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芯电缆需要接地线三芯电缆线路接地方式

【菜科解读】
电力安全规程规定:电气设备非带电的金属外壳都要接地,因此电缆的铝包或金属屏蔽层都要接地。
首选我们先来看看电缆的主要组成部分:
1、导电线心﹕用高电导率材料(铜或铝)制成。
根据敷设使用条件对电缆柔软程度的要求﹐每根线心可能由单根导线或多根导线绞合而成。
2、绝缘层﹕用作电缆的绝缘材料应当具有高的绝缘电阻﹐高的击穿电场强度﹐低的介质损耗和低的介电常数。
电缆中常用的绝缘材料有油浸纸﹑聚氯乙烯﹑聚乙烯﹑交联聚乙烯﹑橡皮等。
电缆常以绝缘材料分类﹐例如油浸纸绝缘电缆﹑聚氯乙烯电缆﹑交联聚乙烯电缆等。
3、密封护套﹕保护绝缘线心免受机械﹑水分﹑潮气﹑化学物品﹑光等的损伤。
对于易受潮的绝缘﹐一般采用铅或铝挤压密封护套。
4、保护覆盖层﹕用以保护密封护套免受机械损伤。
一般采用镀锌钢带﹑钢丝或铜带﹑铜丝等作为铠甲包绕在护套外(称铠装电缆)﹐铠装层同时起电场屏蔽和防止外界电磁波干扰的作用。
为了避免钢带﹑钢丝受周围媒质的腐蚀﹐一般在它们外面涂以沥青或包绕浸渍黄麻层或挤压聚乙烯﹑聚氯乙烯套。
再看看电缆的分类:
1 kV及以下为低压电缆;
1 kV~10 kV(不含10 kV)为中压电缆;
10 kV~35 kV为高压电缆;
35 kV以上为特高压电缆。
特高压电缆是随着电缆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电力电缆,特高压电缆一般作为大型输电系统中的中枢纽带,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一种高压电缆,主要用于远距离的电力传输。
目前技术成熟、性能稳定的最高电压等级为 220 kV。
我们常用的三芯高压电缆型号是ZR—YJV22—3×50(70、95、120、150等)。
常用的单芯高压电缆型号是ZR—YJV62—300(400),其中的‘62’表示铠装不是钢带而是防磁性材料,如铝皮、铝合金等,切记:使用单芯电缆一定要用防磁型,不可穿钢管敷设。
否则容易造成电缆发热甚至烧毁,国网公司曾发过这类事故通报。
高压电缆接地方式:
1、高压三芯电缆接地: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缆都采用两端接地方式,这是因为这些电缆大多数是三芯电缆,在正常运行中,流过三个线芯的电流总和为零,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外基本上没有磁链,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就基本上没有感应电压,所以两端接地后不会有感应电流流过铝包或金属屏蔽层。
2、高压单芯电缆接地:电缆在带负荷运行时,在屏蔽层会形成感应电压,如果两端的屏蔽同时接地,在屏蔽层与大地之间形成回路,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样电缆屏蔽层会发热,损耗大量的电能 ,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当电缆线路发生短路故障、遭受雷电冲击或操作过电压时,屏蔽上会形成很高的感应电压。
将会危及人身安全,甚至可能击穿电缆外护套。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通常采用一端接地的方式,护套中就没有电流通过。
但是,感应电压与电缆长度成正比,当电缆线路较长时,过高的护套感应电压可能会危及人身安全,并可能导致设备事故,因此,电缆运行规程规定,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不得超过50V。
对于较长的电缆线路,应用绝缘接头将金属护套分隔成多段,使每段的感应电压限制在小于50V的安全范围以内。
通常将三段长度相等或基本相等的电缆组成一个换位段。
