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菜科解读】
昨天我们已经为大家介绍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及奖项涉及领域情况(链接)。
LIGO这次是踏踏实实的上了热搜头条。
外星探索的小编认为正正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只是略迟了一点点。
在一片嘈杂的背景噪音中,一声噗的清脆声响,如水滴落水,持续时间短暂得不到1秒,这正是由引力波转化成的宇宙之声。
这个声音源自13亿年前一个双黑洞系统的合并,由此产生的引力波信号经过13亿年漫长旅行,于2015年9月14日抵达地球,被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 LIGO的两个探测器捕捉到。
2017年10月3日,为探听到这一宇宙之声作出贡献的美国科学家雷纳韦斯、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性格各异,组成了一支互补的团队:韦斯来自美国东岸的麻省理工学院,是位言行稍显拘谨的实验物理学家;索恩来自西岸的加州理工学院,是位风趣活跃的理论物理学家,与韦斯是LIGO的联合创始人;巴里什也来自加州理工学院,曾主持过国际直线对撞机项目 ILC,因优异的科研管理经验而担当LIGO项目主任。
遗憾的是,LIGO联合创始人、英国实验物理学家罗纳德德雷弗于今年3月去世,未能见证这一荣誉。
他与韦斯、索恩共同获得2016年邵逸夫天文学奖。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Rainer Weiss,Barry C. Barish和Kip S. Thorne。
雷纳韦斯LIGO的发明者
雷纳韦斯的生日是9月29日,诺奖是最好的生日礼物,对于刚过完85岁生日的他来说。
我认为这是对背后千名科研人员的认可,他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
此前他已获得很多奖项,他甚至说,这些奖令他有些不安,我会用90%的奖金帮助研究生,但我并不是一个英雄。
出生于德国的韦斯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用激光干涉技术来探测引力波的实验构想,这是LIGO装置的基础。
随后,韦斯遇到了索恩,二人仔细研究了探测引力波的可行性。
韦斯推动了仪器方面的科学研究,使得LIGO相关设备达到了足够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最终捕捉到了宇宙之声。
2015年第一次探测到引力波后,韦斯和索恩紧紧拥抱在一起。
韦斯说:如果我们能把这一消息告诉爱因斯坦,那么他的表情一定会很好玩。
百年前,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基普索恩LIGO的代言人
引力波将成为未来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人类探索宇宙的强有力工具, 77岁的基普索恩获奖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是全人类的胜利。
不过,他说1000多名参与引力波探测工程的科学家没能分享这一奖项,有些令人失望,但他还是十分荣幸能够代表他们接受这一荣誉。
擅长科普写作,语言表达能力极强的索恩被认为是美国引力波探测项目公认的代言人。
1970年,年仅30岁、打扮嬉皮的他成为加州理工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
他任性地依照个人兴趣,开创了物理学多个分支领域,促成了引力波探测各相关领域研究的大发展。
LIGO科学合作组织的研究成员、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陈雁北在上世纪90年代曾是索恩的学生。
他对新华社记者说,索恩推动了引力波探测研究合作,帮助搭建了整个研究理论框架,促成了这一领域研究大生态的发展。
索恩不仅对科研充满激情,还是一位在文学和艺术领域游刃有余的跨界达人。
2009年退休后,他前往好莱坞参与电影制作。
首部电影便是著名的《星际穿越》,索恩担任科学顾问。
这部科幻电影成为很多物理课堂的必放影片。
索恩撰写的科普书籍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其科普演讲节目在媒体上反复播放,他推动科幻小说新的创作方向正是索恩等人的努力,让全世界无数年轻人开始对引力波、相对论、时间旅行等话题着迷,激发更多年轻人投身自然科学探索。
巴里巴里什LIGO的大主管
对于81岁的巴里巴里什来说,获得诺贝尔奖是意料之中的事。
他特意设了一个闹钟,等着接诺贝尔奖团队的电话。
果然,电话在凌晨2:41分响起,早于他的设定闹钟4分钟。
虽然我们有一些预期,但瑞典皇家科学院的保密工作还是做得非常好,他告诉美联社记者。
曾主持过国际直线对撞机项目的巴里什在科研项目管理方面特别有一套,威望极高。
早期LIGO项目内部也曾充满竞争、矛盾和对立,一度关系僵化。
负责该项目的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脾气和秉性各异,在合作中遇到很多问题。
直到加州理工学院找到巴里什来主持实验工作,才逐渐把两个学校的合作拉上正轨。
在采访中说,是科学目标和不断的技术挑战激励着他坚持走下去。
他于1997年至2006年担任LIGO项目主管,把早期各自为政的几个研究小组,成功转化为由1000多名科学家参与的高效的国际大科学合作工程。
他
美国《科学》杂志在一篇关于巴里什的报道中写到:他虽然没有发明LIGO,但是他让LIGO成为了现实。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哪国人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他遇事爱思考
