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旅游攻略特色?打卡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

【菜科解读】
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穿越时空的古代画卷
去年南航推出快乐飞1.0,我们几个小伙伴快乐飞首站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
来到敦煌,第一个打卡的景点,当然就是莫高窟啦。
莫高窟建于公元366年,十六国时期。
随后历经北魏、隋、唐、北宋时期、西夏不断扩大修建,直到元代以后莫高窟渐渐衰败而被废弃。
由日本人投资拍摄的电影《敦煌》,里面的情节就就讲述西夏王朝时期为了躲避战乱保护文献资料,僧侣们将上万经卷掩藏在“藏经洞”,跟着莫高窟被废弃这段古代的。
电影由佐藤纯弥执导,西田敏行、佐藤浩市、中川安奈等人饰演,而他们都是清一色的日本人。
拍摄场景也是在敦煌当地兴建了与古城规模相仿的城池当作外景地。
现在如果你从敦煌机场回市区,途中会经过一座历史城池,就是当年的拍摄敦煌而建的电影外景地。
敦煌荒废后,元代就没再新开窟。
到了明代,敦煌更是封闭在嘉峪关长城以外。
敦煌便成了塞外之地,游牧民族的游牧之地。
直到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为了将已被荒废已久的部分洞窟改建为道观。
在一次清理窟内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
从里面找到从十六国到北宋时期时间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
但让人可惜的是,从1905年至1915年近10年间,先后经斯坦因、伯希、桔瑞超、吉川小一郎、鄂登堡他们纷纷从王圆箓手中骗购这些历史的经文字画资料近四万件,从此流失海外。
五万多件只剩8000余件运回北京保存下来。
我身后的这座塔形建筑,就是发现敦煌“藏经洞的”王道士的圆寂塔,当中黑色的石碑上,记载了他的生平经历。
发现敦煌“藏经洞的”道士王圆箓的真人照片。
继续向前走,大树下有一座飞天造像。
她正展现着优美的舞姿,飞天就是佛教中在空中飞翔的神仙,一般在菩萨讲经时,飞天会出现她周围,为她撒花或跳舞。
在随后很多的敦煌壁画作品的,我们都看到飞天造像,包括刚才进入敦煌市,在街中心看到的城市标志,也是一座反弹琵琶的飞天雕像。
亲眼目睹精美绝伦的壁画。
整个莫高窟共有735个洞窟,常年对外开放的仅有60-70个。
进入莫高窟,都会被眼前的这一切震慑住了,全神贯注于斑驳石壁上的方寸之间。
莫高窟现存洞窟735个,洞窟内绘制有大量的壁画和泥质彩塑,是我国及至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艺术地。
参观门票分A类、B类和C类,还有一些特殊洞窟展览,我们买的了最廉价的B类门票,可以看其中四个洞窟。
在整个莫高窟,基本都是沿山壁开凿的原始洞窟。
参观的时候,排队分组,每组安排一位讲解员,随机带领小组观看,为防止空气进入,氧化壁画,所以每次参观完后,导游会将门锁上才离开。
九层楼是B类门票参观的第一个窟,也是A类门票参观的最终一个窟。
顾名思义,楼阁由九层木结构窟前的建筑,是民国时候重修的。
原先楼阁只有四层,历代区别先后重修,最终一次是1935年修成。
洞窟是唐代武则天时候 618-705年间开凿的,窟内供奉的弥勒佛,它释迦牟尼的“接班人”,因此人们称它的未来佛。
据说是佛像按武则天的原型修建的,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游人站在佛脚下仰望,大佛雄伟壮观,不失为莫高窟的第一大佛。
佛脚掌巨大,也丰润,符合唐代人们的审美艺术。
卧佛洞窟里面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像,石窟中卧佛长15,8米,造型十分优美,神态安详,它表示的是佛祖释迦牟尼涅槃,解脱轮回、圆寂时候的样子。
卧佛身后的一众小佛像,表达的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们看到佛祖圆寂时的不同状态,脸上和表情都各有不同。
窟顶壁画十分华丽,映入眼帘的无数个小佛画像,想想,画师们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内,绘上这么精美的图像,得花费多少的精力的时间才干完成。
洞窟外面的画像就简单的多,色彩也没里面的鲜艳,可能是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氧化的真相。
旁边的壁画也十分精美。
看完后,导游又锁上了洞窟大门。
看完,留言告诉乐玩君,你想来这里看看吗?
