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三个月补充营养?怀孕后每个阶段

【菜科解读】
孕期饮食要注意哪些事情?
怀孕后吃什么变得很重要,不仅要重视吃的“数量”,还有吃食物的“种类”。
《2016最新孕期膳食指南》指出,建议孕妈们每天摄入绿叶蔬菜200g,增加20~50g红肉 瘦肉,以及每周吃1~2次动物内脏或者血液,每天至少提取130g碳水化合物。
孕期不适合吃高糖食物,会增加胎儿体重过高的可能性,以及胎儿先天畸形的概率,对孕妈来说,会增加妊娠高血糖的发生率以及肾脏负担。
怀孕后也不适合吃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这些不仅影响孕妇的食物,还可能会让你大肠内的胆酸和中性胆固醇浓度增加。
有些孕妈怀孕后大量喝牛奶,服用钙片,这些都可能会让新生儿出生后得高血钙症的改流程增加。
所以,怀孕后的饮食结构非常关键,胎儿的健康发育需要各种营养素,而缺少某一种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毕竟胎儿是从母体获取营养,整个孕期饮食的均衡、充足、完整,是非常关键的。
怀孕后每个阶段,胎宝需要什么营养素?
怀孕后每个阶段,胎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不同,孕妈们针对性补充,才能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
以下根据每个阶段的膳食建议,希望孕妈们能牢记。
A.怀孕0-12周
补叶酸防畸形、补镁和维生素A。
怀孕初期是要及时补充叶酸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在怀孕前的三个月就建议补充,一直到怀孕后的头三个月,共计6个月。
叶酸的补充可以防止新生儿出现神经血管畸形,而镁元素和维生素A则刻意保证胎儿的骨骼、皮肤、胃肠道和肺部的正常发育。
富含叶酸的食物:深绿色蔬菜、大豆、橘子、樱桃等。
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小麦、玉米、花生、虾米等。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坚果、蘑菇、香蕉、牛奶、无花果。
B.怀孕13-16周
补充碘元素。
胎儿的甲状腺发育成熟,开始起到作用,需要补充碘来促进。
补碘食物有:紫菜、海带、青椒、鹌鹑蛋、小白菜、南瓜子、松仁、核桃。
C.怀孕17-20周
补充维生素D和钙元素。
胎儿的骨骼开始生长发育,此时需要补充维生素D以及钙元素,促进骨骼以及牙床的发育。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虾类、鸡蛋、牛奶、蘑菇等。
富含钙元素的食物:牛奶、豆类、虾皮、动物骨头等。
其中250ml牛奶,含钙300毫克,比较容易被人体吸收,同时还含有多种氨基酸、乳酸、矿物质及维生素,促进钙的消化和吸收。
D.怀孕21-24周
补充铁元素。
进入孕中期以后,胎儿的发育也进入快车道,身体急需大量的铁元素,帮助制造更多的血红蛋白来供应胎儿和胎盘的发育。
补铁食物:瘦肉、动物肝脏、动物血、家禽、蛋类等。
E.怀孕25-28周
补充膳食纤维,预防便秘。
马上进入孕晚期,随着胎儿的不断发育,你可能会觉得胃部有灼热感,严重的会引起便秘。
此时建议补充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缓解便秘情况。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谷类、全麦类 面包、饼干、燕麦、大豆等。
F.怀孕29-36周
补充不饱和脂肪酸以及果蔬。
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胎儿的血液、眼睛和大脑发育。
此时处在大脑发育的最快,也是最后的时期。
而果蔬的增加,可以补充孕妈所需要的能量,比如猕猴桃和深绿色蔬菜,建议每天都有。
G.怀孕37-40周
补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
主要是为了胎儿的最后发育做冲刺准备,此时有些妈妈已经生产了,菜叶说说,而有的还没发动。
建议食物:奶类、鱼类、菜花、菠菜、莴苣、白菜等。
孕期膳食秉承三大原则
对于一位孕妇来说,良好的膳食比例如下图所示,其比例大致是:2份水果;5份蔬菜;2.5份乳制品;8.5份谷物;3.5份瘦肉、坚果和豆类。
孕期的营养不仅供给母体,还有胎儿会直接摄取。
孕妈们在饮食中,尽量遵循下面的三大膳食原则。
1.保住胎儿最重要。
有些食物可能会伤害到胎儿,尤其是有自然流产史或早期胎儿发育不稳定的。
尽量避开薏米、甲鱼、马齿苋,避免对子宫造成刺激,引发意外流产。
2.吃的合适更科学。
什么是吃的合适呢?建议遵照《中国孕妇膳食标准指南》中的建议,不注重每天的食量,增加热量、蛋白质、钙元素、铁元素、锌元素、碘元素等的摄入,避免宝宝缺钙。
可以吃一些奶类、豆类、河海产品、新鲜蔬菜、水果等。
3.促进宝宝的聪明健康。
小宝宝的大脑在胎儿期就开始发育了。
孕妈们想要宝宝更聪明,除了遗传以外,还应重视孕期的膳食结构。
对胎儿大脑发育有促进作用的营养素分别是:蛋白质、胆碱、牛磺酸、卵磷质、不饱和脂肪酸等。
