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戴克行星战争?火星木星轨道间的战争智慧生命打爆行星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25 点击数:
简介:马尔戴克行星战争,火星木星轨道间的战争(智慧生命打爆行星)

【菜科解读】

马尔戴克行星战争 火星木星轨道间的战争智慧生命打爆行星

大家都知道太阳系八大行星,地球就是其中之一,那你知道马尔戴克行星吗?据说它很久前处于火星、木星轨道间,因为智慧生命的战争最终毁灭,成为如今小行星带。

听着是不是很好奇,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揭秘马尔戴克行星战争。

一、马尔戴克行星之谜

说到马尔戴克行星战争,大家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马尔戴克行星。

1766年,德国天文学家提丢斯偶然发现一个规律:如果以土星到太阳的距离为100,那水星到太阳的距离为4,金星为4+3=7,地球为4+6=10,火星为4+12=16,木星为4+48=52。

马尔戴克行星战争 火星木星轨道间的战争智慧生命打爆行星

0,3,6,12,24,48,96……这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是一个等比数列,而这些数字加上4恰恰是行星到太阳之间的天文单位数!不过大家是否发现:从火星的12到木星的48,中间还有一个24,而这个24被人认为是马尔戴克行星,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二、马尔戴克行星战争

在1781年发现天王星之后,波德认为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还存在一个星球——马尔戴克行星,而如今那里是由许许多多小行星和破碎的陨石块组成的。

这颗行星是如何被毁灭的呢?经过不断探索,智慧生命战争毁掉行星的说法出现。

Michael Ovenden教授是一位天文学家,来自加拿大温哥华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他花费了25年的时间研究,最终通过一些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了:在太阳系火星和木星轨道间的小行星带,确实是由一颗行星炸毁而行成的!

马尔戴克行星战争 火星木星轨道间的战争智慧生命打爆行星

之所以有此结论,是因在小行星带,教授发现一种很复杂的结晶结构,而这种晶体只有在几百万年极其慢的冷却过程中才可能形成,这分明是行星爆炸时的热核辐射而形成的。

另外在小行星带陨石的表面,还形成了很多玻璃状熔化过的岩石和金属球体。

小结:有金属球体,还有玻璃状熔化过的岩石,再加上行星爆炸,这一切都仿佛在说在很久以前,太阳系有一个马尔戴克行星,这里居住着智慧生命,他们有着很高的科技,可能是发生了世界大战,最后把居住的星球给打炸了!这种智慧生命之所以如今没出现,可能是随行星一切毁灭了,也可能是走出了银河系,这一切都等待着科技发达后去证实!

超级木星现身宇宙,质量大得令人吃惊,最大的行星可以有多大?

木星的质量大约有1.9亿亿亿吨(1.8982 x 10^27千克),即使将太阳系中其他的七颗大行星的质量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足木星质量的一半,正因为如此,木星也常被我们称为行星之王。

然而这个称号仅限于在太阳系的范围内,其实在已知的宇宙中,还存在着质量比木星更大的超级木星。

超级木星现身宇宙,质量大得令人吃惊这颗超级木星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大约为325光年,在天空中位于半人马座方向,其编号为b Centauri AB b,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编号,是因为它同时围绕着两颗恒星公转,这两颗恒星分别被编号为b Centauri A 和 b Centauri B,它们一起组成了一个双星系统b Centauri。

上图为天文学家利用智利帕瑞纳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VLT)获取到的直接图像,图像左上的明亮天体就是b Centauri双星系统,其总质量在太阳质量的6至10倍之间,右上那个的亮点是一颗背景恒星(就一打酱油的,我们不用去管它),右下的那个亮点就是b Centauri AB b了。

观测数据显示,b Centauri AB b与b Centauri双星系统的质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560天文单位(这比木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大了10倍有余),其质量是木星质量的11倍左右,要知道木星的质量是地球的大约317倍,也就是说,b Centauri AB b的质量相当于3千多颗地球。

不得不说,这颗超级木星的质量实在是大得令人吃惊,相信大家在对其表示赞叹的同时,也会好奇宇宙中还有没有比它更大的行星。

从理论上来讲,宇宙中最大的行星可以有多大呢?由于行星的体积可以因为其密度的不同而出现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通常是以质量作为标准来衡量一颗行星的大小。