他的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犹太人。
他出生在德国柏林,在那里长大。
他的祖父母都是犹太人,他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母母亲是一名教师。
他的家庭环境非常优越,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他的父亲曾经担任过德国总理,母亲曾经担任过德国外交部长。
本文目录一览:1、2、3、4、5、6、爱因斯坦是哪国人?爱因斯坦出生时是德国人,是犹太裔德国人。
后来加入了瑞士国籍,这时候是犹太裔德国瑞士双重国籍。
爱因斯坦,是哪国的出生于德国,曾入瑞士籍,后长期旅居美国。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德语:Albert Einstein , 1879年3月14日 --- 1955年4月18日 ,著名的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
因为“对理论物理的贡献,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创立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 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
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
1999年 己卯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爱因斯坦是哪国人啊爱因斯坦出生是德国人,后来又加入瑞士国籍,最后变成了美国人,他有瑞士和美国的双国籍。
爱因斯坦于1879年在德国乌尔姆市出生,1880年,他们全家搬到了慕尼黑,在那里,他的父亲和他的叔叔联手创办了一家电器设备制造公司。
1894年,这家公司在一次重要的竞标中失败,因缺乏流动资金而破产。
为了开创新的事业,他们举家搬迁到了意大利的米兰。
当时德国法律规定,在17岁之前,男性公民必须要去服兵役,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为了避免回到德国服兵役,1896年1月28日,爱因斯坦主动放弃了德国公民的身份。
同年10月29日,他考入了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就读。
之后几年,爱因斯坦一直处于无国籍的状态,直到1900年,他加入了瑞士国籍。
1933年10月,爱因斯坦接受了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邀请,成为了该院的一名教授。
1940年10月1日,在新泽西州的首府特伦顿的联邦法院内,爱因斯坦连同他的继女玛戈特,,以及秘书海伦·杜克斯一起宣誓,正式成为了美国公民,但他同时保留了瑞士国籍。
爱因斯坦的人物评价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
他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领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场论。
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理论等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
他的科学思想、哲学 科学哲学、社会哲学、人生哲学思想都是颇有见地、不同凡响的。
爱因斯坦对现代物理学的贡献无人可以匹敌,他在科学生涯中始终孜孜以求,探寻物理学领域的普遍的、恒定不变的规律。
他的理论涵盖自然界的一切基本问题,大到宇宙、小到次原子粒子。
他修正了时间和空间、能量和物质的传统概念。
他的相对论不仅冲击了牛顿以来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改变了传统的空间、时间观念。
爱因斯坦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和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哪国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犹太裔物理学家,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的理论,最初受到许多人的反对,就连当时一些著名物理学家也对这位年青人的论文表示怀疑。
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正确的,爱因斯坦才一跃而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成为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
扩展资料主要成就:1、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的创立:爱因斯坦在时空观的彻底变革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对论力学,指出质量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当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趋于无穷大。