猪身上的燕窝好吗?猪身上不起眼的地方
而且猪皮90%以上是大分子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由于猪皮含有的胶原蛋白能减慢机体细胞老化。
因此,经常食用猪皮或猪蹄,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开列的,"猪肤方"中指出猪皮有,"和血脉,润肌肤"的作用,历代沿用不衰。
猪皮的功效 强筋壮骨 猪皮中富含的胶原蛋白是构成人体骨和筋不能缺少的营养素。
还有助于加强指甲、毛发的生长。
抗衰老 经常适量吃一些猪皮或猪蹄有助于延缓素爱老。
提高免疫力 猪皮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能够补充人体所需部分营养,使人的免疫力增强。
美容 猪皮中富含的胶原蛋白能够滋养皮肤,可加强皮肤细胞吸收与贮存水分,使皮肤不容易干瘪起皱,而变得更加平整光滑,丰富饱满。
活血养血 猪皮性凉味甘,可活血止血、光泽头发、滋润肌肤、补益精血。
猪皮这样吃超级滋补 水晶猪皮冻 材料: 猪皮500g、葱适量、姜适量、盐适量、八角适量、桂皮适量、草果适量 步骤: 1、刮去猪皮表面的猪毛和杂质,切成宽5毫米宽的段 2、将猪皮放锅内,添加足量的清水 3、锅子烧开,撇去浮沫,放入葱姜 4、准备调味料,葱切段,姜切片,八角桂皮草果装盒,加入盐 5、熬煮至猪皮软烂,汤汁有粘稠感 6、待猪皮冻凉凉,将其放入容器内,待其冷却凝固即可 什锦猪皮冻 材料: 猪皮500g、青豆50g、玉米粒50g、胡萝卜粒50g、浓缩宝适量、味精适量、盐适量 步骤: 1、将猪皮洗净把毛刮干净,下锅滚水煮三分钟后捞起。
2、另起锅将猪皮和浓缩宝倒入锅内加两三倍的水小火煮40分钟至猪皮熟烂为止,然后捞起切丁待用。
3、把胡萝卜玉米青豆一起放到滚水的锅里,稍微烫煮一下捞起。
4、将所有的材料一同倒入汤汁中熬煮10分钟后熄火。
5、将熬煮好的猪皮和果蔬丁以及汤汁倒入盒子中,待凉后放入冰箱冷藏定型。
6、取出成型的猪皮冻切片装盘 公众号 蓝猪坊 蓝猪坊,一个集处于良好的状态美味、有机生活为一体的美食工作室;是抒写美食与爱、诠释生活态度的地方,更是大家相互学习交流,体验分享的平台。
用人尿作为肥料浇青萝卜可以吃??