实际上,行星的质量是有上限的,因为行星的质量越大,其核心的温度和压强就越高,如果一颗行星的质量达到了木星质量的13倍左右,其核心就会启动氘(D)的核聚变,从而演化成一颗褐矮星。

褐矮星不属于行星,它们是一种质量介于恒星和行星之间的天体,当其质量进一步增加到木星质量的80倍左右的时候,其核心就会启动氕(H)的核聚变,从而演化成标准的恒星——红矮星。

(注:氕和氘都是氢的同位素,氕的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氘的原子核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构成,在宇宙中的氢元素中,有大约99.985%都是氕)由此可见,从理论上来讲,就算是宇宙中最大的行星,其质量也不会超过木星质量的13倍,如果超过的话,它就会演化成其他类型的天体,而不能称之为行星了,因此可以说,前文所言的那颗超级木星,其实已经接近这个质量上限了。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如果某颗行星的构成物质中没有氢元素,那它岂不是就没有这种质量限制了?一颗星球的形成是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首先是重元素(或者固体颗粒)不断地凝聚,当其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通过引力来吸积更轻的元素,一切顺利的话,其质量就会越来越大,引力也会随之不断增强,可以吸积的物质也就越来越多,在星云物质足够多的情况下,星球的质量就会迅速增长。

#p#分页标题#e#上图为宇宙元素丰度表,按质量来计算,氢元素占据了73.9%,氦元素占据了24%,余下的2.1%则是其它的元素,要知道恒星和行星都是形成于原始星云之中,而原始星云中的元素丰度其实与宇宙元素丰度等同,也就是说,在形成恒星和行星的原料中,氢元素永远是占绝大多数。

这就意味着,宇宙中的那些质量达到一定程度的天体(不管是行星还是恒星),其物质成分必然是以氢元素为主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像地球这样的岩石行星,为什么没有像气态行星那么多的氢元素呢?其实这与太阳有关。

地球形成的位置距离太阳较近,太阳的热量会使其附近区域的氢、氦以及各种挥发性物质(如水、氨、甲烷等)只能以气态的形式存在,与此同时,太阳释放的恒星风还会不断地将这些气态物质吹向更远的地方,因此在这片区域中,只有较量的重元素能够凝聚,这样就造成了像地球这样的岩石行星先天不足,其引力也就不足以吸积氢气了。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小行星带位于什么之间?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有50多万颗小行星

对于小行星带,大家应该有所耳闻,据说这里有多达50万颗小行星,人类至今发现的小行星有98.5%是在这里发现的。

所以有人好奇:小行星带位于什么之间?据查询,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

一、小行星带位于什么之间1、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据了解,小行星带是太阳系中天体数量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它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这里记录在案的小行星就已经在12万颗以上,天文学家预估这里至少有50万颗小行星。

2、岩石行星和气态行星之间:此外,火星是岩石行星,木星是气态行星,所以小行星带还位于岩石行星和气态行星之间,人类已发现的98.5%的小行星都集中在这一区域。

二、小行星带的形成知道小行星带的位置后,大家都对它的形成感兴趣,它为何处在火星、木星之间,而不是金星与地球、地球与火星、以及木星与土星等之间呢?这就得说说小行星带的形成。

1、位置适合:小行星带之所以在火木之间,是因为那里位置适合,它的宽度达1.5个天文单位,近2亿3000万公里!从这个宽度就可以看出,小行星带只可能存在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其它行星间的距离都没有这么大。

2、木星引力大: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分布规律来看,小行星带原本应该有一颗行星的,但可惜的是它有一个强大的邻居——木星:质量极大,引力极强,这就导致它难以聚集成一颗行星,因为木星的引力作用阻碍了这些星子((比行星微小的行星前身))形成行星。

3、行星碰撞:也有科学家认为,小行星带曾经形成过几颗小的行星,也因为木星的存在,导致它们的轨道不稳定,后来可能发生了碰撞,破碎的星体碎片重新成为小行星,并且形成了一些某些物质含量较多的小行星家族,如碳质、硅酸盐、金属和彗星族群小行星。

小结:看完全文,大家对小行星带应该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吧!总的来说,小行星带的小行星很多,范围也很广,但大家要知道它的质量并不大,总的加起来也只有地球质量的1‰左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多数都被木星吸过去了,也有部分被火星吸过去了,可能未来小行星带行星还会继续变小,突然感觉它有点可怜!

加入收藏
               

马尔戴克行星战争?火星木星轨道间的战争智慧生命打爆行星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