(注:高压单芯电缆在制作电缆头时必须将钢铠和铜屏蔽层分开焊接接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检测电缆内护层的好坏,在检测电缆护层时,钢铠与铜屏蔽间通上电压,如果能承受一定的电压就证明内护层是完好无损。
如果无需检测电缆内护层,可以将钢铠与铜屏蔽层连在一起接地(建议分开引出后接地)。
)
高压单芯电缆线路安装接地方式:
高压单芯电缆线路安装时,应该按照GB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程》的要求采取特殊的接地方式。
一般应按照具体线路选择不同的接地方式,常用的方式有:
1. 金属屏蔽层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通过护层保护器接地;
2. 金属屏蔽层中点直接接地,两端通过护层保护器接地;
3. 金属屏蔽层一端直接接地,电缆中间护层交叉互联接地,另一端通过护层保护器接地;
4. 金属屏蔽层一端直接接地,若干个护层交叉互联接地,金属屏蔽层中点直接接地,若干个护层交叉互联接地,另一端金属屏蔽层直接接地。
5. 金属屏蔽层两端直接接地(仅适用于短电缆和小负载电缆)。
高压电缆故障的原因:
1、厂家制造原因
厂家制造原因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又分为电缆本体原因、电缆接头原因、电缆接地系统原因三类。
(1)电缆本体制造原因
一般在电缆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绝缘偏心、绝缘屏蔽厚度不均匀、绝缘内有杂质、内外屏蔽有突起、交联度不均匀、电缆受潮、电缆金属护套密封不良等,有些情况比较严重可能在竣工试验中或投运后不久出现故障,大部分在电缆系统中以缺陷形式存在,对电缆长期安全运行造成严重隐患。
(2)电缆接头制造原因
高压电缆接头以前用绕包型、模铸型、模塑型等类型,需要现场制作的工作量大,并且因为现场条件的限制和制作工艺的原因,绝缘带层间不可避免地会有气隙和杂质,所以容易发生问题。
现在国内普遍采用的型式是组装型和预制型。
电缆接头分为电缆终端接头和电缆中间接头,不管什么接头形式,电缆接头故障一般都出现在电缆绝缘屏蔽断口处,因为这里是电应力集中的部位,因制造原因导致电缆接头故障的原因有应力锥本体制造缺陷、绝缘填充剂问题、密封圈漏油等原因。
(3)电缆接地系统
电缆接地系统包括电缆接地箱、电缆接地保护箱(带护层保护器)、电缆交叉互联箱、护层保护器等部分。
一般容易发生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箱体密封不好进水导致多点接地,引起金属护层感应电流过大。
另外护层保护器参数选取不合理或质量不好氧化锌晶体不稳定也容易引发护层保护器损坏。
2、施工质量原因
因为施工质量导致高压电缆系统故障的事例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场条件比较差,电缆和接头在工厂制造时环境和工艺要求都很高,而施工现场温度、湿度、灰尘都不好控制。
二是电缆施工过程中在绝缘表面难免会留下细小的滑痕,半导电颗粒和砂布上的沙粒也有可能嵌入绝缘中,另外接头施工过程中由于绝缘暴露在空气中,绝缘中也会吸入水分,这些都给长期安全运行留下隐患。
三是安装时没有严格按照工艺施工或工艺规定没有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是竣工验收采用直流耐压试验造成接头内形成反电场导致绝缘破坏。
五是因密封处理不善导致。
中间接头必须采用金属铜外壳外加PE或PVC绝缘防腐层的密封结构,在现场施工中保证铅封的密实,这样有效的保证了接头的密封防水性能。
3、设计原因
因电缆受热膨胀导致的电缆挤伤导致击穿。
交联电缆负荷高时,线芯温度升高,电缆受热膨胀,在隧道内转弯处电缆顶在支架立面上,长期大负荷运行电缆蠕动力量很大,导致支架立面压破电缆外护套、金属护套,挤入电缆绝缘层导致电缆击穿。
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电老虎网
年度变压器行业最重要的一场资源对接大会
福建特产有哪些?