孕期重点补充含有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可促进胎儿的大脑发育,比如豆类、硬壳类食物,可以多吃一些。
总之,怀孕后的饮食,跟胎儿的健康息息相关,孕妈们切不可大意。
遵照以上每个阶段应补充的食物,可以让你的妊娠期更好的推进。
也希望每位孕妈,都能生出健康又聪明的宝宝。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没有太阳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进入冰河时代 人类难以存活
太阳系中的行星都是围绕着太阳来进行公转和自转的,那么假如没有太阳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首先地球就不再绕着太阳公转,没有太阳的话地球上也就不会有光,气温也会开始快速下降,慢慢进入冰河时代。
因为地球上的光和热都是由太阳提供的,因此如果没有太阳的话地球上就没有这些东西了,相应的,地球上的动植物也会很快死去,人类也只能躲到家中,但是等到原料用尽之后大家也将无计可施,也许人类也会因此走向灭亡。
没有太阳人类能活多久太阳系没有太阳之后,地球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温度将会下降到将近零下二十度,然后再过一段时间,地球上的温度就会降低到零下200度左右,动植物会相应死去并灭绝,没多久人类就会因能源耗尽而死。
太阳的寿命还有多少年太阳的寿命应该还有大约五十亿年左右,因为目前太阳正处于核聚变的稳定时期,因此太阳暂时是不会出现问题的,然后大概再过十五亿年之后,太阳的氢元素就消耗殆尽了,这时太阳就会变得不稳定,对地球造成一定的影响。
太阳每天只出现四个小时,黑暗统治地球
虽然1859年那次全球电网瘫痪事件上演可能性不大,到我们也算是领教了恒星活动的威力。
在可预见的未来,恒星活动只会干扰我们的正常生活,形成致命事件的可能性仍然很小。
谢顿认为,许多人都认为小行星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是致命的,但其发生的概率依然偏低,就算我们处于300万年一次的周期边缘,也有很大的侥幸空间。
对抗小行星的方法也比较成熟,偏转轨道、击溃小行星等都可以实现,这方面的担心其实不用太多。
而比小行星撞击还要棘手的,那就是连发生周期都无法估算的超级火山爆发。
大约在公元536年开始,北半球的欧洲、中东和亚洲部分地区开始被一种神秘的尘埃、大雾笼罩,长达一年半的时间。
环境温度下降、黑暗时间拉长,导致了瘟疫、饥荒、战争和流感大流行。
在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作物歉收,极端干旱,东亚一些低纬度地区还发生了降雪。
现在这个事件的始作俑者基本查明,这是由冰岛火山爆发引发的全球性灾难事件。
这次火山喷发一直到公元640年才基本结束,其中黑暗笼罩着北半球18个月,每天能看到太阳的平均时间只有4个小时,尤其是在公元536的夏天,北半球除极区外的部分地区温度降到了1.5至2.5摄氏度,这也是2300多年来最寒冷的时候。
事件的起因在很长时间内仍然是一个谜,其发现也是通过历载,结合树木年轮分析,确定在公元536年开始了聚变。
冰岛超级火山在公元540年和公元547年两次爆发,火山活动产生了数百万吨的尘埃,扩散到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
农作物减少了光照时间,也减产,爱尔兰甚至将这段时期描述成黑洞的时代。
根据对冰芯的元素分析,硫、铋和火山灰沉积物在公元536年之后大量沉积,也是2000多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季。
粮食的减产也导致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需要大量的粮食补给,这座数十万人口的大城市需要更多的粮食。
于是大量的粮食从埃及运到了君士坦丁堡,随之而来的还有老鼠。
结果又把鼠疫给带到了君士坦丁堡,促进了公元541至542年爆发的查士丁尼瘟疫流行。
这次鼠疫集中在地中海沿岸国家,从公元541年开始之后的100多年,鼠疫让欧洲人口减少将近一半,东罗马帝国实力大受影响。
如今超级火山对人类而言依然是无解的灾难,甚至比小行星撞击还要棘手。
因为我们对超级火山爆发的干预措施几乎没有,而小行星撞击好歹也知道从哪儿下手,何时开始预警,超级火山喷发一旦激活,可以说只有招架的份儿。
目前排名第一的应该是黄石火山了,最近一次喷发在公元前63万年,深度改变了全球气候。
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喷发,摧毁了上百个村庄的3.6万人。
该火山在公元535年的喷发更大,与冰岛火山喷发一起影响了整个北半球。
随机文章宋朝的「赏花会」是一个怎么样的活动?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盘点,最近160万公里每4年造访地球一次德国空军狂风战斗机,海湾战争炸毁伊拉克95座机场中国速度最快的导弹东风21D,可穿透1500公里防线打击航母两个人去普吉岛1万够吗,旅游淡季飞普吉岛1万够了(旺季会很拮据)