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知宇宙中最大的三个星系,第一IC 1101是银河系直径的20多倍

星系,从只有数千万颗恒星的矮星系到上兆颗恒星的椭圆星系都有,全都环绕着质量中心运转。
【菜科解读】
星系,从只有数千万颗恒星的矮星系到上兆颗恒星的椭圆星系都有,全都环绕着质量中心运转。
除了单独的恒星和稀薄的星际物质之外,大部分的星系都有数量庞大的多星系统、星团以及各种不同的星云。
1、NGC 7331NGC 7331是在天球上位于飞马座内的一个星系,星系类别为Sb型。
它距离我们地球约4000万光年。
这个星系的大小和结构都与我们所在的星系相似,因此曾经被认为是"银河系的双生子" ,然而,关于银河系结构的新发现,已经使这种相似性受到质疑。
2、星系马林1星系马林1之所以拥有如此奇特的形态,主要是因为与一个比它自身要小得多的星系的相互作用,那就是IC 4970,后者的质量仅有马林1的大约1/5。
这对奇特的组合距离地球约2.12亿光年,位于南天的孔雀座之中。
3、大螺旋星系大螺旋星系(NGC 123)是一个非常迷人的星系,无数明亮的恒星和黑色尘埃点缀期间,大片星际气体围绕中心形成螺旋臂。
这些螺旋臂上分布着无数蓝色恒星,恒星之间点缀着黑色星际尘埃带。
虽然很难看到这个星系,但是通过特殊装置,还是能观测到数十亿颗昏暗的恒星和大量星际气体,它们的质量很大,是内部星系的原动力。
我们只有利用看不见的暗物质理论,才能解释清楚这些可见的外部星系的运动原因。
4、仙女星系仙女星系,又叫仙女座大星云,位于仙女座方位的拥有巨大盘状结构的旋涡星系,直径22万光年,距离地球有254万光年,是距银河系最近的大星系。
仙女星系在梅西耶星表编号为M31,星云星团新总表编号位NGC 224,在东北方向的天空中看起来是纺锤状的椭圆光斑,是肉眼可见的最遥远的天体。
仙女星系和银河系同处于本星系群,质量是银河系的二倍,直径至少是银河系的2倍。
仙女星系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星系,正以每秒300公里的速度朝向银河系运动,在30-40亿年后可能会撞上银河系,最后并合成椭圆星系。
5、双胞胎星系双胞胎星系由两个重叠的螺旋星系构成,位于玉夫座星系(NGC 253)附近。
它们的光芒照亮了周围尘埃带,像是一盏灯,照亮了其星系半径6倍的区域,天文学家借助它的帮助,观察到一些自身发光不足的星系。
一、IC 1101IC 1101是已知宇宙中最大的星系,位于距离地球大约10.45亿光年的阿贝尔2029星系群的中心星系,其半径约为200万光年(包含晕),相当于银河系直径的20多倍,是已知最大的星系。
IC 1101是位于室女座的一个星系。
它的赤经为 15h 10m 56.20s, 赤纬为 +5° 44′ 41.00″,大小 0.011′。
IC 1101是位于阿贝尔2029星系团中心最亮的星系,被分类为超巨大椭圆星系到透镜状星系,位于室女座,距离地球10.45亿光年。
IC 1101是已知最大的星系之一,它的体积非常巨大,足以容纳数千个银河系。
以前的资料显示该星系半径为210±10万光年,但是如何定义这种星系的大小,在天文学的文献中仍有争议。
二、三角座星系三角座星系,是位于北天三角座内的一个螺旋星系,有众多变星,在本星系群中是第三大的星系,比邻近的仙女座星系和银河系略小一些,并可能受到仙女座星系的引力约束,但在宇宙中仍可算是一个大的螺旋星系。
在良好的观测环境下,三角座星系能以肉眼直接看见。
三角座星系相对于天空平面略微倾斜,所以其旋臂、气体云、明亮的恒星都能很好的呈现在面前。
M33位置靠近仙女座星系,在这两个星系的观星人,彼此都可以看见天空上有个非常壮观的螺旋星系。
从地球看出去,这幅由27张照片拼凑出来的极清晰M33马赛克影像,美妙地呈现出星系松散漩涡臂上的蓝色星团和粉红色恒星形成区。
其中洞穴状的NGC 604,是从星系中心向右上方伸展之漩涡臂上最明亮的恒星形成区。
像M31一样,M33有着众多已经经过精确量测的变星,让这个邻近的螺旋星系成为一个测定宇宙距离尺度的宇宙量天尺。