以下是这些特产的详细介绍。
1、大红袍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
具有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具有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2、芙蓉李芙蓉李甜酸适口,品质上乘,可鲜食,较耐贮艰,是生食和加工兼用品种,可加工成加应子、李干、李片、李咸、李饼等,为外贸传统出口商品。
由芙蓉李加工制成的无核加应子,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被英国列为"皇家产品"。
3、文旦柚度尾文旦柚是莆田四大名果之一,是仙游县度尾镇特有的名贵佳果,果实品质优良、气味芬香、肉嫩汁醇、甜酸适度、无籽少籽、清香爽口、风味独特。
外观形似大称砣,色泽青黄,果重800克左右。
内含物质丰富,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
4、厦门珠绣厦门珠绣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装饰性手工艺品。
珠绣起源于唐朝,鼎盛于明清时期,解放后工艺逐渐失传。
厦门珠绣以新颖别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见称,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二、福建有什么比较有特色的产品?福建特产品种繁多,有岩茶、铁观音、乌龙、茉莉等名茶,文昌鱼、水仙、龙眼、建莲子、脱胎漆器、角梳、竹编、藤器等。
福建特产大红袍 芙蓉李 文旦柚 厦门珠绣 岩茶 文昌鱼 铁观音茶 乌龙茶 茉莉茶 水仙 龙眼 建莲子 脱胎漆器 角梳 竹编 藤器 寿山石雕是以福建寿山出产的叶蜡石为原料,经过精心雕刻而成的工艺品。
寿山石雕造型有着人物、花果、动物、山水风景、印章,为福建工艺品"三宝"(脱胎漆器、寿山石雕、软木画)之一。
福建寿山石雕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而驰名中外。
远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南北朝,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钩戟利剑似的简单线条在寿山石上刻画殉葬雕刻品(如寿山石猪),这就为寿山石雕奠定了基础。
经历几代人的技术相传,寿山石雕从石踊雕刻发展到了印章、印钮、文具、动物、人物等多品种的创作,而且能根据石形、石质,因材施艺地进行设计。
清代,寿山石雕涌现出不少名匠。
康熙、乾隆年间,杨玉璇、周尚均为闽中寿山石雕名手。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的"伏狮罗汉"系由田黄石所刻,底部有阴文"玉璇"二字,人物神态逼真,作品刀法浑厚,真是"运刀妙如鬼工"。
继杨玉璇以后,周彬(字尚均)擅长印钮雕刻,他所创作的印钮素称"尚均钮"而闻名一时,其风格朴实,多为立兽,间刻写意山水。
同治、光绪年间,又有福州西门凤尾乡的潘玉茂、东门后屿乡的林谦培及其弟子林元珠,他们在继承了杨玉璇、周尚均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形成了寿山石雕"西门派"(潘玉茂为代表),"东门派"(林谦培为代表)两个艺术流派。
近代著名传人林清卿、林友清分别有"西门清""东门清"之美称。
清末以来,寿山石雕的艺术及其技法又有了长足的发展。
即由简练的技法发展成为精细的浮雕、高浮雕、镂空雕、透雕和圆雕等;品种也逐渐增多,由殉葬品、佛教用品、印钮发展到各种人物、山水、鸟兽、花卉、瓜果、器皿等。
从而寿山石雕成为国内外鉴赏家、收藏家评赏的八闽瑰宝。
利用石料的天然色泽,雕刻出造型和色泽相适应的作品,是寿山石雕的主要艺术特色。
寿山石雕界有种说法叫"一相抵九工",这是寿山石雕重要的创作经验之一。
这就是说,艺人们必须细心查看石料的石质、石纹、石形和石色,据此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题材,并确定初步的造型,即"因材施艺"。
这种思维有别于其他画家、雕塑家的构思方法。
可以说,寿山石雕艺术是特殊的艺术,是造型艺术、色彩艺术、刀法艺术、技法艺术的综合反映。
三、武夷岩茶属于什么茶?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青茶。
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是具有岩韵品质特征的乌龙茶。
产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
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
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红袍茶。
武夷岩茶的形态特征是叶端扭曲,似蜻蜓头,色泽铁青带褐油润.内质活、甘、清、香。
有明显的岩骨花香。
