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号新发现:火星曾存在海洋!现在的水和大气又去哪里了?

包括我国的祝融号,登陆火星的头等大事,也是看上面到底有没有水。
人类为什么这么中意火星呢?过去几十年的探索,究竟在火星上发现了什么呢?下面就来看看,人类几十年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入侵火星的。
祝融号也看到了水 祝
【菜科解读】
从火星人攻打地球的电影,到火星上发现人脸面孔,再到马斯克的移民火星计划,人类就像一副狗皮膏药,粘上火星就再揭不开了。
包括我国的祝融号,登陆火星的头等大事,也是看上面到底有没有水。
人类为什么这么中意火星呢?过去几十年的探索,究竟在火星上发现了什么呢?下面就来看看,人类几十年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入侵火星的。
祝融号也看到了水祝融号着陆的地方,处在一个平原的边缘,这里地处火星的低纬度地区。
在探测车工作期间,其搭载的多光谱相机和导航地形相机等设备,对火星的地表进行了探测分析。
根据传回来的数据,科学家发现了这一地区水存在的典型特征。
那些沙地表层,存在龟裂、团粒化和结壳的现象,这些都是地表水存在过的典型痕迹。
通过进一步的光谱分析,科学家发现沙地表层存在含水矿物。
这些现象都不是地下水或者二氧化碳所能导致的,而是降雪等形式产生的。
科学家解释,沙粒中所含的盐分,能够让降雪在低温状态下形成含盐液态水。
等到这部分水分蒸发后,剩下的蛋白石等含水矿物,就会形成胶结沙粒,进一步又会结壳并龟裂。
如果后期再降雪的话,上述现象就会循环持续。
除了发现地表水存在过的痕迹外,祝融号经过探测还进一步证实火星上可能存在过海洋。
此前围绕火星过去是否存在海洋只是猜测,缺少数据的支持,祝融号探测的地区,则可以为此前的假说寻找证据。
通过探测车传回的照片,科学家研究了一些区域内表面岩石的发育层理结构。
他们发现这些岩石,跟风沙沉积形成的岩石层理结构存在差异,显示其层理结构的形成跟水流有关。
这种特点,在地球沿海地区,跟低能潮汐流形成的现象存在一致性。
这也就意味着,火星的地表在过去存在过海洋。
围绕火星上水的探测,除了祝融号,NASA此前发射的探测车,以及欧洲航天局此前发射的探测器,在火星其他区域也发现过水存在的证据。
此前欧洲航天局的探测器,高空拍摄的照片显示,在火星北极的一个火山口,中心地带有一片白色的冰层。
NASA的探测车,后来在火星的地表也发现过有湖水存在过的痕迹。
虽然这一系列的发现都让科学家很兴奋,可迄今为止各个探测器,发现的都是水存在过的痕迹,还没有直接发现液态水。
也有科学家推测显示,在火星南极的冰层下方,1.5公里的地下深处可能存在一个直径超过20公里的盐水湖床。
是否真的有这处深层水源地存在,现在的探测技术还无法进一步证实。
其实,火星带给地球人的兴奋程度,上百年来一直在递增,这种递增的背后,也是人类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
火星上也存在四季没有卫星探测器和探测车之前,人类通过望远镜了解火星。
因为表面的岩石结构,火星很早就被归纳为了类地行星,即组成部分和地球一样,都是以岩石为主要材质。
在自转上,火星自转一圈的时间相当于地球的1.03天,两者差距很小。
再加上火星的黄赤交角和地球相似,所以在公转过程中,也会因为太阳光直射点的改变,而导致星球表面发生温度变化。
#p#分页标题#e#这种变化,就是人类在地球上感受到的四季更替。
和地球中纬度地区的四季一样,火星上的四季,也是根据太阳光的直射点移动来划分的。
不过由于火星的公转轨道位于地球的外侧,相对于地球来说,它公转一圈的时间相当于1.9个地球年。
这样一来,火星的四季更替就更长。
火星的椭圆形轨道比地球更扁,这样一来火星四季的长度,并不像地球这样是等分的,四季的时长并不均匀。
在火星上,春夏两季的时段,要比秋冬季节长至少三分之一。
虽然因为太阳光直射地表存在差异,但由于火星稀薄的大气层不存在像地球这样的自然生态,因此这种四季变化实质上没有太大差异,主要是温度有所不同。
不过对人类来说,能够找到和地球相似的星球,就已经相当兴奋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没有探测器和探测车更近距离靠近火星的时候,人类会围绕这些相似点,幻想出各种各样的可能。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探测器逐渐靠近火星,人类开始幻想火星人长什么样。