他并且给出了著名的质能关系式:E=mc^2,质能关系式对后来发展的原子能事业起到了指导作用。
2、光电效应: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3、能量守恒:E=mc²,物质不灭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质量不灭;能量守恒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能量守恒。
4、宇宙常数:爱因斯坦在提出相对论的时候,曾将宇宙常数 为了解释物质密度不为零的静态宇宙的存在,,他在引力场方程中引进一个与度规张量成比例的项,用符号Λ表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哪个国家的?爱因斯坦是德国出生的,拥有瑞士国籍。
1、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犹太裔物理学家。
2、1900年8月 21岁,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并加入瑞士国籍,1901年3月21日 22岁,爱因斯坦正式取得瑞士国籍。
在这一年5到7月完成电势差的热力学理论的论文。
扩展资料:1、1905年 26岁3月,爱因斯坦发表“量子论”,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5月完成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原理,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
这一年因此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
2、爱因斯坦在1915年左右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给出了广义相对论最初的形式,任何在物理规律中出现的时空量都应当为该时空的度规或者由其导出的物理量。
3、广义相对论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相对论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并非是出于有一些实验现象急待有理论去解释的现实需要,这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是并不多见的。
4、1955年8月,在爱因斯坦去世四个月之后,第99号元素被命名为“锿” Einsteinium,以纪念爱因斯坦的贡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爱因斯坦 百度百科_爱因斯坦相对论爱因斯坦是哪个国家的人物?爱因斯坦是美国、瑞士的人。
爱因斯坦的理论为核能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帮助对抗纳粹,他曾在利奥·西拉德等人的协助下曾致信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直接促成了曼哈顿计划的启动。
而二战后他积极倡导和平、反对使用核武器,并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剧本:《认识物理学》
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剧本:《认识物理学》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剧本:《认识物理学》 1 影子 今天同学们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主持人小明还请来了大神物理学给大家分享知识和故事,另外,课堂中还会出现哪位神秘大咖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出场人物: 小明,小强,物理学,神秘大咖,同学们 小明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物理我最强之物理学史小讲堂,我是小明,现在有请我们的大神「物理学」出场! 小强 小明,拉倒吧!你现在是网络臭人,别把人熏着了,哈哈。
物理学 小强,小明其实是好学生,这网络可以红人亦可以臭人,不要片面的相信。
小明 感谢感谢!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呀! 物理学 不过,不论红人、臭人都名声在外,啊,哈哈,哈哈! 小强 哈哈! 小明 (?Д`)… 物理学 物理学史研究人类对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史,研究物理学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研究物理学概念和思想发展和变革的过程,研究物理学是怎样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怎样不断开拓新领域,怎样产生新的飞跃,它的各个分支怎样互相渗透,怎样综合又怎样分化。
今天我就为同学们讲讲牛顿的趣事以及他的学习精神。
物理学 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
牛顿自小热爱自然,喜欢动脑动手。
8岁时积攒零钱买了锤、锯来做手工,他特别喜欢刻制曰晷,利用圆盘上小棍的投影显示时刻。
他还做过带踏板的自行车;用小木桶做过滴漏水钟;放过自做的带小灯笼的风筝(人们以为是彗星出现);用小老鼠当动力做了一架磨坊的模型,等等。
小强 牛顿比小明捣蛋多了,嘿嘿。
