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旅游攻略一日游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5-13 点击数:
简介:太白山是一处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的绝美自然风景区,在这里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灵魂深处的诡秘领域,这里不仅物华

【菜科解读】

太白山是一处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的绝美自然风景区,在这里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灵魂深处的诡秘领域,这里不仅物华风宝,更是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是名人墨客争相前往的山水游玩之地,下面给大家分享具体的一日游攻略指南。

太白山在古代上曾三次易名,尧舜时期,人们管它叫惇物山,“惇”的意思是上天赐给取之不尽的宝藏。

魏晋时候,根据道家学说定名为太乙山,上天最吉祥的星是太乙星,人间最美的山是太乙山,之后定名为太白山,太白积雪六月天的美景享誉天下。

对太白山的初识、记忆始于儿时,因生于此、长于斯,因此,从小、从心底对太白山就有一种敬畏和热爱,思忖着有一天能登上太白山探个究竟,领略太白山的风光与神韵。

于是便有了这次探秘与朝圣之旅。

本来,促成这次探秘与朝圣之旅的是大学同学的来访。

这位大学同学性情高洁,对太白山也是情有独钟。

于是一拍即合,妻子、同学和侄女四人便决定去登顶太白山。

早七点,起床,漱洗,准备出发。

母亲早早给我们做好了早餐。

母亲己年迈70,我每次出门,都要问我吃不吃饭,而且尽可能地做好饭,让我吃饱了再走。

从上学到参加工作,每每都是如此。

而每逢此刻,我都心怀愧疚、泪含眼眶。

而今自己也已五十不惑,深知“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时常想着有时间多陪伴父母,多给父母以关心、关照,然而因各种杂务付之行动的却少之又少,而父母对我们的爱却无时无刻、无处不在。

带着母亲给我们煮熟的鸡蛋和深深的爱,我们出发了。

此时,恒星刚刚升起,迎着东方霞光,我们来到了太白山游客服务中心。

游客服务中心外形酷似一座雄伟的大山,高端、大气,功能齐备。

由于我们去的早,游客并不多。

在服务人员的热情服务中,稍微排队等候之后便办理了上山手续,顺利上车开始了登山之旅。

太白山,不仅是一座自然之山,也是一座天人合一的人文之山。

古代为其赋予了太多的人文、宗教、神话的涵义,太白山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十一小洞天——玄德洞天。

随着旅游车徐徐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门前的太白庙,一座古色古香的道教宫观,依山而建,气势恢宏。

驻足观看,太白庙牌坊上是我国道教协会原会长任法融道长题写的“太白庙“三个大字,遒劲有力,洒脱飘逸,仙风道骨。

拾级而上,三层大殿,庄严肃穆。

大殿中除了供奉诸神灵官、三宵外,主殿中敬奉着大太白伯夷、二太白叔齐、三太白周贲。

看到这些,不由得使人一下子对太白山产生了神圣、奇怪感,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一探究尽的心情也便更加地迫切了。

祭拜过太白山神,我们便一路向前。

一进山门,一股凉意扑面而来,山门外正值酷暑,山门里凉风习习。

随着峰回路转,一座座奇峰千姿百态,树木苍翠欲滴,河水潺潺。

在游览了铜墙铁壁、剑劈峰之后,便到了李白醉酒诗百篇的泼墨山、醉卧石,一幅丹青水墨画,一幅李白纵情山水、放浪不羁的石刻,让人浮想联翩。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或醉或醒,或卧或站,或诗或文,洋洋洒洒,活出了一个自然的、真情的人生。

再往前走,曲经通幽,沿河边顺势而上,过一山洞,豁然开朗,草房、水池,伟岸的连香树,树荫如盖,仿佛置身世外桃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抬头注目,眼前巨石上赫然写着“世外桃源“四个大字,心中暗自叹到:妙!妙!莲花峰瀑布从天而降,飞流直下,水雾弥漫,浪花朵朵,好一处人间胜境。