大量的科幻影视剧中,都出现了火星人造访地球的桥段。
不过幻想归幻想,当探测器绕着火星一遍遍的飞行,除了看到荒无人烟的地表外,几乎一无所获。
唯一的发现,就是那张酷似人脸的面孔。
人类又开始设想各种可能,把这张面孔想象成类似长城、金字塔这样地球上的标志性建筑。
可随着探测器分辨率的不断提升,人类又失望的发现,那张面孔不过是视觉错位而产生的过度脑补。
火星的表面还是什么都没有,而且人类不断发展的技术也清楚的告诉人们,火星各方面虽然看起来和地球相似,可自然环境相当的严酷。
首先从温度来看,火星的大气密度十分稀薄,其整体规模只相当于地球大气的1%。
这就好比地球裹了一层又一层的被褥,可以将太阳的温度锁在地表。
而火星则穿的十分清凉,没有大气层就难以形成温室效应,太阳光即便照射到火星地表也都逃逸了。
探测发现,火星地表的平均温度为零下55℃。
地球上虽然也存在低温区,但大部分的人类只能生活在适宜的温度中,超过零下50℃的低温,人类即便采取了保暖措施,也无法正常活动了。
更为严酷的一面是,火星上不但温度低,而且还没有氧气。
表面看起来,火星的地表类似于沙漠戈壁,可这仅仅是表象,假设人类一旦踏上火星表面,在不佩戴氧气的情况下,离开就会窒息而亡。
原来,火星非但没有大气层,其仅有的大气中,九成以上的成分也都是二氧化碳,氧气的含量连0.2%都达不到。
没有氧气而且还是低温,这种环境下人类不能活动,地球上其他的动植物也无法存活。
一系列残酷的事实,彻底打破了人类的幻想。
#p#分页标题#e#但不死心的人类,又开启了另一种猜测,现在火星上没有生命,不代表过去的环境不适宜。
有人甚至进一步猜想,人类当初就是在火星上生存的,后来随着火星环境的彻底恶化,人类的祖先才移居到了地球。
于是顺着这条思路,有人开启了火星考古,试图去寻找火星上存在过生命乃至文明的任何痕迹。
2020年,有人就突然宣称,说是在火星上发现了类人的骨头,这便是火星存在过生命的证据。
而俄亥俄州的一位科研人员也表示,他找到了火星上存在昆虫和爬行动物的证据。
他们提供的证据都是照片,而其他的研究人员都认为,这些都不能算是证据,大部分还是视觉错位而产生的脑补。
不过,这并不妨碍人们继续对火星抱以各种幻想。
相比之下,科学家则一直在思考另外一个问题。
火星上既然有水存在过的痕迹,而相关的探测又没有发现水,那只能说明这些水以及大气层都消失了。
它们究竟是怎么消失的,多年来科学界把矛头都指向了太阳。
科学界一种主流的观点是,磁场的消失,导致了火星水和大气层的消失。
火星的磁场,在30亿年前就已经被毁坏,没有了磁场的存在,星球表面将无法抵挡太阳风的一次次侵袭。
来自太阳的高能粒子无法被磁场阻挡,它会全方位的破坏火星的大气层。
水蒸气被蒸发分解成氢和氧,而后持续逃逸到宇宙中。
后来根据探测器的进一步探测发现,火星的磁场强度只有地球的万分之一。
在地球上,太阳风即便来袭,地球的磁层也可以防止高能粒子进入大气层内部,进而阻挡住了地球大气的逃逸。
火星因为磁场微弱,太阳风的侵袭下,大气层在流逝和逃逸,地表水在蒸发后,也会加入到逃逸的队伍,而不是再以液态水的形式降落到地表。
根据研究,火星表面分子逃逸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5.03公里,如果再加上太阳风的撞击,又进一步加剧了分子的逃逸速度。
大气层的逃逸和水的持续蒸发,加剧了火星地表的干燥。
而且火星表面还有强烈的沙尘和火星风,其平均风速可以达到每秒4.3米,在一些地方的风速甚至能达到每秒50米。
这样一来,风导致了强烈的沙尘,又进一步加剧和恶化了火星的地表生态。
在这种情况下,这颗表面看似和我们一样的星球,其整体环境与地球却是南辕北辙。
技术越进步,火星的相关秘密也越发被人所知。
虽说现实打破了人类的幻想,但围绕火星的各种活动却并没有停止。
按照马斯克此前公布的火星移民计划,2024年就该是出发的时候了。
未来要打造100万人的移民城市,能不能实现这一宏伟的计划,就看今年的无人太空舱会不会向着火星进发了。
#p#分页标题#e#其他人在幻想,科学家则还是在按部就班的研究火星荒凉的地表。
虽然这个过程显得很乏味,但在科学家看来,通过研究火星的过去,能给未来的地球发展提供借鉴。
未来哪怕人类不能移民火星,但面对火星的过去,我们也能知道地球未来的趋势可能是什么。