牛顿 小……强!小明的捣蛋能和我一样吗!(一阵飘渺的声音传来) 小强 啊!谁呀? 小明 原来是牛哥,您果然厉害,都玩起借尸还魂了。
做鬼也不放过我们学生,你看我们学的累的。
牛顿 小明!滚出去! 小明 不能呀!我还要主持呢! 牛顿 那你好好的…咳咳,要说学得力不从心,那是你们没掌握好方法! 物理学 哎~等等,打住,你们等会儿再聊!还是先由我介绍完牛哥的事迹好吗! 在场众人 好!(大家异口同声) 物理学 他观察自然最生动的例子是15岁时做的第一次实验:为了计算风力和风速,他选择狂风时做顺风跳跃和逆风跳跃,再量出两次跳跃的距离差。
牛顿在格兰瑟姆中学读书时,曾寄住在格兰瑟姆镇克拉克药店,这里更培养了他的科学实验习惯,因为当时的药店就是一所化学实验室。
牛顿在自己的笔记中,将自然现象分类整理,包括颜色调配、时钟、天文、几何问题等等。
这些灵活的学习方法,都为他后来的创造打下了良好基础。
牛顿的伟大成就与他的刻苦和勤奋是分不开的。
他的助手H.牛顿说过,"他很少在两、三点前睡觉,有时一直工作到五、六点。
春天和秋天经常五、六个星期住在实验室,直到完成实验。
" 小强 打鸡血了吧! 物理学 小强!滚出去! 小强 _(:зゝ)_ 物理学 咱们接着说…他有一种长期坚持不懈集中精力透彻解决某一问题的习惯。
他回答人们关于他洞察事物有何诀窍时说:"不断地沉思",这正是他的主要特点。
对此有许多故事流传:他年幼时,曾一面牵牛上山,一面看书,到家后才发觉手里只有一根绳;看书时定时煮鸡蛋结果将表和鸡蛋一齐煮在锅里;有一次,他请朋友到家中吃饭,自己却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地工作,再三催促仍不出来,当朋友把一只鸡吃完,留下一堆骨头在盘中走了以后,牛顿才想起这事,可他看到盘中的骨头后又恍然大悟地说:"我还以为没有吃饭,原来我早已吃过了". 牛顿 物理学,别太夸奖我了!过了过了! 物理学 所以说,同学们,你们要学习牛顿的刻苦勤奋的精神。
小明&小强&同学们 哇,牛顿真是我的牛神呀,我要向他学习,向他学习,向他学习…我们一起来吧,争当最牛的小牛顿。
牛顿 你们是世界之福。
出场人物:小明,小强,物理学,阿基米德,同学们,同学甲乙丙 小明 同学们好:我小明又来了,今天我们看看物理学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什么物理学故事,今天我们的主人公可是阿基米德呀!同学们有请物理学~ 听说阿基米德很厉害的,他在物理学和数学上都有很大贡献。
我们在中学中都要学习他的杠杆定律和浮力理论。
同学甲 哇,我要好好学习。
同学乙 都别议论了,我们看看物理学怎么详细给我们讲述。
同学丙 物理学 同学们好,二千一百九十年前,在古希腊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国,出现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
他叫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年)。
物理学 阿基米德的一生勤奋好学,专心一志地献身于科学,忠于祖国,受到人们的尊敬与赞扬。
阿基米德曾发现杠杆定律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并利用这些定律设计了多种机械,为人民、为祖国服务。
关于他发明创造和保卫祖国的故事,流传至今。
物理学 好啦,介绍就到这里,同学们可以自由讨论和发问一下 人们从远古时代起就会使用杠杆,并且懂得巧妙地运用杠杆。
在埃及造金字塔的时候,奴隶们就利用杠杆把沉重的石块往上撬。
造船工人用杠杆在船上架设桅杆。
人们用汲水吊杆从井里取水,等等。
但是,杠杆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 小强 物理学 恩,很好。
在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之前,是没有人能够解释的。
当时,有的哲学家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口咬定说,这是"魔性".阿基米德却不承认是什么"魔性".他懂得,自然界里的种种现象,总有自然的原因来解释。
杠杆作用也有它自然的原因,他决心把它解释出来。
阿基米德经过反复地观察、实验和计算,终于确立了杠杆的平衡定律。
就是,"力臂和力(重量)成反比例。
"换句话说,就是:小重量是大重量的多少分之一重,长力臂就应当是短力臂的多少倍长。
小明 据说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 开玩笑,怎么可能呀。
我们知道地球的质量为61024kg.并且假设支点距地球1m,阿基米德给杠杆的最大压力为600N,则阿基米德需要一根约为11023m的轻质杠杆。
即使他以100km/h的速度(相当于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匀速下压杠杆,要将地球撬起1cm,也需要11012年(1年约为104小时)。
小明所以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是不可能实现的。
同学甲 是呀,他这不是吹牛吗? 同学们 阿基米德 哈哈,同学们好,你们误会了,我能够给你举出别的例子。
物理牛人都是不是有这样的穿越本领呀,我要好好学习物理,以后好穿越,嘿嘿。
小明 小强 你傻了吧小明,回家吃药去。
别打扰大神讲话 嘿嘿,那我就继续讲啦。
我的那句豪言壮举,在我的那个时代是不可能的,但我看到现在的科技如此进步,未来撬动地球还不是玩一样的。
阿基米德 一脸黑线的同学们 果然豪气,牛人的思想跟不上呀…… 阿基米德的豪言,它是激励在科学探究中,只要有一点点的曙光,我们就可以看到黑暗的.世界,他用杠杆撬动的不是地球,而是人们的思想。
让我们向前辈致敬,大家鼓掌。
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