个马约拉那费米子、进而毁灭所存储的量子信息。
“相较于传统的存储方式,基于天使粒子的存储方式极其稳固。
”
“我们提出的器件同时还是二维体系,从而允许马约拉那费米子的纠缠和编辫,使得有效的量子计算成为可能,菜叶说说,从而解决人类面对的一些艰难问题。
”张首晟说,“我对天使粒子巡游的量子天堂充满兴奋与期待。
”
mh370马航找到了吗,疑似坠机在柬埔寨无人森林
那么马航找到了吗?其实这件事在网上同样出现不同的声音,就好像4年前网上也同样有人爆料,然而却被质疑,甚至一度消失了。
马航残骸在柬埔寨无人森林不过各国之间的相互隐瞒,似乎也无法组织网友们的调查,根据消息称,有人在谷歌地图上发现了疑似马航mh370的飞机残骸,根据坐标来看,地点就在柬埔寨的无人森林,而柬埔寨原本就处于飞机失事可能存在的区域,然而在这次长达四年的搜救中。
柬埔寨却表示不参与其中。
不过关于地图上显示的飞机残骸,网友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这很有可能只是造假的,因为飞机根本不可能平稳的落在雨林当中,除非坠毁,而飞机一旦坠毁,就算不起火,也会被撞得七零八碎,而且还会形成一条临时跑道,然而我们看到的飞机残骸却相对完整。
这一切让卫星地图上出现的飞机残骸变得不太真实,不过马航出现在柬埔寨也并不是近日才传出来的。
早在2014年3月15日,也就是马航马航mh370消失第7天的时候,网上就有人曝出马航失事在柬埔寨的森林,没有河、没有湖,再不去人就死光了。
840年前古人记载罕见爆炸照亮天空?找到遗迹?星体爆炸
840年前的古人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明亮的星星,原来这是恒星即将要耗尽生命之前的最后一次爆炸,爆炸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也是巨大的。
超新星爆炸超新星爆炸普遍拥有较大的能量,人们可以用肉眼直接观测到,发现银河系中已知的超新星爆发一共有10次,我国古人都将它们一一记载了下来。
超新星爆发的能量大的超出想象,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太阳100亿年的总和,可见爆发之后的亮度是非常高的。
超新星遗迹超新星爆发之后不仅会产生死亡恒星,还会在周围产生星云残骸,科学家根据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找到了超新星遗迹,认为这些找到的星体都是由超新星爆炸之后演化形成的。
其中有一颗SN 1181的超新星,很久以来都没有找到它的遗迹,经过科学家长期不懈的研究,终于找到了有关的线索。
科学家发现SN 1181的遗迹是一颗恒星,它和地球的距离在7500光年左右。
这颗超新星爆发之后留下的是一颗特殊星球,表面的温度高达20万度,没想到并不是人们熟悉的中子星。
星系碰撞宇宙中的星系会发生相互碰撞,这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
白矮星碰撞之后会形成新的星球,这样的碰撞并不会摧毁之前的星球,而是会形成一个新的星球。
银河系这样的超新星数量非常多,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很多类似的超新星,只不过这些年我们并没有观测到它们的存在。
或许我们很快会看到下一颗超新星爆发,到时候同样会发出很高的亮度,菜叶说说,甚至白天都可以观测到,这让我们都感到期待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