三、银河系银河系是包含我们太阳系的星系,它的英文名称"乳白"是源自它是横跨夜空的黯淡发光带,以裸眼观看无法分辨出个别的恒星。
"Milky Way"这个名称是翻译自拉丁文的via lactea,而它又是从希腊的γαλαξίας κύκλος(galaxías kýklos,"milky circle")翻译来的。
从地球看,因为是在银河盘面结构的内部,因此呈现环绕天空的环带。
伽利略在1610年使用望远镜首先解析出环带是由一颗颗恒星聚集而成;直到1920年初期,天文学家还认为银河包含了宇宙中全部的恒星。
随着1920年天文学家沙普利和柯蒂斯的大辩论,和经由爱德温·哈伯的观测,显示银河只是众多星系中的一个 -现在估计在可观测宇宙有多达2,000亿个星系。
银河系是一个棒旋星系,它的直径通常被认为是100,000至120,000 光年,但也可能是150,000至180,000光年。
估计银河拥有1,000亿至4,000亿颗恒星,甚至可能高达1兆;而且银河系可能有1,000亿颗行星[34][35]。
太阳系位于银盘内,距离银河中心27,000光年处的一条气体浓密,被称为猎户臂的螺旋臂内侧边缘。
在内侧10,000光年范围内的恒星形成突起的核球和一条或多条短棒从核球延伸。
非常靠近中心点的一个强烈辐射源,被命名为人马座A*,可能是个黑洞。
在很大距离范围内的恒星和气体大约都以每秒220公里的速度在轨道上绕着银河中心。
这种恒定的转速与开普勒动力学相抵触,因此推测银河系中有很大量的质量来自不发射也不吸收电磁辐射的物质。
传国玉玺失踪三次,前两次失而复得,目前最有可能在什么地方?
传国玉玺的前世传国玉玺的前世是和氏璧,源自2000多年前的一个悲壮故事。
楚国人卞和在砍柴时,偶然发现一块精美的璞玉,将其献给楚厉王,然而无人识得此宝玉,经过鉴别,认为这是一块普通石头。
楚厉王大怒,下令削去卞和的左膝盖骨。
楚武王时期,卞和再次献宝,又是相同的结论,可怜卞和的右膝盖骨被削去。
楚文王时期,卞和已经没能力前去献宝,只能在荆山脚下怀抱宝玉哭泣,哭得眼泪都干了,哭出血来。
周文王派人前去询问,才得知前因后果,派人打开玉石,果真是绝世珍宝,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是楚国的国宝,后流落到赵国,但是秦王对此宝垂涎三尺。
因此有了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
秦王灭六国,统一天下后,派丞相李斯将稀世珍宝和氏璧雕琢成玉玺,并永传后世,这就是传国玉玺。
它象征着皇权与地位,历代皇帝为抢夺传国玉玺,血流成河,在所不惜。
传国玉玺的今生传国玉玺,是皇帝的专有印玺,它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这八个字的含义是:我(皇帝)当皇帝是上天的任命,(所以)国运必然长寿、永久、昌盛,流传万世。
从此,传国玉玺开启了它传奇的一生之旅,但它多灾多难,多次失踪,多次失而复得。
传国玉玺第一次失踪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四处游玩,乘龙舟过洞庭湖时,突然风云突变,龙舟即将倾覆,秦始皇感到害怕了,为祈求神灵镇浪,急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传国玉玺第一次失踪。
在过了八年后,有人找到传国玉玺,将它献给秦王,秦王失而复得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第二次失踪传国玉玺在秦朝仅仅传了二世便亡了。
秦王子婴将传国玉玺献给刘邦,刘邦据有传国玉玺,打败项羽,建立西汉,号为汉传国玺。
此后,传国玉玺一直跟随皇帝传承,中间偶有波折(断了一角,变成金镶玉玺),也无大碍。
时间到了东汉末年,何进带兵入宫诛杀宦官时,段珪带着小皇帝出逃,传国玉玺再一次失踪。
后来,孙坚等关东诸侯击败董卓,攻入洛阳。