武夷岩茶名岩产区为武夷山市风景区范围,区内面积70km²。
扩展资料:武夷岩茶2002年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品牌价值来自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优质的茶树品种、独特的传统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
如今武夷山市涉茶人员超过8万人,茶产业成为该市支柱性产业之一。
近年来,武夷山将武夷茶品牌宣传和文旅推广活动相结合,连续举办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推动"武夷岩茶"品牌内涵、品牌形象的不断提升。
四、武夷山出产血橙么武夷山上有一种橙,山上日照充裕,朝露暮色,食天地精华,土壤无染,施肥不喷农药,今长得奇好。
远观小巧玲珑,近观黄灿灿。
闻之香气浓郁,分外妖娆,令人忍不住,削一个,瞬间都是橙香味道,飘荡于四周,这种清香甜蜜之味,十分让人觉得这哪是橙,简直就是天赐绝品。
陕西米脂旅游攻略 陕西米脂景点有哪些
这里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建成之后,将成为绥德县城周边休闲度假、观光娱乐、体验农事的好去处。
2. 陕北米脂旅游景点大全榆林市米脂县主要景点米脂貂蝉洞 米脂窑洞古城 米脂常氏庄园 米脂万佛洞 盘龙山 杨家沟革命旧址 沙家店战役遗址 高西沟黄土高原地貌 姜氏窑洞庄园 大高庙山等 3. 米脂周边游景点大全 自驾车旅游西安一路向北走高速,到了延安往榆林方向走! 中途拐上太原子洲方向到绥德下高速! 到时候你就知道怎么回了 过路费收过一次5 /10 块钱 还有一次20 拿了卡后,高速费用是210!我开车花了不到6个多小时,路上有堵车。
4. 米脂县旅游地图驾车路线:全程约136.2公里起点:锦界镇1.从起点向东北方向出发,行驶20米,右转进入清明路2.沿清明路行驶110米,过右侧的人民广场约300米后,右转进入锦秀大街3.沿锦秀大街行驶4.4公里,右转4.行驶3.0公里,直行进入神米高速5.沿神米高速行驶20米,直行进入神米高速6.沿神米高速行驶1.9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7.沿匝道行驶860米,直行进入榆商高速8.沿榆商高速行驶52.0公里,朝米脂/牛家梁/G210/G20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9.沿匝道行驶2.2公里,直行进入榆商高速10.沿榆商高速行驶69.0公里,在镇川/上盐湾/G210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11.沿匝道行驶900米,直行12.行驶870米,调头13.行驶600米,到达终点终点:镇川收费站6. 陕西米脂旅游景点大全麻黄梁地质公园—红石峡镇北台回来吃个老榆林饭菜,就差不多了大家觉得我推荐的怎么样?要不还有一个线路——农家乐一日游比如神木高家堡,石峁遗址一日游,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可以在高家堡镇吃一顿饭,返程后,顺便逛逛榆林老街。
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7. 陕西省米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古城圪垯遗址古城圪垯遗址位于孤山镇田家窨子村墩墕自然村东北约1.5公里处的古城圪垯山顶。
古城圪垯顶部较为平坦,地势较高,山体大致呈东南—西北走向,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南北长约450余米,东西宽约350米,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
地表散见大量陶片,少量白灰面碎片及少量磨制石器。
由于农业耕作等原因,地表迹象破坏严重,未见其他遗迹现象。
采集的标本有泥质红陶、夹砂灰陶、泥质灰陶、泥质褐陶、石刀残片、彩陶残片等。
该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存。
9. 米脂 旅游米脂县古称"银州",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中东部,无定河中游。
"以其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
北承榆阳区,南接绥德,东靠佳县,西邻横山、子洲。
东西长59千米,南北宽47千米,面积1212平方千米,210国道与无定河平行南北穿境而过19公里,下辖13个乡镇。
米脂县是"佳米驴"的故乡。
西包公路贯穿全境,境内有李自成行宫、姜氏庄园、李鼎铭陵园等名胜。
素有"美人县"、"文化之乡"、"小戏之乡"、"梯田之乡"等美誉。
2014年由国家民政部审批通过、并以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颁发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千年古县"荣誉牌匾正式授予米脂。