当我们陶醉于世外桃源,不知往返时,却己到了开天关。

开天关,听名字就有某种暗示。

李白诗云“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太白山神给诗仙面授了什么机宜,又邀请其上天揽胜,恐怕我们这些常人无法享受如此高的礼遇,也只有一位纵情山水的伟大诗人、诗仙,也才会有如此天人合一的想像!然而,我们追随诗仙的脚步也跨上了仙境。

汽车盘旋于陡然升高的山路,眼前一下子开阔了许多,让人恍然进入另一个世界。

七女峰,一个像征七仙女婷婷玉立的山峰矗立在前。

仙女思凡下界还是倚门迎客,我们都不得而知。

“秦岭主峰地,”。

太白山从山下到山上一路走来,你会有一种人间天上,从人间乐土到天境仙界的感觉。

当乘天下索道穿云破雾,凌空而上,到达天圆地方,看到拜仙台、啸天犬,我们仿佛已真的进入仙境,山间云蒸霞蔚,山巅山高我为峰。

从天圆地方到太白山顶拔仙台还有长长的路要走。

“其漫漫路将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海拔3500米以上的太白山已与山下境分两界,景色殊异。

山路两边只剩下低矮的灌木高山杜鹃、苔藓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花。

满山遍野的石头,第四纪冰川遗迹构成的石河、石海成了山顶的主色调。

民间传说这些石河、石海是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攻破三宵摆布的黄河阵。

当你站在石河边静思,仿佛能听到阵阵斯杀声呼啸而来。

沿着石头铺就的山路会经过小文公、大文公,供奉着韩愈和大太白、二太白、三太白诸神。

到达好汉坡时,一段漫长的陡坡让人望而生畏,加上高山缺氧,对每个想登顶太白山的人都是毅力和体力的考验。

在妻子和同学的鼓励下,我和她们一起经过一段艰难的跋涉之后,终于到达好汉坡顶端,我喘着粗气喊了声:不到长城非好汉!

好汉坡之后,登顶的山路相对平缓。

爬上九重石海,走过大石河,再登一大梁,眼前就是万仙阵,据说这里成千上万的玛尼石堆、石塔是众仙在此等候姜子牙拔仙台封神,因为正前方目光所及,就能看见太白山之巅、秦岭之巅拔仙台。

此等景致,一念可天马行空,一念可顿离红尘。

再翻过两三道梁就到了大爷海,太白山最大的一颗明珠,高山冰碛湖,静谥、清澈,尤如一面镜子镶嵌在太白山顶,让人不忍心去走近,打扰她的宁静。

大爷海湖面上有一种鸟,时刻驻足在湖边的石头上,若发现湖面上有一点树枝、枯叶,立即会飞到湖面用嘴将杂物衔走,让湖面始终干净如初,这种鸟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净水鸟”。

在太白山顶像大爷海这样的冰碛湖有几个:二爷海、三爷海、玉皇池。

从大爷海边攀登而上,手攀脚蹬,才能到达太白山顶跑马梁,一处平坦的山地,上面是拔仙台,传说是姜子牙封神的地方。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站在秦岭最高峰太白山顶拔仙台3771.2米的高处,俯瞰秦岭,群山臣服,绵延不绝。

仰望天空,触手接天,云在脚下,飘飘欲仙。

当作一个人,似乎真有一种得道成仙的感觉。

唐诗人王维在《终南山》中云:“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是对太白山的传神描绘。

“太白积雪六月天”,当作陕西八景之一,最能体现的地方就在拔仙台。

从科学角度看,太白山海拔高,气候寒冷,山顶积雪时间长,有六月积雪的自然奇观。

从神话角度说,太白金星其精坠此地,化为美玉,给人以白雪皑皑幻觉。

一番神游之后,疲惫的身躯告诉我,自己还是一凡人,需要返回。

于是,我们拖着沉重的脚步下山了。

太白山是我国南北气候、地理分界岭——秦岭的最高峰,也是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

长白山到底有多神秘?被清朝封禁200余年游客:因为水怪是什么动物?