参考资料:
《祝融号又有新发现!我国科学家研究证明火星北部曾存在海洋》 央视新闻 2023年5月18日
《祝融号发现火星低纬度地区存在液态水》 科技日报 2023年5月5日
《NASA:火星上存在液态水 有强有力证据》 新京报 2015年9月29日
《你知道吗?火星虽然环境很恶劣,但也有四季变化!》 中国新闻网 2021年12月21日
火星上看地球真实照片?火星上可以观测到地球日出日落吗
无论是火星还是地球,重要的光线来源都是反射太阳光,因为火星大气比地球要稀薄很多,所以并不是一片漆黑,可以见度还是很高的。
在反照率一样时,地球相对于火星会获得更多的太阳光并且进行反射,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星星一样看到我们的地球在发光。
火星上看地球就和我们地球上看到的星星一样。
无论是火星还是地球,主要的光线来源都是反射太阳光,因为火星大气比地球要稀薄很多,所以并不是一片漆黑,能见度还是很高的。
在反照率一样时,地球相对于火星会获得更多的太阳光并且进行反射,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星星一样看到我们的地球在发光。
一、在火星上看地球是蓝色的吗很有可能是一颗蓝色的星星,火星上的大气比地球稀薄,所以对太阳的反射率更小,而地球相对更大,所以我们从火星上看地球更亮,但是地球有很多的海洋,海洋会吸收很多的光线并且本身是蓝色的,所以我们从火星看到的地球肯定是亮的,和星星一样,可能就和我们在地球上看金星一样,之前美国派出的火星表面的探测器就拍到过类似的影像,是很亮的两颗行星。
我们可以推测火星也是比较亮的蓝色。
二、火星上能观测到地球日出日落吗火星是八大行星之一,大家在火星上可以看到地球的日出和日落。
火星和地球距离有四亿千米,由于火星大气层十分稀薄,所以常常会有沙尘暴的发生。
火星上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地表沙丘。
但是在火星上还是能看到很灿烂的星空的。
三、火星和地球的相似火星的大气密度只有百分之1,地表温度非常低。
科学家认为,很早以前的地球和火星是一样的存在,但是因为火星缺少了板块运动,二氧化碳无法进行运输,而构不成温室运动。
所以没有生物和水源的产生。
火星在地球的外围,被地球照到的背面太阳光真好反射到火星,菜叶说说,所以从某些角度看地球和火星是非常相似的。
不敢把火星土壤带回地球?可怕东西?火星研究
很多国家都希望能够得到火星的土壤,虽然火星土壤中很有可能存在未知的微生物,但是这并不是人们不去火星采样的根本原因。
火星研究人类对火星是非常感兴趣的,随着观测设备的不断发展,人类利用望远镜来观测火星,对它有了更多的了解。
科学家希望能够在这颗星球上找到生命,从上世纪中叶开始的火星探测,进展的过程并非想象的那么顺利。
人类发射的各类探测器,最终都没有在火星上发现生命,看来火星的环境并不适合生命生存。
火星样本人类对月球的研究是通过月球采样来实现的,他们希望能够利用火星采样,来进一步了解火星的环境。
美国发射的“毅力号”火星探测器,基本上按照月球采样的流程,来获取火星样本返回地球。
火星取样的难度是很大的,因为质量比月球要大很多,所以表面起飞之后对燃料的需求量很大,菜叶说说,需要携带更多的燃料,相应也得有更强运载能力的火箭。
可见火星取样需要攻破多项技术难题,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
火星探测我国在火星探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天问一号探测器的成功发射,也让我们对火星有了更多的了解。
按照我国火星探测的计划,发射天问一号仅仅是第一步,未来将会逐步开展火星取样工作。
只有我们对火星有足够的了解之后,未来才能在火星上建立宜居的世界。
火星采样并不是害怕微生物会危害地球,从根本上来看还是人类的技术不达标,毕竟火星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想要取样并不是轻轻松松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经过深入的研究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