这块铜匾重40公斤,长1米、宽0.6米。
貂蝉山庄貂蝉山庄位于米脂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柳家洼村,景区总面积8平方公里。
貂蝉山庄集餐饮、住宿、游玩、娱乐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村,被誉为黄土高原小三峡。
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峡谷旅游风景区为主体的"两区四园"(两区:峡谷旅游风景区、貂蝉洞黄土风情旅游区;四园:花卉园、鲜果园、设施蔬菜园、小杂粮园)。
拥有凉亭、游泳池、钓鱼台、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
万佛洞万佛洞石窟位于米脂城沿210国道北行7公里处。
据史料记载石窟开凿于北宋末年年间,明清两代数次扩建。
现存石窟22处且深浅不一,或独居耸壁或洞穴相通,是陕北罕见的一组摩崖石窟,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后来石窟被山林隐士所赏识,视为洞天仙境,称为"小林屋";石壁上尚有"小林屋"三字篆刻。
大雄宝殿当数万佛洞石窟中最大的殿堂了,高距离地30米,进深11.7米,宽10.24米,洞高4.62米,正中的如来佛像高3.7米,周围石壁和巨型方柱雕刻佛像近万。
窟顶有浮雕神龙、仙狮、福麒、天马和八卦,花卉藻井图案,石壁佛像群雕刻始于明嘉靖年和万历年间。
李自成行宫李自成行宫位于米脂县城北盘龙山(原名马鞍山)南麓,占地3996平方米,建筑面积174平方米,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米脂县记载,李自成曾两次返故里,在此居住。
行宫整个建筑依山而建,布局严谨,排列有序。
其中尔楼的设计匠心独具,为使音响效果达到最佳境界,建造时石匠将数十口瓷缸置于地下,具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奇效。
2006年5月25日,李自成行宫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杨家沟革命纪念馆米脂县杨家沟革命纪念馆主要包括"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 旧址等众多杨家沟革命纪念馆(3张)的革命旧址和毛主席转战陕北纪念馆,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 原陕西米脂杨家沟村马氏地主家族的百年窑洞庄园 ) 。
杨家沟革命纪念馆筹建于1972年,1978年正式对外开放。
1992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陕西省委命名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陕西省国防教育基地", 2009年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5年杨家沟村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10年被国家发改委纳入全国第二期红色经典景区。
高西沟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高西沟高西沟一景村位于米脂县城东北20公里处, 总面积4平方公里。
经过高西沟人的共同努力,把一个荒山破沟治理成为全国生态建设的典范,先后被命名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陕西省休闲农业明星村、榆林市乡村旅游示范点。
高西沟水土治理独特的文化历史底蕴、美丽而神奇的黄土高原地貌景观、淳朴厚重的民俗风情。
高西沟主要有水保生态展馆、松柏生态林区、庙梁山观光区、生态果园区、标准化封闭养猪场、人造平原旱作农业示范区、水保治理成果区、坝地高效农业区、林草区、"梯田层层盘上天"景观、退耕还林示范区、休闲农家窑洞等15处景区(点)。
姜氏庄园姜氏庄园,位于米脂县桥河岔乡刘家峁村,始建于清同治光绪年间(1871年~1886年),占地面积26000余平方米,2006年5月25日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庄园背靠峰峦,面向深沟长壑,依山就势,其主人姜耀祖是闻名陕北的大地主。
整个庄园由城垛式寨墙、马面、井楼、炮台、下院、中院、上院、库房、碾磨院、葡萄院、鸡鸭棚、甬道等建筑构成,门庭修造豪华,院落铺设讲究,布局严谨。
院内套院,窑内套窑,门外套门,门内有门,每一块匾刻都有讲究,或阐述一个道理,或写出一片心境,可谓是"求工于一笔之内,寄情于点画之间"。
建筑主体及局部设置无不寓含期盼平安吉祥、耕读传家和风水理念的传统道德风范,是中国最大的城堡式窑洞庄园,是中国最美的十大民居建筑之一,被专家、学者和游客誉为"西部民居第一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