中国大地,三山五岳遍布华夏,不论是奇、是险、是峻还是秀,或者怪,其个性非常鲜明显著,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五岳。

但在华夏大地上,有这么一座山十分神秘,不仅是有世界奇观,还有水怪,更是被封禁了200多年。

位于吉林省的长白山,是东北第一山,也是最高峰。

长白山最早见于中国4000多年前的文字记载中,《山海经》称不咸山,北魏称徒太山,唐称太白山,金始称长白山。

由古至今,长白山一直颇受关注,但在清朝,这里却被严令封禁200多年。

比起遥远的北魏与唐朝,长白山的闻名上从金国开始的,后来成为满族的发祥地和满族文化圣山。

在清朝之前,金国时期的长白山就已有皇室在此举行一些祭祀活动。

但到了清代,这座圣山却被封禁了,一禁就是200多年。

清朝由满人建立,满人是金人的后代,面对前朝圣地,大清为何选择封禁呢?难道是与天池水怪有关系?在清代《长白山江岗志略》中记述:自天池中有一怪物覆出水面,金黄色,头大如盆,方顶有角,长项多须,猎人以为是龙。

还记述天池与大海相通,常有神龙出没等等。

有游客认为,长白山后被大清封禁200多年,可能是跟水怪有关。

长白山作为满族文化圣山,此水怪可能就是神龙,为了保护圣地,继而选择封山。

但历史真的是这样吗?天池虽一直有水怪传闻,从它形成湖泊至今,不断有目击者声称自己看到水怪,有的甚至是描述出的它的体型,但水怪终究还是个传闻。

但大清选择封山,如果说迷信水怪,不如说是为了保住龙脉。

在金国时期,长白山就被视为圣山,皇室的祭祀活动已有规模。

后金建立者努尔哈赤(清朝的奠基者)的先辈们一直安置在长白山,导致了后来的清朝封建皇帝们坚定认为这里就是大清的龙脉所在,不许人踏入,更是派兵驻守。

古人不仅迷信风水,对风水更是有研究。

他们认为,山脉形态与龙相似的就是龙脉,而长白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潜龙龙脉,被称为出海龙。

清朝为了防止汉人破坏长白山龙脉,于是下令封禁长白山。

但除了保护龙脉,也有学者认为长白山其实就是清朝的后备储蓄。

长白山一带土地肥沃、物产资源丰富,一旦发生战乱,这些资源就是最好的后方补充。

另外,虽然迁都北京,可若是被赶出,他们好歹还能撤回东北。

另外长白山地理位置优越,且东北距离蒙古很近,清政府害怕汉人与蒙古人勾结,为防止自己的统治地位被威胁, 所以进行封山。

因此,当时的长白山,除了清朝皇帝能去祭拜,其他人都不能擅入。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清政府这样做,是为了保存满族的纯正血统。

但不论是哪种原因,历史终究没有一个明确真相。

但200多年的封山制度,给长白山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且各有利弊。

我身边的不少朋友认为,长白山被封禁看似野蛮和不自信,但却很有效的保护了这里的动植物资源和环境。

2010年,长白山被联合国授予人与生物圈自然保留地和国际A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山脚下的二道白河镇,就明显看出环境的幽美和原生态的自然气息。

历史上,二道白河镇也是封禁区内。

但今天的它,却是世界必去20个小镇之一,其风景可以媲美欧洲小镇。

游客游览完长白山之后,绝大多数会来到这里享受闲暇生活,更是有不少在此买房旅居。

#p#分页标题#e#但那时的大清,绝对不会想到二道白河镇这么一处后花园,也不会想到他们的满族文化圣地如今成为国内外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大量游人进出,其中最让人猎奇的就是水怪传闻。

为了迎合游客的好奇心理,长白山景区特地打造了一对可爱的天池水怪,作为长白山吉祥物。

这两对水怪的身影在景区大门口、主峰换乘点,包括长白山瀑布一带都有摆放,这引起不少游客的注意,更有人对水怪坚信不疑,认为当年大清封禁长白山,就因为水怪的存在。

那么,你怎么看呢?