用人尿来浇青萝卜是可以的,作为一名农村人每年除了种庄稼之外,还要种各种各样的蔬菜,一年才有得吃,我们在农村一年也很少上街买蔬菜,都是自己种自己吃,特别是冬季就是我们种萝卜的季节,每年我都会种点红萝卜和青萝卜,还有白萝卜,自己吃的话就很方便!我们种萝卜的时候用的就是农家肥,农家肥呢有两种,一种是牛或则马和猪的粪便,还有一种就是厕所里粪水,也就是人尿,我们都是把地弄好之后,然后呢开始播种,播种完之后呢盖上泥土然后浇上粪水,我们俗称的农家肥,我们很少用化肥和那些有机肥!并且用农家肥种出来的菜长势都特别好,也没有什么添加,是真正的有机蔬菜,吃着也健康放心,农家肥并不会存在对蔬菜有什么污染,因为从播种到成熟能吃,这么长的时间该挥发的都已经挥发的差不多了,所以用农家肥种出来的萝卜是可以吃的!以上呢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喜欢我的朋友请支持我,谢谢!其他网友观点今天是2019年的11月28号,还有9天就是大雪节气了,“立冬萝卜小雪菜”,菜园里的大白菜、青萝卜都己经收获,剩下菠菜、洋葱、大蒜等耐低温的蔬菜,即使在今天零下4度到3度的寒风里,依旧绿意葱葱。
中午出门的时候,门口的几个老邻居在聊天。
老高大哥是村里种庄稼的老把式,种菜也是一等一的好手,正在分享的是他种植青萝卜的心得,并且总结出几句顺口溜:“水是铁,肥是钢,两样齐全苗不慌”“底肥不足苗不长,追肥不足苗不旺”。
你还别说,老高家种植的青萝卜味道确实不错,收获之后左邻右舍分几个尝尝。
生吃蘸酱清脆可口,炒菜、开汤或者切丝包包子、包饺子,都是不错的原料。
老高家嫂子把青萝卜放到院里的咸菜缸里,加上花椒、大料等调料,还有足量的咸盐腌制起来。
北方的冬季格外漫长,青萝卜在整个冬季变着花样吃,腌制十天半月的一撸鲜青萝卜,捞出两个洗净切丝加上香油、醋、葱花凉拌,这时的青萝卜还没去掉辣味,晚上就着喝稀饭,酸辣可口,十分对味。
腌制一个月后,青萝卜渐渐变为黄色,这时大锅蒸馒头的时候,切丝洗净加花生油适量,也可以打上两个土鸡蛋,上锅和馒头一起蒸熟出锅,馒头蘸汤汁,吃得一个劲打饱嗝。
来年春天缸里的咸菜捞出切片,放到房顶瓦片上或者平房上晾晒,直到萝卜片卷曲半干边缘变皱,上大锅蒸熟出锅,贮藏起来,随吃随拿,这就是我们当地老百姓常说的咸菜干。
老高大哥种植的青萝卜,确实长得好,是有什么种植决窍吗?一、底肥充足青萝卜是喜肥蔬菜,要选择土层深厚的肥沃土壤,而且青萝卜种植最好不要重茬。
地块在播种前,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深翻土壤把肥料翻到地下,拉平做畦。
青萝卜在我们当地是起垄种植的,家里有腐熟的花生、黄豆这样的饼肥一起施入垄背。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是饼肥力量集中,全力供应青萝卜生长期吸收,而且经过充分腐熟不伤根。
二是起垄的垄背土质疏松,有利于青萝卜根部膨大,并且防涝。
整好的菜地,在阳光下充分晾晒几天,就可以播种了。
二、浇水追肥要及时青萝卜进入生长期的时候,要每隔十天半月左右浇水一次,保持田间土壤湿润,有利于在根、茎的加速膨大。
青萝卜长到有手指头粗细的时候,在晴郎的下午浇水,家里攒的人尿随水稀释冲施,经过一晚上的渗透吸收,肥料挥发少吸收好,而且经水稀释不伤根。
即将收获前的十天半月,就不要浇水,也不要冲施肥料,防止水肥过剩,青萝卜出现开裂的情况。
总之,用人尿作为肥料浇青萝卜是可以吃的,而且吃起来味道确实不错,经过农村祖祖辈辈的验证,这是用农家肥种植,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蔬菜,比起化肥喂出来的蔬菜,味道带有一种淡淡的清香。
我是家在南乡,喜欢和您唠唠关于农村的点点滴滴,记得点赞、关注和转发,让我们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其他网友观点答:听老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