孙坚的士兵看见城南甄宫中的一口井中有五彩云气,派人下去查探,打捞出一个自尽的宫女,找到传国玉玺。
从此,传国玉玺第二次重见天日。
此后,孙坚因传国玉玺而亡,后来袁术得到传国玉玺,称帝,实力不够而亡。
辗转多年,传国玉玺又回到汉献帝刘协手中,重归汉室。
传国玉玺第三次失踪(彻底失踪)虽然朝代更迭,但传国玉玺作为正牌皇帝的信物,一直代代相传。
从东汉汉献帝手中,传给曹魏,后传给晋武帝司马炎。
前赵刘聪、后赵石勒、冉魏冉闵等人先后拥有传国玉玺,后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南北朝时期,传国玉玺历经宋、齐、梁、陈四朝,在隋朝一统天下后,被隋文帝杨坚得到。
隋朝被灭后,传国玉玺流落到突厥短暂时间后,归于李唐,被唐太宗李世民得到。
到了唐朝末年,朱全忠夺传国玺,建立后梁。
不久,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传国玉玺归后唐所有。
后唐末帝李从珂通过兵变,得到皇位,他打仗非常勇猛,但不会治国。
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联合契丹反叛,大军来到洛阳城外。
公元936年,李从珂看见大势已去,但他非常刚烈本着我得不到的东西,石敬瑭也别想得到,于是带着传国玉玺和妻儿登上玄武楼,自焚而死。
从此之后,传国玉玺彻底消失,再没现世。
结语传国玉玺曾三次失踪,其中前两次都失而复得,第三次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再没现世。
传国玉玺最可能在的地方,很可能在洛阳城的某一个角落,因为传国玉玺乃是国宝,经历过无数战火、摔打,湖水浸泡,都安然无恙,由此推断,它不一定会被大火烧毁。
传国玉玺是我国第一重宝,是无价之宝,如果你有幸得到,交给国家,使其重见天日,对华夏民族来说,是无上的尊荣。
银河系存在36个外星文明?德雷克方程
严格意义上来说,人类目前对于外星文明是一无所知的,菜叶说说,在探索过程中,并没有取得过任何实质性进展,所以外星文明是否存在的问题,至今是无法做出一个准确结论的。
著名的费米悖论在1950年的时候,一位来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正在与同事一起享用午饭,在此过程中,一群人讨论到了和外星人有关的话题上,所有人都在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各种可能性,这位叫做恩里克·费米的男子,也向众人阐述了他个人的观点和意见。
费米认为,人类的发展历史仅仅只有几万年,而银河系的存在历史是非常漫长的,所以宇宙中不可能只出现了人类文明,这便是费米悖论。
德雷克方程1961年的时候,一位叫做弗兰克德雷克的天文学家,也在尝试利用无线电寻找有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
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个方程式,是用来估计宇宙中存在的那些,可以与人类文明进行交流的智慧文明的数量,该方程式在后来还被人们命名为德雷克方程。
在2020年的时候,就有两位科研人员使用了该方程,估算出银河系内至少有36个外星文明。
目前还只是猜测以上都还只是科研人员们做出的假设,真相目前是无法进行确切考证的,所以这个问题是很难得到明确结论的。
由于受到了科技方面的限制,再加上人类如今的认知水平还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外星生命究竟是如何存在和发展的,人类是无法想象的。
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求知心和探索欲,只要一直都处在探索的道路上,就会越来越接近最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