长白山天池的水只出不进?不会干涸这么大一水池真没鱼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说法,长白山天池的水清澈见底,连下面的硬币是几毛几分都清晰可见,但是从来看不到鱼,所以很多人认为天池是没有鱼的。

天池里没有鱼其实是个谣言。

以前看过央视的《走近科学》,我记得有一期是讲天池水怪的,里面有提到过天池的生物,明确表示天池里是有鱼的,只不过这些鱼是现代人为投放的而已。

​2013年的时候,央视第一次公开了天池的水下画面,也是可以看到时不时有两三厘米长的小鱼出现。

所以天池里没有鱼并不是真的,还是有鱼的,只是可能不是很常见。

天池十分贫瘠长白山是吉林省最高的山脉,达到2744米,而天池是在长白山的顶部,真的有点人间仙境的感觉。

天池的面积达到9.82平方公里,这个面积还算挺大的,平均水深超过200米,据信最深的地方达到373米,我们知道200的以下的深度都叫深海了,所以天池也算是很深的。

​然而,它却是一个非常贫瘠的水体,主要原因是它太高了,低温导致浮游生物难以生存,少了这些生产者,鱼类自然难以生存。

以前经常会听说天池水常年不结冰,这其实是一个谣言,天池有半年多的时间都是冰冻3米的状态,而有280天以上是有冰冻的情况,真正不结冰的水面很少。

即使不结冰的日子里,水温也很低,最高也只有11摄氏度左右,这样的温度确实很少有生物喜欢的。

图注:结冰的天池​不过,天池被证明是可以把鱼类人工移植进去的池塘,毕竟耐低温的鱼还挺多的。

我们知道,现在的天池有一半是在朝鲜境内的,所以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朝鲜的研究人员就已经做过人工移植鳟鱼的实验。

结果就是,鳟鱼可以在这里生存,即便天池里食物短缺,但是这些鳟鱼靠着大风吹来的昆虫生活的很好。

从此之后,朝鲜经常会在天池里投放鳟鱼,因此天池不仅有鱼,还挺多的。

由于鱼类都是冷血动物,它们对食物的需求不是很大,食物少的时候,它们就长的慢一点,所以天池鳟鱼长得异常缓慢,据信最大的也不超过500克。

​天池的水为何不会干涸?既然都有人在这里养鱼了,那么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很多人好奇的,天池的水只出不进,它怎么不会干涸呢?首先天池的形成是火山喷发造成的,这里甚至是一座活火山,当岩浆随着火山喷发喷涌而出的时候,它会内陷,于是就形成了一个蓄水池。

当这样的蓄水池形成的时候,它就会开始慢慢积累雨水,只是同样明显的是它会不停流失水,天池瀑布瀑布就是典型的水流失证据。

图注:天池瀑布​从照片上看天池瀑布,它的水流量还不小,不过这只是天池水流失的一部分而已。

它还有地下的水渗透估计比这瀑布的流失量还惊人,还有蒸发量,全部算下来的话,天池这个水的流失是非常严重的。

但是即便如此,天池都没有干涸,只能说它的进水量也同样惊人。

我看到很多人说,这是来自雨水和融雪。

这个说法也是没问题的,只是它的情况比表面看到的要复杂得多。

图注:谷歌地球下的天池,真的很像火山口​你不难发现,所有的河流都是起源于高原或者山脉的,就拿长白山来说,鸭绿江、图门江和松花江都是起源于这里。

而且山脉好像永远有流不完的水,想象一下很少枯竭、深受人们喜爱的山泉就知道了。

至于为什么山脉的水源是源源不断的,这是因为它们有着水塔的功能,每一座山都是一个天然水库,即使它没有像长白山这样的天然水坑。

#p#分页标题#e#​那么,它们的水哪里来的呢?简单的答案是:通过温差!你会发现,山区经常多雾和多雨,这就是因为暖空气上升后,降到一定温度的时候,它会凝结成水蒸气。

即便不是很高的山脉,它的温差也会在空气中凝结出一部分水来。

而像长白山这样的山脉则会吸收更多的水,而雨雪的水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所以,天池的水没那么容易干涸,因为长白山的吸水能力并不比它流失的能力差。

加入收藏
               

太白山旅游攻略一日游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